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

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楚禎住上了江景房。

望江樓真能望江,且不在六宮內,不過若是在大明常住,這里也不合適。

第二日。

楚禎睡到了早上七點。

隱隱聽到門外有喊他的聲音,才醒過來。

“楚真君,該上朝了——!”

“朱棣?”

楚禎清醒過來,出門外一看,天已經大亮,身穿明黃五爪龍袍的朱棣已經站在門外,看到他出來后,方才松了口氣:

“楚真君請快些洗漱更衣,早朝就等著你呢!”

楚禎現在就有一種上課遲到,全班都在等他來的感覺。

趕緊回屋里換衣服。

但宮女們已經走進,捧著各色衣物、配飾,準備伺候他換上。

明朝親王、郡王也能用五爪龍,形態與皇帝太子的有些不同。

楚禎想了想后,還是換上這套大明尚衣監縫制的五爪龍服裝,照了下鏡子,果然帥氣十足。

出門后,朱棣略看一眼,趕緊讓楚禎上了肩輿,一起前往奉天殿。

路上。

“楚真君,待會上朝的時候——”

“禮儀是吧?我懂,放心,不會讓你爹難看的。”

朱元璋一統天下后,認為是元朝的寬松政策導致天下失去秩序,所以他讓禮部給臣民定下了一系列規矩。

楚禎雖然不受禮法約束,但朝會上還是給洪武帝一個面子,免得天子威儀受損,導致叛亂頻發。

“這倒不是。”

朱棣臉色有愧,說道:“是這半年來,父皇改革太多政策,又興建戰船、槍炮等,最近又在準備云南戰事,以及國子監新增數學,物理等科目的事,讓不少大臣紛紛上奏諫言。”

花錢的地方不少,進錢的地方卻只有開海。

楚禎笑道:“我倒無所謂,去聽聽他們說些什么。”

朱棣見他聽懂了,也就沒再說。

來到奉天殿,足有上百位穿著朝服的官員列在殿外,朱棣已經下了肩輿,但卻讓楚禎繼續坐著,一路抬到了奉天殿前。

楚禎被諸多文武官員齊刷刷的看著,一雙雙的眼睛,眼神各異。

有驚訝,有憤恨,也有帶著笑意的迎他。

朱棣讓抬肩輿的八位太監在殿門前停下,“請楚真君下輿!”

燕王都行禮了,何況其他人?

一眾等候的大臣們,也紛紛行禮,請楚禎下輿。

“不必多禮。”

被朱棣、朱元璋這兩人架在火上烤的楚禎,朝眾大臣笑道:“陛下許我不受禮法約束,各位也不必對我行太多禮數。”

“竦萃丘冢,禮不可廢也!”

殿外,一位靠近楚禎的大臣,含著怒意看他。

楚禎沒聽懂。

也不打算理會他。

在儒學的范疇內和他們理論,那是一點勝算都沒有。

“楚真君,請!”

太子朱標從殿內走出,親自來請他進殿內。

眾大臣中,有不少人都是手持笏板,眼皮子半睜半閉,一副什么都沒看到,也不想多說的模樣。

楚禎走進奉天殿,看到殿內四品以上的官,為首的幾個估計就是胡惟庸,李善長,各部尚書,都督僉事等。

龍椅上還沒有人,底下放了兩張椅子,左右各一張。

太子朱標請他上座,楚禎也就坐下來,面朝大明眾大臣,外加一個朱棣。

這體會頗為奇妙。

不是大權在握,楚禎并不在意在一個朝代內的權力。

而是親自見證、參與到歷史中。

見證歷史,記下的史事才不會有偏差。

“啪!”

鞭響,奏樂,朱元璋從側門走進,儀禮司的司贊唱禮。

眾大臣紛紛作揖禮,楚禎也站了起來,迎洪武大帝走進殿內,坐到臺上御座,俗稱龍椅上坐下來。

“楚真君請就坐。”

朱元璋也對他客氣了下。

禮儀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來的。

幸好,楚禎大概也只上這唯一一次朝會,以后是說什么也不來了。

早上七點鐘朱棣就來到他門前喊他起床!

