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254章:大宋最強談判組合:歐陽修、包拯、唐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54章:大宋最強談判組合:歐陽修、包拯、唐介

第0254章:大宋最強談判組合:歐陽修、包拯、唐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約一個時辰后,揚州港碼頭。

上百名高麗人低著腦袋,抱著一摞摞書籍,在官差的押送下,陸續上岸。

周邊百姓得知高麗商人盜書被抓后,興奮不已,紛紛高喊著:“竊賊當死!竊賊當死!竊賊當死!”

高麗商人以奸滑小氣著稱。

再加上其為遼之屬國,為多數百姓所不喜。

船舶司提舉官黃有道一臉沮喪。

揚州港發生如此嚴重的禁書走私案件,他這個提舉官算是做到頭了。

高麗商人李望州依舊是一臉不服氣,嘴里嚷嚷著高麗國主一定會救他。

蘇良將相關雜事交給蘇舜元之后,便回了家。

接下來,如何尋找和處置與這些高麗商人買賣書籍的人、如何定刑,以及如何讓李望州不那么豪橫,就是揚州知州蘇舜元的事情了。

此時,高麗使團已抵達汴京城。

此事完全可與他們溝通,然后再讓他向高麗國主匯報。

蘇良需要立即向朝廷匯報,并懇請朝廷嚴肅處理此事。

不然大宋的書籍、秘法、圖畫、地理志都會流失海外。

當然,蘇良也不忘將李望州那封夏竦的親筆信寄回汴京城。

此外,揚州知州蘇舜元也將此事的詳細經過寫成奏疏,送往了汴京城。

臘月十六日,上午。

蘇良與蘇舜元的奏疏,一前一后抵達了汴京城。

垂拱殿內。

趙禎看完奏疏后,黑著臉道:“宣兩府的相公們!”

片刻后。

文彥博、夏竦、范仲淹、張方平、吳育、宋庠六人來到了大殿內。

此刻,六人已知官家是因何事召他們。

蘇良的奏疏直達禁中。

但蘇舜元的奏疏則是經由兩府后,才呈遞到禁中。

文彥博率先開口道:“官家,高麗商人膽大妄為,剽竊我朝機密,理應重懲。當然,我朝這兩年來對海外書禁的監管也存在一定問題,后續理應加強力度。”

“那眾卿認為應該如何判呢?”

張方平走出來說道:“一律施杖刑,收繳所有財物,而后驅逐出境,永禁這些盜賊來我大宋!”

一旁,文彥博、吳育、宋庠三人都點了點頭。

此等懲罰,已算得上硬氣。

趙禎微微一笑,道:“此罪名,還是有些輕了。”

“景明提出的建議是,其一,賊首徒三年,其余高麗賊徒一年,然后永久驅逐;其二,在徒刑期間,須由高麗國承擔這些人的衣食費用,一人一日一貫錢;其三,令高麗國主向大宋呈親筆致歉書,表明再出現此等事情,刑罰倍之。”

聽到此話,文彥博、范仲淹等人都笑了。

一聽這就是蘇良的風格。

拘禁,賠錢,道歉,一個都不能少!

不但重懲。

而且還要打高麗國的臉面。

徒刑,即監禁于一定場所,剝奪自由,強制勞動。

至于令高麗國承擔衣食費用和令高麗國主致歉,那就是純粹為了打高麗人的臉。

吳育笑著道:“臣以為,景明之策甚好,不過……不過高麗人恐怕不一定會同意。”

一旁,文彥博和范仲淹都笑出聲來。

這時。

夏竦慢悠悠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蘇良之策,完全是在引戰!”

“高麗人雖為遼之屬國,但乃是被遼欺負而不得已為之,心并非在遼。”

“而今,他們有錯在先,我們若輕罰,必能使得高麗心向我朝,日后若發生宋遼之戰,完全可聯合高麗攻遼。當年,太宗皇帝便有過聯合高麗,攻擊遼國的想法,當下正是我們結交高麗國的最好機會。”

聯合高麗,共抗遼國。

此策自太宗起便有人提。

不過在澶淵之盟后,宋遼太平多年,高麗與遼國接壤走的較近,與宋的交集并不多。

這時。

趙禎從桌子上拿出一封信,道:“夏樞相,你看一看這個。”

夏竦接過信件,看到內容后,眼角肌肉猛地一縮,旋即又恢復常態。

其拱手道:“官家,此信確實為老臣所寫。”

“官招商之策后,我朝商貿繁榮,更是帶起來了海外貿易。但海外貿易的手續繁多,一名高麗商人找到臣,稱地方官員有吃拿卡要之事,臣為了我朝海外商貿繁榮,為了促成宋麗聯合,故而寫信告知河務官們,應厚待高麗商人。”

隨即,夏竦將信件遞給一旁的文彥博,道:“諸位同僚,你們也都可以看一看此信的內容,看我是否有私心,我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促進商貿發展,方便以后更好地對付北遼!”

