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保守,或目光回避指指點點。
或側目驚嘆。
卻無一例外的全部被碾壓震懾,無人敢輕易上前。
同一時期,國際友商則更懂得欣賞什么是“美人如花”。
有人直白上前交談問起服裝來歷。
更有外籍旅游攝影愛好者沿路跟拍。
陸淼看得見周邊國人異樣的目光,自然也聽得見一些刺耳的聲音。
但是無所謂。
總要有人豁得出去走在第一步。
而當有人跟隨她的步伐往后排遷移時,她的引流計劃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后排沒有人流量沒關系,那就把人流量帶過去。
廣交會幕后負責方的諸位大佬,也沒想到陸淼會來這么一遭。
但見陸淼外交能力強盛,與人侃侃而談,調動那些難搞的老外很有一套。
為了迎合這位陸部長行事,也為了保證展會正常進行、促成更多的外匯定單。
各方大佬眼神交匯,簡單交流,不多時,陸淼身邊便多了六位近身維護秩序和安全的便衣警衛。
制衣廠超前另類迎合西方審美的現場布置,不光吸引外籍人員,國人也覺得十分稀奇。
什么:
“瞧啊!衣服都穿在假人身上呢!”
“呀,那個女假人手里捧著花,那邊那個穿西裝的,手腕上還戴著表呢!”
類似這種言論,陸淼在與外籍友商交談做介紹時,依稀聽見過許多回。
是的。
那些都是她之前多次跑百貨大樓做的特別準備。
說好了中高端品質,那必然就得烘托到位。
把勢頭架起來,事后雙方議價,自己這邊也有底氣。
而能把人吸引過來,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成交概率。
陸淼身上穿的衣服就是從京北制衣廠出來的。
她無疑是全場最大的亮點。
有她這個存在,加上流利外語直線溝通的加持。
王月華等人從一開始盯著人模身上的手表,生怕被人摘走,到后面收到第一份合作意向單時的側目看陸淼。
再到后面合作意向單一張接著一張遞過來,王月華及一起從廠里帶過來的大小車間主任,一個個的都恨不能忙出重影來。
她們都是初次參加廣交會,過來匆忙,對廣交會的事情也沒了解多少,跟人語言還不通。
拿到意向單后,王月華等人都有點抓瞎,不知道后續流程該怎么辦。
陸淼被外籍友人團團簇擁,王月華也沒辦法找她問。
所幸陸淼事先有過預料,把于紅留在了王月華身邊。
于紅過去跟在陸淼身邊參加過廣交會,一些合作流程都是熟知的。
有于紅的輔助介入,再等下午陸淼抽出空閑時,親自帶著王月華等人去談合同。
王月華等人這才得心應手許多。
再說陸淼身上衣服的事。
之前陸淼給制衣廠的那些服裝草圖,王月華選擇其中八款做了板型為陸淼量身定制。
但這次過來,陸淼只選了其中四套。
加上國英社為她準備參加這次展會活動的旗袍,衣服總計有五套。
陸淼原定換著來,頭幾天一天一套,把勢頭穩住就行,后面倒也不用再那么大費周章。
只是沒料到活動進行到第二天下午收尾就有了變故。
原因是通過兩天的觀察,高層大佬發現一個定理,陸淼身上似乎有一種魔力。
行走在展會之中,似乎她在哪個鋪位前有過停留介紹,那么這個鋪位就一定能開外匯單。
說不清是她能言會道、溝通有技巧,還是那些國際友商對她有極致的包容。
總之,就好像是她說某一樣東西好,那些洋人就一定會買單一般。
高層大佬只在幕后觀察,并沒有親身在陸淼身邊停留過,所以不知道細節情況。
但這并不影響大佬們發號施令。
下午閉展,先是詹部長被人請走。
等到傍晚陸淼陪同王月華等人談完新的合約,在送王月華等人回住處后,陸淼也回了酒店。
彼時晚上七點,陸淼進酒店大廳還沒喘口氣,接著又來了車接她走。
展會內部緊急會議,高層大佬會上認可陸淼可圈可點的外交、對接能力,但同時也囑咐陸淼,不要偏科太嚴重。
大致意思就是說,陸淼把京北制衣廠的勢頭造得太盛,目前頻頻開大單的只有京北制衣廠。
像廣州本地這種本身就是服裝經濟區的一些知名廠家,反而被甩得落后很大一截。
這就很不符合常理。
高層溝通的意思是陸淼既然有能力,那就要盡可能的雨露均沾。
國營廠子百花齊放才是真正的雙贏。
大領導請陸淼過來開會,說的話可不是在打商量,而是高級指令。
拒絕是沒辦法拒絕的,陸淼只能保證個人盡力而為。
高層領導也在會上給她開了最大權限,承諾成交廣交會期間,只要有需要,會上所有國營廠商任她調遣。
整個會議開到九點結束。
鑒于廣交會只開展半個月的時間,現如今又已經過去了兩天,余下十三天的時間每天都極其珍貴。
縱然壓力山大,陸淼也不敢有片刻的停歇。
從政府大樓出來,陸淼拿著紅頭文件,直接讓司機開車去廣州當地參展的服裝廠。
大晚上的上門調動人員,親自看貨、選貨、搭配。
這中間也有部分阻力,比如當地廠長并不看好她的眼光和選品等。
陸淼累了一天,大晚上的也不想跟人對峙。
便放棄了大部分選中的款式,只選中其中自詡相對經典的幾個款式試水。
她固然有超前的審美,但也不敢說自己的選擇就一定對。
總之,一半一半吧!
就像機會也是。
她盡可能地多爭取,多創造。
至于能不能抓住,那就只看個人了。
京北制衣廠這期帶來的服裝,是由陸淼提供的草稿圖。
其內容風格要不講究的是高級和性感,要不就是時裝和個性。
論市場,會更加適配歐美那邊。
而現階段國營服裝廠設計的服裝,不能說不美、不好看。
也是有好看的。
只不過款式相對保守,裁剪也相對寬松,一些修飾身形的款式很少。
這和國人認知方面也有很大的關聯。
因為有很大一部分群眾始終認為,女人及年輕姑娘穿著好看或穿的清涼暴露了是不對的。
這一點在未來二十一世紀都是常有的事,更別提是當下的八十年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