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

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下午,弘義宮。

上柱國、東南道行臺兵部尚書李靖,乘坐馬車來到了秦王府,剛好遇到霍國公、右驍衛大將軍柴紹,以及曹國公李世勣,二人下了馬正相互打招呼,見他的馬車來后,一起看了過來。

“霍公,曹公。”

李靖下了馬車,給二人拱手見禮。

“將軍。”

“李將軍!”

李世勣與柴紹同樣回禮,柴紹感慨道:“我與李將軍有三年未見了吧?”

李靖笑道:“自秦王殿下領軍攻打洛陽,你我同在殿下帳下,確實有三年未曾見。”

柴紹滿是感慨。

最初的李靖還只是二郎府內的親兵,打薛舉時立的還只是小功,平定王世充后得以開府,離開秦王府單獨領軍,不久后就與李孝恭滅了南梁,如今又要領軍出征輔公祏。

功勛卓越,今非昔比。

三人進了弘義宮內,在侍從的引領下來到宴會宮殿前。

進去后,李靖看到了楚王李智云,工部尚書屈突通,檢校侍中宇文士及,以及秦王舅兄長孫無忌、妻舅高士廉,外加秦王府、天策府的文臣武將等人。

其中有不少皆是李靖認識的,少數幾位認不出的,也能很快推斷出是文學館內的學士。

唯獨有一位,坐在長孫無忌對面,位于首席的年輕男子,令李靖為之驚疑。

“此人是誰?”

李靖心中疑惑,不由得多看了他幾眼,越看越覺得其不同凡俗,身處其地而又非世俗中人,山中隱士怕是也不曾有他這般獨特。

坐下后,李靖低聲詢問旁邊程咬金:“咬金,他是何人?”

程咬金是瓦崗寨出身,性格豪爽,交友廣泛,李靖與他也頗為熟絡。

旁邊的封德彝看過來。

李靖也看了他一眼,此人原是隋朝內史舍人,如今是內史侍郎,同時也是天策府屬官,今日也來參加宴會了。

“我哪知道!”

程咬金瞥了那人一眼,“看他頭發一寸長,且穿著怪異服飾,怕不是剛還俗的和尚。”

李靖看了一下四周,便不再多問。

不久后,眾人到齊,宴會開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歌舞完畢,樂工舞姬皆退下。

眾人紛紛放下酒杯筷子,看向了秦王。

“今日請各位來,是有事情詢問各位之意。”

秦王先看向李靖,笑說道:“藥師任嶺南道安撫大使,鎮撫嶺南,使數十萬戶百姓歸順,功勞甚大,剛回來不久又要東下討伐輔公祏,今日此宴,既是為藥師餞行,亦是我與諸位分別之宴也。”

“分別!?”

眾人吃驚的看向他,不知何意。

秦王環顧一周,沉聲說道:“自天下平定后,我與太子之間因小人構隙,忿鬩且深,陛下亦看在眼里,不愿見我兄弟反目,故而令我出長安,往洛陽行臺建天子旌旗,如漢之梁孝王。”

眾人再次吃驚,但這一次,程咬金等人卻頗為驚喜,紛紛贊同前往洛陽!

封德彝臉上驚疑,此事他不知,太子也不知。

秦王再說道:“我百般推辭,父皇仍堅持要我去,我只得接受下,三日后動身前往洛陽。”

李靖看到,那年輕人笑了起來,仿佛知道些什么。

“今日之宴,即是詢問各位,可有愿與我前往洛陽者?”

秦王問眾人,再說道:“若是諸位愿留在長安,我明日入宮向父皇推舉各位為官!”

話音落下,長孫無忌,尉遲恭,程咬金,杜如晦等人皆站起來,拱手行禮,“我等愿隨殿下!”

