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

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朱棣干凈利落的離開了。

大戰在即,即便是善戰的唐太宗也不可能現在給他什么奇謀,“朱國瑞”更不可能。

他走后,楚禎正要說話,卻見李清照給他使眼色,再仔細看,發現是林妹妹悄悄指著洪武帝,示意他看。

楚禎看去,看到朱元璋正緊皺眉頭看著地圖,一副苦思的模樣。

倒也不意外。

先前的話語中,老朱一直打擊朱棣,但話語中都是讓他認清楚,讓他知道他是在以一個北平府的兵力,對抗大明一京十三布政司。

即便太祖高皇帝殺光了開國功臣,二代將領穩步推進,也不是朱棣能擋的。

“敢問洪武帝,長興侯領大軍才能如何?”

李清照恭敬問道。

幾人都看向朱元璋,見他看著地圖又思索半晌,才答道:“能跟隨朕打天下,以戰功封侯列爵,豈有泛泛之輩?”

“洪武三年,朕大封功臣時,面對諸多立了戰功的武將文臣,沒有猶豫就給他封了長興侯!去年時,傅友德也不過是潁川侯,他打完云南朕才給他封了國公。”

耿炳文雖然沒有如徐達、常遇春、馮勝等國公一樣獨當一面,但也是實打實的侯爵。

不是耿炳文領不了大軍,而是其他人更強。

李世民道:“能把十五萬兵馬集結,從腹地拉到前線,布置好營地,就已是一流將領。許多人領兵,連扎營安寨在哪都不知,被人輕易斷了水源,圍困追擊。”

“如打宋金剛時裴寂領軍,就是如此。”

他舉了個例子。

楚禎三人都笑起來,李清照看過史書,記得尤其清楚:裴寂領的唐軍缺水,被宋金剛斷了水源,移營時被打了個慘敗。

“但面對朱棣這樣的將帥,只會安營扎寨完全不夠!”

楚禎說道。

李世民笑說:“我聽出來了,那燕王起兵后,他的舊部下紛紛來投,足以見得他當燕王時的領軍才能,比李密強。李密若也能一呼百應,使得舊部下紛紛來投,那才是使我忌憚。”

楚禎哈哈笑:“拿李密跟燕王比,就是羞辱他了!”

“與我比呢?”

李世民很是自負的問,朱元璋也不禁看來。

“比你也不差!”

楚禎很是肯定的點頭,又轉而問李清照和林黛玉:“你們覺得呢?”

李世民也看向她們。

兩位少女當然不可能給出什么專業的評價,但卻能在史官楚禎面前投出關鍵一票,尤為重要!

李清照朝楚禎嗔道:“郎君沒評誰更善領軍,怎能叫我跟妹妹來評議?”

“行,那就等燕王打完再說!”楚禎笑道。

等朱棣打完,李世民在唐朝因換太子而造成的動蕩也過去,突厥再不南下,就是放棄行動。

到那時,他們應該就有空閑去海城走一趟。

李世民帶了物資,先回唐朝去了。

留下的朱元璋問他:“你要去雄縣親眼看他攻城?”

“對,我是史官嘛。”

“也沒啥好看的,若是有流矢不長眼射中他,倒是可以記上一筆。”

“燕王應該沒有親自攻城。”

李清照說道。

半晌后,朱元璋又說道:“他能打敗耿炳文?我怎么也不信他!他要派兵守北平府各處要地,最多能拿出四萬人,耿炳文的兵馬卻是有十五萬!”

楚禎點頭,“的確力量懸殊。”

林黛玉猜出些什么,給他使眼色。

朱元璋再說道:“先前他說朕封權兒在大寧府?大寧府領了多少兵?轄了遼東那一大片地?”

楚禎笑著看向李清照,李小娘子馬上回答了洪武帝:“大寧府在后面才改為北平行都指揮司,東連遼左,西接宣府。遼東是九大邊塞王遼王朱植的封地,另有韓王朱松在黃龍府,也就是開元路,不過他并未去就藩,那兒實在太遠了!”

“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林黛玉笑著說岳飛的話,李清照當然不知“直搗黃龍”的典故,她說黃龍府只是因金國不久前在此大敗遼國。

李清照先不跟她說話,繼續說道:“寧王有最多的兵馬,史書寫是甲兵八萬,戰車六千,另有朵顏三衛騎兵,皆是蒙古善戰之兵,若是寧王也來參戰,南北夾擊,燕王危矣!”

朱元璋沉默一會,才罵道:“讓他造反,這是他該得的!”

楚禎這時才反應過來,笑道:“如果燕王戰敗,危在旦夕時,我就救他一次!”

