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403章:蘇良:吾宋已提男主劇本,爾等皆為配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03章:蘇良:吾宋已提男主劇本,爾等皆為配角!

第0403章:蘇良:吾宋已提男主劇本,爾等皆為配角!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30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臘月二十五日,一大早。

有驛兵傳來消息。

押解叛軍首領儂智高的隊伍將于兩日后抵達汴京城。

中書省眾相公得知此事后,冒出一個新想法,當即一起奔向了垂拱殿。

大殿內,趙禎剛坐下。

吳育便無比興奮地說道:“官家,反賊頭目儂智高兩日后即將抵達汴京城,臣建議命狄樞相率精兵開道,押其游街示眾,并邀各國使團參觀,以此震懾某些潛在的圖謀作亂者,展現我大宋國威!”

不過。

趙禎不由得眼前一亮。

遼國和西夏特使見到他就彎腰,禮數甚是周到。

就在這時。

雙方幾乎是互為仇敵。

有國子監的書生,有準備考試的舉子,茶樓酒樓的樓上,還站著一排排富貴人家的公子與小娘子。

街道兩側的汴京百姓喊了起來。

狄青、蘇良等人終于將儂智高送到了大理寺監牢。

聽到此話。

為什么大宋皇帝對他的歸順請求置之不理。

尋常百姓看到官員與士兵,一般都是眼神閃躲,甚至會躲起來。

半個時辰后。

為什么大宋并不怕他造反起事。

有一人卻是激動壞了。

隨即。

由大理寺確認罪狀,便可行刑了。

詩詞都不寫了,可謂是付出巨大。

就在這時。

左有鼎扭過臉來,笑著道:“諸位,與我大宋交好,便是我大宋的朋友,但若與我大宋交惡,恐怕就是這個下場了!”

各國使團的特使根本不敢不做,大宋已經取代遼國,成為眾國的老大哥了。

“可以,可以。”趙禎連連點頭,面帶笑容。

當中書命他組織各國使臣在臘月二十七日圍觀“儂智高游行”后,整個人的胸膛都挺了起來。

當他聽到“將樞密院的文武官員都帶上”時,便明白了諸相公的意思。

但眼前的一切讓他震驚。

儂智高透過散亂的頭發,好奇地打量著汴京城的一切。

儂智高的囚車則在護衛兵的后面,由專人看管。

要知。

他幻想過無數次汴京城的繁華,極盡想象力,卻仍不及今日看到的百分之一。

這位天圣五年的狀元郎,文辭溫麗的詩詞大家,自任三司使后,便成了大宋的錢袋子,所言所行,皆離不開錢。

游街已接近尾聲。

此道聲音越來越多,眨眼間,所有的百姓都開始喊起這句話,并看向蘇良。

蘇良朝著他們點了點頭,瞬間就不瞌睡了。

開封府衙差和皇城司士兵們負責維持秩序。

蘇良在馬背上坐了大半日,整個胯部都是生疼生疼的。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道聲音。

五十多個狄青同款銅面具,三百多本蘇景明文集便售之一空。

此刻的儂智高。

蘇良坐在馬背上,強撐著精神。

不到四更天,蘇良便身穿官服,騎馬出了門。

車隊一路向前。

大宋南境生亂,對他們是最有益的。

而后,身穿鎧甲的狄青騎著高頭大馬,披頭散發、戴著銅面具朝著城內率先行來。

越往里走,他越震撼。

蘇良使得交趾兵傷亡八千人的壯舉,更是讓這四國使臣生氣。

耶律重元也在人群之中,他更關注的是大宋百姓的表現。

他望著大宋那些身穿綾羅錦緞的百姓,感覺自己就像一只從山林中鉆出的猴子。

狄青后面跟著的是樞密院的文武官員,而后是身穿官服的蘇良以及蘇良身后的一千護衛兵。

他與狄青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約一刻鐘后。

遼國再不求變,就被大宋遠遠甩開了。

百姓們的歡呼聲不斷。

他將全家過年買年貨的錢便賺回來了。

狄青若面圣還披頭散發、戴著面具,那就是大不敬之罪了。

而另一個無論擢升還是降黜,都被官家和眾相公當作“御史中丞”去使用,也不在乎功名利祿。

一身囚衣,蓬頭垢面,下巴臉頰上的胡須已經花白。

汴京百姓向來愛露臉、愛顯擺、愛湊熱鬧,如今朝廷要揚國威,他們自然會助力一把。

還有人喊著:狄樞相同款銅面具,蘇景明文論集,數量不多,快快搶購,僅限今日,八折出售!

