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淼是敢要價的。
周師傅那邊加上刺繡,算下來每尺三十五塊錢的布料,她給程英杰的報價是七十塊。
能抽走其中一半。
她做的是信譽品牌,這期料子的刺繡初稿也是她勾的。
程英杰之所以那么果決的找她來辦這個事,也是因為見了她的上身效果。
這錢,她拿得心安理得,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再說回布料的事。
三百尺的料子,程英杰那邊全款下來是兩萬一。
預付一半訂金,就是一萬零五百。
數額較大,又是跨市、跨行的匯款,這筆錢足足等了三天才到賬。
陸淼收到消息,當時就算了一筆賬。
她事后找周師傅說這件事時,順路帶了一大兜子的厚重信封。
周師傅是手藝師傅,祖上都是匠人。
為了傳承手藝,才一直掛著牌匾默默堅守著。
本身手里也不富裕。
他加工的料子還都是從別人那里精挑細選帶回來的。
料子的價格不便宜,三百尺也不算小規格。
如果讓他自己墊這個錢,他哪里拿得出來?
這種事,不用他老人家開口,陸淼主動就先送過來了一半作為訂金。
五千多塊,反反復復點了幾遍,足數了四十多分鐘。
當面點清,確定沒問題周師傅才收下。
對于國營廠子來說,幾千塊可能是小錢。
可對于個人來說,這就是天文數字。
周師傅本來不太敢收,但是不收不行,他手里確實拿不出那么多錢。
三百尺的布料,這五千塊錢也未必夠。
但他可以先跟老友那邊溝通著,余下的過陣子再給……
話說回來,周師傅看向陸淼道:
“小陸啊,這錢我先緊著這批料子來,之后等齊活兒了,我再給你相應的一部分。”
傳承手藝、靠手藝吃飯是一碼。
人情世故是另一碼。
他這兒除了偶爾哪戶條件好的人家辦喜事過來扯幾尺料子外,平時基本沒什么人進出。
陸淼帶來那么一大筆的活計,周師傅由衷感激她。
可陸淼聽了這話直擺手:
“不用了周師傅,能有這筆生意也說明先前的文化宣傳工作取得了一部分的成功,這對我來說就是認可,而且論說好處,那頭已經給過我了,您這要是再給,我該不好意思了。”
陸淼不會讓自己虧,但她心也不至于那么黑,已經抽了那么一部分,哪能再要?
要是什么輕省的工作,她也不說什么了。
可這是刺繡,一針一線,能磨瞎人眼睛才繡出來的。
陸淼邊說邊往屋外退。
周師傅手快,趕緊抓住她胳膊肘:
“不不不,一碼歸一碼,你該收!”
“不,不用!”
“小陸,這事兒你該聽我的……”
“真不用,周師傅,您要是非這樣,以后我再不來了!”
一通拉扯,簡直都快扭打起來了,陸淼態度始終果決。
周師傅拿她沒轍,也怕她以后真的不來,只好嘆氣妥協。
事兒暫時揭了過去,陸淼在這邊院子待了一會兒,就先回去了。
隔天中午她又來了一回。
帶著陳向東一起來的。
周師傅不在,應該是忙那三百尺料子去了。
院里只有十二歲的小徒弟秀蓮在。
不過不要緊,陸淼這次過來壓根也不是為了找周師傅。
感冒了先請假,明天白天看情況補,(冷冰冰的文字,嗚嗚嗚嗚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