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五十二節 準岳父回京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節 準岳父回京了

第五十二節 準岳父回京了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梁莘的話,王浦聽懂了,也認為是非常有道理的。

沒錯,只有冤枉你的人才知道你有多冤。

“小的明白,只等少君一聲吩咐,就去拿下宋喬年這個芝麻小官。”

梁莘:“使我的帖子,請潘家派些得力的家將相助,只要人不死,隨便怎么審。”說完,梁莘很是感慨,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

梁莘看著王浦:“斷了蔡家的香火。”

“明白。”王浦眼神都變了,眼下的蔡家想翻身,除非梁師成這邊所有人死絕。而蔡京若翻身,必會報復梁師成這邊的所有人。

王浦,不會給蔡家這個機會的。

梁莘又說道:“無名酒樓吃酒的賬單,回頭讓人送到家里去。”

“謝少君。”

梁莘走了幾步,又回頭沖著王浦招了招手,王浦快步過來,梁莘說道:“你親自辦,拿些金銀去中岳觀,我會請官家出宮,巡察民生,會在中岳觀小住幾日,有件事情,我只信得過你。”

梁莘靠近王浦耳邊低語幾句,王浦猛點頭:“少君放心,我一定辦好。若是那個道人不聽話,我就讓他永遠別說話。”

“客氣點,客氣點。”梁莘隨口說了兩句,往趙佶書房走去。

進了書房,趙佶還在認真的修復畫圣閻立本的畫作。

看進度,明天,或是后天就可以重新裝裱了。

梁莘不急,等郭忠孝出獄,復職。

然后把他安排在中州大倉的主事之職,然后將家中查抄的物品交給他,開始籌備河湟大戰軍費、糧草。

梁莘相信,抄了這么多汴京貪官的家。所得財富,不動用國庫一文錢,也足夠打兩場。

只是,要交給一個可靠的人。

否則,又能被貪掉一半。

潘家。

潘美的曾孫,潘意。

什么借人。

他清楚的很,這是曹家托人把事辦成了。

他親自帶人,見到宋喬年,連話都不問,抽出匕首就切了宋喬年一根手指頭。

梁莘那句話,也原封不動的傳到他這里。

陷害你的人才知道你有多冤。

潘美準備切宋喬年第二根手指的時候,王有忠,就是王浦說的那位一直想在梁師成這里立功的公公。他上前攔下,再切,讓臺諫知道了,潘家在朝堂上很難堪。

王有忠接過潘美手中的匕首:“宋喬年,雜家替小侯爺問你一句,關于郭忠孝的事情,你是老實說呢,還是想讓雜家安排人動刑。你說了,雜家留你一個全尸,給你家姑娘賞杯毒酒,反之……”王有忠表情上帶著一絲笑意:“送入營中。”

營中。

軍營!

不用再往下形容了,保證想死都不容易。

看宋喬年臉色變了幾變,卻不說話,王有忠轉身沖著潘意施禮:“小侯爺看,哪個營合適?”

“我說,我說……”宋喬年全交代了。

當初誰參與貪污大倉,最終錢糧落在那個商家,又是誰作了假賬陷害郭忠孝,又是誰處理收尾,蔡京在這其中是什么角色,蔡氏兄弟落了多少……

等等。

里面有正式的開封府吏員在記錄供詞。

牢門外,潘意拿出一盒金子:“謝過王公公。”

王有忠施禮,沒收:“謝小侯爺賞,為大公公辦事,已經領了大公公的賞,不敢再受小侯爺賞。”

潘意點點頭:“這幾日辛苦,潘樓用飯,望賞臉。”

“謝過小侯爺。”

兩人客氣幾句,潘美給親信家將交代了幾句,他不方便長時間留在開封府大牢,戴上帶有厚面紗的帽子,從一旁側門離開。

要謝,他去謝曹家。

他倒是意外,這位王公公,很守規矩。

再說曹家。

曹評回來了,曹曇正在炫她的新鎧甲。

漂亮,無與倫比的漂亮。

實用,相當的實用。

最重要的是,輕。

只有二十多斤。

至于貴。

曹曇一套禮服,宮中宴會用的禮服,價值三千五百貫。

不說曹曇,汴京城內,大戶人家多少都會有幾套像樣的衣服,一套幾百貫很常見,過千貫也不算稀少。

哪怕仁宗多次說,禁止織金,禁止鑲珠……

可依舊管不住汴京城的貴族們。

“爹,爹爹。”突然回家的曹評把曹曇嚇了一跳:“爹爹,為何沒有派人先送信回來。”

曹評看著曹曇,那眼神盯著的曹曇有點發毛。

曹評開口了:“不學女紅,自己衣服破了都不會補。”

女紅,在宋時又被稱為母親的手藝,有著嚴格的評審標準,分為紡織、漿染、縫紉、刺繡、鞋帽、編結、剪花、面花、玩具等九類。

紅,不念紅音,而是念工音。

賢妻良母的第一個標準,就是這個女子是否能做好女紅(Gong)所以對于一位待嫁女子而是,女紅手藝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自己一生的幸福。

當然,曹家屬于例外的那種。

這些活是不需要曹家大姑娘親自動手的,但也不能一點不會。

“爹!!!……”曹曇這是在抗議了。

曹評背著手:“周禮考工記,國有六職,……治絲麻以成之,謂之婦功。一國有士農工商,以及公、女紅,才可安穩,若是天下女子,都似你不通女紅,這世間必生亂。”

“墨子一書中有:女子廢其紡織而脩文采,故民寒。”

“韓非子一書也有:……

曹曇給罵的低著頭,連話都不敢應。

曹評沒停:“出嫁,你有扇嗎?”

一句話,曹曇差一點給說哭了。

女子出嫁,要用扇遮面,別說一百個,就是一萬個女子,全部都是自己繡的扇子。

曹評還在繼續:“整日舞刀弄劍,恩……這甲不錯。來人,去梁家,備禮。”

說罷,轉身往外走。

已經有人備了全新的一套衣服,曹評更衣之后,也沒歇著,就直奔梁家。

曹評剛出門,吳嬤嬤就趕緊對曹曇說:“主君怕有變故,這一回來就趕緊去梁家把親事說定,然后入宮面圣。主君也是心疼姑娘的……”

曹曇心說:心疼,怕自己嫁不出去才是真吧。

曹評這邊呢,坐上馬車之后,二管家曹安就跟著馬車旁說道:“主君,那套甲并非姑娘所制,是梁府莘哥兒請了旨,特意為姑娘定制的。”

曹評只是嗯了一聲,沒接話。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