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來臨,三天假期結束。
安歆天不亮就被清風拉起來上完早朝后,原本準備來到國子監溜一圈,就偷溜回去悠閑的挺尸。
可當路過教舍的時候,她就那么無意間掃進去看了一眼,然后被看見的幾個兔崽子氣笑了。
單永貞上課的時候跟身側左右兩邊的李鑫,昆銳,三人小聲逼逼的討論人生哲學她忍了。
小可愛池嵐和同樣膽子不大的沈文軒兩人,在課堂上低著頭偷偷看閑書,也不算什么大事。
可安歆兩眼瞪成燈籠一樣,盯著上課不僅睡覺,還打呼的封宇修她不淡定了。
“人才,這都能睡著。”安歆咬牙切齒:“上面講課的教員還活著呢,睡覺還打呼,這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啊!疼疼疼……”耳朵被揪的封宇修,終于在一陣疼痛中醒來。
原本被驚醒怒視的眼眸,也在看清是誰后,秒慫。
安歆:“你、你、還有你們幾個上課這么認真的同學,本祭酒準備要好好獎勵獎勵你們,都跟我來。”
封宇修,單永貞,池嵐三人對視一眼,同時在想現在溜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呵呵!!!”安歆:“是自愿跟我走,還是讓本祭酒大人動手。”
三人眼角偷偷瞄了一眼瞪著他們的安歆,垂頭喪氣的跟在她身后,互相傳遞著眼神。
然后把求救的目光看向站在講臺上的教員,希望他能把自己留在教舍里繼續認真的聽課。
國子監里剛來不久的年輕教員,送給他們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然后歡送他們離開。
在自己講課的時候這么不給面子的聊天睡覺,還想他會求情,教員只想送他們一句話:同學你想的美。
把六人帶到自己辦公的地方,安歆大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喘了幾口粗氣,壓下想要打死他們這幾個臭小子的沖動。
機靈的單永貞顛顛的跑過去準備給自家老師順順氣,小心她被氣死。
安歆一腳把他踹過去,“少獻殷勤,滾到那邊站好。”
看見單永貞吃癟,其他幾個沒什么良心的,都揚起嘴角笑起來。
“你們幾個……”單永遠怒瞪著他們:“我這都是為了誰呀。”
“哼!”聽到安歆冷嗯一聲,幾人立即乖乖的站好。
安歆神色深沉的看著面前六個少年,除了單永貞和被池夫人溺愛長發的池嵐,其他都是家里的嫡次子。
為了家族兄友弟恭不為家產爵位爭斗,從小他們就被教育不用肩負家族繁榮的責任,于是在長輩的放縱下,他們這些不被家族重視栽培的次子。
大多都是在長輩的封蔭下謀個一官半職,吃喝玩樂庸庸碌碌過完一輩子。
“我就只問你們一次,還想不想以后進入官場發展?”安歆眉頭輕皺,語氣平淡的開口:“如果不想你們可以繼續這樣,我今天就當沒看見。”
六人被安歆問的一愣,到底是十五六歲還沒長大的少年,都目光有些懵懂的望著她。
就從上次皇宮宴會上,皇上說他們考上秀才舉人就可以在封蔭的官職上升的更高,家里長輩也讓他們以后好好讀書。
可早已習慣散漫生活的他們,懵懂的知道讀書對他們以后很有用,可還是不由自主的隨性而為。
安歆看出這些小子對自己以后會過什么樣的生活,還是不太了解,于是循循問道:
“想過你們家中長輩百年以后自己被分出去單過,你們是否還能過現在奢靡的生活,走出去是否還能得到別人的奉承和尊重。”
“到那時候以你們身上從家族那里,靠長輩功勛封蔭得來的六七八品底層小官,恐怕就連現在你們看不起的一些人,到時候也能踩在你們頭上。”
安歆瞧著六人有些恍然又透露出幾分迷惘的模樣,最后紛紛低頭思考,不由欣慰,到底沒頑劣的無可救藥。
“還有你們想過嗎?”安歆站起來在離開前又提點一句:“你們這代還有長輩封蔭可為其謀個官身。
那你們想想如果自己孩子不努力,以后可是會落入白身,那樣是你們想看到的嗎?”
六人想到父母百年后兄嫂與之分家,他們只能屬于侯府,伯府的分支了。
就算他們再笨,也能想象出到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份風光了。
六個少年這才真正醒悟過來,那次宮宴上安歆這位老師,為他們帶來了什么的機會。
怪不得那段時間杜航和曹鵬那些人,看見他們都是一副又羨慕又嫉妒的表情。之后看見他們又每天玩樂不學習的樣子,眼中又透露出滿滿的嘲諷。
原來是他們自己蠢,差點把這么好的機會給糟蹋了。
到底是自己收的學生,安歆雖然現在被盛安帝安排的事務挺忙,沒有那么多時間教他們。
于是第二天封宇修他們六個就被安歆順手安排到了,同樣對他們不會手軟的安睿教的班級里。
昆明,李鑫,沈文軒三個和他們的家人,知道自己孩子是沾了封宇修,單永貞,池嵐這三個安歆正經收的弟子的光。
還有跟著她一起去南嶼參加比賽的情分,這才會被安歆這位祭酒大人,安排到自己堂弟的手里好好教導。
于是幾家人都把這份情意記在了心里。
之后宣平侯,還有單家和池家發現自家的孩子開始認真學習,也知道對自己人生有著自己的規劃。
這才知道幫孩子找到一位好老師有多么的重要。
安歆雖然沒有經常親自教授自家孩子,但她就想茫茫大海上的一盞明燈一樣,為他們指引了最好的方向。
京城里的人看見被安歆收成弟子的學生,無論是聽說原本是廢材之后考上狀元和探花,進士的黎子瑜六人。
還是橫行霸道滿京城的尉遲奕,高泰,陳琪寶這三個,在京城里人嫌狗厭的武將家子弟。
最后還有現在已經知道為自己以后著想,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封宇修他們變得都越來越優秀。
安歆不僅在京城再次名聲大噪,其他地方對她也有所耳聞,于是到處要來拜她為師的人陸續不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