汴京城的商人們。

左有鼎本可以命鴻臚寺的其他官員去通知,但他卻非親力親為。

百姓們都甚是激動,大過年的能看到叛賊伏法,他們還是很高興的。

有人喊:大宋不可欺;有人喊:犯我大宋者死;有人喊:大宋將士,戰無不勝!

當年,蘇良追兇追到角啰城,殺掉西夏野利刺等二十八名兇犯,并讓西夏國相沒藏訛龐寫致歉書后,一眾西軍士兵就是這樣喊的。

但是。

名將,除了要有戰功,還要有人捧。

只為享受一番各國使臣向他頷首低眉時的那種舒爽感。

外交禮官并不好做。

當下的大宋缺名將。

文武平衡。

蘇良望了一眼不遠處的各國使團,忍不住感嘆道:“吾宋已提男主劇本,爾等皆為配角!”

他在汴京城閑逛的這幾日,受益匪淺,學到的道理,都足以編上半本書了。

狄青平叛有功,實應享受此等榮耀。

左有鼎若想組織各國使團做一些事情,那必須彎著腰說話,有時還要使一些公用錢,甚至自掏腰包。

再加上勾欄里已經上演了無數次“武曲星化身狄漢臣,圓月夜襲擊昆侖關”的戲份。

不過,也不能完全沒有文官參與,所以便將蘇良和樞密院的文官也都安插了進去。

張方平緊隨著說道:“官家,讓景明帶著他那一千名去過南境的護衛兵也參與進來吧,功是功,過是過,平叛南境,景明也是有大功的!”

他們還需要去禁中復命,然后才能回家休息。

蘇良循聲望去,發現是不遠處幾個十幾歲的小子正在朝他喊。

自南薰門以北。

這種凝聚力的國家,簡直就不可戰勝。

道路兩側,皆是百姓。

大宋的百姓實在太團結。

不多時。

但汴京城的百姓,特別是那些老弱之人,看路過的將士,儼然像看到兒子有出息的感覺一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狄青的這副扮相,甚是符合百姓們對英雄的期待。

西夏使團的使官們都低下腦袋,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此等類型的展示。

臘月二十七日。

所有男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狄青身上。

那接下來不安的就是他們了。

蘇良望向王堯臣的背影,心中甚是感概。

片刻后。

這么一圈轉下來,基本就要到午后了。

狄青、樞密院的文武官員、蘇良等人將先出城,然后押送著儂智高從南薰門入,過龍津橋、州橋,穿御街,然后行到宣德樓下,讓眾使團圍觀后,才會前往大理寺監牢。

誰惹大宋,誰倒霉。

蘇良立即讓三衙為那一千名士兵準備最好的馬匹和鎧甲。

大宋南境已久安。

臨死前。

他能熬夜,但卻不能早起,起太早,一整天都會萎靡不振。

很快。

此話在汴京城的上空飄蕩,震耳欲聾,響徹云霄。

甚至一些長江以北的商賈富戶迅速變賣家產,直接搬到了汴京城。

王堯臣回過頭來。

在一道道喧鬧聲中,車隊終于來到了宣德門下。

放在五年前。

他本以為,汴京城再富裕、再熱鬧,也就比廣州城強一些罷了。

當時儂智高攻破大宋數州,并放出狂言稱要與大宋隔大江而治的時候,大宋的百姓都甚是緊張。

其實,他才僅僅三十歲。

但在蘇良的建議下,他選擇聽從蘇良的意見。

狄青和蘇良便得知了朝廷欲令二人押解儂智高游街之事。

對下層的士兵們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亮相機會。

就連遼國特使也是笑著點頭,當下的大宋,誰都不愿得罪。

鴻臚寺寺卿左有鼎與一眾特使,目送車隊離開。

就在蘇良有些昏昏欲睡時,突然聽到有人喊道:“砍頭御史蘇景明!交趾克星蘇景明!”

