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一四二節 梁莘死后的世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四二節 梁莘死后的世界

第一四二節 梁莘死后的世界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第144章梁莘死后的世界

梁莘在談錢的事。

趙佶搖了搖頭:“不擅長此道。”

梁莘簡單解釋了幾句:“青苗法,說是借一百錢還一百四十錢,實際上呢,許多地方高達借一百錢還二百錢,甚至還有借一百錢還四百錢。整到農戶們家破人亡了,錢也還不上,地也不種了,人也逃荒了,國庫也收不上稅了。”

“所以,合理的范圍內,才可以增加國庫收入。依你手中的錢,用這個辦法,每個穩穩收入五百萬貫,這五百萬貫怎么解釋呢?就是你放開了玩,也不用花老本。”

聽到放開了玩,不用花老本,趙佶眼睛一亮:“當真?”

“基本上差不多,就算我計算有差錯,也能達到預測的七成。就是三百五十貫的純收入。”

“那辦,辦吧。”

梁莘為什么要和趙佶提呢。

因為,大宋歷代皇帝都會存下一些錢,到了趙佶這里,之前的皇帝一共存下了約五千萬貫,但這些錢在蔡京上位之后,沒折騰幾年就花光了。

梁莘又說:“我打算在饒州建一個新的鑄幣坊,屬于皇家鑄幣,鑄出來的錢全是你的。每年少說也能鑄五十萬貫。”

“辦,辦,這個要辦。不過,為什么要選饒州呢?”

梁莘:“有人意外發現,饒州有銅礦,暫不知道這銅礦有多大,不過也不算小,挖出土層三丈就見礦,吳居厚管賬,還是相當不錯的。”

趙佶:“有銅?”

梁莘非常肯定的回答:“確定有,但具體還需要派人再去詳細探查。”

趙佶:“多派人。”

梁莘起身,從袋中取出幾塊石頭放在桌上:“我從岳丈那里拿的,乙哥兒,你應該著書,就寫天下的石頭,這一塊是當地一個小商人贈送的,用作印章的石頭,我感覺特別好,就特意拿來給你了。”

趙佶內心是感動的,梁莘有什么好東西,第一時間就想起來給自己。

拿起那塊石頭,趙佶的眼神變了:“感覺上象是壽山石,卻有所不同,此石。細、潔、潤、膩、溫、凝。這是上上等印章用石,就這么一塊?”

梁莘:“就一塊,聽聞是偶得。”

趙佶抬起頭,看向梁莘,聲音溫柔至極:“莘哥兒……”還拉了一個長音。

梁莘感覺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卻也明白趙佶的意思,想了想后說道:“恩,我安排人去找找,既然是偶得,那肯定有出處。”

“還是你最好。”趙佶很是開心。

梁莘知道手中的那塊是什么。

大概知道。

應該是田黃。

他也知道,田黃在那里找。

但,他不急。

這事,如果沒有后續,只是為了找石頭,梁莘是不愿意的。

從皇宮出來,梁莘回到家。

因為章的召集,所有人都到了。

今天的書吏當職是章擇與范正平,原本應該是范純仁的五子范正國的,是范正平厚著臉皮要來。

他可不是小官吏。

今年四十四歲,現任汴京尉,以文官治武,在開封府所有官職中,他排第四,往上是權知開封府、同知、判官然后就是他。

他所管的,有勾當公事、司吏書薄等。

管運輸、碼頭、治安等等。

還管著左右軍巡檢這類武職,展昭就屬于左右軍巡檢這種官職。

范正平為什么厚著臉皮來了,因為他叔父范純禮聽到章派人來找,只說是聽些從未聽過的學問,范純禮把碗扔下,連衣服都沒換,就往梁府奔。

范正平讓他爹一鼓動,就厚著臉皮來了。

梁莘呢,倒不在乎。

此時自家東跨院,敢來的都是不怕被殺頭的,在這里人用蘇軾的話說,全是國賊,都是欺君犯上的壞人,意圖架空皇權。

當然,皇帝不是個東西,所以這事還是能辦的。

梁莘講的東西,開篇很簡單。

放在穿越前,別說是大學生,許多高中生都能講出來的道理。

第一產業是基石、第二產業是棟梁、第三產業是虛華的裝飾,也是浮云。

雖然頭一次聽,不過在坐的沒有一個是普通人,很快就明白了梁莘所講的道理。

蘇軾就問了:“依莘哥兒你所言,數千人的織造坊,與幾百戶在家紡織的有何不同,難道不都是一臺又一臺的織機在紡紗、織布嗎?”

“不!”

梁莘將一塊黑板放在桌上,拿出粉筆:“什么叫工業化,我和沈沖正在研究一種機械,先回到秋闈上來,為什么我想改變秋闈,將科舉取士,變為科學取士。若以科學取士,那么假以時日,這種機械就一定會出現,或是百年,或是幾百年。”

“此機械名為蒸汽機,發展到極致的時候,相當于千牛萬馬的力量,拉著幾十萬擔糧食,一個日夜便到可鄯州。”

“能造出來嗎?”

梁莘搖了搖頭:“不是不能,而是非常難。首先,大宋的鋼鐵產量不足,鋼鐵強度不夠。其次,這種高級機械需要零件的強度與精度,不是鑄件,必須是鍛造件,而且不是靠人力能鍛造出來的,一個零件幾千斤,人力不足。”

“再下來,就是細節問題了,標準件、潤滑、密封……”

梁莘只是簡單的講述了什么叫蒸汽機,什么叫工業化。

蘇軾表示自己大概明白了:“百戶織工,每人一張織機,所織的布遠不足,一臺你所說的蒸汽機,帶動的越大快速織機。那麻呢,麻還是需要人來種植的。”

梁莘:“所以,第一產業便是基石。若有蒸汽拖拉機呢,一日夜耕田百畝,可比多少佃戶,多少頭牛呢?”

章:“我等還不是很理解,當細講。”

梁莘:“不講了,一個月內,我和沈沖制作一臺能讓你們明白原理的小機器。”

“甚好,但講還是要講的。”章要聽。

不是好奇,他想聽到的是,梁莘這死過一次之后,蒼天為師,并且讓他在一個如夢幻般的世界活了幾十年,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所以,章想聽一聽,梁莘在死后的世界,到底學了什么。

今天算是聽到一些。

這名為蒸汽機的機械,便是神物,一臺就能頂千牛萬馬之力,絕對不是凡間能夠想出來的。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