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讓我們有請愛國商人唐遠先生登臺致辭……”
捐贈儀式開始半小時后,在邢耀文等人相繼登臺致辭結束后,終于迎來了此次捐贈儀式的重頭戲。
伴隨著主持人的聲音落下,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和媒體記者們手里的鏡頭,全都齊刷刷地對準了唐遠。
萬眾矚目下,唐遠坦然站起身來,向著前方高臺走去。
量身剪裁的黑色中山裝,將唐遠那極好的身材襯托得淋漓盡致,寬肩窄腰、身軀魁偉,風華正茂的少年,渾身上下散發著無盡的朝氣蓬勃,英俊瀟灑且端正俊逸。
今日,唐遠面色莊重肅穆,他很快走到了高臺正中央。
此時此刻,現場格外安靜,甚至安靜到唐遠可以聽到極遠處懸掛在樹梢上的風鈴聲。
面對著眾人矚目,唐遠沒有立刻講話,而是默默轉過身,朝著身后的侵華日軍金陵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深深鞠了一躬。
“嘩……”
僅是唐遠這一個舉動,就讓現場很多金陵市民,忍不住鼓起了掌。
掌聲大約持續了十秒左右,就很快消失不見,現在再度恢復了原有的安靜,眾人都很期待剛剛在倫敦怒斥完日本記者的唐遠,在這里會發表出怎樣的致辭。
“大家好,我是唐遠。”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9月18日。”
“我想在場每一位中國人,都很清楚這個日子意味著什么。”
“1931年9月18日,日軍悍然發動軍事侵略,以武力侵占東北,至此開啟了我國長達十四年的抗戰歷史。”
唐遠的聲音通過話筒和音響,傳遍整個侵華日軍金陵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又通過電子信號,傳到了全國各地。
此時此刻,金陵所有的數字媒體大屏幕,全都在轉播這場捐贈儀式,無數行人默默矗立,無數旅客駐足觀望。
商場里面的柜姐,拿著手機觀看;寫字樓里面的職員,用著電腦觀看;茶館里面的老人,望著電視觀看……
這一刻,唐遠的身影出現在無數人眼中。
唐遠的朋友在看、唐遠的長輩在看、唐遠的同學在看、唐遠的愛人在看、唐遠的職員在看……
網絡上面,輿論仍在發酵,風暴仍在持續。
蘇省衛視在微博開啟的現場直播,此時實時觀看人數已經突破了五百萬,各種彈幕和評論就好似是瀑布般,數量多到足以讓任何一個流量明星感到瞠目結舌。
“昨日過后,有位摯友致電于我,詢問我這樣做是否值得?”
“我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值得!”
“可是就在剛剛我走進這座紀念館以后,待我看到那一座座浮雕、那一個個雕塑以后,我內心莫名產生了一種羞愧之感。”
“為何羞愧?”
“因為昨日摯友詢問我那個問題時,我曾經猶豫了五秒鐘。”
“此時此刻,如果那位摯友再次詢問一遍,我想我不會再有任何猶豫。”
唐遠的聲音漸漸變得愈加鏗鏘有力,其聲音里面所蘊含的情感,也變得愈加飽滿。
在飛機降落以前,他曾經在心里面簡單構思過一篇發言稿,就是為了以備不患,用于登臺致辭時使用的。
然而,當唐遠站上這個高臺以后,他發現他所準備的那篇發言稿,實在是有些過于蒼白而無力。
紀念館里面的種種事物,讓唐遠腦海里面不斷翻滾著那本相冊集里面所記載的畫面,讓他有種不吐不快的強烈傾訴欲。
他想說點什么!
“12月13日,這無疑是一個令無數中國人都為之疼痛的日子,那是一段需要不斷被銘記的歷史,82年前的12月13日,日軍悍然侵入金陵,隨后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
“一位歷史學家曾經估算,如果所有金陵大屠殺的死難者手牽手站在一起,這一支隊伍可以從金陵延綿到杭城,總距離長達300公里左右,他們身上的血液總重量可達1200噸,他們的遺體則可以裝滿2500節火車車廂!”
“那段苦難深重的歷史、山河破碎的血淚、生靈涂炭的悲劇、滿目瘡痍的痛楚,我相信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構成了我們整個民族的共同記憶!”
“毫無疑問,金陵大屠殺是整個人類文明歷史最為黑暗的一頁,然而曾經犯下滔天罪行的兇手,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他們有正面承認過這段歷史嗎?他們向我們逝去的三十萬同胞道過歉嗎?”
“沒有!”
“他們從來都沒有!”
說到這里,唐遠腦海里面不禁浮現出,他在佳士得拍賣行總部首次借閱那本二十世紀東亞相冊集的畫面。
那一日,他和柳川雄亮擦肩而過。
那一日,柳川雄亮是笑著翻閱完那本相冊集的。
無數同胞的屠戮,在柳川雄亮看來,那是他們柳川家族的榮耀所在,他沒有絲毫愧疚,甚至以此為榮。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自柳川雄亮出生以來,柳川家族就是這樣教導他的,即便柳川平助被定上了戰犯之名,柳川家族在過去這八十多年間,卻依舊沒有絲毫悔改之意。
柳川雄亮如此,松井君山亦如此。
幫助柳川家族、松井家族爭奪相冊集的小泉家族、三菱商會等等,在唐遠看來同樣都是一丘之貉。
金陵三十萬的冤魂,時至今日都沒能得到一個鄭重地道歉。
怎能原諒?
怎能原諒!
“距離金陵大屠殺發生以來,至今已有82年之久。”
“今天,許多日本的政治家、大學教師以及工業界的領袖們,他們仍舊罔顧大量事實的存在,死死咬定金陵大屠殺不曾發生過,他們不想讓世界知道他們丑惡罪行,于是他們開始了對歷史別有用心的歪曲。”
“他們數十年來從他們的教科書中,肅清了有關金陵大屠殺的參考書目,搬走了展覽館里有關金陵大屠殺的照片,銷毀原始資源資料,并且從大眾文化中去除任何有關此次大屠殺的痕跡。”
“此次他們派出代表團前往倫敦與我們爭奪這本相冊集,就是想要將這本相冊集里面的內容,永遠掩埋在黑暗里,讓其永遠不得重見天日。”
“他們為何如此?”
“因為他們心虛!”
“因為他們害怕!”
“可是……”
“他們愈加如此,我就偏要將這本相冊集帶回來,而且我還偏要將這本相冊集里面的內容公之于眾,讓全球所有民眾看看他們曾經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究竟是何等殘暴!”
“此刻,我們腳下這三十萬冤魂,他們無法發聲!”
“但是……”
“肩扛著歷史的我們,卻是可以發聲!”
“我相信,正義終將到來……”
“也必將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