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

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其實,有一個解決辦法。”

楚禎說話,朱元璋一家子都看向了他。

“或者說,一條路。”

楚禎轉頭看向旁邊的太監,笑道:“幫我去把地球儀拿來。”

丁文看了一眼陛下,見陛下并未反對,才走過去將桌上的小地球儀拿來。

此物正是楚真君所贈,陛下得到后很是喜歡,放在了平日批改奏折的桌上,大臣們來覲見,也會看到它。

“真君,地球儀給您。”

丁文恭敬的將其交給楚真君。

“多謝。”

楚禎將地球儀放到了茶桌上,手指摁住球體,轉了一下。

地球儀滴溜溜的轉動。

朱棣的目光被吸引,他已經猜出楚真君想要說什么,上次已給他說過一次。

“你想讓老四去海外?”

朱元璋直接問楚禎。

“海外?”

馬皇后看著逐漸停下來的地球儀,皺著眉憂心忡忡道:“海外夷狄之地,瘴氣毒蟲眾多,不是什么好封地。”

朱標也說道:“大明境內幅員遼闊,找封地何須再去海外!”

“我倒是想聽一聽,后世地球儀這些地方都是什么樣的。”

朱棣目光看向楚禎。

他也反復看過了地球儀,上面許多地方都標注出國家名字,讓人不禁好奇,那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楚禎笑起來,先指著西域說道:“這里一大片國家的氣候非常炎熱,多是沙漠,植被很少,但地下卻有著工業最重要的物資:石油。”

“天竺這塊地方遠比華夏小,但因為平原多,耕地竟比我們還多。”

“還有這里,中美南美,產出橡膠,也是工業必需品之一。”

楚禎簡略說了一遍各地特產,再說道:“七百年后,世界有八十億人,除開南北極等冰天雪地外,其他地方都被人占據了。比如海上的這個島。”

楚禎轉到太平洋中間。

朱棣忍不住站起身,來到楚禎身邊一起看地球儀,說道:“之前我就注意到,連海上的諸多島嶼都被標上名字,難道上面有很多人居住?”

朱標也在看著。

“人口有百萬,且每年有七百萬人去旅游。”

“旅游!?”

朱標,馬皇后都驚訝看來,去那么遠地方旅游?

楚禎笑道:“后世制造出了用石油驅動的車船,飛機更是一天之內就可以飛到那,島上被建造得適合旅游,且因為季節變化不大,終年溫暖,四季如春,所以許多有錢人都喜歡去那里度假。”

聽到四季如春,馬皇后有些心動,笑說:“要是有機會去那見識一下就好了。”

朱元璋心里升起個想法,但他不知能不能行,以后再說吧。

“這座島同時還是軍事堡壘,上面常年有眾多士兵把守。”

“守這里?”朱標看了看,“有速度夠快的飛機船只……是想來侵入我華夏?”

“算是。”

楚禎轉動地球儀,又給他們說了幾個度假海島,再轉回華夏,笑說:“我們的瓊州島也是度假勝地,冬天也不冷,穿短袖都行,海灘上常年很多人,游泳,沖浪,潛水,駕船出海等。有錢的話,論享受不亞于帝王。”

朱元璋笑道:“咱都沒去比較過,他們怎么知道享受不亞于帝王?”

楚禎哈哈一笑,“會有機會的。”

朱棣又問了幾個問題,最后感嘆道:“地球這么多的好地方,該為我大明所有!”

朱元璋瞥他一眼。

楚禎說道:“想要出海,需得大量人口支撐,以及科技技術的發展。出海移民,或者叫殖民,就是占據別人的土地,還有個重要好處。”

楚禎對朱元璋說:“之前我說過,一個王朝三百年也就到頭了,原因就在于皇親國戚、官紳地主等,一直在兼并農民的土地,沒有地的流民多了,就會引發動亂。任何政策、任何人都無法解決這件事,因為每個人,包括皇家,都在索求財富,也就是土地。這是人的貪欲。”

“所以,”朱元璋問:“要把沒有土地的人,遷到海外去,以讓大明國運長久?”

朱標對此十分在意。

馬皇后也在意。

朱棣同樣在意!

