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大家就覺得暑期檔就已經成為了炮灰檔了,尤其是幾位名導在暑期檔屬于是全都折戟沉沙了,也恰恰如此,現在的暑期檔其實很多人都會考慮。
當然了,暑期檔其實好萊塢大片現在也會選擇暑期檔,不過還是那句話,現在屬于是整體市場大環境不好,基本上誰來都沒用。
不過呢,大家都還是有僥幸心理的,或者說誰都認為自己會是爆款。
就像這一次一樣,暑期檔不少的電影都是準備加入,而博海影視同樣覺得《走走停停》可以創下一個新記錄。
關于網上討論的還是屬于一個激烈的程度。
“暑期檔我覺得都是炮灰,還有就是我真心覺得《走走停停》可以為暑期檔救市的。”
“倒是盼著吧,現在的電影市場我覺得真的太慘淡了,老實講確實需要一部電影救市。”
“不是,你們對于這林星也太自信了吧,一部文藝片還能救得了市??”’
“沒錯,文藝片我覺得要是達到30+或許有機會,但是我覺得這不是一般的難。”
外界的討論暫且不提,此時《走走停停》的拍攝還是在穩步進行。
劇組是封閉拍攝的,而且這種所謂的宣發消息也根本不會有工作人員以及演員在意的,對于劇組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拍戲,把劇組的戲拍攝完就行。
畢竟說實話劇組還是要趕一些的。
不過整個《走走停停》劇組是非常的和諧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有默契。
首先,作為整個劇組最大的牌,最大的腕,同時也算是投資人的林星是一直都是在劇組待著,甚至林星沒戲的時候就會幫助劇組的其它人。
因為目前劇組是分成兩組的。
老戲骨那一組不需要怎么擔心,另外一組則是新人居多,畢竟飾演林星弟弟的新人王浩,這位算是帝都電影學院畢業的,之前演的都是一些龍套,這次來演一個戲份不少的男四已經很激動了。
但是缺乏生活氣,所以林星是經常的帶著王浩引導他入戲。
“對不起,星哥,我總是拖大家后腿。”
休息時間,王浩朝著林星道歉說道:“我是想要盡快的進入狀態,但是越著急越進不去,您按理來說也沒有北漂過吧,您是怎么這么快進入狀態的??”
“其實我是北漂過的,只不過那個時候和現在的壓力又是截然不同的。”
林星微微擺手說道:“再說了宏亮這個角色離我們遠嗎?你想想,誰身邊沒有幾個北漂的朋友?他們身上那種既想保持體面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樣子不就是我們最好的表演素材嗎?”
安怡鳳也輕輕點頭說道:“阿星說的對,我昨天還接到一個大學同學的電話,她在帝都做了十年編劇,但現在已經回老家開奶茶店了……”
林星有些嘆息:“這不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嘛。”
安怡鳳:“啊??”
“沒事,繼續說回角色,王浩,你其實不用那么緊張,我們演員演哪個角色也并不是一定要沉浸式,就像我之前和大家說的,難道演殺人犯的還得殺一個人不成??”
林星不想說太多奶茶店的事,他還是把話題說到了演技這一塊。
什么是演技??
其實哪有什么演技,演員最關鍵的是不要演太狠,你只要把自己代入到你這個人物,然后你自己多琢磨一下你這個人物應該如何,你應該如何把人物給展示出來,那就足夠了。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
所以,還是需要多演,而林星給王浩說的就是你把自己的一部分本色用到人物上。
“多看,多學習,多琢磨,同時多看看王老師和李老師他們是如何演的……”
林星最后說道。
在這部戲里扮演洪亮母親的演員叫做李芳,而這個人物其實在劇中是非常關鍵重要的,甚至在林星看來這個角色一點不虛于安怡鳳。
當李芳拿到這個角色的時候,她是有些意外的,一來,她沒有想到林星會邀請她來演,二來,她沒有想到這個角色戲份如此之多。
首先,從角色基本設定上來說,這是一位典型的華夏母親的形像,她曾經有機會去帝都舞蹈學院進修,她有過藝術夢想,但是最終她選擇了更容易走的那條路,結婚,生子,然后一輩子沒有離開這個小城。
不過,她并沒有抱怨,也并沒有怨天尤人,她的性格一直都是穩定的不內耗,面對暴躁的丈夫、事業失敗的大兒子、只想躺平的二兒子,她總是輕松化解。
而她這遺憾的夢想假如不是兒子洪亮要拍攝電影的話,她并不會提及的。
甚至在拍攝過程中,她甚至興奮的研究演技,關注90歲奧斯卡影后,對兒子洪亮表示:“我要努力,我也有希望拿獎。”
只不過電影如人生,在洪亮以自己母親為女主角拍攝電影即將殺青的時候,母親卻是突發心臟病走了。
很多時候就是如此,父母的突然離世甚至來不及一聲告別。
不得不說李芳把這個角色演的相當到位。
“恭喜李老師殺青。”
4月16號,隨著李芳的最后一場戲,她也順利殺青了,而今天還是李芳的生日,所以劇組是準備了殺青生日蛋糕。
“謝謝導演,謝謝阿星,謝謝大家……”
李芳是難得的情緒有點外放了,畢竟她拍了這么多年戲,年輕的時候就是配角,不被人看重,待得歲數大了就更不用說了,經常拍的都是一些小角色。
怎么說呢??
