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

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楚禎,李清照繼續聽林妹妹講述宮里事。

李世民也在聽。

“吃午飯時,皇后、皇帝與母親多是聊當年的事,皇后問我愛吃什么,命宮女去膳房端來。”

林黛玉說她們吃飯時也聊天,這點和在賈府不同,估計是因為沒有女史女官在身旁,而兩人又久別重逢的緣故。

楚禎問林妹妹:“皇帝身邊沒太監?”

“有的,母親喚他做應公公,領著三個小太監伺候皇帝。”

“嗯。”

楚禎點頭,這位應公公應該是原齊王府的太監,所以賈敏認識。

黛玉繼續說:“用完午膳,皇帝便離開了,皇后帶我們去坤寧宮東邊她寢居的地方,宮女在外頭等候,皇后方才把我叫過去問話。”

楚禎看過去,見林妹妹有些臉紅,想來是皇后握住她的手,或者抱一抱她揉揉臉,喜愛得不行。

畢竟是閨蜜的女兒,若不是皇后身份,都可以認她做干女兒了。

“后來,母親讓我到一旁去看書,她和皇后單獨在一塊聊。”

林妹妹猶豫了下,才說:“聊什么我未曾聽到,只在離開皇宮時,母親掀開馬車窗簾,望著皇宮好一會,放下簾子后和我嘆氣著說:

‘你張姨過得也不容易,她想見你也只能每月召見一次’。”

見黛玉其實就是見賈敏,皇后每年正月都會在坤寧宮接受命婦朝見,錫宴。

其他時候雖然也可以召見命婦,但次數多了終歸不好。

林黛玉又繼續說:“聊完之后,皇后讓宮女去召鳳藻宮女史,也就是我二舅舅的女兒賈氏,來坤寧宮見我們。”

楚禎和李清照遠遠對視一眼,兩人都知道了,這位鳳藻宮女史,就是賈政的女兒賈元春,后面被封作賢德妃。

“鳳藻宮是什么?”楚禎想一解之前看書時的疑惑。

“鳳藻宮是西六宮,老太妃住在那頤養天年。”

“太后住哪?”楚禎又問。

“皇太后在東六宮,也叫大明宮,與太上皇住一起。”

妥了。

楚禎終于明白,為什么賈敏說張皇后過得不容易,又為什么賈元春說皇宮是“見不得人”的地方?

全因為大順朝的皇宮內,龍爭虎斗,宮女、太監、女官女史們,分為了好多個派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一派,是西宮老太妃,她輩分最高,雖不是太皇太后,但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不論皇帝還是太上皇,都得恭敬孝順的對待她。

另一派,則是東宮皇太后,她背靠太上皇,又是當今皇帝的嫡母,能輕易把張皇后壓得死死的。

最后一派,就是賈敏閨蜜張皇后,她雖名義上掌管后宮,但許多事壓根就不能做主,如果她也和馬皇后一樣分配荔枝,光是怎么分都得仔細思量。

和馬皇后的權力完全沒得比。

另外。

除了老太妃和皇太后,還有一尊大佛——太上皇,也常年住在東宮。

三派加一佛,大順朝皇宮內暗地里的斗爭之激烈,可見一斑。

別說賈元春封貴妃,就是皇帝在后宮,都不能事事順心。

“這太上皇還賴在東六宮住?賴多久了?”

朱元璋抬起頭,問了林黛玉一句。

“怎么叫賴?”楚禎笑問。

“除開宋朝那幾個,你還見哪大一統皇朝的皇帝是主動禪位的?即便是主動退,大事還是決斷于太上皇。”

朱元璋意味深長的看了李世民一眼。

楚禎從他對太上皇的說法,可以看出,朱元璋即便當太上皇,也會繼續掌管軍政大事。

至于許多人開玩笑說的,如果朱標謀反,朱元璋還樂呵呵的退位,楚禎覺得不可能。

太子謀反相當于你兒子將你綁在病床上,逼你把家產全部轉讓,是個人都覺得憋屈。

“太上皇因何禪位給齊王?”

李世民看向林黛玉問道。

林黛玉還是不能回答,只知道太子犯事,而皇太后只有一位嫡子,齊王有一位同母弟,稱忠順王。

幾人都不提李世民的事。

太像了。

李世民也沒有說自己的事,繼續喝茶。

楚禎覺得,二郎這一年果然變了許多,換做是他十六歲時,提到這些事他估計連問都不問順朝齊王為什么能登基,換做是十九歲去洛陽時,他估計會尷尬的辯解。

而如今,李世民用喝茶,輕輕的揭過這事。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繼續看奏折,不發表意見。

楚禎笑道:“林姑娘繼續說,伱表姐來了之后呢?”

