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

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楚禎看到朱棣表情,就知道朱元璋暫時不與他見面是對的。

否則,一旦朱元璋出現在他面前,朱棣就算不認為他是自己的爹,也會顧忌重重,不肯多說其他事。

“我這里比較特殊。”

楚禎說道:“各朝各代的人都會來,上次來這里做客的是大順朝魯國公。”

李清照努力維持表情不至于笑出聲來。

朱棣沒有再追問。

也沒有急著問其他事情,朝李世民拱手后,緩緩坐到了雙人沙發上。

沙發內陷下去,他用手試著摁了摁,不知里面填塞了何物,如此柔軟且還能彈回。

“先坐,我給你們倒茶。”

楚禎說著,李清照走過來幫他。

就在此時,身穿大明皇帝常服的朱元璋,從一樓走上來,楚禎一直留意樓梯口,見到他后,立馬大聲說:

“不知燕王如今打下天下沒?”

朱元璋的腳步停住了,表情變得精彩,站樓梯口看向他。

楚禎給了老朱一個肯定眼神:燕王就是你家老四朱棣!

李清照背對燕王朱棣,極力掩飾自己神情,免得露出破綻。

李世民倒是鎮定得很,只等待會聽一聽洪武帝四兒子的靖難事跡。

“方才我聽到那位小姐說,我是明成祖……不知這是何意?”

朱棣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先問這事。

“如今大明是哪一年?”楚禎再反問他。

“建文元年七月初四。”

“不是洪武三十二年?”

楚禎笑問,看了站樓梯處的朱元璋一眼。

“楚郎君這是何意?”李清照越發想要看明史了。

朱棣心中一動。

他那好大侄已登基一年,年初時已改元建文,洪武年只到三十一。

而如今這人卻說洪武三十二年,分明就是去掉建文年號,沿用洪武。

誰會去掉皇帝年號?

只有皇帝被廢,下一任皇帝才會下旨廢除他的年號!

再聯系“明成祖”之稱呼,難道說他真的當了皇帝?!

以一個藩鎮之力,贏了在應天府的好大侄兒允炆?

還是其余藩王,如寧王、慶王、肅王也反了,天下大亂,他趁亂成帝業?

“這龜兒亂改什么,奪個江山還反了天,把你爹年號往后延!”

朱棣聽出來了,朱元璋豈能聽不出?

但此刻滿肚子火只能憋著,繼續聽下去。

“建文四年六月,明成祖朱棣攻入應天府,拜謁孝陵,于奉天殿登基,七月一,祭告天地,革除建文年號,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為永樂元年。”

楚禎一席話,如雷霆炸裂,直把朱棣聽得神魂顛倒,仿佛間看到自己已不在北平府,而是領軍進了南京,把他那好大侄趕下皇位,自己坐上去,居高臨下的問他:

“允炆吾侄,如今還有甚么話要說?”

光是想到,就令他全身顫栗,胸腔中升起凜凜戰意,恨不得帶府內八百人直接殺往南京!

良久。

朱棣方才回神,見太宗文皇帝,楚禎都在似笑非笑的看他。

朱棣斂住神情,起身朝楚禎行了揖禮:“多謝閣下指點,只是如今我身陷囹圄,我那皇帝侄兒派來的人已經把劍架在了我脖子上,稍有遺誤,便是合家死絕,暫不敢妄想四年后成就帝業!”

朱元璋臉色沉下來。

“坐。”

楚禎讓他坐下,剛好林黛玉也換了衣服下來,楚禎就說道:“你們先坐著,我去樓下接一個人。”

朱元璋會意,往樓下走。

不一會兒,李清照就看到楚郎與另一個她不認識的人走上來,那人面無表情,直接坐到了李世民對面。

李清照看向林妹妹,黛玉也剛好看她,二人都明白他是誰了。

“我先來為你們做介紹!”

楚禎坐回電腦前,朝李世民比手勢,笑道:“這位是大唐皇帝李淵第二子,李世民,剛當上太子不久。”

換而言之,就是剛進行了玄武門之變。

按史書里是。

朱棣聽看向這年輕的男子,見他神情鎮定,果然非常人。

“這位來自宋朝,姓李,善寫詩詞,父親禮部侍郎。”

女孩子的姓名都不好介紹。

似乎是看出楚禎的難處,李清照問他道:“楚郎可要我說出名字?”

“你不介意的話。”

楚禎笑著點頭,于是李清照對燕王說出她的名字。

“楚郎?”

林黛玉聽出了不一樣的意味,只少一個字,意思卻大不相同。

先前清姐姐不會說出閨名,但這兒卻是楚大爺家,又得了“楚郎”允許,自然是能說的。

“宋朝李清照……那位易安居士?”

朱棣問她。

“非也,我未曾有號,也不會叫易安居士。”

李清照否認了。

朱棣沒有追問,聽楚禎介紹旁邊的人后,他也看了過去。

“這位來自漢末三國,是一位將軍,姓朱,字國瑞。”

國瑞?也姓朱?

