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兇猛:這個家我敗定了第149章:李長空受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兇猛:這個家我敗定了 >>世子兇猛:這個家我敗定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9章:李長空受封

第149章:李長空受封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落墨客  分類: 歷史 | 軍事 | 歷史軍事 | 落墨客 | 世子兇猛:這個家我敗定了 


“張邯上前聽封。”

聞言,張邯和先前的朱犇一樣,從文武百官隊列的最后方快步走出,跪伏在地,道:“臣在!”

“葫蘆口一戰中,張邯統率全軍,輔佐李長空,獲得大勝,特擢升為潛龍營正七品,立節郎將。”

張邯聞言,頓時拜謝道:“臣張邯,謝主榮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對于此次升官,張邯還是很滿意的。

官職是正七品,對他這個年紀而言,已經很不錯了。

更滿意的還是郎將封號,立節!

自古以來,擔任立節郎將之位者,可都是品德高尚的儒將啊。

景行帝給他這個封號,說明是看重他的德行!

這讓一向以讀書人自居的張邯,很是開心。

站在武將隊列最前方的張勛聞言,臉上也是露出了些許笑意。

潛龍營的立節郎將,要是沒有李長空這個妖孽,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尤其是,起初的時候,張邯在他看來是有些不務正業的。

身為勛貴子弟,好端端的家傳絕學不學,非要去讀什么書。

誰承想,還真讓他讀出些許名頭來了。

他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也是開心的。

“賈太歲,上前聽封。”鄭英再度喊道。

賈太歲有些忐忑,也從文武百官隊列的最后方,迅速走了出來。

朱犇也好,張邯也罷,賣的都是腦子,唯獨他,靠力氣吃飯。

而他爹打小就告訴他,這年頭,靠力氣吃飯,多半是不怎么靠譜。

即便如今的大乾處于四戰之地,對武將勛貴們多有倚仗,但在朝廷上,文武已經是五五開的局面。

而且放眼整個朝堂,一二品的文官不少,武將卻如同鳳毛麟角一般。

除了一個中山王,也就張勛的官職稍微靠前一些,剩余的...說句不好聽的話,在官職上,給文官提鞋都不配。

所以,他對自己的前途還是有些憂慮的。

“在此次葫蘆口戰役中,賈太歲身先士卒,勇猛非凡,勇擒敵首,可謂功勛卓著,特擢升為潛龍營從六品,蕩寇將軍!”

聽聞此言,賈太歲可謂渾身一震,有些不敢置信。

幾乎是僵硬著身子,憑借著本能反應,跪伏在地,喊出了那一句:“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喊完之后,他才回過神來。

從六品在大乾朝,雖然是最低品的雜號將軍,和李長空正六品的驍騎將軍不能比,但...好歹也是將軍啊!

而且蕩寇這個雜號,結合大乾現如今的背景,寓意可不差!

一股難以言喻的驚喜從心底涌出,賈太歲忍不住喜笑顏開,他擢升的官職,竟比老朱和老張還要高半品。

所有人看著這一幕,均是有些震撼。

唯獨賈平生,是喜憂參半。

文人和勛貴不同,文人自視清高,打骨子里看不起勛貴。

勛貴大多是被罵得受不了了,才展開反擊,回罵幾句。

而他作為大乾朝的當朝首輔,文人魁首,生出來的兒子卻是個武將。

這...這要叫他被人戳脊梁骨的,事實上,乾都城內已經出現了些許不太和諧的聲音,距離老賈家被戳脊梁骨也不遠了。

他更是坐實了大乾朝廷最不會教導兒子的父親的稱號。

雖說李長空和張邯同樣有些離經叛道,不去學武而是學文,但好歹人家就業方向沒錯啊,依舊走的是武將路子!

自家這位可倒好,從頭到腳,沒一根汗毛還在文人道上。

活生生活成了個地地道道的武夫。

不過,看到自家兒子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他多少還是有些欣慰的。

賈太歲現如今的成就,在大乾勛貴子弟的圈子中,可以說只在李長空之下了,就連張邯和朱犇,都要被其壓一頭。

要是老賈家是個勛貴家庭,賈平生能樂出花來,可偏偏...自己是科舉取士入的朝堂,老賈家是地地道道的耕讀傳家啊!

怎么就出了這么個玩意,造孽啊!

三人的官職,該升的都已經升了。

剩下的是誰,眾人也都心知肚明,知道今天壓軸的要上場了。

張勛心中暗自琢磨,雖說此次功勛甚大,但李長空已經是正六品的驍騎將軍。

一個少年人,只有功勛,沒有資歷的話,只怕升不了太高。

此次能升個正五品的官職,只怕已經頂天了。

雖然說是這么說,但...張勛心里那個酸吶!

那好歹也是正五品啊!雖說和自己的三品官銜沒得比,但你也得看看李長空的年紀啊!

等太子殿下登基之后,趕上自己不是輕輕松松?

老李真是生了個好兒子!

“驍騎將軍李長空,上前聽封。”鄭英眼帶笑意,如是喊道。

陛下現如今對這位,可是愈發的看重了。

“三千破一萬,擒賊先擒王,驅逐虎狼,甕中捉鱉。李長空,葫蘆口一戰,你當居首功!”

“中山王弟在戰報里,可是把你夸上了天。”

此言一出,下方的文武百官又是一陣嘩然。

中山王是什么性子,老一些的官員多多少少都清楚,年輕的官員,也有所耳聞。

這位能夸人?還把李長空夸上了天?

那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的稀奇事。

“臣為大乾子民,自是要為大乾分憂的。”

“如今北元勢大,盤踞我國北疆,臣雖不才,但也知曉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道理!”

“有朝一日,臣希望能替陛下,替大乾,北上伐元,收復我大乾疆土!”李長空眼眸堅定,如是說道。

自從知曉父母之事后,他便知道,李家和拓跋家,乃是血仇,當不死不休!

“好!好一個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賈師傅,此詩寫得如何?”

“自是蕩氣回腸,彰顯我大乾男兒本色!”賈平生出列,夸贊道。

“與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相比,又當如何?”

“不分上下!”

“只可惜李將軍不曾讀書習文,否則我大乾文壇,怕是又要出一尊大儒,臣自愧弗如也。”

景行帝聞言,開懷大笑起來:“很好,李長空雖說素有文采,但賈師傅也不必過謙。他尚且是個毛頭小子,不懂之處,多矣!”

“諸位才是我大乾江山社稷的柱石,定要好生教導李長空,好叫其能接諸位的班。”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上一章  |  世子兇猛:這個家我敗定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