文學館內眾學士亦紛紛站起,表示愿隨秦王去洛陽。

李靖,李世勣,封德彝,屈突通,高士廉,宇文士及等人皆坐著,他們并非兩府幕僚。

但秦王這句話,卻也是對他們說的。

于是,長孫無忌等人坐下后,屈突通朝秦王拱手行禮,說道:“我也愿隨殿下往洛陽,明日我再寫一封奏折,請陛下允許。”

高士廉是長孫無忌兄弟的舅舅,并且撫養二人長大,如今二人都走了,他自然也是跟隨前往洛陽。

封德彝本也想如此說,但見宇文士及未開口,他也就閉上了嘴。

眾人都安靜了,李世勣才說道:“昔年在虎牢關時,殿下親傳我等軍中醫術,救活瓦崗寨兄弟無數,如今咬金你們都愿追隨殿下而去,我在長安一個人喝酒也沒勁,只等打完輔公祏,就上奏陛下去洛陽!”

“好,這才是好兄弟!”

程咬金拍腿贊許,又遺憾道:“可惜雄信不在長安,被太子以借口遣出外地為官去了。”

眾人一時無話,沒有接太子這個話題。

宇文士及對秦王笑道:“若是殿下去了洛陽后覺得人手不夠,盡管寫信來,我定欣然前往!”

李世民笑著應允下來。

眾人中,只剩封德彝、李靖、柴紹沒有開口表態。

至于楚王李智云,不算在內。

李靖注意到那位短發年輕人看向他,似乎在詢問旁邊的房玄齡,又看了他一眼,才笑了起來朝他點頭。

“莫非是在問我是誰?”

李靖對他的疑惑依舊未消去,秦王府、天策府眾人仿佛當他不存在,但他又是坐在秦王下的首位,在房玄齡、長孫無忌之前。

李靖本想暫時推辭,但見身旁的封德彝一直沒有說話,略想了想后,也就沒再說。

秦王也未曾追問,下令熱酒,再來一次歌舞。

宴席完畢,眾人告辭。

李靖借口出恭,讓李世勣,宇文士及等人先回去,他則是再求見一次秦王。

侍從去稟告,不一會,李靖又回到了殿內。

酒宴未散,秦王坐在那,朝他笑了下,程咬金、尉遲敬德、杜如晦等兩府將士、幕僚皆在。

那位年輕人也看向了他。

“殿下。”

李靖倒也沒拐彎抹角,行禮后直接說道:“方才我見一位天策府屬官并未答應前去洛陽,故而回來與秦王說一聲。”

“是誰?”

李世民問道。

“你還不知道是誰?”那年輕人笑著揶揄秦王,“你這場宴會就是試探眾人,現在李靖——李將軍回來了,你直接問他支持不支持你得了!”

“哈哈哈!”

李世民笑起來,起身請李靖坐下,又給他賠禮。

李靖并未馬上坐下,面朝剛才說話的年輕人,拱手行禮:“敢問閣下是……?”

剛才對方直呼他名字,之后才改口。

李世民說道:“藥師只喊他先生便是。”

“先生?”

李靖抬起頭,與那年輕對視,心中終于有了個猜想,眼神里透露出幾分震驚。

那本引起洛陽紙貴的醫書,那些傳遍大江南北的糧食、蔬菜,以及軍中作戰的地圖,終于有了來歷!

“無需在意我。”

楚禎朝李靖笑起來,“現在我來長安也沒什么事情,就是看一看而已。”

頓了下,楚禎對李世民說道:“封德彝據說是在秦王府和太子府兩邊押注……叫陰持兩端,他肯定不愿去洛陽。”

李靖剛坐下來,聽到這話后,與眾人一樣吃驚。

李世民略想了下,點頭道:“我與太子不和之事眾人皆知,他知道了也沒事。”

楚禎笑道:“我猜得沒錯的話,伱去不成洛陽,注定白忙活。”

其實不是猜,是史書記載。

但殿內眾人不知道,他們紛紛看來,程咬金立刻說道:“必然又是太子與齊王從中挑撥離間,大王,如今您的幕僚將士已經開始被一個個的驅逐,您不能再等了!”

尉遲恭也贊同。

楚禎看到,李世民把眼神投注向了李靖。

楚禎只能再感嘆一句:

我信你才是有鬼了!