現代人要是當了皇帝,肯定也是嘉靖萬歷,統統不上朝!

“百官奏事!”

禮儀完畢,司贊再唱禮,讓官員啟奏,朝議開始。

楚禎沒說話,看著大明朝的官員到御前輪番奏事。

水患,民情,倭寇,農事,故元朝廷動向等。

事不大,但不聽又不行。

等了一會,終于有官員上前。

“陛下,臣何公晏,彈劾楚真君。”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雖看不到百官騷動,卻能看出眾多官員受到的震動。

終于來了。

楚禎笑了下,等他說完。

御座上的朱元璋淡淡問道:“卿要彈劾何事?”

何公晏手持笏板,啟奏道:“楚真君位雖高,卻不能作為群臣表率,初次上朝就失了儀禮,忘了時辰。且如今又坐于太子之側,與儀制相悖。臣請陛下去掉楚真君座椅,儀制與王公等同!”

有理有據。

楚禎都覺得他說的好!

眾大臣雖然沒開口,但肯定大多數人都贊同。

“楚真君之事不必再議。”

朱元璋卻一口否定了何公晏的諫言,說道:“楚真君從天上來,能看后世千年事,非是大明臣民,自不必守世俗禮儀,你等若有意見,等你們也能看后世千年事,再來跟朕要真君封號!”

一席話懟得何公晏啞口無言。

但很快又有大臣站出來,“陛下,楚真君雖是天上仙家,可今日朝會卻讓陛下等候多時,此事……”

“不用擔心這事。”

楚禎終于開口:“我也就上這一次朝會。”

遲到的事總算過去。

但很快又有人站出,上奏進諫,請陛下停下建造耗費巨大的新戰船。

此外,又有人出來,反對胡惟庸正在做的丈量田畝一事,斥責此事耗費巨大,卻于民無利。

“陛下,臣啟奏,浙江一位姓宋的女子因不再裹腳而被夫家退婚,而跳水輕生,裹腳纏足一事……”

“陛下,臣啟奏,廣西容縣有人借楚真君弟子之名,聚眾亂法……”

一件件事情仿佛商量好了一樣匯報。

先前禁了纏足,如今又再次提起。

遠不是只要政策下達,沒人反對就能順利實行那么簡單。

朱元璋讓他們一件件稟告。

最后快刀斬亂麻:“查明事實,若是事情因纏足而起,撫恤跳水輕生的女子家里,抄了那男子的家,令其族內男丁充軍,七十以上亦不得免。朕要看看誰還敢因大腳而退婚的!”

“以后凡敢以楚真君之名在外招搖撞騙的,一律處死,追隨者同罪,令各縣衙教導民眾,切不可信。”

朱元璋又對楚禎說道:“野廟和尚、游方道士借鬼神之說欺騙百姓錢財,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屢禁不絕,楚真君勿要介懷。”

楚禎笑道:“何止大明,哪朝哪代都有詐騙的。”

御座朱元璋再問:“眾卿還有何事?”

殿內安靜了一會。

“陛下!”

一位胡須灰白的年老大臣站出,“臣宋濂,啟奏。”

宋濂!

楚禎對洪武朝的官員印象不多,除開胡惟庸李善長外,就只有這位太子老師了。

但這宋濂說出來的話,就不怎么好聽了。

“臣請陛下于科舉考試中,不再考核算術,復歸宋、元舊制;國子監不再教授物理、化學,只令工匠習之。天下士人依舊研讀記錄圣人之心的六經。”

滿朝文武紛紛看來。

楚禎直覺沒錯,剛才那一系列事情,裹腳,海船,禮儀等,都是針對他一人。

也可以說是針對朱元璋推行的這一系列政策!

上來就針對個人是愚蠢的,這些朝廷官員個個都是聰明人,會從各方面先挑出毛病,再廢掉科舉中的數理化。

盡管還未實行。

“國子監現在不教六經了?”

楚禎先問。

“教。”

“未來陛下會廢除科舉中的六經?”楚禎問御座上的洪武帝。

“圣人學問豈可輕廢。”

朱元璋回答他。

楚禎笑道:“那不就成了?科舉不過是加入數理化,又不是不考六經了,你們還反對什么?”

