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318章 退敵之法,疑兵之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8章 退敵之法,疑兵之計

第318章 退敵之法,疑兵之計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4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我是誰對你們而言并不重要。”

楚禎看著眼前這個突厥使臣,笑道:“重要的是,你們是誰,源自何處,去往何方,這才是你們該想的問題。”

眾人都不解其意,恐怕只有看過華夏地圖的李世民,才能略微體會一些。

突厥這個民族,只活躍在隋唐時期,興起很快,用《舊唐書》記載所說,就是“控弦百余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

但消亡也很快,先是分裂為東西突厥,接著就被李世民、李治先后滅掉。

不過,突厥的影響力在后世還有一些,土雞國搞了個泛突厥聯盟,把楚禎眼前這群突厥認作祖宗之一。

其余祖宗則為其他任意一個游牧民族。

執失思力一陣沉默,目光又看向那幅地圖,不禁問:“此圖也是楚先生所制?”

“一部分是。”

“先生以為,我們該去往何方?”

“百年千年后的事你們也顧不上,只說眼前吧。”

楚禎直接說道:“你們突厥汗國是數十個部落聯合而成,頡利威望不足,無法長久統治各部,在不久后,突利受到打壓,憤而歸降唐朝,頡利部下紛紛叛逃,你也為其一,歸降唐朝,還當了太子殿下的妹夫。”

“我妹夫?”

李世民為之吃驚。

執失思力更是眼睛都瞪大,他如今是可汗派出的使臣,卻驟然聽到以后自己會是唐國駙馬。

裴寂看了看他,若有所思的說:“伱祖父曾率數千騎從陛下在晉陽起兵,或許你是因此娶了公主。”

執失思力有些茫然,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李世民笑道:“既是先生所說,那我就暫把你當做我妹夫,今晚不再議事,我們只管喝酒,明日我再派人送你回去!”

說罷,招呼眾人喝酒,繼續上歌舞。

楚禎記得史書里,突厥使臣,也就是眼前的思力,是被李世民囚在中書省,沒有放他回去。

現在李世民應對的更從容。

第二日,執失思力前來辭行,楚禎看他神色,似乎是在懷疑李世民是否真的要放他回去。

但李世民十分爽快,立刻命人牽來他的馬匹,又贈送了一些金銀器物,宛若真的在送妹夫一般親熱。

“思力多謝殿下!”

執失思力也很痛快的行了個突厥禮,并說道:“二位可汗有十五萬人,馬二十萬匹,一路俘虜了五萬余人,駐扎在河對岸,口糧剩余不到十日,十日之內,必定攻城!”

說罷,他就騎上馬準備離開。

李世民還未說話,楚禎就笑著說道:“二十萬匹馬?正好我想去見識下,給我匹馬。”

見他們都吃驚,楚禎又解釋說:“我就到河邊看看。”

“我陪先生同去!”

李世民也拉了匹馬來,房玄齡等人連忙勸阻,但在李世民堅持下,只能同意。

房玄齡,李孟嘗,高士廉等數人跟隨,幾乎就是翻版的渭水之盟。

見唐國太子敢如此做事,執失思力越加沉默。

一行人出了太子府,來到街道后,楚禎才看到長安城并沒有戒嚴,眾人仍舊在街道上行走,只是神情中多出幾分嚴肅,知道城外有十多萬突厥兵馬駐扎,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戰。

出了城后,一路北行,楚禎很快看到大唐軍營,正隔著河與突厥營帳對峙。

史書中,渭水之盟只提到李世民帶領六人來到河前,隔空喊話頡利,之后頡利看到大唐兵馬來到,軍容整齊,從而畏懼。

結合之前李世民、朱元璋說過的“半渡而擊”,就很好理解了。

唐軍必定在渭水南側,防止突厥渡河。

“太子殿下,您怎么來了?!”

有斥候看到他們一行人,騎馬過來看清楚后,大吃一驚,連忙下馬行禮。

李世民道:“我陪同楚先生來一觀突厥營帳,順道送突厥使臣回去,你回去只需告訴一聲,說不必驚動。”

楚先生?!