林黛玉朝他一笑,說道:

“我與母親和皇后又回到坤寧宮正殿,一會兒后,表姐來到,見到我母親后,不禁落下淚來,我母親忙去安慰她,皇后娘娘給她免了禮數,又賜了座。”

林妹妹一番話,其實已經是為賈元春做了掩飾。

皇后于坤寧宮召見賈元春,是很正式的場合,賈元春應該先行拜禮,再由皇后把座位賜在賈敏身旁,讓姑侄二人見面。

賈元春見到賈敏后就流淚,是失了禮數的。

幸好張皇后不會怪罪,甚至會攔住女官,不讓其問罪于賈元春。

林黛玉繼續道:“皇后問了表姐一些事后,以姑侄久未見面為由,讓母親與表姐和我去了坤寧宮偏殿,母親與表姐說了許多話,約有半個時辰,回坤寧宮面見皇后,賞賜、謝禮后,我們便告辭離開,按原路回賈府。”

至于說什么話,這些不是大庭廣眾之下發生的事,所以林黛玉不說出來。

一趟皇宮之行總算講完。

雖然是家長里短,但楚禎和李清照聽得津津有味,林妹妹這些話,已經透露出許多紅樓夢內沒有寫的關鍵信息。

“你表姐入宮多久了?”楚禎問林妹妹。

“快十年了,一直在鳳藻宮伺候老太妃。”

賈元春不是以皇帝妃子的身份進皇宮的,所以她后來能被新皇帝冊立為貴妃。

快十年,一直在鳳藻宮。

可以想出賈元春在宮里地位實在不怎么樣,全靠老太妃撐腰,之后的封妃,大概率也是老太妃支持,她才得以封賢德妃。

當然,也或許是新皇帝想拉攏賈家,分化四王八公。

楚禎轉頭問李世民:

“二郎,如果你是永安帝,你會怎么從太上皇那里奪權?”

永安是如今大順朝的年號。

李世民沉默了一會,才無奈一笑:“楚先生,你該問我會不會和太上皇爭權。”

他已經知道史書上的玄武門之變。

雖然楚禎沒說他父皇之后如何,但大概率……也是太上皇。

“天底下豈有不想爭權的皇帝?”

朱元璋頭也沒抬,繼續看大明朝的奏折。

李世民沉吟一會,很快坦然道:

“也罷,就當我是齊王登基后的皇帝。”

在唐朝,齊王是他四弟李元吉。

李世民笑道:“如果我要和我父皇……和太上皇爭權,而我又一無所有,外面的兵將都不認我,我是倉促登基。”

先假設好,否則,他順利登基的話,朝中內外都有他的人,將士全都認可他。

這還用爭權?

在楚禎幾人的目光下,李世民神采奕奕,繼續說道:

“我若當了皇帝,前幾年會十分孝順太上皇與嫡母,外加那位老太妃,讓皇宮內外,地方百姓皆知道我登基了,是大唐……是大順朝正統!”

“倉促為帝,根基不穩,坐穩皇位方為上策。”

朱元璋很認可李世民的第一步計策。

不管真心還是假意,都要在登基的幾年內孝順太上皇、皇太后,以免自己被廢黜。

永安帝登基已十年,這一步他已經走過。

李世民再說道:“期間,我會慢慢提拔身邊內臣,讓他們替我辦事,在召見群臣時,觀察他們是否能為我所用。若有外戚,則重用之。”

身邊無人可用時,老婆娘家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外戚不多,或當不了大事,老婆閨蜜的丈夫也是一個選擇,比如點他為探花,下放去當巡鹽御史、右僉都御史之類的官。

幾年后再提拔回京。

“密切關注宮中宿衛,京城禁軍的調動,先想辦法掌管皇宮城門。”

李世民沉聲道:“太上皇想要廢黜坐皇位數年的皇帝,只能動用武力逼迫退位,掌管皇宮宿衛能防止自己被逼宮退位。”

“為何?禁軍呢?”楚禎問。

“因為皇帝才是正統,太上皇只能以宮變奪權,禁軍從名義是拱衛皇帝之師,太上皇即便命禁軍統帥領兵進城,士卒也多會猶豫,士氣不高,即便來到皇宮前,只要緊閉宮門,皇帝登上城墻,以封賞許諾,禁軍未必不會倒戈。”

“因此,皇宮宿衛軍,宮門守衛是第一關鍵所在!”

李世民再次說道。

正統之名太重要了,只要皇帝能動,禁軍就有辦法擋住,大不了堅守宮門,發出詔令召集各地勤王軍。

皇宮一旦淪陷,皇帝被控制,面對太上皇就沒半點辦法了。

太上皇以前也是正統。

“已經控制了宿衛軍和宮門呢?”

楚禎笑問他。

隱隱有種提前演習的感覺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笑道:“如果皇宮已被我控制,而太上皇仍未發覺,或者發覺了但不想管,那我便會一步步掌握禁軍與朝廷,最終把禁軍統帥撤掉,或以退為進,讓他升官,當兵部尚書也罷,大將軍也罷,但禁軍統領得是我信得過的人。”

楚禎想到了王夫人的哥哥,京城節度使王子騰,又問:“怎么掌控朝廷?”

“無非提拔、分化、貶黜。”

李世民道:“老臣會以太上皇為首,那我便專挑那些老臣的過錯,抓住破綻就狠狠訓斥,只要慢慢來,這些老臣終究會土崩瓦解,我提拔的新大臣占據朝廷。”

楚禎點頭贊同。

總會有覬覦權力的臣子,新皇帝利用好他們,讓他們去牽制圍剿那些老臣。

不幸的是,寧、榮國府就是那些老臣。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