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的春天來的很早,元旦過后沒幾天,就要到春節了。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陸知章和李野都要累上幾天,因為他們要對外走訪,也要接待走訪。
走訪一詞,出自《夷堅支志丁·吳廿九》,大體意思就是前去訪問、拜訪。
而種花家企業在春節前的走訪,就有了另一層“維護關系”的含義。
平日里大家走動可能還有些忌諱,春節之前就好多了,互相送年貨嘛!
你送我送大家送,久而久之都成了傳統。
一分廠單位不小,正常維持生產的需求自然也不少,水電煤鐵油稅知安,大家的關系都維護的不錯。
在這一方面,干了幾十年廠辦的陸知章絕對是行家,什么單位什么級別該派誰去送年貨,都安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就比如有些單位派綜合科老聶把東西送過去就可以了,但有些單位就需要陸知章或者李野親自去送,人家會以為你瞧不起人。
等到了臘月二十五,李野找到陸知章:“老陸,你那邊的走訪都走完了吧?我這還有四五家呢!要不你幫我分擔兩家吧!要不然大年三十我都走不完啊!”
“你還有四五家沒走完?是哪幾家?”
陸知章愣了一下,因為他分給李野的“擔子”本來就少,現在自己都走完了,李野怎么會沒有走完?
李野拿出本子,指著上面道:“喏,是這五家,其中一家我決定讓老聶替我去,要不然他們肯定又拉著我不讓走,我這幾天被他們纏著天天喝大酒,回到家孩子都躲著我走,都是被我身上的酒氣熏的”
陸知章恍然大悟:“我說你怎么還沒走完呢!原來你不是放下東西就走啊?”
走訪是維護關系,不是臨時抱佛腳求人辦事,所以一般送下東西打個招呼,跟負責人聊上幾句就完事兒了,臨過年了還留下喝酒吃飯,這不是給人家添麻煩嗎?
但是李野卻苦笑道:“我倒是想放下東西就走啊!但是他們拉著我不讓走,一留飯就喝酒,一頓酒最少也要一個小時.”
“好家伙,一個小時就結束?你是沖著把人家灌醉的勁兒喝的嗎?”
陸知章都忍不住的笑了。
李野的酒量他是知道的,真要是拼起酒來,幾個人都招架不住,
李野點點頭道:“我就是這么想的,把他們灌醉了,說過的話就不算數了,要不然我還真不好應付,
這個要送親戚過來上班,那個想批條子買幾輛低價車你說你平時遇到這種事情是怎么應付的?”
“哈哈哈哈”
陸知章哈哈大笑,心里非常痛快。
因為自從跟李野搭班子之后,他就倍感壓力,李野年紀輕輕就能力出眾,把自己這個一分廠的一把手給襯托的“非常平庸”。
雖然李野的能力主要是“鈔能力”,但這年頭鈔能力可不就是一力降十會的制勝法寶嗎?
而現在李野終于在“圓滑”方面承認不如陸知章,陸知章心里能不痛快嗎?
圓滑,也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呢!
人家就是看李野實誠,看他說話算數,才抓住機會謀求利益的,真要是陸知章去,人家說不定就不費那勁兒了。
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到最后說話不算數,那不是白瞎功夫嗎?
陸知章想了想道:“你要是愿意,這幾家走訪就交給我吧!你在家里接待一下,這幾天來給咱們送禮的也不少”
“那行,就這么決定了。”
李野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他不是那種攬權的人,要是喜歡攬權的人,這種刷臉的事情才不會讓別人代勞呢!他恨不得把所有跟外界聯絡的事情,都攬到自己身上不可。
李野在家里接待來“走訪”的人,一下子就輕松多了。
愿意放下東西就走的,讓綜合科給人家還一份特產,想要磨磨唧唧加深一下感情的,食堂隨便三五個小菜,吃飽喝足再送他們上路,主打一個我的地盤我做主。
不過等到了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卻來了一個意外的“走訪”單位,一個意外的訪客。
駐城機動車制造廠,王金羽。
之所以說是意外,因為駐城機動車制造廠跟一分廠沒有任何業務往來,一根釘子的合作關系都沒有。
大家都沒有合作關系,你又走訪個什么勁兒呢?
但是李野卻隆重的接待了王金羽,甚至把在外面的陸知章都給喊了回來。
三食堂里,李野先給王金羽倒了杯酒,然后笑著道:“王老弟,咱們兩年多沒見了吧?如果我料的不錯,您現在不是王副廠長了吧?”
“上一次我提了合作條件,你走的時候說自己說了不算,這一次想必一定說了算嘍?”
王金羽張了張嘴,心里五味陳雜,只能無奈的苦笑。
王金羽跟李野一樣都是63年出生的,只比李野小了一個月,所以李野才喊他王老弟。
上一次他帶著誠意來找李野,想要引進一分廠的130改進型技術,但李野提了一個讓他無法接受的條件——合并。
駐城機動車制造廠,要合并到一分廠之后,才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技術支持。
當時的王金羽還只是副廠長,哪里能做這種主?所以臨走的時候以“自己說了不算”為由推脫了。
但是時隔兩年自己又來,還能以“說了不算”當借口嗎?
而且更重要的是,王金羽三月份的時候,確實成了一把手,經過大半年的管理,已經理順了廠內的勢力,完全掌控了駐城機動車制造廠。
所以這一次他想著過來找李野談談,看看能不能最大限度的爭取到合作機會,
不曾想李野剛倒上酒,還沒開始喝呢!就把條件再次提出來了。
你們想要技術?那就合并,要不然休想。
而旁邊的陸知章也是暗暗稱奇。
當初李野提出的條件,他也認為太過苛刻,簡直就跟那些大單位一樣“明搶”。
但是現在看來,卻不是那么回事兒了。
現在的一分廠已經擁有了三款暢銷車型,特別是高端的京城牌商務車更是供不應求,一個可以生產二十萬元級別的汽車廠,已經不是小單位,真的具有“土匪明搶”的資本了。
“李大哥,我們原則上同意合并加入你們單位,但我們要明確一點,只能并入一分廠,而不是輕汽公司。”
王金羽話音落后,陸知章頓時震驚了。
當初李野就說這個王金羽不錯,年紀輕輕就知道未雨綢繆的到處找技術、找出路,膽大心細有魄力,是個干事業的好料子,沒想到竟然真的這么有魄力。
李野聽了王金羽的話,笑著問道:“你說這話,是為什么呢?”
王金羽直白的道:“因為我們需要的技術在你們一分廠手里,我不能拜錯了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