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272章:懟遍全場!大宋之柱蘇景明顯圣(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72章:懟遍全場!大宋之柱蘇景明顯圣(上)

第0272章:懟遍全場!大宋之柱蘇景明顯圣(上)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4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三月十六日。

清晨,大慶殿內。

士農工商排位之辯,在參知政事宋庠的主持下繼續進行。

士大夫官員們也都紛紛下場,參與到自由辯論之中。

以崇文院檢討朱舜為首的一批館閣之官,表現得最是活躍。

“士者,上有平治天下之責,下有修己治人之能,師道、學統,非士而不可傳,實應居四民之首。”

“今之商者,市廛之要角,貨殖之紐帶,于大宋江山,如水之于田,乃天下人之福祉,不可缺也,居于次位,當之無愧。”

一眾館閣之官見商人勢大。

不與商爭。

反而改變策略,要將商推到次位。

而商人階層也開始爭次位,與士配合起來。

一時間。

四派變成了兩派,士商一體,農工一體。

農工階層據理力爭,但還是漸漸落了下成。

這些館閣之官,論辯比不過臺諫。

但與其他辯論者相比,水準無疑高上了好幾個層次。

并且,他們擅于尋找言語上的漏洞。

對方只要有一絲詞不達意的地方,他們便抓住缺陷,瘋狂攻擊。

不多時。

便將農工階層們懟得啞口無言,難以反駁。

這時。

司馬光站了出來。

“我反對商者居于次位!”

“農者,國之本也,民之生也。農事興,則萬事萬物興,百姓溫飽,江山乃得穩固。商者雖能流通百貨,然以逐利為主,易毀教化,易生奸詐,且侵蝕農事,非江山社稷長治久安之道也……”

司馬光依然認為應按照士農工商排序。

隨即,館閣官員開始反駁起來。

辯論愈加激烈。

這一日。

大慶殿五百余人皆未曾吃飯休息,只是吃了桌子上的一些點心。

辯論一直持續到了黃昏。

期間。

王安石、呂誨、周元等人也都站了出來,他們的意見也不一致,但是只剩下兩個答案。

一個是士農工商,一個是士商農工。

當下,工農已是一體,皆反對商人位居次席。

士大夫官員們的意見較為分裂,吵得如同菜市場叫賣一般,一直難有定論。

但是,士商農工之說,明顯占上風。

趙禎見天色已黑。

當即讓宋庠宣告今日之辯結束,明日繼續。

明日乃是論辯的最后一日。

到時。

兩府三司的相公、各個衙門的主官都將發言。

這一日。

也是決定士農工商排位最重要的一日。

很快。

大慶殿的辯論情況便傳到了民間。

當工農階層得知商人們很有可能將居于次位時,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工農階層雖然不如士商權大有錢,但是勝在人多。

且甚是團結。

也不知是誰出的主意,導致一批批匠人、農人紛紛聚集在街頭,抗議商人居于次位。

不多時。

州橋上下,竟聚集了一千多人。

州橋連接著御街和汴河,乃是汴京城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

即使是晚上,車馬行人也是絡繹不絕。

農人、匠人們站在州橋上,紛紛高喊著:商不可重于農工!商不可重于農工!商不可重于農工!

聲音響徹云霄。

汴京城還從來沒有如此混亂過。

不多時。

皇城司的吏員來了,開封府的衙役來了,包拯也來到了州橋之上。

匠人、農人們見包拯來到州橋之上,更是興奮。

在他們眼里。

包拯向來都是為他們主持公道的。

“包學士,商人之利,也是我們賣力氣、賣手藝賺來的,他們何德何能排在次位?”

“包明公,商人自私重利,實乃剝削者,他們若只居于士之下,天下誰還愿意為農為工?”

“包學士,我們本就被商人欺負,再提升他們的地位,還不欺負死我們啊!商人若得勢,必將民不聊生啊!”一個布衣老者,兩眼含淚。

包拯聽了片刻后,大步走到州橋最高處,干咳一聲,道:“靜一靜!都靜一靜!”

頓時,周圍漸漸安靜了下來。

包拯瞪眼道:“此事尚未有定論,是誰許你們在這里胡鬧的?”

“汴京城內,聚眾鬧事,已涉嫌違背大宋法令,在本官的眼里,沒有法不責眾之說!”

“明日,此事若成定論,你們有意見,大可前往開封府申訴,本官自會將你們的意見匯稟官家,但今日這樣鬧,實屬暴民之舉,一刻鐘后,若不有序撤離,本官看到一個抓一個,嚴懲嚴辦,絕不姑息!”

