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256章:坑你遼國沒商量,蘇良獻驚天大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56章:坑你遼國沒商量,蘇良獻驚天大計!

第0256章:坑你遼國沒商量,蘇良獻驚天大計!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正月二十日。

一艘商船、一艘官船,一前一后,行駛在大運河上。

蘇良站在甲板上,舉目遠眺。

河上船桅如林,河畔草集云布。

這一刻,他突然意識到,大宋已然大變了模樣。

雖說變法之策,沒有三年五載,實難看出成效。

但而今,蘇良明顯感覺到,百姓們的心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一旦日子有了盼頭。

誰都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

正月二十九日,近午時。

陽光燦爛,風微涼。

蘇良一行終于回到了汴京城。

汴河碼頭,依舊喧囂忙碌,河畔上的許多柳樹已綻出新芽。

吉叔早已在前方等候。

令蘇良意外的是張茂則竟然也在。

當下,張茂則的一言一行,代表的皆是趙禎。

蘇良連忙迎了上去。

張茂則笑著說道:“歡迎蘇御史返京,自從汴京城缺了蘇御史,一下子就不熱鬧了!”

“你想要哪種熱鬧,氣得官家掀桌子?”

“哈哈哈哈……”

二人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閑聊數句后,張茂則道明了來意。

“官家念你辛勞,且此次差事辦得甚好,特許你二月二朝會時再上值即可。此外,官家特派了兩名御醫,午后便會上門……”

按照慣例,蘇良此去乃是公差,理應在回京后,立即入禁中匯報。

但趙禎知曉他旅途疲憊,唐宛眉又懷有身孕,便特許他再歇息兩日。

此等恩寵。

即使是文彥博、張方平等相公都是難以得到的。

“多謝官家了!”

蘇良心中涌出一抹感動。

官家在體恤自己生活這方面,真的是無可挑剔。

張茂則想了想,又道:“此外,遼國特使蕭鼎和高麗特使王護奇、副使李宗都還未離開汴京城,似乎是想要向伱和唐老夫子致歉,你防著點他們,尤其是蕭鼎,他自打來汴京,便一直打聽我朝的諸項變法事宜。”

蘇良點了點頭。

一個多時辰后,蘇良一行終于到家。

兩名御醫為唐宛眉診了脈,開下幾副安胎藥后,便離去了。

而兩名御醫前腳剛走。

吉叔便拿來了一個拜帖,走進客廳。

“官人,遼國特使蕭鼎和高麗特使王護奇、副使李宗求見,聲稱要來致歉,且帶來了一馬車禮物。”

蘇良想了一下,道:“將他們請進來吧!”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對方來致歉,蘇良自然不能拒之不見。

“那禮物……”吉叔問道。

“禮物收下,待他們離開后,原封不動地拉到三司即可。”

當下的蘇良,吃穿不愁。

因官家與皇后數次重賞,只要蘇子慕以后不敗家,完全可以花到他子孫滿堂。

片刻后。

遼國特使蕭鼎和高麗特使王護奇、副使李宗,大步走進蘇良家中。

蘇良快步走到庭院,看三人走路的位置,便辨別出了身份。

為首的壯碩中年人,便是蕭鼎。

后面兩個,走在前面的小老頭是主使王護奇,走在其側后方的青年定然是副使李宗。

“三位特使突然來訪,頓使寒舍蓬蓽生輝,里面請,里面請!”蘇良笑著說道。

蘇良在前面引路,三人跟在后面。

高麗特使王護奇和副使李宗的笑容都有些無奈。

他們根本不愿來蘇良家中致歉且也不用致歉,因為他們國主已道過歉且賠了錢。

是遼國特使蕭鼎為了結交蘇良,硬逼著他們來道歉。

他們不敢得罪蕭鼎,便只能來蘇宅道歉。

四人坐下后。

高麗特使王護奇和副使李宗便按照提前準備好的話術,鄭重地向蘇良和蘇良的岳丈道歉。

稱全都是高麗之錯,稱他們管束不嚴,才出了賊盜……

皆是場面話術。

蘇良對這個處理結果甚是滿意,見二人又道歉,便一直都是笑呵呵的。

片刻后。

遼國特使蕭鼎開口了。

“蘇御史,高麗乃我遼之屬國,高麗有錯,我也感到十分丟人,真是對不住了!”

“高麗使團明日便將返回高麗,但我打算再在汴京小住一段時日,學一學大宋的文化,體驗一番汴京的風土人情,日后可能會有叨擾到蘇御史的地方,望你莫在意!”