聽到這稱呼,斥候本能的看向這些人中最為奇怪的人,他留著短頭發,神態自若,一眼能看出其與眾不同之處。

“是,殿下!”斥候領命回去,騎上馬后,又回頭多看了楚先生幾眼,滿足一直以來的好奇心。

楚禎騎馬來到渭水河畔,見河水并不算寬,一座石橋連接著兩岸,以往這座橋應該很是熱鬧,如今卻無一人行走。

河對岸就是突厥營帳,離河水越有百米,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頭。

河邊有不少人在取水,看穿著,皆是大唐百姓,是被突厥人擄來干苦力的。

轉頭一看,楚禎見李世民雙眼冒火似的看著對面,顯然被這一幕刺激到,恨不能立刻殺去。

“是什么人?!”

河對岸傳來一聲生硬的漢話,執失思力立刻用某種突厥語回答了對方,再次辭行后,騎馬上了便橋。

楚禎騎在馬上,回頭一看,身后已出現數百大唐騎兵,遠遠的看著這邊,并未靠近。

“唐國太子等等!”

執失思力在河對岸喊道:“我們可汗要與你對話!”

楚禎以為李世民要談,畢竟史書里他是主動呼喊頡利過來的那一方。

但眼下卻不同,李世民高聲回他:“今日是我陪同楚先生來此,非是為了與他談話,你們要打就盡管渡河,不打就趁早回去!”

楚禎一笑,大概知道他想怎么退敵了。

執失思力回去后,一定會將長安城見聞告訴頡利、突利等人,也會告訴他們,突厥王庭定襄已被李藝大軍逼近,雙方處于一種競技游戲中換家狀態。

長安城大,攻破不易,但只要破城,收獲比羅藝攻破定襄大得多。

突厥王庭內,無非也就頡利妻兒,其余財物不值一提。

“走,回去。”

楚禎主動撤回長安,對岸的突厥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回去。

才回到長安,李淵就心急火燎的把李世民叫去。

楚禎沒跟去聽。

下午,突厥沒敢渡河攻城。

第二天,突厥仍舊駐扎在對岸,只派人來河岸邊呼喊,讓唐國太子前去與他們可汗對話。

李世民沒有理會,下令將士備戰,長安戒嚴,一副我就要打仗的模樣。

楚禎沒問長安城內有多少兵馬,但猜測并不多,否則二郎不會如此虛張聲勢。

不過,楚禎知道長安肯定能守住,有電臺的情況下,一旦突厥攻城,李世民就下令各地兵馬回來,時間上來得及。

夜晚,李世民召開作戰會議,楚禎去旁聽了,發現李淵也在,不由得驚訝了下。

別看上次煙火晚會,李淵李世民父子其樂融融,但兩人之間仍舊有難以調和的矛盾,李淵實際情況是被李世民監視中,防止他調動長安城禁軍。

但今晚的會議,李淵卻來了。

“先生,總算見到您了!”

見到楚禎的李淵很是高興,請他入席就坐。

李世民吩咐道:“給楚先生搬來椅子!”

大唐貞觀年間,人們大都還是跪坐在席位上,楚禎在弘義宮那張椅子,還是李世民按照在他家看到的,命工匠仿制了一把。

楚禎沒客氣,坐在椅子上后,說道:“你們聊你們的,我只聽一聽就行。”

李世民點頭,對李靖,房杜,魏征,裴寂等人開口問道:“諸位可有退敵之策?”

裴寂笑道:“殿下神機妙算,自晉陽舉事以來接連大勝,不到五年即平定天下,如今突厥南下,殿下定然有了布置,我就不獻丑了。”

他這句話主要是拍太子的馬屁,李淵對他可太熟悉了!

楚禎也知道,李世民叫裴寂來,主要是顧忌他爹的面子,因裴寂是老臣,商量大事不能沒有這些老臣參與。

尤其是在眼前這件大事上。

房玄齡開口道:“殿下已有布置,沿路多次襲擾頡利,使其疲于應對,如今他來到長安城外,殿下又設疑兵之計,使其五日不敢渡河,此仗我們已勝了一半,剩下的,只需考慮如何讓他們退卻!”

魏征也說道:“突厥南下所求無非錢財,殿下,我愿前往突厥大營與其相商,令其退兵!”

代價肯定要付出一些。

但就如后世一句話所說,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別想得到。

如今大唐依靠楚禎送的電臺,調動各地兵馬,圍追堵截突厥,一路上打了數場仗,突厥想必已對大唐將士的戰力有所了解,知道強行攻城必然損失嚴重。

這也是他們猶豫許久的原因。

否則,要是和大宋官兵一樣,突厥來到長安第一天就強行渡河,把城池給團團圍起來。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