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733章 幫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3章 幫助

第733章 幫助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8日  作者:紅酒花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紅酒花 | 讓你造拖拉機 | 你去造火箭? 

在所有方案中,模塊集群形式最為簡單,技術路線與天宮、國際空間站很接近,就是將不同功能組件對接安裝在一起,后期維修保養也相當方便。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這種組裝方式的強度對于萬噸以上太空港來說太低,變軌能力極差,同時也因為各個模塊的大小限制了太空港口的上限,但對于試驗性質的小型港來說可以接受。

第二種則是更進一步,主要提升了太空港的潛力,不過需要具備在軌加工以及組裝能力,還需要大量人力參與。

第三種整體旋轉重力式就相當超前,與未來啟動的巨型太空港為相同構型,體積巨大、擴建潛力強,還能提供不同的重力環境,但同時帶來的是成本與建造難度的直線上升,還對設計者提出了相當大的考驗。

現在的旋轉重力空間站前進號空載只有1500噸,將其擴大10倍甚至20倍就需要全新的結構設計,否則轉動起來的離心力就能將太空港本身撕裂。

當自重數萬噸、跨度超過200米以上的物體開始旋轉,每一秒都是對于承重結構的巨大考驗,設計團隊的絕大部分精力都必須放在這上面才行。

從工程量上來說前兩種方案最靠譜,不過激進路線的支持者也很多,最終三種方案全部被擺上臺,再進行綜合決斷。

或許是知曉匆忙入會的各家代表沒有任何準備,此時有工作人員進入觀眾席分發技術手冊,龍佳成坐在前排幾乎是第一個拿到的。

入手一翻,發現這本不算薄的技術手冊沒有一點多余的裝飾,不是數據就是圖案,詳細描述了三種論證方案的基礎結構和一些細節。

方案介紹倒是很詳細,即使不是航天業界的人也能基本理解。

在方案介紹之后,就是密密麻麻的數頁的專業領域,也就是需要參會企業所在行業解決的部分。

并不是說這些現有航天企業沒做過,而是太空港的體量太大,量變產生質變,同時對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新要求。

就比如最簡單的換氣系統以及空調系統,新遠、航天局不是不能做,但像太空港這么大的項目,牽扯到的項目就太多沒有足夠精力,交給專門的企業就更合適。

以前不管是各種飛船、空間站,總歸也就是幾百噸幾千噸的設施,產量需求很少,航天企業順手也就做了。

然而太空港項目卻并非如此,每一個子系統可能都需要一家專門的供應商,建成以后的維護費用都足以養活一大批零件企業。

龍佳成的目光從一行行文字上快速掃過,然后掏出早就準備好的簽字筆開始勾選。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機會,即使選到根本不擅長的領域,一旦攻克都將帶來想象不到的收益,他需要選出所有可能涉足的領域。

像他這樣與新遠接觸較多的民營航天反應最快,但其他人也絲毫不弱,原本還在交頭接耳的人們快速安靜了下來,專心翻閱著手上的小冊子,然后粗選自家企業能夠承接的子系統范圍。

這樣的寂靜持續了約幾分鐘,突然靠前排有人舉起手。

鐘成立即點頭示意,讓人遞過去話筒,其他人的目光也迅速集中到站起的人身上,注意到了那人胸前的“太鋼”標識。

還穿著工服,四五十左右年紀,應該是總工級別的人物了。

“鐘局長您好,我注意到這上面并沒有提到鋼鐵需求,像太空港如果空重4萬噸,至少有1萬噸以上屬于骨架結構,這么多鋼鐵需求怎么滿足呢?”

鐘成:“當然有這方面的需求,我們暫時計劃通過未來的月球鋼鐵聯合體供應,更方便也更容易,地球供應費用就太高昂了。”

聽到這樣的解釋頓時有人發出了輕笑,即使太空港體量巨大,但對于鋼鐵企業來說頂多研發幾種新材料,不管是份額還是技術力都比不過其他供應商。

然而那位總工卻沒有露出任何失望的表情,點點頭就坐下了,然后鐘成的聲音響起:

“這次邀請太鋼也是因為月球鋼鐵冶煉聯合體,聯合礦業已經選定太鋼作為合作伙伴,合資建設玉樹基地的鋼鐵聯合體,希望貴方能夠積極配合。”

這時太鋼的總工才恰逢其會地露出微笑的表情,讓其他人的心態立即朝嫉妒轉變。

月球合資鋼鐵企業!