“好說好說!宋遼乃兄弟之國,都不是外人,都不是外人!”蘇良笑著說道。

蘇良心里明白。

遼使是見大宋變法成果顯著,想要來偷師了。

隨即,四人便開始閑聊起來。

準確地說,應該是兩人。

高麗特使王護奇和副使李宗如坐針氈,恨不得立即離開蘇宅。

但蕭鼎卻是沒話找話,不斷向蘇良打聽著大宋變法的進度。

甚至有想留下來吃晚飯的打算。

蘇良自不會讓他如愿。

約一刻鐘后。

蘇良找了個要出門辦事的借口,將三人送出門外。

翌日。

高麗使團離開了汴京城。

而遼國特使蕭鼎則是在汴京城閑逛起來。

午后,蘇良還收到蕭鼎的請客帖。

他稱昨日與蘇良相談甚歡,想要今晚在樊樓再次暢聊,還用上了“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樣的詞語。

蘇良差點兒沒被惡心死,直接婉拒。

蕭鼎除了騷擾蘇良外,將變法司的官員騷擾了一遍。

范仲淹、王堯臣以公務繁忙沒有搭理他,梁適、司馬光收到他的半馬車禮物后,又禮貌地退了回去。

至于知東明縣的王安石。

看出蕭鼎來意后,直接破口大罵,將蕭鼎罵了回去。

不得不服,蕭鼎的臉皮極厚。

他就當什么事情都未曾發生過。

遼國使團的二十多人全以了解汴京的風土人情為由,明目張膽地搜集大宋的變法之策。

雖然他們帶不走一紙一字關于全宋變法的東西。

但卻可以記在腦子里。

司馬光去了鴻臚寺,要求鴻臚寺將遼國使團驅離。

但鴻臚寺稱,遼國皇帝給官家寫了親筆信,讓遼國使團在汴京多待一段時日,體驗一番大宋的風土人情。

官家已然應允。

當下驅趕,有失官家體面。

鴻臚寺也很煩。

對方畢竟代表著遼國,他們不但不能驅趕,還要為遼國使團提供一些衣食住行的服務。

遼國使團也就是鉆了大宋事事皆講禮數的份上,才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行事。

主打一個沒臉沒皮。

且他都是明面上套取信息,絲毫不違大宋律法。

二月初二。

大慶殿朝會,群臣皆聚。

此為開年后的第一個大朝會。

趙禎并未講過多細節。

主要是總結了去年的政績,以及鼓勵群臣今年再接再厲,將新法策略施行到位。

至于今年具體做什么,將會在內朝會上溝通確定后,才會公布。

此外,變法司又新增兩人,正是剛履新職的富弼和曾公亮。

大家皆已知曉。

今年變法的重頭戲,不在民間,而在軍伍。

二月初五,變法司。

趙禎親至,與眾官員討論強軍之法。

所謂強軍,非兵多將廣。

而是將有謀,兵有勇,遇戰便能勝。

趙禎的安排是,由范仲淹主導,富弼、曾公亮、梁適主筆撰寫強軍之策,其他人輔助。

爭取在二月底便能出一個草案。

任務布置完畢后,一旁的梁適忍不住開口道:“官家,能否立即將遼國使團驅離?”

“那個蕭鼎實在是厚臉皮,他每日笑嘻嘻地在我家門口守著,見到我便要拉著我喝酒閑聊,這幾日,我回家都不敢走正門了!”

一旁,司馬光也抱怨道:“每日午后,蕭鼎和一些遼國使團成員坐在茶館中,聽我們的百姓聊變法,這里畢竟是汴京城,他們在茶館酒樓,便能聽到很多信息。”

“這個蕭鼎,四處撒錢交朋友,他還花重金看了許多往期的民間小報。”

梁適一開口,大家都抱怨起來。

蘇良雖未開口。

但就在昨晚,劉長耳還告訴他,收了蕭鼎五百貫錢,然后扔給了他一堆關于朝廷官員生活作風方面的破報紙。

蕭鼎仗著自己的遼國特使身份,已經成汴京城一害了。

雖然他不一定能夠得到變法策略的具體內容,但在汴京攪和,卻非常影響全宋變法。

趙禎面色尷尬。

他沒想到今年的遼國使團竟然如此無恥。

但他已向遼國皇帝回信,稱遼國使團可以多住一段時日。

而今遼國使團并未觸犯大宋律法。

實在無合適理由將他們攆走。

大宋朝愛面子。

哪像蕭鼎這般無恥,只要能拿到好處,便不在乎耍無賴。

趙禎想了想后,道:“再過幾日,再過幾日,朕便勒令他們離開!”

就在這時,蘇良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官家,臣建議,不要驅趕他們。”蘇良突然開口道。

“為何?”趙禎疑惑道,其他臣子也都紛紛看向蘇良。

蘇良笑著說道:“敢問官家和諸位同僚,若遼國將我們的變法策略拿去用,可能夠富國富民?”