文彥博等人紛紛看起書信。

書信內容寫得也很正。

皆是應該厚待高麗商人,促進海上貿易的話語,且信上內容絲毫未提及此次被抓的高麗商人名姓。

眾人不得不佩服夏竦的老奸巨猾。

若是別的官員被搜出這種“疑似徇私”的證據,必然張口否認非自己所寫。

而夏竦不但干脆果斷地承認,而且還將自己的目的抬得甚高。

一心為了海外貿易,為了使得大宋抗遼擁有更多的幫手。

若是唐介、歐陽修、或蘇良在這里,定然會彈劾夏竦兩句,但這些相公們都未曾多言。

他們更愿意聽從趙禎的想法。

趙禎想了想道:“朕相信夏樞相,此等小事便算過去了。”

說罷,趙禎坐直了身子。

“眾卿覺得,我朝是否要聯合高麗呢?”

文彥博率先走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萬萬不可。高麗作為遼之臣國,不時向我朝示好,不過就是貪圖我朝財物而已。我們真要與遼打起來,它區區一個彈丸小國,能有何作用?沒準為了利益,還會在我們背后捅刀子呢!”

“臣附議!”吳育和張方平同時附和道。

這時,范仲淹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一事歸一事。我們與高麗是否聯合抗遼,取決于以后的戰況。今日就算輕懲高麗人,若以后與遼開戰時,不給他們好處,他們會幫我們嗎?”

“兩國之間,戰與和,聯手與抗爭,皆是為了利益,哪有所謂的兄弟之國。”

“當下的情況是,高麗人在我大宋境內犯了罪,我們若不懲罰,莫說高麗,海外諸國都會笑話咱們!”

“此次盜書之事,性質惡劣,若我朝書籍積于高麗,必將云布于契丹,不懲罰不足以令外來者忌憚!”

“臣以為,我們可以先拿景明的懲罰條件去與他們商談,看一看高麗人拿出什么誠意來,他們若依舊倨傲,我們便不用與他們客氣!”

不愧是在西北耕耘數年的范仲淹,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重點上。

趙禎認可地點了點頭。

“范卿所言,甚有道理。對外太仁慈,就是軟弱了。誰愿去與高麗特使談判?”

“臣愿往!”文彥博率先請命。

吳育站出說道:“官家,讓我們幾個去,太給高麗使者面子了!并且我們幾個長得都不夠兇,且還有些拉不開面子,臣推薦臺諫主官,唐介與歐陽修同往。”

“咳咳……咳咳……”

一旁的張方平忍不住咳嗽起來。

讓這兩位去談判,那高麗使者估計一點便宜都占不了。

趙禎想了想,道:“此二人確實是良選,可令高麗人知曉壞我大宋律法的后果。不過,二人的性子都有些急躁,朕擔心,可能會吵起架來!”

這時,范仲淹提醒道:“官家,要不再加一個包希仁,他擅于克制情緒,且擅于把控這種場面。”

聽到此話,趙禎都忍不住笑了。

派遣這三人去,大宋絕對吃不了半點虧。

“可以。此次完全是高麗的錯,我們也該將我們的大國之威拿出來了,告訴這三位,就照著蘇良列下的三個條件去談。”

“臣遵命。”眾臣同時拱手。

不到午時。

高麗使團便從中書省得知了上百名高麗商人因走私大宋書籍而被抓的事情,且中書還讓高麗使團于下午前往鴻臚寺解釋。

午后,鴻臚寺。

冬陽燦爛,數道陽光潑灑在一座議事廳的大桌上。

高麗特使王護奇、副使李宗心情忐忑地坐著,絲毫不敢與對面三人對視。

這兩個高麗人根本沒有想到,聽他們解釋的竟然是這三人。

一個是上奏有癮,彈劾官員無數的大宋文宗歐陽修。

一個是能攔龍輦諫君的御史中丞唐介。

一個是掌執開封府,敢于將吐沫都噴到皇帝臉上的包拯。

這三人的名頭,早就傳遍了周邊諸國。

包拯、唐介、歐陽修同坐一側,皆是黑臉看著對面。

王護奇和李宗感覺自己是在受審。

王護奇率先說道:“三位官人,此事是我高麗商人的錯,我們認錯,且表示絕對沒有下一次了。”

歐陽修面無表情。

“這不是犯錯,而是犯罪!你們高麗人竟猖獗到私運我大宋的地理圖志,伱們是準備要攻打我大宋嗎?”

