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開車到了縣分局的時候,發現大門口冷冷清清的沒人,心里就有些不高興。
按理說自己的丈母娘遭了這種事,女婿應該焦急的在門口翹首以盼才對,這也太不當回事兒了。
于是他就對吳菊英說道:“奶奶,剛才小姑父說是讓我們來他單位嗎?怎么沒看見他人呢?”
吳菊英瞥了李野一眼道:“咱們是走正常流程來報案的,你還想讓他在門口迎接嗎?你就不怕人家說閑話?”
到了大門口,門衛還納悶呢!這車怎么大冬天里還開著兩個窗戶,而且還開的那么快,不怕往里呼呼的灌冷風嗎?
等到靠近了一看,才知道車窗是被人砸了,而且開車的小子他還認識。
李野并不是清水縣人人認識的名人,但偏偏他以前經常找趙援朝,而分局看門的人最擅長認人,就見過李野一面就認住了。
門衛立刻從門衛室出來問道:“我說狀元郎,你這是怎么回事啊?”
李野嘆了口氣道:“別說了,在三家集被人給劫了,我是來報案的。”
“啊?”
門衛一聽李野的話,再看看里面的吳菊英,感覺頭都大了。
三家集是清水縣的地盤,吳菊英是趙援朝的岳母,這可有樂子了。
門衛趕忙給趙援朝打電話,然后趙援朝帶著幾個同事匆匆迎了出來。
當他看到吳菊英的臉色被冷風吹得發白,立刻就急的直砸吧嘴。
這要是把丈母娘給凍出個好歹來,家里的婆娘還能給自己好臉?
小姑李明香是個好脾氣的不假,但這兩年隨著買賣越做越大,那氣場也是越來越強,自己親娘都讓人給搶了,你這個女婿是怎么當的?
趙援朝趕緊小心的把吳菊英給接了下來,然后對著李野埋怨道:“小野你窗戶壞了就別把車開那么快,大冬天冷風呼呼的往車里灌,你們年輕人能受得了,奶奶能受得了嗎?”
吳菊英捋了捋被風吹亂的頭發,平靜的說道:“吹點冷風我還是受得了的,但是被人指指點點我受不了,剛才從西街過來,人家看到我們敞著窗戶,還都以為我是在臭顯擺.”
趙援朝立刻低聲下氣的道:“娘,您先消消氣,咱屋里說話,大過年的千萬別氣著自己。”
吳菊英冷冷的道:“消什么氣啊?我哪有那功夫?你爹和開建還在家等著我們去上墳呢!你抓緊時間給我們做完筆錄,上完墳明天我們還要回京城”
“誒誒,我這就安排.”
趙援朝趕緊把吳菊英和李野引到屋里分別作筆錄,然后對著幾個同事揮了揮手,安排了幾句。
然后就有專門負責取證的同事對著李野的桑坦納拍照,還把散落在車里的碎玻璃收集起來當做證物,迅速走完了流程之后,就開始拆桑塔納的車門子。
剛才吳菊英說了,大冬天開著窗戶讓人看西洋景她受不了,那起碼先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雖然現在清水縣沒有這款車玻璃的配件,但單位不是也有桑塔納的轎車嗎?先拆了東墻補西墻再說。
這讓另外一輛車的司機小呂卻有些不樂意,雖然J民是魚與水的關系,幫群眾解決危難是應有之義,但是拆了自己的玻璃給別人擋風,小呂心里還是覺得過了。
大過年的都等著用車,省城的配件部門估計也不營業了,李野的桑塔納不是西洋景了,自己的桑塔納就活該趴窩?
而且八九十年代的小車司機,可是把自己的車當親兒子看待,這車才剛買了一年多就被拆了,小呂心疼的不行。
但是修車的老師傅卻低聲問道:“小呂,你是不是覺得趙局這事兒安排的不對?”
小呂趕緊搖頭說道:“沒有沒有,老王師傅你可別亂說,要是傳到別人的耳朵里.”
老王師傅看了看小呂,意味深長的道:“小呂啊,你這人有什么心事都掛在臉上,你以為就我自己看出來了?
不過這事情你還真想歪了,就算是這件事傳到縣里去,縣里的人也得夸咱們做的對”
小呂驚訝的道:“啥?為什么?”
老王師傅笑了笑,然后對小呂說道:“你不是本地人,又剛剛參加工作,所以不知道咱們縣的一些情況,但清水河方便面你總吃過吧?”
小呂一愣,然后立刻醒悟道:“剛才那些人跟食品公司有關系?”
清水河食品公司是清水縣最大的地方企業,是地方財稅的最大來源之一,也是清水縣對外的面子,小呂怎么可能不知道?