本來,狄青覺得自己太過于兇神惡煞,準備束發且不戴銅面具的。

用蘇良的話來講:狄青這副裝扮,遠瞧威風八面,近瞧如鬼近身。

并且蘇良的長相氣質也是出類拔萃,而今身上的書卷氣又多了幾絲英武之氣,誰不愿意擁有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男人呢!

這一刻。

蘇良高喊道:“計相,是有急事要面圣嗎?在禁中提衣疾行,可有些不雅!”

儂智高可謂是嚇得全宋百姓都出了一身冷汗。

蘇良和狄青都樂了,當即快步趕了上去。

許多小娘子的目光則是聚焦在蘇良身上。

不到午時。

數名金甲衛士開道,走進了南薰門。

這一刻。

他瞬間明白。

車隊離開宣德門下,朝著大理寺監牢行去。

南薰門下,有人興奮地喊道:“來了!來了!”

沒準一些未婚的年輕士兵,因這次亮相,獲得一些良家未婚女的青睞,就能成家了。

蘇良的故事太多了。

與此同時。

他便是鴻臚寺寺卿左有鼎。

接下來。

隨即。

但而今,只要他說句話。

晨光熹微,天色漸漸泛亮。

禁中廊道。

此話是非常有講究的。

“漢臣、景明,快趕兩步,今日老夫見眾使團使者,突然想到一條賺錢之法,你們也聽一聽,若能成,老夫我日后在禁中橫著走都沒事兒!”

宋庠接著道:“官家,南征的西軍將士大多都返回了西北,臣建議讓狄樞相將所有樞密院的文武官員都帶上,讓他們也都沾沾光。”

今年前來大宋朝賀的國家、藩部遠超往昔,正是展現國力的大好時機。

儂智高目光熾熱地環顧四周,眼睛里仍是不可思議。

“此舉,可行。”趙禎輕捋胡須。

汴京城百姓也得知了儂智高即將押解回京,而朝廷欲借此宣揚國威的事情。

眾特使同時拱手,紛紛表示同意。

狄青與蘇良正走著,忽然看到三司使王堯臣兩手提著官服,正急匆匆地朝著垂拱殿方向走去。

而今,此話已經變成了大宋軍伍常用的一個口號。

哪曾想,內亂還不到一年,便被剿滅得干干凈凈。

午后。

他覺得能感受一番汴京城的繁華,也算知足了。

這對任何一名官員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榮耀。

兩個時辰后。

眾使團的使者們都生出一種畏懼感。

蘇良希望。

押解儂智高的隊伍來到了州橋,州橋以北便是御街。

此等輝煌人生,遠比話本里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更令男人羨慕。

蘇良與重新換上樞密使官服的狄青朝著禁中走去。

押送儂智高的車隊已在城外駐扎。

每當喊起之時,全宋百姓都感到甚是驕傲與自傲,而西夏人則以此為恥。

“武曲星下凡!武曲星下凡!武曲星下凡!”

甚至有一些十七八歲的姑娘,都是一臉花癡狀。

許多百姓都覺得,狄青就是武曲星轉世。

別國士兵看到狄青這副模樣便害怕,而大宋百姓看到狄青這副模樣卻倍有安全感。

這一片,乃是百姓匯聚最多的地方。

大宋這番展現國力的表現,各國使臣自然是心知肚明。

狄青和蘇良并沒有太激動。

此刻,他頓時明白為何耶律洪基去了一次汴京,便強烈要求遼國變法改革了。

商業嗅覺極為敏銳,不放過一絲一毫賺錢的機會。

在遼國。

不到一個時辰。

“得民心遠比武力鎮壓民心要好啊!”耶律重元喃喃說道。

有百姓繼續跟著車隊跑,也有人停下腳步,準備歇一歇,下館子吃一頓豐盛的正餐,來慶祝此事……

不過那人如此喊確實有用。

不多時。

囚車將在這里停留一刻鐘,供各國使臣參觀。

并且,容易嚇到人。

有時能將一些隱患提前消弭于無形。

起于微末,以囚犯之身入伍,建立不世功勛,成為大宋朝第一個武官類樞密使。

畢竟,一個已經官居樞密使。

尤其是今年。

遼國特使、西夏特使、高麗特使,東瀛特使望向狼狽的儂智高,都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不過,蘇良能感受得到。

王堯臣在三司使的位置上非常開心,他將有可能成為大宋朝最偉大的一位三司使。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