兩位少女都笑起來,她們已經聽出來了。

“救他做什么?不救!”

朱元璋嘴上說著,往屋內走,似乎想要再拿些什么東西。

過了一會,又走出來,準備要走時,才跟楚禎妥協似的說道:“等他敗了,你幫我把他給抓回來,我來親自審他!”

“行。”

楚禎答應了,朱元璋這才滿意離開。

李清照說道:“洪武帝到底是關心子女。”

“的確是。”

楚禎和她們道別,目送兩人上樓,才穿越去到朱棣那。

他來到時,帳內正燃著燭火,剛一到來,眾將吃了一驚后,紛紛拱手行禮,恭敬的稱呼“史官”。

“現在是黎明時分?”

楚禎問著,順便看了看帳內眾將。

朱棣麾下的將領大半都在,猛將張玉,朱能,丘福,譚淵等,二十歲的朱高煦也在,一身鎧甲,身材又高大,使人一看就知他是猛將。

“回史官,正是寅時!”朱高煦一臉興奮神色,“咱們正要準備攻城,我爹說再請史官來,沒想到你就真來了,還是…唰的出現,哈哈哈!”

他為親眼見到楚史官出現的一幕而興奮。

眾將紛紛贊同。

楚禎表現得越神異,他的話越可信,眾人也就越相信燕王殿下將會成為未來的明太宗!

楚禎笑了下,“我來就是為了看看,與之前一樣,你們去做伱們的事,別耽誤了。”

“張玉聽令!”

朱棣立刻下令,命其領五千人攻城,一個時辰內破城。

“末將領命,寅時末必破其城!”

張玉立下軍令,朝楚禎再一拱手后,大踏步走出。

朱高煦忙說道:“爹,也讓我領軍去打吧!”

朱棣本來不同意,但見他堅持,也就吩咐他道:“你領兩千人在后,或支援或攔截。”

朱高煦這才高興的領命離開。

楚禎也走出營帳外,看著二人調兵譴將,問過朱棣后才得知,他們昨天下午時渡過白溝河,急行軍來到雄縣外,圍而不打。

休息三個時辰,等雄縣內的人遣人去莫州求援,估算著莫州兵馬到來的時間,并在黎明時分城內守軍疲憊時發動猛攻。

楚禎與朱棣、朱能等人站在土坡高處,遠遠看著隊伍前往雄縣。

不久,大片火光如晨星般亮起,這是攻城的前奏,張玉在城外燃起了火堆,照亮城池,攻城器械隨之架起,大炮轟鳴不斷。

“殺!!”

楚禎開了史官之眼,立時聽到雄縣外張玉率人沖殺的聲音,燕軍頂著盾牌、順著梯子攀爬城墻,大炮不斷轟入城內制造混亂。

三千余朝廷軍猝不及防,炮聲響起才把大多數人驚醒,匆忙拿起武器登上城墻廝殺。

“一個時辰內破城,我就有從容布置的機會。”

朱棣拿著楚禎上次送他的望遠鏡,對著遠處火光沖天的雄縣觀望,口中說道:“潘忠、楊松在莫州,他們半夜不會來,必定也是黎明時分領軍來救援……我要張玉在黎明前破城,布下埋伏,把潘忠的援軍也打了,再去打莫州,打垮他們先鋒軍,挫了他們銳氣!!”

朱棣語氣凌厲,半晌,才緩緩道:“這一戰,我們才多一成獲勝把握!”

朱能,丘福等人,看了一眼燕王殿下后,又低下頭默認不語。

楚禎沒問他們多少人馬。

但就如朱元璋所說,最多也就四萬人,大概率是三萬五左右,留下一萬五的人在北平府周遭。

而耿炳文的先鋒軍就有三萬余人,與朱棣的燕軍相當!

朱棣想獲勝,只能滾雪球,逐一擊破。

雄縣第一仗,必須大勝!

遠處,戰鼓聲傳來。

攻城之勢越發猛烈,謾罵呼喝聲摻夾大炮聲響,傳到了楚禎耳中。

“你兒子也進攻了。”

楚禎說了一句,朱棣皺起眉,卻也沒派人去制止。

在楚禎的史官視野內,朱高煦身披鎧甲,與數名親衛登上城墻,狀若殺神般揮舞長刀,硬生生的在城墻上撕出一道口子。

“亂臣賊子受死!!”守軍中,有將領怒喝著沖殺過來。

“亂臣賊子?!我爹是…太宗!!!”

朱高煦怒目圓睜,厲聲大喝,與他硬碰硬,仗著力氣將對方推翻在地,一刀刺到他脖頸處,順著甲胄縫隙砍了他。

“太宗!!”