包拯這番話語還是非常有用的。

百姓們紛紛撤去。

此事很快就傳到了辯論者的耳中,對他們的想法也產生了一些影響。

三月十七日,清晨。

大慶殿內,辯論繼續。

眾相公和各個衙門的主官分別開始發言。

“臣以為,當下大宋之商人,已非往昔之商人,商人居于末位,已不合時宜,理應進行更改……”

“商人居于次位,乃大勢所趨,當下,商稅已超田畝之稅,國庫增收,海外貿易,邊境榷場,依賴的都是商人!”

一群秉持“士商農工”觀點的官員們紛紛起身發表意見。

這時,歐陽修站了出來。

“歷朝歷代,商人處于末位,江山社稷皆穩固如常,且商貿該興還是興。諸位所言的當今商人已今非昔比,實屬謬論。大宋今日商人之崛起,非商人之功,實乃全宋變法之功,莫將順序搞反了!”

此話一落,大慶殿頓時變得安靜下來。

有人歡喜,有人皺眉。

王安石激動地站起身,道:“歐陽學士所言甚有道理,商人居于高位,乃是來自朝廷的扶持,而他們卻將朝廷的扶持,當作了自己的本領!”

蘇良不由得也露出一抹笑容。

此話可謂是一針見血。

全宋變法之大勢下,商人就屬于站在風口的那一批人。

隨即。

張方平站了出來。

“歐陽學士所言并無錯,然當下我朝確實需要商人出力,需要商人開拓商貿市場,使得貨物流通天下,臣依舊認為,商人有資格排在次位。”

張方平更側重于不同行業對朝廷的貢獻。

隨即。

文彥博、宋庠、吳育也站了出來,都主張商人可排次位。

然后,富弼、曾公亮、范仲淹分別站了出來,更加認同維持士農工商原來的位次。

不過,理由也不太一樣。

富弼和曾公亮是因昨晚農工在州橋聚集之事,認為農工數量太多,一旦反對朝廷的排序,非常容易生發動亂,故而堅持士農工商。

范仲淹則是因如今“變”并不能使得全宋變法變好,那“變”便不如不變。

坐在御座上的趙禎,認真聆聽著諸官的意見。

期間,他還看了蘇良幾次。

但蘇良大多數時間都低著頭,并未有發言的打算。

眨眼間。

又到了午時。

群相公發表完意見后,不但沒有緩和此次爭端,反而使得辯論者們吵得更兇。

自由辯論,本應是:你方說罷,我方說。

但現在已變成了七嘴八舌,各執一詞。

一百人都站起身來、混合在一起,完全亂了秩序。

整個大慶殿就像是一個喧鬧的菜市場。

一些官員們也是吐沫翻飛,將袖子都折了起來,毫無士大夫官員的儀態。

也許是已討論了近三日的緣故,大家都有些暴躁。

“哎呀!”

就在這時。

崇文院檢討朱舜突然捂著腦袋,慘叫一聲,然后抬起頭道:“官家,有……有人動手,用……用點心砸……!”

其還未曾說完。

也不知誰推了旁邊人一下,一下子將他撞倒在地上。

一旁的茶水都灑了一地。

“立即各回各位,君前失儀,可知何罪?”宋庠站在大殿中央喊道。

“大慶殿是容得放肆的地方嗎?”文彥博也高聲道,其大手一揮,不遠處的內侍禁軍都快步走了過來。

辯論者們紛紛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坐在正前方的趙禎,面色陰沉。

士農工商排位之辯,他本想著可以使得讓百姓感到更加公平,沒想到大慶殿卻變成了各自為利的競技場。

稍傾。

大慶殿徹底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望向趙禎。

趙禎緊皺眉頭,不知該如何解決這個現在已經被系成死結的問題。

這時,蘇良緩緩站起身來。

蘇良一起身。

趙禎瞬間興奮起來,而眾官員們也都充滿期待。

大家都知曉。

蘇良向來不走尋常路,且每一次提出的計策皆為令人意想不到的良策。

蘇良走到大殿中,先是朝著趙禎拱了拱手,然后看向士之一方和商之一方。

“敢問諸位,若以士為首,以商次之,農工殿后,大宋日后會是什么情況?”

當即。

坐在最前排的一名士子站起身來。

他挺著胸膛說道:“以士為首,商次之,農工殿后,實為當下我大宋之真實情況,此等排序方為公平、公正,將會極大地調動士商的積極性,使得全宋變法更加……”

此名士子,嘰哩咕嘟說了一大堆。

其實就兩層意思。

其一:公平。其二,在全宋變法的進程中,士商的價值遠高于農工。

蘇良微微一笑,走到農之一方與工之一方。

“敢問諸位,若仍以士農工商排序,我大宋日后會是什么情況?”