范仲淹一愣,第一個回答道:“不會,反而會使得遼國越來越糟糕!”

蘇良認可地點了點頭。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細細一想,便明白了蘇良的意思。

全宋變法所有策略的核心,皆是削富濟貧。

即削弱“兼并之家”掠奪天下財富的能力,將其還于朝廷和底層百姓。

兼并之家,即大地主、大官僚階層。

大宋敢如此做,建立在大宋的軍伍全在朝廷手中。

“兼并之家”們根本不敢造反,且朝廷也會在商貿上給予他們一定優惠政策。

但是遼國與大宋的國情卻不一樣。

遼國雖學宋制,但身份等級制度森嚴。

在遼國,契丹人的地位遠高于大北方的女真人和燕云十六州的漢人。

貧民要想靠著科舉和軍功出頭,比宋困難百倍。

并且,遼國有很多大族。

這些族落有身居高位的官員、有巨商富賈,關系錯綜復雜。

誰要動他們的利益,他們絕對能夠造反,且他們造反的破壞力,比大宋那些反民厲害多了。

大宋百姓造反,大多都是找個山頭,搶搶糧食,等著被招安。

但遼人造反,有人有馬且有兵器,一個個狼性十足,絕對能鬧得天翻地覆。

“景明,你的意思是任由遼國使團學習我們的變法策略,然后東施效鼙?”富弼笑著問道。

一旁,曾公亮強忍著不笑,道:“這……這是不是損了點兒?”

王安石身子往后一歪,正色道:“不損,比起遼國送西夏煮熟的種子,我們完全是君子行為,是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咎由自取!”

此話一出,眾人皆沒有了心理負擔。

這年頭,做老好人成不了大事。

“不過,遼人也不傻,他們若覺得不符合國情定然會停下來,另外,我們的許多變法之策,確實對遼有可取之處,他們完全可以選擇適宜他們的執行!”司馬光開口道。

“這就需要我們幫他們一把了!”蘇良的臉上露出一抹壞壞的笑容。

“官家,臣建議,先令劉長耳為臥底,售賣給遼國使團一些變法策略文書,而后再在進奏院尋一臥底,令其高價賣給遼國使團所有的變法內容,遼國使團即使不能夾帶這些文書,那么多人,背誦個大概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我們需重新撰寫這些文書,表面內容不變,但有益于遼國國情的內容一律簡化,且在文書上多加一些類似變法需‘孤注一擲、乾綱獨斷’類的話語,引導遼使愿意冒險。”

“此外,煩勞范相、計相親筆撰寫兩封造假文書,使得遼使相信劉長耳和進奏院臥底送給他們的內容為真。”

“梁學士,若蕭鼎再邀請你喝酒閑談,你拒絕兩次后,可同意一次,然后假裝喝醉,道出一些變法細節,另外要極言變法絕不能半途而廢,必須破釜沉舟,一鼓作氣!”

“為什么是我?”樞密直學士梁適疑惑地問道。

蘇良微微一笑,道:“因為你對蕭鼎最客氣,他覺得你可作為突破口。”

頓時,梁適明白了。

對待這種沒臉沒皮的人,必須狠辣拒絕,不然他能一直糾纏。

蘇良接著道:“我們務必要將此事做得真切,皇城司該跟蹤他們還是要跟蹤,給他們創造一些難度,以免起疑!”

“此番操作后,遼使定然信以為真,待他們將我大宋的變法之策送到耶律宗真的面前,耶律宗真好大喜功,定會施行。即使施行一半發現有問題,也能大大減弱遼國國力,引發遼國內部矛盾!”

君臣聽得皆熱血沸騰。

這是一場大戲,需要多人參演的大戲。

不但要讓遼使相信所得變法之策為真。

還要讓他相信唯有一意孤行,破除萬難地施行此法,才能夠成功。

遼國的貧富差距比宋更大。

年初與西夏之戰更是傷了元氣,他們急需富國之策,但若依照大宋這些新策施行,國庫可能會增收一些,但內部矛盾必將迅速加劇。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遼國若不根據國情定制策略,盲目模仿大宋,他們吞下的將是一副慢性毒藥,越久越毒。

此計雖非君子所為。

但遼國向來陽奉陰違,覬覦大宋的土地久矣。

用此方式對待他們,并不算下流。

趙禎望向蘇良,眼中盡是滿意。

當朝能將麻煩事迅速轉化為利國之事的,唯有蘇景明。

一旁,富弼和曾公亮也被蘇良的智慧折服,心中感概:幸虧蘇景明生在了大宋。

“就這樣做!”趙禎當即拍板。

官員們甚是興奮,恍惚中已經看到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在向自己招手了。

月末求月票,感謝諸位讀者老爺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