“對撩”
王師傅細細的解釋道:“其實當初人家港資來咱們這地方投資建廠,是以前糧食局的的老局長李忠發引來的,李忠發退休之后,還在食品公司擔任顧問,
我跟你說小呂,這個顧問聽起來像個閑職,但是李忠發這個顧問,比里面的什么經理都說話算數,
縣里說需要安排更多的工人,跟李忠發商量之后,立刻就是二期、三期、四期擴建工程,我聽說本來都計劃到八期去了.”
“可就在前年,也不知道誰犯了哪根筋,非要跟食品公司過不去,然后你猜怎么著?
人家李忠發港資轉頭就去京城開了第二家加工廠,一年時間就超過了萬人規模,現在李忠發一年中有八個月在京城了,連過年都不在清水過了,這要是以后整個兒都搬走.”
“嘶”
小呂能被選做小車司機,那肯定是心思機靈的人,當下就琢磨出了味兒。
清水河食品公司對清水縣有多重要,他這個機靈人比普通人可是更清楚,
這些年清水縣又是蓋大樓,又是修馬路,大家逢年過節的各種福利也是節節攀高,里面都有那一袋袋方便面的功勞,如果真如老王所說.誰來擔這個責任?
想到這里,小呂就對拆自己的車感到理解了。
李忠發的老婆家人被一群不開眼的東西當街搶了,可以說是可大可小,
那伙港資的人可是出了名的“小氣”,到時候人家就是咬住這個由頭,說清水縣的環境不行搬走了怎么辦?
別說搬走了,就是把后續的擴建計劃停了,很多人也要頭疼的不行。
所以這件事盡量要盡快安撫吳菊英的情緒,悄悄的不要擴大影響,要不然到時候吃掛落的是誰還不清楚嗎?
不過小呂還是疑惑的說道:“老王叔,按你所說那個李局長年齡也不小了,他們那批老人不都講究葉落歸根嗎?他真的愿意遠離故土做那無根的飄萍?”
老王看了看小呂,意味深長的道:“你沒聽剛才那位老嫂子說上完了墳就回京城嗎?老李家可不是無根的飄萍,人家在京城站住腳了,
雖然這些年李忠發的嘴巴很嚴,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墻?當初老李家的孫子帶著七個同學一起考到京城上大學,
后來那個李野就娶了這七個同學中的一位,那個姑娘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當時她們娘倆落難到咱們清水縣.”
“你知道咱們縣化肥廠這兩年怎么紅火起來的嗎?是京城人來投的資,那你認為,憑什么人家會來鳥不拉屎的地方投一家縣化肥廠?”
老王師傅一邊忙活著拆卸玻璃,一邊給小呂講述老李家的發家史,雖然有很多地方都是自己的推測和拼湊,但是聽在小呂的耳朵里,比收音機里的評書還要過癮。
評書講的太虛幻了,一聽就不是正常人的故事,而李野的故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并且還有很多類似的范例。
別的不說,小呂同村的一個小伙伴,就在部隊里找了個媳婦兒,然后一路順利早就升上去了。
聽到這里,小呂忽然道:“那剛才那個高個子的年輕人,是不是就是那個李野?”
“可不就是他嗎?當年他也是經常打架進局子的孩子,但是一朝學好,立刻就像變了個人,人家都傳說他是老槐爺的干孫子呢!”
“嘶”
小呂再次吸了口氣,心里升起了濃濃的羨慕和不甘心。
他從小打架,我從小是好孩子,我們差別到底在哪里?就差一個媳婦兒嗎?
就在這個時候,老王師傅又說了:“小呂啊!我看你小子長的也不賴,辦事兒也機靈,蔣科家里有個侄女兒我給你牽牽線怎么樣?”
小呂一愣,嘴巴不由自主的歪到了一邊。
老王說他臉上掛相,那是一點不假,心里不樂意,臉上就從藏不住。
那個蔣家的姑娘他見過,雖然長相什么的不算太差,但也絕對不夠出挑。
老王師傅上好了最后一塊玻璃,語重心長的道:“小呂啊!人家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這男人,也怕娶錯了姑娘哩,”
“你要是長不住眼睛,娶了一個操蛋的媳婦兒回來,天天吃氣就能氣死你,但你要是找一個合適的媳婦兒.”
老王師傅指了指樓上:“喏,看看李野,你就明白差在哪兒了。”
小呂:“.”
好半天之后,小呂才咬牙點頭:“好,那就麻煩老王師傅了。”
“嗨,這算什么麻煩?我就是順嘴一提的事情,不過事成之后你可得好好謝謝我.”
“一定一定,不管成與不成,我都要好好謝謝老王叔。”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