本以為是趕不上,沒想到人家早就入局了。

有了太鋼的帶頭,很快又有人站起來,不過依然是問問題:

“我注意到太空港計劃僅僅是‘南天門’的一部分,這是不是說未來還會有更多更龐大的太空建筑計劃?”

鐘成:“首個太空港的命名還在征集中,不過我可以透露的是第一個太空港屬于試驗性質,第二個才是正式性質,質量可能在15萬噸以上。

并且以后還有很多與太空港規模相當的天體、地外行星建設計劃,‘南天門’計劃的周期將長達20年以上。”

這番話才算是安了所有人的心,根本就是明擺著說這門生意能做20年,投入研發絕對不虧。

“那我們聚力集團希望承接旋轉重力部分的牽引拉索部分,以及外部的固定繩纜。”

“那好,現在工作人員已經登記,請在會議結束后進行聯系。”

鐘成立即答道,同時對其他人也投去了鼓勵的目光。

“陽光能源可以承接備用發電機組和全電基礎電力系統設計!我們給補給艦設計過,有類似經驗!”

“水循環系統我們有經驗,可以和空氣循環系統合在一起!”

“儀表和照明我們可以做。”

“滅火裝置有什么要求,可以稍后了解一下嗎。”

“滅火裝置哦我們也能做!”

龍佳成看著群情踴躍的眾人,終于也抓住空檔舉起了手。

一旁的天兵航天代表湊過來想要看他圈出的子項目,龍佳成干脆直接說了出來:

“靈犀希望接下整個太空港的內部通信控制系統,統一各部分的接口標準。”

“統一標準?”

龍佳成微微一笑:“我們有新遠的RX02總線協議授權,正好配合的上。”

對方瞳孔立刻縮起,包下通信系統那絕對是個了不起的大工程,趕忙閃過去開始翻還有沒有類似的項目,隨時準備舉手。

B級基地。

何倘站在基地的跑道上,和其他航發委的人一起抬手遮住陽光,使勁看向天空的云層。

在他們的周圍還聚集著很多人,大部分都是基地的員工,其他基本是航天局和軍方的人員,都很一致地不時觀察天空。

機場的周圍不停有無人機飛過,防止任何外人靠近,不過實際上瞞不了什么。

7天前,進取號從西北第二實驗基地起飛進入太空,環繞地球運轉數圈后與天宮空間站對接。

9月的天宮空間站因為月球爆破行動暫停旅游接待15天,正好能夠為進取號保密。

這7天里天宮空間站的宇航員和謝廖夫等人進行了多次出艙行動,確保進取號充滿棱角的外形沒有因為大氣的劇烈摩擦導致變形或破損,同時檢查機電系統和動力系統沒有故障,才批準了降落行動。

和起飛時不同,進取號降落需要借助氣動外形進行減速制動以節省燃料,會圍繞降落中心盤旋劃圈,臨近降落時很容易會低空途經居民密集區,失去了起飛時的保密條件。

到現在為止世界上也只有阿美發現了進取號的異常,因為航發委甚至沒有對外披露這次實驗行動,直到現在才算是不得已為進取號解密。

正如同NPAE當初技術資料里所描述的那樣,“珠峰”發動機屬于末代火箭噴氣引擎,和A100一樣是傳統技術路線的巔峰之作,榨干了現有航天推進理論的最后價值。

它的現世給其他組織帶來的技術震撼力絕對超乎想象,不過現在已經不是管那么多的時候,壯大自己才是緊要任務。

“現在進取號進入大氣層了嗎?它從中亞進入,還是西北?”