“只能說可以延緩,作用和攤丁入畝一樣。”

楚禎說道:“真正能解決土地兼并問題的,是發展科技技術,提高生產力,讓社會上的財富增加,使得有錢人從指縫漏下來的一點渣滓,也能讓窮人吃飽穿暖。”

朱元璋思考了一會,再問:“不管是衛所制,戶籍制,分封諸王,尊崇儒家,推行佛道,都無法解決土地兼并帶來的叛亂?”

“不叫叛亂,叫活命。”

人活不下去就造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行,叫起義!”

朱元璋已經不甚在意這些問題,轉頭問朱標:“剛才楚真君的話你記住沒有?”

“兒臣已牢記下!”

朱標恭敬回答。

朱元璋滿意點頭,說道:“你爹我先前聽到大明亡了,既心痛,又為你們這些不肖子孫氣憤。”

朱標神情慚愧,朱棣也臉色不自在。

“后來楚真君又說天下沒有長久的王朝,到如今才給出三個辦法。”

朱元璋總結道:“一是科學技術,二是以后移民海外,至于攤丁入畝,你爹我給你做完了,其余兩個則是靠伱們。”

朱標與朱棣站起身,行禮道:“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望。”

再給楚禎行禮道謝。

馬皇后想到個問題,問楚禎道:“我們與海外諸國未曾有過多聯系,他們也不曾得罪華夏,該以何名義移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是詩經里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楚禎回答得干脆。

“你這是玩笑話?”

朱元璋笑罵,這算什么名義?

“華夏講究禮儀之邦,海外番夷可不講究。”

楚禎轉了一下地球儀,指著某處地方:“這里有群人,因為曾經在這片土地住過,所以在兩千年后拿著本書當地契,向現在住的人索要土地,目前正打得厲害。”

“果然番夷!”

朱棣幾人鄙夷其無恥。

楚禎再轉了下:“那群人的兒子在這,他們占領這片土地后,將整片大陸的印第安人,合計兩千多萬人殺得幾欲滅絕。”

“番夷殺戮太過!”

朱元璋直接說道。

楚禎笑了起來,米利堅的惡行連朱元璋聽了都直呼太殘暴。

“成王敗寇的道理,四海皆準。”

楚禎說道:“殺人是最極端,也最有效的方法,雖不文明,但最有效。驅趕占領也可用。

再如鐵木真及后面的蒙古諸部,屠過的城池不知有多少,如今再提鐵木真,卻大都只說他的豐功偉績。”

馬皇后沒話說了。

她能看出,父子三人都在想著建功立業。

“我該走了。”

楚禎對朱元璋笑道:“再遲一些,怕趕不上二郎的事。”

“好!”朱元璋站起身送他,說道:“你去讓秦王把長安城內各處兵馬、人員,及皇宮宿衛情況寫一份來給我,我幫他看下該怎么奪這天下。”

馬皇后,朱標,朱棣,三人為之側目。

“楚真君要那些鎧甲,竟是送去給秦王?”馬皇后語氣驚疑的碩大。

楚禎微微一笑:“算作是朋友的贈禮,這場仗還是要他來打。”

說著就告辭往外走。

朱元璋命朱棣道:“你去協助真君。”

朱棣點頭,行禮后與楚禎出了殿外,騎馬出皇宮。

“秦王李世民竟是在準備發動玄武門謀逆中?”

朱棣策馬靠近,低聲問道,臉上寫滿了驚奇。

在他讀過的史書里,唐太宗一生功績已成定論,可如今,他的父皇卻與楚真君在幫助李世民在唐朝謀反。

“你也想啊?”楚禎低聲笑道。

“真君可別亂說!”

朱棣也笑。

比起上一次,他這次倒坦然許多,也知道楚禎不可能幫他,不,是不允許他謀反。

楚禎拍了下他肩膀,“如果是你去了后世,那我一定會幫你,但如今大明國運正隆,你是當不了大明朝皇帝的。”

朱棣輕笑一聲,“李世民是二郎,我是四郎,命數如此,如何能強求?我雖想不通我日后是如何當上皇帝的,但想來不會比李世民輕松,畢竟我是四郎。”

排在他前面的,有三個。

朱棣又說道:“如今真君給大明,也給了我一條路去走,二三十年后,或許我真能在海外打下偌大疆域!”

