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寺。
朱高煦老老實實地跪倒在地上,沒敢吱聲。
朱棣坐在軟榻上面,滿臉怒容。
“聽說你把瞻基給揍了?就因為他斗蛐蛐?”
老頭子一大早把自己叫來,果真是因為這事兒!
朱高煦訕訕地笑了笑,腆著臉解釋道:“爹啊,你這消息倒是靈敏……”
“廢話,太子妃昨兒就來找朕哭訴!”
“你這逆子下手未免也太狠了些吧?那小子都被你給打斷了兩根肋骨,現在都下不了床!”
朱棣瞪大了眼睛,插著腰怒喝道:“他還是個孩子啊!不就是斗蛐蛐嗎?怎么就招惹你了?你這個逆子,非要氣死朕才滿意嗎?”
朱高煦聽了這話,心中一陣冷笑。
呵,不就是斗個蛐蛐嗎?
大明朝最奇葩的,就是老朱家的這些皇帝。
天下勞模朱元璋、戰爭狂人朱棣、蟋蟀天子朱瞻基、吃喝玩樂朱厚照、修仙天子朱厚熜、曠工皇帝朱翊鈞、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個個可以說都在這些領域內拿到了冠軍。
朱高煦的好大侄兒朱瞻基,延續了大胖胖朱高熾仁政的治國理念,在位期間重視農業,以安民、愛民為本,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讓百姓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了發展,開啟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代。
他在位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經濟也得到空前的發展,出現了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后的另一個繁榮局勢,并被稱之為“仁宣之治”。
文治武功,樣樣皆有,朱瞻基不愧為傳世之孫,的確是一代明君。
但是這小子唯一飽受世人詬病的地方,就是他從小就喜歡斗蛐蛐。
朱瞻基即位稱帝后,立即讓各地采辦上等蟋蟀來京,地方官員為了取悅于他,都變本加厲地下達任務,一度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君王可以有點愛好,但因為個人愛好,致勞民傷才,并且搞的小民家破人亡,顯然就不是有德之君的所為了。
原本是個完美無瑕的圣賢君主,卻因為斗蛐蛐一事,被冠以“太平天子,促織皇帝”之名。
想著,朱高煦索性念出了蒲松齡那篇赫赫有名的《促織》。
“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
朱棣起初還沒聽出個所以然,但隨著故事循序漸進,他也不由好奇地聽了下去。
這促織小說一波三折,寫出了主人公命運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讓朱棣的心也隨之起落沉浮,轉瞬之間,就經歷了人生的種種況味,真令人百感交集。
直到整個故事結束,永樂帝這才怒道:“真是混賬,一只小促織,竟斷送了兩條人命!”
“還有那華陰縣令想討好上司,進獻一頭蟋蟀,沒想到皇上很喜歡,命令從此按常規進貢,最終釀成了這樣一場悲劇……”
“還有那巡撫,也是個該殺的狗東西,為了迎合皇帝,竟然在官吏的升降上,也敢以所進促織的優劣為準繩……”
“還有那皇帝,因為個人愛好,糜費國帑無數,致勞民傷財,民怨沸騰,甚至搞的小民家破人亡……”
話音未落,戛然而止。
朱棣臉色瞬間一變,這才反應了過來,自家老二說這個故事的深意!
原本,朱棣以為,朱瞻基這個好圣孫喜歡斗蛐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蛐蛐是善斗的昆蟲,拼搏起來全力以赴,有的上品重傷不退,甚為壯烈。
因而,自唐天寶年間始,斗促織就成為民間和宮廷的一項娛樂活勁,歷久不衰。
發展到了現在,不少紈绔子弟都以斗蛐蛐為取樂,甚至不惜重金投求上品促織,養在象牙、瑪瑙盒中,飼以黃粟泥,一次賭斗,下注高多達白銀萬兩之巨。
與這些紈绔子弟相比,瞻基還算是乖巧懂事。
然而聽了這個故事后,朱棣卻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因為這個故事里面的皇帝,不正是日后即位稱帝的瞻基嗎?
不能說毫無瓜葛,只能說一模一樣!
這小子即位稱帝后,是不是也會糜費國帑無數,下令各地府衙上貢上品蛐蛐,最終使得勞民傷財,民怨沸騰?
一時間,朱棣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朱高煦講完故事后,便再也沒有開口。
如果朱棣這都聽不出來,那他就不是永樂大帝了!
良久,朱棣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老二,你這故事里的皇帝,說的是日后的瞻基?”
“爹,你聽出來就行了,瞻基既然想做皇帝,那就必須付出代價,至少斗蛐蛐這個個人愛好,他必須舍棄!”
朱高煦嘆氣道:“所有紈绔子弟的惡行,他都不能沾染,這就是做皇帝的無奈,否則一個不起眼的興趣愛好,都會攪得民怨沸騰,天怒人怨!”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聽了這話,朱棣神情一滯,久久都說不出話來。
這一點,的確是他沒有想過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老二啊,你真是長大了,爹很欣慰。”
朱棣悵然長嘆了一聲,隨即苦笑道:“是爹疏忽了,馬上下旨給瞻基,他再敢碰蛐蛐,老子打斷他的腿!”
“爹,這樣還不夠,瞻基是傳世之孫,可旺大明三代,你必須得全力培養他。”
在朱棣錯愕眼神中,朱高煦給出了建議。
“瞻基這孩子,跟著爹學會了治理國政,但他畢竟還年輕,性子跳脫,需要丟盡軍隊里面打磨歷練一番。”
聽了這話,朱棣臉色微變,有些狐疑地看了自家老二一眼。
他想把瞻基扔進軍隊里面打磨歷練,是真為了瞻基好,還是說他有其他的小心思?
畢竟軍隊不比尋常,刀劍無眼,一個不留神,都有可能喪命!
“爹,你可以選拔與大侄兒年紀相仿的將門子弟,給他組建一支幼軍,借此鍛煉大侄兒的軍事能力。”
“我們老朱家是馬上奪得天下,大侄兒即便打仗的本事比不得我們,也不能對兵事一無所知。”
朱棣聽了這話,一顆心頓時放回了肚子里,反倒生出了些許慚愧。
這個老二,真是一門心思為瞻基著想啊!
“組建太孫幼軍,這主意不錯,爹知道了,立馬就會下旨。”
“老二,辛苦你了。”
朱高煦笑著點了點頭,隨即起身離去。
朱棣張了張口,想說些什么,卻一直沒有吭聲。
這個兒子越發成熟懂事,他心里的愧疚感就越發濃郁。
長嘆了一聲,朱棣將那篇《促織》寫了下來,命人送去了東宮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