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201章 明成祖這廟號不要也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1章 明成祖這廟號不要也罷

第201章 明成祖這廟號不要也罷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楚禎把現代銀行的功能都大致講給了他們聽。

當然,現代銀行的許多功能,在大明都不能,也不需要實現。

比如跨行、異地取款。

沒有快速同步數據的手段,跨行異地取款很費事。

大明普通的百姓也不出遠門,縣里面的銀行完全可以滿足他們貸款、存取的需求。

商人異地存取款比較多。

解決辦法也有,地方銀行與中央銀行定期溝通,將錢、票據交于對方,中央銀行充當中轉站,發往大明各地方銀行。

考慮到古代交通,在甲地存錢,可能要一個月后,才能從乙地取錢。

再考慮詐騙與偽造的問題,需要商人登記具體信息,這筆錢將會在哪里取出,大額存取款需要保證人等。

只要不濫發紙幣,銀行系統建立起來,總會有人能想到解決辦法。

楚禎說完后,回答了些他們的問題,本想結束了,但朱標又叫上他,單獨跟那些商人們聊。

“你是沈萬三?”

來到偏殿,經過介紹后,楚禎看向一位將近八十歲,胡須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者,頗有些驚訝。

這位可是一個傳奇人物。

“老朽正是沈秀。”

曾經的江南第一富商沈秀,被楚禎點到名后,虛站起身,笑呵呵回道。

楚禎看了他兩眼,笑道:“您老這么大年紀還來宮里,實在不應該。”

沈秀恭敬朝華蓋殿方向拱了拱手,說道:“圣上開恩赦免老朽,得以從云南回到家鄉,老朽聽聞是楚真君提及,圣上才降旨允許江南一帶的商人回到祖籍,故而不顧老殘之軀,來到應天府專程感謝楚真君!”

說著,沈秀站起身朝楚禎行揖禮。

江南一帶商人之前支持張士誠,朱元璋滅了張士誠后,對江南地區的商人來了一波釜底抽薪,命他們遷走,讓這群富裕的商人去地廣人稀的地方,安家落戶。

楚禎重視商業,提出開海禁政策后,朱元璋才又允許每家一部分人回到祖籍,重新經商。

沈秀被沈家子弟千里迢迢接回江南,休息數日后,又來到了應天府,專門感謝楚禎。

不止是他得以赦免,沈家,諸多商人,也能再回到了祖籍。

“老先生快坐下吧。”

楚禎讓他重新坐好。

沈家現在已經大不如以前,但千金買馬骨,沈家還是有用的。

楚禎看了一眼朱標,朱標會意,朝眾人笑道:“我請楚真君來,還是想再聽聽真君對銀行的一些說辭,該怎么把銀行體系建立起來!”

眾多商人紛紛看向楚禎。

他們能來到這,都有一定的財力和人力,有志于開辦幾家地方銀行。

楚禎說道:“記賬,運輸,抵押放貸等細節,你們肯定比我清楚,我只再說一些中央銀行對地方銀行的約束,以及地方銀行的一些弊病。”

他其實沒啥好說的。

地方銀行想開辦起來,首先就得拉攏當地大戶,銀行放貸,搶的就是大明地主階級的利益,只不過會把利率壓低,惠及普通百姓。

現在只有商人來,但肯定得拉攏一部分勛貴、官僚階級,地方銀行才能開辦下去。

楚禎意味深長的說道:“我擔心的是,在縣里面的銀行定很低的利率,但錢款到了鄉下,利率又翻幾倍,如果是這樣,那銀行的放貸業務就形同虛設。

至于怎么解決,得靠大明官吏監督,靠各位開的地方銀行派出的業務員——就是銀行伙計、柜員,到鄉下集中為整個村的人來辦。再千萬記得青苗法的弊害,勿要強行推行。”

眾人沉默了一會。

朱標朝楚禎拱手行禮,感嘆道:“聽完楚先生這些舉措,我對該怎么制定中央銀行的條例,已了然于胸!”

眾商人也紛紛拍馬屁,楚禎一笑納之。

結束后,眾人離開偏殿。

楚禎隨口問一句:“如今大明開國十余年,陛下和太子又支持你們做商業,開了海禁建了銀行,不知你們打算做些什么買賣?”

眾商人紛紛回答,從瓷器絲綢到買賣大米,都是些常規的商業。

倒是一群商人中年紀最大的,也就是沈秀,笑著說道:“我來應天府是對的,來到京師才知道,原來楚真君將許多地里的作物傳給了老百姓,陛下也重視玉米番薯等。

我也去地里買些回來嘗過,番茄辣椒玉米等,都是新鮮好吃的東西,很適合將這些作物傳到各地,或賣種子,或種下后有收成了再賣。”

一眾商人紛紛看向他。

這商機聽起來不錯!

楚禎看向太子朱標:“這在我們那叫農業公司,是有免稅的。”

朱標笑說:“立春耤田禮時,父皇早已免了新作物種子、收成賣時的稅,免了五年。”

“不錯。”

楚禎笑了起來。

眾商人紛紛恭維朱元璋,稱圣上仁慈圣明云云。

楚禎看了看天色,說道:“今天還有些時間,我打算去城里走走,順便看一下城外的蔬菜玉米地。我一個人去就成,太子你忙你的吧。”

朱標想了下,說道:“我讓燕王陪先生去!”