楚禎笑道:“真要到那時,你比誰都適合當明成祖。”

“明成祖?!”

朱棣悚然一驚,又難以置信,低聲問:“真君你是不是記錯了?”

學李世民的話,不是太宗嗎?

楚禎沒解釋,笑著與他出了宮門。

不久后,在朱棣等人的注視下,他花一千點寫了一張大的儲物紙條,將兩千副鎧甲與馬甲收起來。

武庫司的人看得驚住。

“改日見,我先走了!”

楚禎朝朱棣告辭,回到了海城。

才剛回來,就收到了李世民的召喚,楚禎跟李清照和林妹妹說一聲,立刻趕赴長安。

“他現在可不像史官。”

在楚禎走后,林黛玉蹙著眉朝李清照說道:“倒像是去帶兵打仗了。”

“妹妹別擔心。”李清照握住她的手,“他只是去幫一幫秦王,他又沒打過仗,怎么上戰場?”

黛玉的眼眉依舊皺著,李清照拉她回電腦前,讓她坐楚郎君椅子上,柔聲笑說:“打仗是男人的事,他會照顧好自己的,妹妹別煩心太多,還是先練好打字,以后嫁來了會用到。”

先前就是李清照在教她打字,心中有掛念的林黛玉,竟是沒注意到清姐姐話中意思,伸出兩只纖細的手,白嫩的指尖在鍵盤上敲擊。

打十個字能錯十個鍵位。

李清照沒有糾正她,她自己心里也有些擔憂,祈禱一切順利。

長安城外,弘義宮。

“我現在將鎧甲給你拿出?”

楚禎問坐在椅子上,心事重重模樣的大唐秦王。

半晌,李世民抬起手拒絕,“先等等。”

“他們還未回來。”

他又解釋。

楚禎知道,他現在想的不是趕回來中的人,而是再等等。

等什么?

只有他知道。

“想也沒用!”

楚禎手拍他肩膀將他拉起來,走去門外:“你已經想很太久了,以二郎你的謀略,心中早有定計。走,出去散散步!”

天還沒黑,來到門外后,楚禎與秦王走去弘義宮后苑,并一眼看到坐亭中的長孫氏。

“楚先生!”

在宮女提醒下,長孫氏見到了楚禎,立時站起身來迎,并脫口而出喊了他。

他姓楚?

四周宮女偷看了一眼楚禎,總算知道眼前這個能出入秦王府后苑的男子姓什么。

“見過王妃。”

楚禎竟也未察覺,朝長孫氏拱手行了個禮。

低頭沉思中的李世民更未注意到。

長孫氏挽住了他的手,笑著說:“先生來做客了,二郎你還一副為突厥戰事擔憂的模樣,豈不失了禮數?”

李世民這才回神,招呼楚禎坐下,并命人上茶,再把李承乾他們叫來。

宮女領命而去。

不多時,李承乾、李泰、李恪等來到。

“承乾見過義父。”李承乾行禮。

李泰也老實行禮:“見過楚先生!”

“嗯?!”

李世民轉頭看來,問他:“青雀,誰跟你說的先生姓楚?”

“她。”

李泰胖乎乎的手指一指旁邊宮女,宮女又忙對長孫氏說:“奴婢剛才聽到王妃喊了楚先生,所以才跟郎君們說。”

李世民看向長孫氏,見妻子手捂住嘴,一臉的我錯了的表情。

“哈哈哈。”

楚禎笑起來,“到如今這地步,也不必藏著掖著了,二郎,你說是吧?”

李世民也笑了,對妻子說道:“觀音婢,我有件事要做。”

“二郎盡管說。”

盡管未與丈夫直接聊過,但長孫氏心如明鏡,如今是以柔和的語氣支持著他,

“事還未開始。”李世民說道:“你讓人守好各處宮門,自此刻起,不許再有人單獨出宮,每日三次清點人數,如有人失蹤,立刻告訴我!”

長孫氏沒有多問其他,站起身與楚禎行禮告辭后,立刻去著手安排。

楚禎笑道:“二郎這番安排,我就放心了。”

李世民仿佛長舒口氣,笑說:“今晚我們在苑內喝酒,不聊其他,等他們回來再說!”

