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第74章 民族英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時空史記 >>超時空史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章 民族英雄

第74章 民族英雄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業火之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業火之劍 | 超時空史記 


“長春宮在這里?”

楚禎搜索到了地方,長春宮距離長安約一百公里,位于長安東北方向,直線距離虎牢關三百公里。

李世民點頭,伸手指了指地圖:“是這個方位。”

“去虎牢關要過洛陽,你要怎么救援?”

“穩扎穩打,只率三萬軍過去,沿途攻下一些城池以守糧道,自西面威逼洛陽,令王世充從武牢關退軍。”

李世民又指了指武牢關以西,說道:“這里是李密占據的地方,只要他能在武牢關堅守一些時日,他的部下會召集兵馬來支援,到時看他是退回滎陽,或者回瓦崗。”

朱元璋笑道:“他大部分兵馬都已帶來圍攻洛陽,部下能召集來的人也只能充一下聲勢。”

“雖如此,卻也能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可惜你們沒有船,坐船順流而下直逼洛陽,掀了王世充老巢。”

“李密堅守武牢關,王世充恐怕已猜到我會來。”

兩位軍事天才就著地圖商議計策。

楚禎截了不少地形圖,聽著聽著,笑道:“干脆不去救,讓李密敗逃長安,二郎你就能獲得不少猛將,瓦崗五虎,還有魏征,徐世勣,每一個都不簡單。”

李清照在一旁笑,與林妹妹竊竊私語。

她們讀過史,知道這些人的厲害。

如今楚禎點出,就是讓李世民去收為己用。

“這才是好計策。”

朱元璋哈哈笑。

李世民卻搖頭,說道:“王世充如今在洛陽大權獨掌,東都本就繁華,若他再占了瓦崗軍的地界,假借隋帝之令,招撫瓦崗殘部,廣納賢士,未來必成大患。”

李家雖然也是造反,但因為已經建國,所以不認洛陽登基的楊侗。

楚禎笑道:“如果王世充登基稱帝呢?”

“他稱帝?”

李世民仔細想了想,說道:“王世充家世不顯,跟隨母姓王,乃是以戰功任江都通守。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被竇建德殺死,王世充才得以領洛陽兵馬。

他可為權臣,擁越王以占據河南,若是篡位自立,隋之舊臣恐怕不會服他。”

“不愧是二郎!分析得井井有條。”

楚禎只能贊嘆。

李世民指出王世充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得位不正,人心不齊,導致隋朝舊臣在唐軍打來后,紛紛開城門投降,王世充的地盤頃刻間土崩瓦解,洛陽又變孤城。

再加上王世充人品問題,雖然能善待降將,但最終被他俘虜的人都紛紛背棄他。

比如瓦崗軍那一批。

所以說,司馬懿真不是人人都能當的,曹操都沒篡漢呢。

“我給你們看一段視頻吧。”

截好地圖后,楚禎朝李世民四人說道。

“視頻?”

李清照拉著林黛玉來到了楚禎身邊。

李世民和朱元璋這才打量了下,這位羞于拋頭露面的大順朝林小娘子,見她年齡雖小,卻已經長得極為出眾,天姿國色難再掩。

林黛玉臉上微紅,朝二人行了一禮,便與李清照來到楚禎身旁。

“視頻你們可以當做歌舞、戲曲來看,是演出來的。”

楚禎解釋了下,點開了某彈幕站上別人剪輯的視頻。

視頻名為:

一曲《精忠報國》,看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島,國家領土寸土必爭。

前面一小段劇情后,一位將軍拔出長劍,下令全軍出發。

雄壯激昂的音樂響起。

“狼煙起,江山北望。”

海上,百艘戰船揚起風帆,戰事一觸即發。

李清照看得尤為激動,緊緊攥著林黛玉小手,眼睛看著電腦屏幕。

朱元璋,李世民二人則是看投影儀。

“鄭成功父親叫鄭芝龍。”

楚禎給他們講解“早年帶領百姓往琉球島墾荒,被視為海寇,清軍打來時,鄭家領兵反抗,因功被南明蒙隆武帝賜姓朱,名成功,所以人稱‘國姓爺’。”

一句南明,讓朱元璋臉色沉重。

戰鼓響起。

李世民聽到一道劇烈聲響,鐵管冒出煙火,大量士卒拿著一根鐵棍上了城墻。

正當他不知何意的時候,大量如雷霆般轟鳴聲開始發出。

未等他多想,船上的鐵管再次發出猛烈聲響,李世民又看到一個夷狄拿起一個圓筒放到眼睛前,他又疑惑了下,才想起來楚禎送他的望遠鏡!

后世戰場上,望遠鏡已經雙方都擁有。

而且!

大海上,一艘艘巨大船只中,煙火伴隨轟鳴不斷冒出,響徹四海八荒。

戰事越加猛烈,火光沖天,如雷霆般擊沉一艘大船,碎屑亂飛,整艘船化為了烏有。

李世民心中激蕩,他又看到那些城墻士兵拿著鐵棍對著城下開火,緊接著是雜亂的沖鋒,將士涌上岸,攻城,炮擊。

煙火四起,短兵相接,強弩射出能爆炸的利箭,一舉轟開了城門!

雙方在城內激烈交戰。

他終于看清楚了,城內是一群西域夷狄!!

攻入城內的,是中原王朝的士兵,即大明洪武帝的子孫所統治的國家。

西域夷狄投降后,視頻也隨之結束。

李世民還沉浸在剛才的戰場畫面中,久久沒有回神。

楚禎又看向李小娘子和林妹妹,她們也都是第一次看視頻,更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戰場,兩位女孩子頗有些被嚇到的樣子,雙雙緊挨在一起。

朱元璋則是背負雙手,微抬著頭看投影儀上定格的畫面,沉默著。

楚禎等了一會。

再次播放視頻,把聲音調低,笑問李世民:

“二郎,感想如何?”

李世民眼睛繼續看著視頻畫面,問:“這能放出煙火的鐵管,就是未來戰場上的神兵利器?”

“對,唐后期出現火藥,宋開始普遍使用火器,稱作火炮,是將火藥放入一根大鐵罐內引爆,讓巨大鐵球射出,與投石機類似。

明朝時,洪武帝和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就已經大量使用火炮轟擊對方。”

“朕和陳友諒在湖上打了一個多月。”

朱元璋隨口接道:“但我船上可沒有落地爆炸的炮彈……你這有這種炮彈嗎?”

“我這有,但大明目前造不出來,只能用火繩做延時引爆,和宋朝的各類火器差不多。視頻里是錯誤的。”

能落地瞬間爆開的榴彈,要很晚才出現。

扔出去就炸開的,宋朝就已經有了,應用在戰場的時間比西方早許多。

看著視頻,李世民感嘆:“若是我大唐有一百門這樣的炮,三萬軍我就能打下洛陽!”

“一百門?”楚禎笑著看向他。

“洛陽城墻很堅固,地基厚有十丈,擁有的投石機也不少。”

十丈就是三十米,城墻厚度大概也有十多米,楚禎想了想,果然影視劇是假的,如此厚的城墻,一百門炮真不夠。

“如果大炮能在四里地外打出呢?”

楚禎又問他,這一次朱元璋也看過來了。

“四里地?!”

李世民錯愕看向他,半晌,才說道:“若是能在四里地外點炮,需用十門炮打上三四日,城內守軍只能出城來與作戰,這炮不知能多久發一次,三萬軍也許不夠。”

他反而謹慎了,沒有因為看到大炮就覺得必勝。

畢竟兩軍短兵交接,還是看陣型。


上一章  |  超時空史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