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568章 隱蔽幫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8章 隱蔽幫手

第568章 隱蔽幫手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紅酒花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紅酒花 | 讓你造拖拉機 | 你去造火箭? 

于子明輕輕把手掌嘗試著貼在箭體表面,一股冰涼的感覺立刻充滿了掌心和五指,但還沒有到刺骨的程度,更像是冰箱的冷藏區。

他收回一根手指舔舐了一口附著的水珠,出乎意料地純凈。

“101(幺洞幺),匯報觀察情況。”

無線電中突然嘈雜了幾秒,然后就傳出了指揮中心內佘院士的聲音。

“報告總指揮,目視狀況良好,溫度高于冰點,無結冰現象,未發現燃料泄漏,完畢!”

“指揮中心明白,1組準備進行第二輪復檢,35分鐘后全員撤出!”

“明白!”

佘院士放下通話器,視線繼續集中在劃分出密密麻麻區域的監視器上。

每一個屏幕的右下角都在跳動著時間,現在是京城時間03:44分,距離發射還有136鐘。

瓊州指揮中心最開始新遠為了方便自己租了片簡易廠房,但隨后航天局也發現就近設立的指揮地比起京城遙控要方便一些,后來就把這里重新裝修,利用后發優勢建立地比京城那個還大,功能同樣健全。

除了這兩個之外就只有新遠基地有一個全面的有人/無人指揮中心,大多數時候京城和瓊州指揮中心用到的頻次比較高。

現在這里坐滿了身穿藍色和黑白色調的工作人員,后者要少一些,那是新遠公司的工作服。

上千人將寬闊的大廳完全填滿,隨時都還有人在走來走去,這樣的盛況克萊爾只在幾十年前的登月任務直播里見過。

和佘院士的會面很短暫,主要是因為后者工作非常繁忙,克萊爾也很能理解,交流了幾句話后就被請到了指揮中心隔壁的接待專屬區。

接待區匯集了以官方身份進來的各國觀察員,一部分被篩選的影像也在這里同步直播,不過安保也不阻止他們擠在指揮中心的后門位置偷窺——留開一道空隙就行。

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登月的時候克萊爾還在海軍飛行學校訓練,然后就在隨后幾年前往安南服役。

23歲的他對于當時最大的印象就是14寸彩色CRT顯示器里數不清的NACA員工,不過后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對于人員數量的要求極大降低,早就不需要這么多人了,也就只有長征十八號這個怪物依然有著恐怖的需求。

佘院士比他大8歲,那個時期應該還在戈壁灘哼哧哼哧地研究怎么提高導彈射程,并一直走技術路線,與后來發展成為宇航員才轉到NACA任職的克萊爾截然不同。

不過現在克萊爾的感受是這里正在重現NACA曾經的輝煌,不是復刻他們的成功,而是重新將那種朝著宇宙勇敢前進的精神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NACA很多人看待華國同行都認為他們太過于重視“實用性”,但現在看來這種觀點已經過時了。

“hallooooo,博登先生。”

鮑里索夫很欣喜于自己能夠在這里捉住前NACA局長,但后者顯然不怎么樂意被人發現“偷窺”,點頭就往接待室后撤。

但鮑里索夫哪肯這么放過他,急忙抬腳跟了上去。

現在勉強也可以算作三方宇航頭領聚首,怎么能夠這么冷落!

“呼……下面的空氣真是又重又濕。”

“注意腳下……別那么急促。”

“知道啦隊長。”

雖然在叮囑別人,但于子明自己其實也在用力大口呼吸。

負一百八十米的氣壓確實要大一些,而且海水的水汽也都沉聚在那里,下去的時候比較有節奏還感受不到,一到達海面區別就很明顯了。

現在是凌晨4點39分,發射箱四周除了四條吊裝船以外所有船只都已經撤走,吊裝船也在把牽扯發射箱的鋼纜從船上解開,已然也在為撤離做準備。

而等待兩個潛水員小組的是兩艘022導彈快艇,這些雙體船能在水面上以50節(9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狂飆,十分適用于可能的緊急情況。

遠處碼頭上雖然燈光依舊但也已經撤離了80的人員,剩下的一小部分也會在50分鐘內快速離開,顯然發射時間并沒有延遲。

兩個多小時在封閉高光、高壓下的巡視也讓于子明疲憊不堪,剛被友軍撈進船艙想休息一會,卻被船員拉起坐到椅子上。

“上尉,請抓緊兩邊的扶手,我們馬上要執行任務。”

“什么任務?”

“又有不怕死的想開船靠近,你說他們怎么就不聽呢?我們指導員說了火箭發射的時候跟兩萬噸原子彈水爆一樣,那些小船翻幾圈人就全沒了。

我們馬上要去驅離,你可得抓緊些。”

于子明當然知道這些,由于前一段時間海警大船不太方便攔截小船,海軍直接往這里調集了50艘022導彈艇,讓他們去追逐不要命的傻游客。

由于是臨時調動這些022還裝備著導彈,50艘共搭載了300枚鷹擊83,就算航母艦隊來了都得繞著走,真可謂是攔截范圍彈性巨大。

沒幾分鐘這艘導彈艇就歡快地帶著撈上來的潛水員開始加速,劃過一個漂亮的弧線后迅速揚起高高的浪花,直沖著遠方的一個小白點而去。

其余四艘作業船也很快地拋棄掉全部的鋼纜,數百根鋼纜自然地垂下墜落在水中,另一端連接的發射箱徹底失去了四周的牽扯,現在只由最底部的錨索固定,開始輕微地上下浮動起來。

四艘船只分兩隊朝著相反的方向加速駛離,預計將在25分鐘后抵達10公里外的安全海域,不過實際上警戒線只有3公里,這個距離上還布設了相當多的浮標用來觀測和傳遞信號。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指揮中心對發射區已經一抹黑,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海底下依然有一群“人”在忙碌著。

那些都是穿著厚重半硬殼式潛水服的最新款“勇士一號”,它們不怕死地抱著潛航器已經在下面待了一周,暗地里替人類解決了不少大麻煩。

它們的使命將一直持續到發射的那一刻,這也意味著它們將會直面發射后的亂流,最后能存活下來多少是個未知數。

而在指揮中心內,佘院士舉著左腕對比手表和屏幕上的時間,當指針指向5點10分的時候發出指令:

“開始注水,水量兩萬九千噸,A區閘口激活,其余閘口待命!”

(本章完)

(,info,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就能進入本站)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