“行。”

楚禎轉頭看向李世民的長子,盡量忽略史書里的李承乾,伸手把他拉過來,讓他在面前站好,笑道:“你義父我早就說送你點東西,現在才有空。”

“義父有何物送我?”李承乾好奇問,李泰,李恪在一旁看著。

“義父給你變個魔術,看好了!”

楚禎手往后裝作抓了抓,抓出幾本書來,塞給了面前的李承乾。

“啊!?”

李泰幾個小屁孩都驚呼起來,忙走到他身后看,卻什么都沒見。

楚禎干脆雙手合攏,搓了搓,又變出兒童連環畫、通話故事、知識大百科等書。

幾歲大的李承乾翻看這些花花綠綠圖案,紙張手感極佳的書籍,滿臉都是高興的表情。

李世民對他說道:“收了禮物該做些什么?”

“謝過義父!”

李承乾忙行禮道謝,書放到了桌上。

李泰眼饞,伸手去拿。

李承乾連忙護住,不給他。

“都停下!”

楚禎分開這兩人,給他們一人一個腦瓜崩,對李泰說道:“我這次禮物是給你大哥帶來,暫時沒有你的,你想要,就得問過你大哥,不能直接動手。”

李泰可憐兮兮,“楚先生,我也想要你送我禮物,這些書真漂亮!”

“你想要什么禮物?也要這些?”

楚禎笑起來,又對李承乾說:“你身為大哥,該把書分享給弟弟妹妹們,畢竟你一人也不能同時看那么多書,對吧?”

李承乾點頭,主動把書分給幾個弟弟妹妹。

楚禎仿佛來到了幼兒園,這群幾歲大的孩子吵鬧的看著書。

“其實,我也有私心。”

李世民忽然說道。

楚禎看向他。

“我想當皇帝。

也想讓我的妻兒不必再擔驚受怕,讓我與她的孩子,能繼承我打下來的江山!”

李世民看著兒女們,緩緩的說。

“這是正常人都會有的想法啊。”

楚禎在這一刻,想到了李清照與林黛玉。

過了一會。

楚禎轉頭問他:“太白經天的紙張你用了沒?”

“再等等。”

“行。”

楚禎在弘義宮住了一夜,第二日早晨,程咬金等人來拜訪。

如今的他們被調去外地,也被李淵下旨跟隨齊王出征,所以是拜訪。

李世民與程咬金他們聊了半天,卻只字不提其他事,楚禎都能看出程咬金那黝黑臉上的急切表情,就差操起他的三板斧直接干。

哦不對,程咬金不是用斧頭的,用的是馬槊!

下午,長秋監令柴東來到,給李世民傳達李淵口諭,命他進宮覲見。

“秦王殿下。”

宣旨完畢,柴東低聲和他說道:“陛下從齊王那知道了您與舊日部下密切來往的事,臉色很不好看呢。”

說完后,他就急忙離開弘義宮。

李世民目送他離開,轉身回宮內,對眾人說了此事。

“大王!”

羅士信站起身,正想說話,李世民抬起手制止了他,臉色沉著道:“我進宮一趟,其他人還未回來,勿要急躁。”

楚禎看到,這些被召回來的武將,總算安靜了一些。

“殿下,我陪你進宮去!”尉遲恭說。

秦瓊,單雄信,公孫武達等人,也紛紛請求進宮去。

程咬金提出質疑:“大王,會不會是鴻門宴?”

項羽請劉邦一事,威力太大了。

“是,也不是。”

李世民說完,朝楚禎點了點頭后,返回了寢宮,準備更衣進宮。

再出來時,他身邊多出了長孫氏,以及李承乾、李泰,四人一起進宮。

楚禎看得出,是長孫氏主動要進宮,為李世民說情,調和幾乎要爆發出的矛盾。

至少,再拖三天。

“先生!”

李世民走后,留下的程咬金等人根本坐不住,直接問道:“殿下把我們叫回來,又不說事情,讓我們干著急!”

“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呢?”楚禎問。

這群武將大眼瞪小眼,只能偃旗息鼓了,人還沒回來齊整,急也沒用。

他們起身告辭,離開了弘義宮,留尉遲敬德等幾人在府內。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