反對者遠不止一個宋濂。

又有人站出來。

“陛下!”

錢塘上奏道:“秦一統六國,焚書坑儒,二世而亡。秦末大亂,漢高祖敗項羽于垓下,定鼎天下,以‘太牢之禮’祭祀孔圣人,方有漢家四百年。

如今陛下言楚真君自天而降,要廢黜圣人學問,學這不知所謂的數理化。

臣敢問楚真君,數理化能治天下否?”

手持笏板的錢塘抬起頭,直視太子右側坐著的應天護國真君!

奉天殿內安安靜靜,卻透露著比戰場廝殺還要激烈的氣息。

接著,又有人站出。

“臣韓宜可進言。”

韓宜可不亢不卑的啟奏道:“楚真君固然神通玄妙,然圣人學問流經百世,為天下之本,如今陛下與楚真君欲要改易天下讀書人所學,臣以為,此乃禍亂之始,請陛下三思!”

即便楚真君,也不能動搖圣人地位。

這些大臣是奸臣嗎?

不,相反,每一個都是忠臣,是良臣。

就拿宋濂來說,《元史》就是他負責主修的。

韓宜可是御史,敢于直言上諫,為此入獄也不怕。

還有錢塘,據說當初朱元璋要把孟子請出文廟殿,抬棺進諫的就是他。

面對這些忠臣,朱元璋的刀也不好使了。

滿朝文武。

朱標,朱棣。

李善長胡惟庸,指揮使毛驤,殿內眾太監。

以及御座上的朱元璋。

都在等著楚禎開口!

“我有一千個理由反駁你們。”

楚禎的話回蕩在大殿內,“但我知道,伱們也能從你們所學的圣人學問中,找出一千句來反駁我。”

朱標先看楚真君,再看向老師宋濂。

底下,大學士胡惟庸心里翻江倒海。

按理說,他是因楚禎而撿回一條小命,本該登門道謝,主動討好他。

但楚真君驚人的言行,實在讓他捉摸不透。

“我沒學過多少儒家知識,只用儒家中的三句話來回答你們。”

楚禎繼續說道:“第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

這句話三歲小兒都會念,遑論此刻大殿中站著的大明文武官員!

“第二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第三句,是宋朝蘇軾寫的,渺滄海之一粟,寄蜉蝣于天地。”

說完后,不等他們思考,楚禎又說道:“儒學發展千年,早已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只要肯去翻書,總能找到解讀孔子的話,以駁斥其他學問。

但我的眼睛告訴我,歷史如長江黃河,勢不可擋。

漢朝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未來有一日,世人也會罷黜儒學,轉學其他知識。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

楚禎講完了。

大殿內安安靜靜。

御座上的朱元璋,心里終于暢快了!

他叫楚禎來,為的就是他腦子里那些后世的學問。

換做任何人,即便有了腹稿,也說不出楚禎這樣的氣勢!

“其他學問,是數理化?”

韓國公李善長終于開口。

“在這里我不想多說,免得誤了朝廷事。”

楚禎想了想,“下次有機會的話,我會在國子監開一堂課,講天地萬物,風雷火山,或許還講一講日月星辰。”

朱元璋懂他話中“或許”的意思,這小子還是想讓他廢除民間不得學天文歷法的規定。

“不過。”楚禎朝朱棣笑了下,“下次我來不知是何時,想去聽的得慢慢等著。”

“你們商議你們的事吧。”

楚禎再說道。

哪里還有其他大事?

朱元璋很快吩咐散朝,叫上了楚禎,一起離開了奉天殿。

太子朱標也叫來老師宋濂,四弟朱棣,韓宜可等人,問他們怎么看待楚真君的那些話。

其余朝廷大臣,也紛紛結伴而行,議論著楚真君那三句話的意思。

以及所謂的“天地萬物,風雷火山”,到底是什么!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

這句話注定會傳遍大明,傳入天下讀書人耳中。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難道大明朝,會罷黜儒家?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