朱棣搜遍記憶,也找不出三國時有這么一位武將。

倒是國瑞二字,他似乎有些熟悉,好像兒時聽到有人這樣喊過,長大后就沒再聽過了。

朱元璋不動聲色。

楚禎也在看著朱棣。

剛才在樓下,老朱說了,這龜兒要是認出他的字,就拿開那紙條,撤去幻術,亮出身份。

若是認不出,就繼續看著。

很明顯,朱棣不知道國瑞是他爹的字。

名肯定是知道的,畢竟要避皇帝名諱,而“國瑞”是字,普通人的字是別人稱呼他用的,并不需要忌諱。

但朱元璋是皇帝,沒人敢喊他為國瑞。

在大明,常提到朱元璋名字的,一般也就是在祭祖祝文中,是寫“孝子皇帝元璋”,不會提國瑞。

如今大明朝內,只有一些老臣,如李善長,徐達,湯和等人,會知道陛下的字是國瑞。

但他們也很久不曾喊過這字。

“見過國瑞兄。”

朱棣朝朱元璋拱了拱手,笑了一笑,說道:“我也姓朱,來自大明朝,太祖高皇帝第四子,燕王朱棣。”

朱元璋:“……”

拿朕的劍來,朕一劍砍了這不孝兒!

“哈哈咳!”

楚禎強忍住笑,抬頭看了一眼攝像頭,妥了,已經全部拍下來,朱棣喊朱元璋為國瑞兄。

李世民低頭喝茶,掩飾表情。

黛玉和清姐姐用團扇遮住臉,竊竊低笑。

“咳!”

楚禎清咳,指著林黛玉笑道:“剛才林妹妹已經介紹了,我就不再說。我也介紹下我自己。”

他簡單說了下自己的情況,先說現代,再說時空史官,最后說道:“我以史官身份,邀請各朝各代人士來此做客,記錄各朝、各時空歷史。”

朱棣再次打量他,原來是史官,時空史官?

“當然。”

楚禎說道:“我不會和尋常史官一樣記錄帝王將相的一言一行,邀請伱們來也不是強制的,上次你就沒來。原本打算這次你還不來,我就不再聯系你,但既然來了,我們就坐下來聊一聊如何?”

“榮幸至極。”

朱棣客氣了下。

楚禎看出他還在謹慎,若是二十歲的朱棣,現在可能早已與“國瑞兄”稱兄道弟,論起輩分來。

但四十歲的朱棣,且是建文元年七月的朱棣,就沒那么開朗健談了。

楚禎不記得朱棣是什么時候正式舉起靖難旗幟,但建文元年到建文三年,朱棣估計都沒什么好心情,生死懸于一線。

“二郎如今長安如何了?”

楚禎先問李世民。

朱棣看向唐太宗,年輕的唐太宗,還是太子身份,隱太子建成呢?

“長安一切安好!”

李世民微笑道:“自上次煙花晚會后,父皇得了臺燈,肯讓步于我,讓我撤掉、更換了朝中老臣,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等,皆已任要職。”

朱棣聽到不少史書里才出現的名字!

“我派人將無線電臺送往各處,幽州李藝,平輔公祏中的李孝恭、李靖、李世勣等,我三姐和三姐夫夫柴紹,其余各地,洛陽、晉陽、娘子關、靈州、并州等,都各送去一部。”

李世民成竹在胸:“突厥不南下就罷,若是敢趁我剛被立為太子之際南下,百部電臺將形成一張大網,將他們圍堵在大唐境內!”

朱元璋看向墻上的華夏地圖,思考著李世民該怎么調動,才能依靠電臺的優勢,將突厥攔截住。

朱棣則是聽得疑竇叢生,電臺是什么?為何能形成大網罩住突厥?

楚禎點了點頭:“古時信息傳遞緩慢,有了電臺后能較快的知道突厥部隊到哪了,并指揮各地軍隊提前埋伏攔截,或騷擾,又或者聚攏百姓進城內躲避災禍。你沒有開放給民用吧?”

“暫時沒有,等滅了DTZ我才放心。”

李世民說道。

楚禎給的電臺里包含官方民用,但如今形勢復雜,突厥每年數次南下,貽害無窮,所以李世民要將大部分電臺發往各處,及時找到突厥行蹤!

“也好。”

楚禎同意了他的做法,輕重緩急,就該如此。

楚禎對李清照笑道:“等趙佶把朝政肅清一些,我再看著要不要給他送一部電臺。在黃河兩岸放置,起碼能讓汴京早些知道金兵打來了。”

“嗚嗚。”

李清照垂淚。

大唐用無線電臺剿滅突厥,可大宋官家卻還在準備修筑黃河兩岸防線。

且只能放一部電臺在外,免得金兵來到,將幾部電臺搶去就壞事了。

罷了,不提趙官家!

“林妹妹那邊的電臺呢?”李清照改為說林妹妹的大順朝。

黛玉看著楚禎:“等過年時再送去宮里?”

“嗯,拖了挺長時間了,待會我就和你去園子里。”

楚禎是賣電臺給永安帝,從夏天拖到了冬天,還沒把貨物給他。

黛玉笑著應下,不再言語,聽楚大爺與他們談話。

“朱將軍,三國的呢?”

楚禎笑問朱國瑞。

“漢室仍在,何來三國?”

朱元璋斬釘截鐵。

眾人都笑起來,知道他是在裝作一位身處東漢末年的忠臣,但又從楚禎這知道了三國鼎立之事,不愿承認。

幾人都說了事情,楚禎才將目光看向朱棣。

朱元璋靠坐沙發背,臉上表情平淡,等著老四開口。

看看他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膽,敢在北平府造他的反——他留下偌大一個大明朝給朱允炆,朱棣造朱允炆的反,等同于反他!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