他身邊的親衛興奮大喊,燕軍應著如云,大呼著“太宗”“太宗殿下”,士氣猛然大漲,雄縣城墻轉眼之間被他們占據,再沖殺到城墻殺,占領了城門。

大門緩緩打開,燕軍沖入城內,厲聲叱喝速速投降。

不到半刻鐘,雄縣城破,城內眾多守軍被扒下鎧甲,驅趕到了一起。

“張將軍,將他們全殺了!”

有人拿著刀提議,恨恨道:“昨晚這些人罵聲難聽,又殺了我們不少人,全都該殺!”

楚禎看向雙方,一場激烈的攻城戰后,正是刀鋒帶血之時,眾人殺意重,對昨晚罵了他們的朝廷軍憤恨難當。

張玉看向朱高煦,見燕王次子咧嘴一笑,手持卷刃長刀蠢蠢欲動。

“罷了。”

張玉制止眾人,勸道:“殿下將來繼承大業,嗜殺者不得人心,如何得天下?”

眾將心有不甘,卻也止住。

燕王殿下是未來的太宗,收服人心是第一步,不殺就不殺吧。

投降的朝廷軍這才把心放下一些,誰知朱高煦又拿刀指著他們,呼喝道:

“饒你們可以!都給我朝北邊跪下,喊一聲‘多謝太宗饒命’!!”

“啊!”

張玉等人大驚。

打仗時喊幾聲太宗,以漲士氣還可理解,可打完了仗,還一直喊太宗……

這不是望殿下早死嗎?!

但嚇破膽的守軍已經紛紛跪下,面朝北磕頭,戰戰兢兢道:“多謝太宗殿下饒命!”

“哈哈哈。”

遠處看到這一幕的楚禎,和朱高煦一樣大笑起來。

朱棣等人不明所以。

楚禎一拍他肩膀:“恭喜太宗殿下,城破了!你兒子還立了先登之功!”

朱高煦不是第一個沖上城墻的,但是第一個站穩,并打開缺口的人,先登之功在他。

“好!太好了!吾之煦兒果然勇猛!”

朱棣大喜,也顧不得太宗不太宗,馬上命譚淵率一千人往雄縣城外南面的月漾橋,在水中埋伏起來,等炮聲響起再從水里出來,占據月漾橋!

譚淵很吃驚,說道:“殿下,我等在水里如何埋伏?即便是見到潘忠領軍來了再潛伏,對方過河至少也要半刻鐘!”

朱棣胸有成竹:“過白溝河時我看到河邊有許多茭草,想來那邊也有,你們每人一束頂在頭上,潛入水中剛好露出鼻子即可,那時天還未亮,對方必然察覺不到水中有人!”

譚淵細想一陣,又看了看天色,才拱手贊嘆道:“殿下料敵先機,末將佩服!末將這就去!”

說罷就領兵離去,也不問朱棣后續如何安排。

畢竟每人采一束茭草還是要時間的,得趕快前去埋伏起來。

楚禎想明白了朱棣之前的布置。

黎明前破城,為的就是潘忠等人過橋時無法看清水面。

當然,此計仍然需要潘忠來配合,他如果天亮后才慢悠悠趕到,朱棣的布置就不好說能不能湊效了。

不久后,朱高煦等人騎馬回來稟報:“爹,雄縣城已破!”

朱棣矜持的點頭:“我已從史官這兒知曉,你們做得很好!”

朱高煦嘿嘿直笑。

朱棣又問張玉,有沒有受傷,多少將士傷亡,城中有多少軍需。

張玉笑道:“回太宗殿下……不,回殿下,城中軍需充足,足夠萬人吃半月,另有八千匹戰馬,草料也有!”

“八千匹馬?!”

朱棣大喜,來回踱步,似乎在想怎么用這八千匹馬來執行下一步進攻。

忽然,他抬起頭問張玉:“你剛才說的太宗殿下是何意?”先前史官也這樣說過。

張玉一陣低頭咳嗽,看向朱高煦。

“爹,我帶您去看馬,八千匹馬……”

“混賬,有你這么咒你爹早死的嗎?”

朱棣瞪他一眼,又忍不住大笑起來,手指南方道:“吾必生擒潘、楊!”

“爹,讓我去打!”

朱高煦再次請戰。

“這次我親自去!”

朱棣招呼楚禎,一起往雄縣城,在城內等著朝廷援軍來到。

楚禎忽然想到件事,問他們:“你們殺了城中降軍沒?”

“未曾!”

張玉連忙答,此時他才想起,楚史官最不愿看到大明將士傷亡,不管是燕軍還是朝廷軍。

幸好他制止了眾將。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