李世民口中的“等”,不是干等,而是在試探,在拉攏,默默的練級,等著打boss時發力。

今日借口離開長安,邀請李靖等人前來,就是試探他與李世勣、宇文士及、屈突通等人的意見,這些人與秦王府關系不錯,但李世民不知道他們的具體想法,故而請來試著詢問。

今日屈突通直接表示愿意去洛陽,李世民就知道他是能參與進大事的人。

而宇文士及說日后再去,則是有意向著他,但沒有決定跟隨到底。

詢問去洛陽,可不單單只是去洛陽。

“殿下。”

李靖說道:“我想先請問先生一些事。”

李世民以詢問的眼神看過來。

“李將軍請問。”

楚禎點頭。

“敢問先生,如何治國安邦?”

楚禎一陣無語,半晌才笑說:“你一上來就問我這么大的問題,我也沒法回答你,我對治國一竅不通,只大約知道,治理國家無非也就是做好三件事。”

“請先生賜教!”

李世民先李靖說道。

眾人也都看向這位神秘的先生。

“賜教談不上。”

楚禎說道:“第一,讓百姓能吃飽飯,穿暖衣。”

眾人面面相覷,他們以為先生會有一番高談闊論,沒想到如此直白。

“第二呢?”李世民問。

“第二,就是保護百姓,讓他們能安心吃飽飯,穿暖衣。”

“第三也簡單,就是讓百姓吃飽飯后,能閑下來開心一下,看書,聽曲樂,讀詩,唱山歌,趕集買好東西等。”

楚禎笑道:“其實也就是農業,軍事,以及文化,就唐朝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農業。”

李世民點頭,“有了土豆等物后,百姓能種的糧食多一些,可以一定程度抵御旱澇災害,菜籃子內蔬菜瓜果也豐盛一些,只是鐵鍋還太少。”

“新式冶鐵爐子和焦炭造出來沒?”

“工部已經實施,也找到了不少的煤、鐵礦,省去了大力氣去翻山越嶺尋找。”

李世民笑道,“如今鐵增產了不少,按先生所說,我上奏父皇免稅賣給農人,作為鐵鍋,鐵鍬,鋤頭,犁耙所用。”

楚禎點點頭,“鐵什么時候都不嫌多,窮人家有一把好犁能省許多事,也能提高生產力,炒鍋……鹽呢?”

“鹽也用新法制造,可惜棉花未能推廣開來。”

“棉花是何物?”

李靖終于插了一句嘴,他發現兩人聊的東西既熟悉又新穎,殿下私底下竟做了那么多利于百姓的事,不止是醫書與土豆等物。

“棉花原本是在邊疆地域有人種,”

程咬金嚷嚷起來,“大王想讓每家每戶至少種五畝地的棉花,且免稅,可太子卻反對說不利于農人。”

房玄齡給李靖解釋:“棉花結出的果實和木棉相似,但棉花能用來織布,保暖更好,收成也多。”

若非殿下提示,房玄齡也注意不到這種作物的功效,長安城外如今種有一些,他去看過了,棉花果實用來織布極佳。

李靖又問:“聽說殿下要造船出海,這是為何?”

因為造船一事,秦王和太子在朝堂上爭吵多時,李靖只聽聞說是要去運什么鳥糞,但他不敢信。

李世民解釋說:“海外有鳥糞,且倭國有露天白銀礦!”

李靖聽完解釋后,只覺越發跟不上秦王殿下的治國安邦之策。

而這些,大概全都來自于這位先生。

李靖深深看了楚禎一眼,起身朝李世民拱手行禮,說道:“儲君之爭,臣本不該參與進來,此乃殿下家事也,可如今形勢,殿下卻有著遠超太子的謀略,大唐有秦王,是百姓之福。

臣李靖,愿助殿下爭太子之位!”

李世民很高興:“孤得藥師,事成大半矣!”

楚禎臉色古怪,史書里的李靖和李勣,有沒有直接幫李世民發動玄武門?

李世勣雖然走了,但他剛才那句愿去洛陽的話,可見也是愿助秦王。

宴席過后。

李世民說道:“藥師你從宮內柴房門離開,免得有人生疑。”

李靖想了下,“方才我進門時下車來,不知是否有人注意我的馬車并未離開。”

殿內眾人一時拿不到主意。

杜如晦站起身道:“我與你同回城里,明日殿下去打獵,我就不跟去了。”

楚禎看了一眼天色,雖說是晚宴,但現在還未入夜,能進城。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