何倘問向旁邊的四院工程師,然而對方也搖搖頭:

“不好說,得看他們自己怎么選。”

和以前的任何飛行器航天器不一樣,進取號重返大氣靈活度非常高,如果想要節省燃料和降低風險,可以慢慢滑行利用氣動減速,跨度特別大,與空天飛機差不太多。

但如果因特殊原因無法大跨度飛行,也能繞一條豎直線盤旋快速下降,但調整姿態所需的燃料更多,風險也更大。

這兩種也只是極端情況,AI可以根據實際狀況靈活調整,不需要地面特別規劃航線。

哈撒克司坦上空。

孟森林總算理解了月球小組所描述的那種感覺,他們在乘坐九章號時因為其特殊的構型,推力并非一直從某個方向傳來,不固定的推力方向和姿態幾下就能讓人暈頭轉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

實際上進取號的情況比他們更嚴重,因為多了氣動減速的程序,進取號雖然大體移動路線是一條圓滑的過渡線,但其實每過幾秒就會調整姿態一次,或者在某個空域突然開始繞大圈降速。

除了飛行計算機,誰也不知道進取號下一秒會采用什么姿態,加速度更是一會兒朝上一會兒朝下,但更多的時候毫無規律可能出現在任何方向。

哪怕這個加速度并不大,卻比單一方向的高過載更令人不適。

7天前還在給飛行機組喂雞湯的謝廖夫現在一言不發,降落過程比起起飛難受太多,即使是壯年的身體也有些扛不住,只是緊閉雙眼深呼吸,對抗腦海中眩暈的感覺。

孟森林倒是還保持住了狀態,他現在是太空軍的一員,對于自己的武器當然要竭盡全力適應。

進取號再一次開始進行盤旋氣動減速,不過因為它的主運動還是在高速滑翔,從地面看上去就好像是一片失控的落葉在風中旋轉下落,完全失控了一樣——

進取號的無線電里突然傳出了急促的禿嚕聲,飛行機組所有人都聽不懂俄語,倒是謝廖夫突然睜開眼睛,看向舷窗外。

“是遠東防空軍,他們在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助,他們以為我們的飛船失控了。”

孟森林瞥了一眼雷達,上面沒有任何變化,現在進取號還處于數萬米高空,雷達主要用于探測山巒和天氣,看不到飛機等小東西。

不過即使失控了,恐怕防空軍也幫不上什么忙。

“謝總工,那就麻煩你告訴他們我們狀況很好,謝謝他們的好意。”

“沒問題,給我接頻道……Дорогойдаварик……”

“他們說沒有故障()!”

在進取號的前方,接力進行觀察的米格31飛行員和自己的僚機也在交流著天上那架奇怪的飛行器。

從進取號進入大氣開始就被露西亞廣闊的監測網發現,然后第一時間上報,并由克里姆林宮下達指示,關注這架奇怪的未知飛行器。

沿著邊境線,不斷有機隊升空進行伴飛,但前面那一段進取號飛行高度太高,并沒有發現什么。

直到現在安德烈才從雷達上看到了那個巨大的輻射源,以及其相當不穩定的信號特征。

“這是什么鬼東西,它在旋轉,它在旋轉!是UFO嗎!”

僚機飛行員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飛碟,畢竟只有飛碟會這樣自旋下落,如果是人類航天器如此姿態絕對只有墜毀的命運。

“跟緊一點,它就要進入華國領空了!”

安德烈抬頭,已經看到了一顆不斷閃爍且極其不穩定的發光體,它確實像UFO。

進取號的速度遠比截擊機快,現在依然保持著5倍音速,很快就超過它們進入本國領空。

兩架飛機立刻掉頭開始返回,不過四名飛行員依然在圍繞進取號討論個不停。

“我敢打賭,那不是有翅膀的飛行器,也許是可回收火箭那樣的東西。”

“火箭這樣早就折斷了!一定是圓形的,那是華國人的飛碟!”

“那里面竟然乘坐了宇航員,還能和我們通信,沒準就是空天飛機!”

(本章完)

(,info,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就能進入本站)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