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198章:致仕!老夫只恨未能以進士之身入朝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98章:致仕!老夫只恨未能以進士之身入朝堂

第0198章:致仕!老夫只恨未能以進士之身入朝堂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入夜。

蘇良方至家中。

唐宛眉親自下廚,烹飪了一桌蘇良喜歡的飯菜。

一歲零八個月的蘇子慕抱著蘇良的脖子,興奮地喊著:爹爹!爹爹!

唐澤更是早就備好了酒水,準備與蘇良痛飲一番。

家中的舒適,一下子就消弭掉了蘇良連日來的疲累,讓其恢復到了最舒服的狀態。

這一晚,他睡得尤為香甜。

包拯的辦案效率極高。

不到兩日,便將陳執中府內三名婢女身死原因調查的一清二楚。

婢女一,是因照顧陳執中小妾張氏不周,被陳執中命家奴捆在柴房,活活凍死。

婢女二、婢女三,皆是被陳執中小妾張氏虐待,不堪受辱,自縊身亡。

在大宋,奴婢賤人猶如畜產,比佃戶的地位還要低上許多。

甚至統計人口時都不會算上她們。

依照大宋律令,陳執中無罪但私德有失,其妾張氏謀害兩名無罪之婢,應杖責三十。

包拯全然依照《宋刑統》撰寫案宗。

既未畏于首相權勢而輕懲,也不曾趁機重罰。

眾臺諫官們看到包拯的結案卷宗后,紛紛上諫,再次要求罷相。

除此宗罪外,陳執中可是還有“七宗大罪”。

陳執中以退為進,撰寫奏疏請辭,但拒不承認其余七宗罪。

這是朝堂宰執常用的手段。

臣子請辭,官家不受。

來回折騰一番后,大多不了了之。

但這一次,陳執中明顯會錯了意。

在包拯將案宗呈至垂拱殿后,不到一個時辰,趙禎便連下三道手詔。

其一,罷陳執中同中書平章事之職,降黜為鎮海節度使。

其二,擢升參知政事文彥博為同中書平章事。

其三,擢升翰林學士宋庠為參知政事。

汴京群臣看到這三條手詔后,不由得都傻眼了。

這不是降黜。

而是要令陳執中致仕。

依照目前陳執中犯下的過錯,即使罷其首相之職,也會給一個吏部尚書、尚書左丞之類等同副相的虛職。

但是官家直接將其降黜為鎮海節度使,且沒有任何實際差遣。

與此同時,還將文彥博直接提了上來,儼然就是要讓陳執中致仕養老。

要知——

陳執中才不過五十九歲,距離七十致仕的年齡線還遠著呢!

手詔上的理由是:政事有失,不協眾望。

前者指的應該是陳執中處理河北京東水災之事有失,后者指的是陳執中在朝堂難以服眾。

御史臺內。

唐介、蘇良、范鎮、呂誨四人聚于一處,皆面帶笑容。

臺諫官合班論諫,使得官家罷相。

不失為一樁美談。

唐介捋須道:“官家此事做得如此果決,實乃社稷之幸,陳相即使有從龍之功,也難掩平庸之才,實不宜為首相。”

“首相一換,中書定要換一副新氣象了,我對明年的全宋變法真是越來越期待了!”范鎮也笑著說道。

呂誨喃喃道:“若是將另一位也罷黜掉就好了!”

聽到此話,另外三人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此人指的正是樞密使夏竦。

但他過于奸滑,資格又老,官家對他的好色視而不見,眾臺諫官一直都未能挑出他的過失。

“這一日很快就會到來的!”蘇良非常篤定地說道。

而此刻。

夏竦和陳執中看到這三道手詔后。

前者直接奔往禁中,后者則是兩腿一軟,癱坐在地上。

夏竦與陳執中的交情一般。

但他深知唇亡齒寒,臺諫官們將陳執中趕下臺后,下一個對付的一定是他。

故而,他急奔禁中為陳執中求情。

而陳執中根本沒想到因三名女婢,官家就全然不念舊情,要讓其致仕。

即使讓其去知一州一府,也有重回中書的機會。

但官家卻沒有給其委派任何差遣。

他這類官員,一旦失寵,那天立即就塌了。

他想了想,也奔去了禁中。

垂拱殿內。

“官家,我朝從未因婢子而罷首相,陳相之罪,儼然是眾臺諫杜撰,望官家三思!”夏竦神情激動。

坐在御座上的趙禎,將御筆放下,表情平靜地說道:“陳相難得眾望,論處理政事的能力,他可比得上文彥博?此外,他患有隱疾,不如早日回家歇一歇。”

“可是……陳相曾經……”夏竦剛開口,便被趙禎打斷了。

“莫提曾經,曾經是曾經,當下是當下,朕當下需要的是治國賢相,且朕并無愧于他!”趙禎驟然間提高了聲音。

言外之意就是:功是功,過是過,從龍之功不足以令陳執中一直坐首相之位。

夏竦很聰明。

自知趙禎心意已決,他再辯駁無用,當即不再多言,拱手退了下去。

片刻后。

陳執中老淚縱橫地來到趙禎面前。

欲語淚先流。

他抽泣著講起與趙禎往昔的點點滴滴,希望能夠令趙禎收回成命。

趙禎聽而不言。

半個時辰后,待陳執中哭訴完畢。

趙禎才說了一句:“朕知卿與朕一心,然大宋之變,非卿能持,朕不希望卿晚節不保。”

此話說罷。

陳執中已知無力回天,當即重重拱手。

“臣明白,臣回家后便提交致仕文書,另外,臣致仕后,將舉家搬往青州,望官家恩準。”

趙禎一愣,然后點了點頭。

陳執中乃是開封府人。

若致仕后仍在汴京城,勢必還會造成一些影響。

其此舉,仍是站在趙禎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不由得令趙禎有些感動。

此外,陳執中曾在京東路任安撫使,對青州極為熟悉,也適合在那里養老。

片刻后,陳執中離開了禁中。

在上馬車前,他突然望向御史臺、諫院方向,喃喃道:“老夫恨只恨,未曾以進士之身入朝堂,才讓爾等如此欺我!”

他依舊不服,但又無可奈何。

入夜。

汴京街道兩側,熙熙攘攘,甚是喧鬧。

一輛馬車緩行于大路中間。

馬車內,夏竦躺在一名體態豐潤的年輕婢女腿上,閉目養神,不時皺起眉頭。

他剛從陳執中府邸離開。

陳執中大勢已去,接下來他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自保。

“臺諫勢大,若再不遏制,必成誤國之奸黨。”他想了想,朝著外面的馬夫道:“改道,去找高若訥!”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