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044章:勤勉,可強宋乎?可滅夏遼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44章:勤勉,可強宋乎?可滅夏遼乎?

第0044章:勤勉,可強宋乎?可滅夏遼乎?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_

字體:

翌日。

監察御史里行蘇良智斗三大相公(路以上級別官員皆可稱相公)的事跡便傳到了汴京街頭。

尤其是蘇良杜撰的“三大相公結伴狎妓、宿醉瓦子”的內容。

民間小報所寫與蘇良在垂拱殿所講,幾乎是一字不差。

這些消息的源頭。

可能來自垂拱殿的內侍們。

趙禎有時甚至會授意他們放出一些朝堂消息。

也可能來自杜衍、吳育、張方平等人。

君子亦喜看政敵丟人現眼。

隨著真相水落石出,歐陽修在民間的風評也迎來了反轉。

很多百姓都稱,歐陽修遭此劫難,乃是因嫉惡如仇,在朝堂上直言敢諫的緣故,而大宋或缺的正是這種耿臣。

這就是樸實無華的大宋百姓。

喜聽流言、人云亦云、易被人利用。

但也心地善良,正義感十足!

蘇良再次名聲大振,“小炮仗”之名,婦孺皆知。

很快,蘇良還收到了一些朋友的信件。

有來自大胡子蔡襄的,有來自鄧州孫甫的,還有來自蘇舜欽與王益柔的,皆大贊蘇良保下了歐陽修。

歐陽修也親自帶著禮物感謝蘇良,這已經是蘇良第二次將其保在汴京城了。

轉眼間,到了五月份。

戶部、大理寺、開封府三大衙門聯合,也沒能查出栽贓陷害歐陽修的兇手。

露面那名黑衣人,無人知其真面目。

找不到他,也就無法往下查。

蘇良對此事已在意料之中。

當下的斷案手段有限,更沒有什么技術手段。

很多案情進展都靠人證物證,這樣的案子只能熬時間,等待著兇手自己現出原形。

五月五,端午日,朝臣休假一日。

隨著天氣變熱,汴京街頭上的各種冷飲子陸續上新。

蘇良閑坐家中,品茶、飲酒、看閑書、享畫眉之樂。

他最欣喜的不是迎來了假期。

而是經筵課的春講結束了。

自端午起到七月底,皆為暑假,差遣錢照發。

八月初,秋講才會開始。

蘇良在經筵課上,為趙禎講了自己對始皇帝、漢武帝、光武帝、隋文帝等帝王的獨特了解。

主打一個思想核心:為帝者必須要強硬。

而今,他腦海里的知識儲備已經不多了,需要思索一番,秋講應該講些什么。

五月初六,天氣晴朗。

蘇良拿著進奏院呈遞上來的文書。

當看到其中一條消息后,不由得樂了。

知諫院包拯呈遞了一份《休假札子》,稱官員節假過多,影響公務,建議刪減。

并稱,像元日、寒食、天慶、冬至等七日節,放假三日即可,官家可不上朝,但官員們必須要去衙署辦公。

包拯可不是沽名釣譽,裝裝樣子。

他是一個真正的工作狂,且是個極度較真的工作狂。

他這種要求,放在后世會被無數人罵。

而放在當下,也有很多人罵他。

蘇良猜測,估計看到此奏疏的官員,至少有一半都會罵他。

而一旁。

周元看到此條奏疏后,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忍不住稱贊道:“包諫院果真勤勉,吾等假日確實太多,理應減免,我這就寫奏疏附議!”

蘇良有些哭笑不得。

周元日日都是深夜方歸,五更即來。

蘇良特別想提醒他一句,這樣干下去容易英年早逝的。

但一看到周元身旁懸掛著的那個寫著“勤能補拙”的條幅,頓時又忍了下來。

周元如此勤勉,其實與蘇良也有關系。

他太優秀了!

蘇良知曉包拯的本意是好的。

但他深知,靠勤勉強不了宋。

最后,他決定保持沉默,不發表任何意見。

大宋官員的假期確實很豐富。

每月有三天旬休,雷打不動。

大節日放假七日,重要節日放假三日,小節日放假一日。

加起來大概有一百一十多天的假期。

此外,每三年還有一個月的探親假,還有婚假、生育假等。

自五月到八月,由于天氣炎熱,工作量近乎減半,而俸祿卻分毫不少。

這也是很多人拼了命讀書,讀到胡子白了都要當官的緣由。

考公,確實香。

令蘇良意想不到的是,除了周元上奏附議包拯的請求外,還有二十余名官員要求縮減假日。

并且有官員稱,如今西夏、遼國與大宋已無戰爭,正是大宋圖強的大好時機。

只要足夠勤勉,便能夠免受西夏與遼國欺負。

這個理由,蘇良用膝蓋去想,都不相信。

有這個時間,他還不如去陪陪妻子,想著如何造孩子呢!

趙禎也是勤勉之主。

正所謂:天賦不夠,努力來湊。

他見到如此多的臣子申訴,不由得甚是欣慰,當即褒獎了這些人。

隨后讓負責指定節假日的祠部,將元日,元宵、寒食、天慶、冬至五個大節的七日假改成了五日假。

相當于減少了十日假期。

一些衙門的小節日假也隨之取消。

這種事情,誰反對誰就是怠惰慵懶,反對者們也只能無奈接受。

黃昏時分,放衙后。

蘇良從御史臺走出,剛走到門外,就看到一名吏員與老洪走在前面。

那名吏員問道:“老洪,你覺得,勤勉,可強宋乎?可滅夏遼乎?”

老洪抿嘴一笑,道:“嘿,老母豬攆兔子,精神可嘉唄!就是讓官家看著高興!”

“哈哈哈哈……”二人忍不住都笑出聲來。

蘇良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二人可是老吏員了。

對臺院中誰喜歡摸魚,誰喜歡做表面文章,再清楚不過了。

除了包拯、周元等少數官員,大部分官員做的都是面子活兒。

只是自欺欺人,圖著高官厚祿罷了。

大宋若不改變機制,靠著勤勉富強,恐怕問題會越來越大。

不過,此舉動還是有一些好處。

至少讓各個衙門的風氣煥然一新,有人是真勤勉起來了。

五月底。

在宋夏和議中立功的龐籍回到汴京,被擢升為樞密副使。

外出監察的殿中侍御史劉湜也回到了御史臺。

蘇良從趙禎的官員任用上看出,這位官家心里還是想著讓朝堂有一些革新氣象的。

但因前期的新政失敗,顧慮過多,又始終邁不開大步子。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