當即,一名體態圓潤的中年人站起身來。

“蘇御史,若依士農工商排序,看似沒變,實則大變。朝廷乃是告誡那些商人,必須以農工為先,此乃我大宋發展之根,也將使得百姓的競爭更加公平……”

他說了一堆。

其實和那名士子的意思大概一致。

其一:公平。其二,在全宋變法的進程中,農工的價值遠高于商。

蘇良問完,又走回了大殿中央。

當下,士農工商和士商農工的排序屬于主流,其他排序都可以忽略不計。

蘇良朝著趙禎拱手道:“官家,臣有個不情之請。”

“說!”趙禎干脆果斷地說道。

“接下來,臣將會講述自己的觀點,在臣講話期間,臣希望在座的諸位都不要打斷臣,必須要聽臣說完,包括官家和諸位相公也不能打斷臣!”

“理由呢?”

“臣怕諸位打我!”蘇良一臉真誠地說道。

趙禎想了想,道:“可以。”

殿內眾人聽到此話,都是一臉羨慕。

也就蘇良這個寵臣有此特權,換作他人,沒準兒直接就被趕出大殿了。

當即。

蘇良長呼一口氣,然后環視下方。

“諸位剛才所言,皆認為此等排序是為了公平,為了我大宋的江山社稷,為了全宋變法更好的進行,都認為自身非常重要。”

“然而,我覺得,純屬放屁!”蘇良驟然加強了語氣。

“噗嗤!”

歐陽修剛喝一口茶,就噴了出來。

敢在大慶殿上說出臟話的,恐怕也只有蘇良了。

蘇良率先看向士之一方。

“士,對大宋很重要嗎?我覺得一點都不重要。”

“我大宋有官員兩萬余人,能為國出良策者能有幾人,不過寥寥幾十人而已。其他官員,皆是平庸之輩,在他們自己心里,都覺得自己只是朝廷的打工人罷了,給俸祿,不一定做事,但不給俸祿,一定不做事!此外,每年都有一大批書生等著入仕,有多少官員是不可取代的,沒有幾個吧,所以,士不重要,國士才重要。”

聽到此話,不但是士之一方,一旁的官員們都已經黑著臉了。

他們覺得蘇良是在指桑罵槐,暗指除了兩府三司的相公,變法司和重要衙門的主官,其他官員都是可有可無之人。

蘇良轉臉看向眾士大夫坐下的地方,道:“諸位,當你懷疑我是不是在說你的時候,就是在說你!”

聽到此話,崇文院檢討朱舜的臉都黑了,張開嘴欲反駁,才想起自己不能插嘴。

隨即,蘇良走到商之一方。

“商,對大宋很重要嗎?我覺得一點都不重要。”

“你們仗著家底殷實,高喊著若大宋有戰,必將捐錢捐物,并以此為傲。但伱們想過沒有,你們在捐錢,而普通百姓家是在捐命,你們比他們更偉大嗎?你們也不過是為了救自己而已。此外,若不是朝廷的三年之策,你們能在汴京城中比富斗財嗎?”

商人們瞪著蘇良,一臉不服氣,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緊接著,蘇良走到工之一方。

“工,對大宋很重要嗎?我覺得一點都不重要。”

“你們當中,有幾人能成為名匠?有多少人守著一個秘方傳了三代都不愿告于天下,有多少人為搶一個秘法導致兄弟反目成仇,你們比起我百家學院的夫子,差遠了!”

最后,蘇良走到農之一方。

“農,對大宋重要嗎?我覺得很重要,但在座的諸位,一點都不重要。”

“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人重要,但他們沒有表達的的權利,他們也不知該如何表達。昨晚,為何那么多工農齊聚州橋,為什么情緒那么激動,因為他們被欺負怕了!他們以為,作為同領域的你們至少能為他們說話,我覺得這是一種悲哀,是一種巨大的不公平!”

隨即,蘇良又扭臉看向士大夫官員們。

“諸位為何也沉迷于士農工商排位之爭,我覺得,其一,是為了名利,為了此舉能成一樁傳世美談;其二,人皆有私心,大家也想著鞏固一番士的地位……”

“一個個,美其名曰,為了全宋變法,為了朝廷的未來,我真看不出,有哪里可助于全宋變法,此等排位之爭,分明就是在拖全宋變法的后腿!”

大慶殿內,一片安靜。

誰都沒想到,蘇良將全殿的官員和士農工商階層的代表全都罵了一頓。

眾人都在思考蘇良接下來會怎么說。

如果將大宋比作一張餐桌的話,士農工商便是四盤大菜,本來討論的是將哪盤菜放到中間,哪盤菜放到兩邊,但現在,蘇良直接將桌子掀了,菜肴灑了一地。

但是,飯還是要吃的。

接下來,蘇良必須要端上一桌令眾人都滿意的菜肴,不然他這樣做就是嘩眾取寵、沽名釣譽。

此事過后,會被罵死的。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