李芳就是喜歡演戲,而她甚至覺得自己跟角色有一些相同之處,但也有巨大的不同,那就是李芳絕對不會放棄。
而她覺得自己終于等到了一個機會。
“李老師,是我們謝謝您才對,我覺得您這個角色到時候肯定能拿獎。”
甄壯則是笑著說道。
林星也道:“沒錯,我認為這個角色李老師您肯定能拿獎。”
李芳忙說道:“只要我沒有給咱們電影拖后腿就好。”
“您謙虛了,您對于這部電影來說讓這部電影更上一層樓……”
林星一邊說著,一邊則道:“李老師,您許愿切蛋糕吧。”
李芳許了一個愿望,希望《走走停停》票房大賣。
次日,則是拍攝另外一場極度考驗情緒的戲。
“愛可嬸兒”
林星站在布置成靈堂的場地中央,周圍是劇組請來的群眾演員。
他沒有像劇本寫的那樣流淚,而是用一種近乎麻木的表情,接過一沓沓白包。
當某個遠房親戚小聲議論“老洪家兒子混得不行“時,他的嘴角抽動了一下,隨即露出一個標準的、應付式的微笑。
這個即興表演讓監視器后的甄壯直接站了起來。
他想起林星在劇本研討會上說過的話:“中年人的崩潰往往藏在超市打折的芹菜價簽后面,藏在凌晨三點突然醒來的黑暗里,就是不會讓你看見。”
拍攝進行到第28天時,博海影視放出了首支預告片。
這支只有90秒的預告沒有任何炫技鏡頭,全是生活流的片段:洪亮在廉價出租屋里煮泡面、在人才市場被年輕人擠到角落、在老同學飯局上強顏歡笑.。
預告片結尾,安怡鳳飾演的董安安舉著攝像機問:“如果重來一次,你還會去帝都嗎?“
畫面黑屏,傳來林星帶著笑意的聲音:“會啊,年輕時不頭鐵,難道等老了再鐵嗎?“
這條預告片瞬間引爆網絡。
微博熱搜前五全是相關話題。
#林星新片預告#
#走走停停致郁預警#
#安怡鳳紀錄片導演造型#
#北漂十年存款不到1000#
#被林星新片預告整破防了#
知名影評人電影老張連夜發文:“預告片里那個泡面鏡頭,林星吃面時下意識護住碗邊的動作,讓我想起北漂時合租的室友,這才是真正的表演——讓你忘記這是表演。”
但爭議也隨之而來,影視論壇出現熱帖:《理性討論,林星是否在消費北漂群體的苦難?》。
樓主認為現在的電影把普通人的困境“浪漫化”。
緊接著評論區很快吵成一團。
“消費苦難?樓主怕是沒經歷過早上六點擠地鐵,晚上十點改方案的社畜生活。”
“支持!洪亮至少還能回老家,多少人連退路都沒有。”
“建議查查樓主成分,八成是某個'霸總專業戶'的粉絲。”
這些爭論林星并沒有過多關注,因為拍戲顧不上。
眨眼,4月便過去了,而5月3號,劇組也迎來了此刻最后幾場戲。
洪亮和董安安帶著孩子們去郊外野餐。這場戲沒有臺詞,全靠演員的肢體語言和眼神交流。
“記住,這時候的洪亮已經放下包袱了。”
林星對扮演小演員的童星說道:“等會叔叔把你舉起來的時候,你要假裝看到很遠的地方。”
拍攝過程異常順利,當夕陽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時,甄壯喊出了那句期待已久的:“卡!殺青!”
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安怡鳳抱著一束鮮花走向林星:“恭喜,又一個經典角色誕生了。”
林星卻搖搖頭:“洪亮不是經典角色,他是每一個普通人的影子。”
一邊說著,林星一邊轉向劇組所有人:“感謝大家這三十多天的付出,我們今天晚上,不醉不歸。”
晚上,殺青宴上,博海影視的張衛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宣發計劃:“我們已經定檔7月15日,暑期檔,而且預告片反響超出預期,各大平臺想看人數破百萬了!“
林星卻搖頭道:“別對觀看人數抱太大期望。現在觀眾說期待,真到上映時可能又是另一回事。
他想起《上天堂》上映前的場景,當時業內也不看好,結果票房意外爆了。
但是再看看《葬儀師》呢??
這又是屬于另外一個待遇了。
“星哥,您覺得票房能到多少?“宣傳總監小心翼翼地問。
“三億吧,不能再多了。”
林星想了想說道:“這種題材能有這個數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