“沒,沒,我們絕無此心,絕無此心!”王護奇和李宗連連搖頭。

“說一說吧!接下來你們要如何做?”包拯看向二人。

高麗特使王護奇,想了想道:“懇請貴國讓我們將這些人都帶回去,我們保證,每個人都按照偷盜罪的二倍懲罰去定刑!”

“哼!”

唐介冷哼一聲。

這一道冷哼,讓王護奇和李宗驟然緊張起來。

屁股只敢坐在椅子的一小塊地方,且隨時準備起身,拱手認錯。

“涉及此案的一百二十八名高麗人乃是在我大宋境內犯罪,自然由我大宋懲罰,依據大宋律法,賊首徒三年,其余高麗賊徒一年,然后永久驅逐,二位可有意見?”

一旁的李宗以商量的語氣說道:“敢問三位,能否以財物抵罪?”

“不行!”三人異口同聲。

“那……那此事,我恐怕要先匯稟我家國主,然后再告知三位,我們是否同意?”

“啪!”

歐陽修突然朝著桌子上拍了一下。

王護奇和李宗嚇得立即站起身來。

“王特使,李副使,我們現在是告知,而非商量,你們明白嗎?”

二人如小雞逐米般點了點頭,而后慢慢坐了下來。

緊接著。

包拯接著歐陽修的話說道:“剛才,只是定了貴國那一百二十八人的偷竊罪,現在我們再聊聊其他罪名,這個,你可告知你們國主,看他是否同意。”

“這些商人皆非首盜,盜完書籍后在你國國內印刷售賣,你國國主不可能不知,有包庇之嫌。”

“此外,這些人所偷的書籍中,涉及我朝地理方志、邊關圖要,此做法更有引戰之嫌。”

“綜上述,我朝認為,貴國應賠償我國十萬貫情報損失費,另外,需要高麗國主向我家官家呈親筆致歉書,立誓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另外,你們高麗人拘禁在我朝境內,需要你們承擔這些人的衣食費用,一人一日一貫錢。待刑滿之后,我們自會放人。”

十萬貫情報損失費,乃是包拯、歐陽修、唐介三人臨時加上去的。

他們覺得若全按蘇良的條件談判,顯得三人太沒有能力了。

“這……這……這……三位,這條件實在太苛刻了,他們只是我國的商人,并非士兵啊!”

“我們不管他們是商人還是兵,只知道他們是賊,你們高麗的賊!”歐陽修瞪眼道。

“那……那……此事,還有緩和的余地嗎?能不能不讓我家國主呈致歉書,讓我來寫致歉書。”

“不行!”

三人再次異口同聲地說道,甚是霸道。

王護奇想了想,道:“三位,你們也知我們是遼之屬國,此事若是鬧大,萬一……”

還不待王護奇說完,唐介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語。

“你是覺得當下遼國為了高麗敢與我朝開戰嗎?你可以試一試!”

此話一出。

王護奇和李宗是一點脾氣都沒有。

年初,遼國軍隊剛從西夏郁悶地撤回來,斷然不可能為了高麗的事情與大宋全面開戰。

李宗眼珠一轉,身體前傾,道:“我高麗一直受遼國壓迫,若此事大宋能輕懲,我可說服我家國主,私下與大宋結盟。一旦宋遼出現沖突,我高麗必然援助大宋!”

“哼!”

歐陽修冷笑道:“虎狼相斗,一只雞來幫忙,有何用!并且,這只雞到底屬于北方還是南方,還是未知數呢!”

“那……那……”

王護奇再欲解釋,包拯直接擺了擺手。

“我們提出的條件,沒有任何緩和的機會。你直接告知你家國主,到底是臉面重要還是想要成為我大宋的敵人!”

說罷。

歐陽修、唐介、包拯便站起身來,大步離開。

王護奇和李宗一臉郁悶。

二人本來賀大宋正旦是來吃喝玩樂,然后再滿載而歸地回國呢!

哪曾想遇到一個這樣的大麻煩!

無論高麗如何賠付,這二人作為話事人,仕途算是完了,甚至還會遭到無數高麗人的唾罵。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