說著就把一位太監叫過來,命他馬上派人去通知燕王。

沈秀頗有意動,試著問道:“老朽也正想要仔細看看玉米、番薯是怎么種的,不知能否有幸與楚真君同行?”

楚禎點頭,說道:“老先生身體硬朗,那就一同去看看。”

其余商人紛紛表示同去。

楚禎一概答應下。

路上,眾商人帶著一群仆人,如眾星拱月般簇擁楚禎與朱棣,一起來到了城外。

一處農莊里,許多農人正挑著桶給菜地澆水。

現在是七月份,蔬菜剛好種第二輪,一大片都是綠油油的,各類蔬菜都有。

而且因為是種了珍貴的玉米,番薯,辣椒等,所以這處農莊有專人看守。

楚禎下了馬,與他們攀談了下,果然和唐朝一樣,第一批種出來的作物價比黃金,一個熟透的西紅柿能賣到五十貫。

考慮到他們說的肯定是大明寶鈔,所以大概相當于十貫錢一個西紅柿。

“未來兩三年這些蔬菜還能賣到價,種的人多后,價格才會降下,讓普通人也能偶爾吃得起西紅柿炒蛋。”

楚禎對旁邊的朱棣,以及一眾商人說道。

“咱們東家也說了,就是賺這兩三年的錢!”

農人在一旁插話,指了指這片剛長出來的菜地,笑著說道:“這不,東家上月還專門買了燕王從海外運回來的鳥糞。”

楚禎看了朱棣一眼,笑問農人道:“這鳥糞效果如何?”

“好是好,就是太貴,只能用在這些楚真君帶下凡的作物田里,增加個兩三成的收成!”

“這倒不錯,燕王干了件大好事啊。”

“哈哈哈,燕王殿下也是聽了楚真君的話才知道海外有鳥糞島,咱們也是,誰能想到這海島上有那么多鳥糞?肥力還那么好!”

農人滿臉笑容道:“朝廷在建大船去海上挖鳥糞,若是能多挖些,老百姓的地里也能撒上鳥糞,就不怕餓肚子了!”

“會的。”朱棣點頭,“鳥糞會一直挖。”

這農人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以為這群都是外地商人,閑談幾句后,就離開了。

楚禎騎著馬,與朱棣以及沈秀等商人們繼續往前邊走。

朱棣朝他拱了拱手,嘆道:“剛聽說要去挖鳥糞那會,我還在心里質疑,這鳥糞和普通的肥料有何區別?何必費勁出海去挖。

等鳥糞灑下田里,再按楚真君說的實驗方法,統計出來后,我才心服口服,楚真君所言不虛!”

一眾商人已經看到了商機!

但目前朝廷已經臨時頒布,暫時不許民船私自去挖鳥糞,等決定如何收稅后,再開發許可給民間。

楚禎說道:“鳥糞石之所以好用,是因為起到關鍵作用的磷,歷經千萬年沉積。”

沒有解釋什么是磷,又說道:“華夏四周海上的鳥糞石島不算多,海外有座島嶼,上面的鳥糞石才是堆積如山,足夠挖百年。”

“那島叫什么?”

朱棣忍不住問,沈秀等商人也紛紛看著他。

楚禎笑道:“現在島上估計沒什么人,想叫什么都行,可惜就是離得有點遠。”

朱棣默默點頭。

“其實海外有許多寶地,不說礦產,就是耕地,比華夏耕種條件好的地方也有許多。

比如天竺那邊,大都是平原,適合做耕地的地方很多。

又比如地球的另一端,它那里的耕地更是讓人羨慕得眼紅,適合大型機械,五大湖泊存儲了大量淡水。

還有南邊,有世界上最大的森林,金絲楠木當柴燒。”

一眾人震驚看向他。

金絲楠木是建造皇宮需要到的最昂貴木料,據說在漢唐時還有很多,但到了如今,連適合做宮殿的大根木頭都要去數千里地外找,再扔進河里運回。

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金絲楠木卻被當成柴來燒……

楚禎拿出手機,打開地圖來給朱棣看,雖然沒網絡,但縮小后仍然能看到世界地圖。

“……這些是海洋,這一大塊都是陸地?”

朱棣深感震驚。

在楚真君給他看的“地球”中,華夏僅占了一小部分,其余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平原,森林,以及覆蓋厚厚冰雪的南極。

“對。”楚禎肯定的點頭。

“這里叫什么?”

“我們叫美洲,但如果大明人率先抵達,并以科學方法勘測、描繪出它的大致形狀,完全可以命名為別的!”

朱棣反復看著這世界地圖。

楚禎拍了拍他肩膀,“如果大明人能在這里站穩腳跟,幾百年后,第一批踏足這里的人將會名垂青史。”

他想在這個時空的幾百年后,看到美洲是華夏人在那里生活著!

朱棣如果能完成這一壯舉,明成祖的廟號不要也罷!

好一會。

朱棣將手機還給他,搖頭感慨道:“如今說這些還太早,等我帶兵打完云南的把匝剌瓦爾密,再回北平領兵征遼東,打完這些再說!”

楚禎哈哈笑,“這一串名字伱能記住也不容易。”

朱棣微微一笑,與他回了應天府。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