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李端愿就坐著馬車來到蘇府接蘇亦欣。
李端愿的母親是官家的嫡親姑姑,大中祥符元年,宋太宗將她下嫁給當時的新科進士李遵勖。
當時的她還是隋國長公主,極受太宗喜愛,特賜長公主府,以作成婚之用,可這位隋國長公主沒有住在長公主府,而是如普通的兒媳一般,住在李家。
不但不擺公主架子,還侍奉公婆,一時傳為佳話。
明道元年十一月,官家改封隋國長公主為魏國長公主。
之后李遵勖出守許州,沒過多久,突然得了重病,長公主心急如焚,想要親去許州探望,又怕官家不許,于是私下帶著五六個隨從,私自出京,奔往許州。
官家知道后,倒也沒有怪罪,只是令人沿途護衛長公主安危。
后來李端愿的父親去世,長公主便一直孀居,帶著幾個孩子從李府搬到了長公主府。
這些都是昨日李端愿走后,蘇亦欣講給她聽的。
長公主府在天漢橋附近,在小甜水巷的左側,坐馬車的話,一刻鐘就能到。
知道公主府肯定很大,但蘇亦欣不知,長公主會那么大,馬車只走了半刻來鐘,就到了長公主府,然后又繞了一圈,才到達公主府正門。
占地那叫一個廣。
大門口正對著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熱鬧。
“他們在公主府門前擺攤,你娘不生氣?”
李端愿見怪不怪道:“這有什么,我娘還時不時的自個出來買菜呢!說是買,其實就是送銀子。那些菜農知道了,就天天在府門前擺著。”
李端愿說著先下馬車,接著道:“好在我娘不常出門,不然這多少銀子,也不夠我娘這么花。”
那是哦。
花錢買菜要不了多少錢,公主府不至于這點錢都沒有。
關鍵是她娘是送錢,今日只有七八個菜農,你這一送,明日就得有七八十個菜農在門口等著。
這還怎么送?
蘇亦欣直接跳了下來,都沒給李端愿搬腳蹬的機會。
“這么看著我做什么!”
“弟妹,你穿著這么漂亮的裙子,這動作還是要斯文些。就算你不在意,也得想想子淵對不對。總不能讓他出門就聽見,他的妻子……”
粗鄙不堪四個字,李端愿很有眼力見的沒說出口。
但他知道,以蘇亦欣的聰慧,應該知道他的意思。
他真的是為了蘇亦欣好。
這里不是別的地方,是京都,天子腳下,一言一行還是要注意的。
就連官家,也不是說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啊!
“嗯,我知道你的意思。”
李端愿也是善意的提醒,并無惡意。
蘇亦欣看著長公主府四個金燦燦的大字,跟著李端愿從大門的側門進去,宅子內的一花一木都彰顯著公主府的氣派。
蘇亦欣覺得白府已經很豪華了,現在站在這里,才知道什么叫做階層的碾壓。
放眼望去,公主府整個布局,十分古雅大氣,無須金銀堆砌,就能讓人感受到肅穆華貴。
穿過寬敞的朱紅色游廊,再往前走,便到了一座院子,下人安靜的做著自己的事情,看到李端愿來了,屈膝行禮,接著做自己的事情,一看就是訓練有素。
這便是高門大戶的底蘊。
“我娘就在里面。”
兩人再穿過一個月亮拱門,才到正院。主臥門前站著兩個丫鬟,大門緊閉。
“念真,我娘起來了嗎?”
右邊那個高高瘦瘦的丫鬟搖頭:“還沒呢,往常這個點,公主早醒了。”
李端愿心里不踏實:“我進去看看。”
蘇亦欣跟著李端愿進了房間,兩個丫鬟緊跟在他們身后。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扇花開富貴的屏風,繞過屏風就是一張圓木桌,桌子上擺放著三足銅鼎,里面燃著熏香。
過了中元節,天氣明顯就涼下來,昨日睡覺,丫鬟把窗戶關得死死的,長公主臨睡前又喝了藥,又有熏香,屋子里一股沖鼻的味道。
李端愿用手扇了扇,眉頭打結。
“去把窗戶打開。”
念真去開窗戶,另一個略矮,皮膚較白的丫鬟將床幔拉開,掛在金制的床掛鉤上。
“娘,娘,你醒醒。”
李端愿喊了好幾聲,長公主才幽幽轉醒。
“娘,你感覺怎么樣?”
長公主要起身,念真趕緊小步跑來,將長公主扶起。
李端愿不好再坐著,從床前站起繞過左手邊的輕紗簾幕,在一旁的會客的地方等著長公主梳洗好。
蘇亦欣將全屋的大致的瀏覽一遍后,走到李端愿身旁,等著長公主。
約莫一刻鐘后,長公主在兩個丫鬟的攙扶下,緩慢的走到他們坐著的小房間,李端愿起身,接過念真,小心的將長公主扶著坐下。
長公主的個子中等,膚色看著也不是很白,傳聞剛開始的時候,李端愿的父親李遵勖并不是十分喜愛這個公主,因為公主的長相真的很一般,后面是因為公主溫婉恭謹,孝順公婆,也十分疼愛他這個郎婿,才逐漸愛上這位公主的。
如今見到這位長公主,蘇亦欣發現,長公主除了膚色偏黃之外,五官還是十分耐看的。
當初說公主長的丑,也有可能與公主膚色不白有關吧。
畢竟一白遮百丑嘛。
蘇亦欣在長公主過來的時候,與李端愿一同起身,現在站在長公主對面。
長公主微微有些詫異,看向李端愿。
李端愿趕忙道:“娘,這個就是我跟你提起的,曾在書院救我一命的蘇姑娘。”
“原來是蘇姑娘。”
“長公主,是我。”
長公主朝蘇亦欣招手,蘇亦欣趕忙往前走了兩步,離的近了些。
這樣她也更好觀看長公主的面相。
然而長公主是皇女,即便龍氣淡薄,也不是她能夠看清楚面相的,面相看不清楚,八字又不敢推演,就只能先從最簡單的把脈開始。
“長的就跟畫里的人一樣,沒想到你年紀這么小,卻有這么大的本事。”
“亦欣謝長公主夸贊。”
蘇亦欣接著道:“長公主,如不嫌棄,能否讓給我給您把個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