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小六哥的種子好,三個孩子個個都是好苗苗!”
陸淼拿油紙給她包了半個巴掌大的茶磚和敲碎的散茶,笑聲說:
“將來你這一胎也差不了。”
甜棗樂了:“哈哈,那就借嫂嫂吉言!”
說著接過小油紙包,她又一驚一乍起來:
“不不,你給我一點兒,我帶回去叫他們嘗嘗就行了,要不了那么多!”
夫妻兩口子一個家境好,一個現在在首都也混出了出息。
甜棗猜的出來,別個送他們的東西,指定不能便宜。
她仗著點交情伸手要了,已經很那什么了,哪能要去這么多?
甜棗推辭,陸淼拉著她手,直接塞了過去:
“行了,拿著吧!還跟嫂子客氣?”
陸淼是教甜棗認了些字,但是甜棗這姑娘坦誠率真,過去沒少給她搭把手、帶孩子。
關鍵人家家里還會來事兒。
每回他們回來,過來探望從不空手,還都搶著幫忙干活兒。
雖說拿的東西,不值什么大價錢,可至少行為態度上讓人舒服。
甜棗非常不好意思,陸淼安撫她說:
“好了,這回是沒多帶,不然就給你拿一塊完整的,你拿回去也好看一些。”
“這就已經很好了,外地的茶,還是什么茶磚,擱我們這里哪里有?”
甜棗收了油紙包,認真說:
“這真是沾了你們的光才見了這個世面。”
陸淼感慨她的率真,卻也被夸的心花怒放。
點點甜棗的鼻子,她眼眸彎起哼笑:
“以前怎么不知道你嘴那么甜呢?”
甜棗哈哈直笑。
屋里氛圍友好,兩人相處和睦,關系親昵的如親姑嫂一般。
村里像甜棗一樣過來看望的人有很多,棗花一家也來過。
瓜果菜啊、老母雞的,各家送什么的都有。
陸淼一概看情況,茶葉、水果罐頭、桃酥、糖果等。
看人際關系給回禮。
當然,過來的人里頭,不僅限是村里的。
大隊、鎮上還有縣里的都有。
頭幾天下火車的時候,縣里的小同志說之后領導要安排飯局。
陸淼以為大概率是讓傅璟佑一個人去,就沒太放在心上。
沒料到最后過來接人,卻是邀著她和孩子們也一起去。
回老家就是看看老人,慢節奏放松一下,順帶溜娃的。
陸淼不喜歡應酬,也不太想走那些復雜的人際關系。
但是人都支好場子上門接來了,他們還用了人家的車,似乎也不好拒絕。
陸淼收拾了下,換了身干凈的衣服。
把散在背后的低馬尾重新梳理,編了條麻花辮稍微拉松了一點。
她撒手任其斜斜乖順的搭在肩頭,轉身拉開床尾的新櫥子柜門。
縣里雖然擺了飯,卻并不是上國營飯店。
而是由頭部授意,底下一位中層站出來擺的接風洗塵家宴。
前幾年鬧了次運動,沸沸揚揚的,現在都忌諱拉幫結派那一套。
本來挺好的事兒,怕落人口舌,才有這樣彎繞的安排。
要是是上國營飯店吃飯,那也不說什么了。
現在是要去人家家里,那就不好空手了。
陸家兩位長輩考慮得當,仿佛早料到他們會遇到這種狀況。
行李里早早的就給準備上了兩套精裝禮盒的首都地方酒。
陸淼之前不明白這酒是干嘛使的,現在是明白了。
她取其中一套,一手拎酒,一手抱著小柏川往外去。
胖墩墩的小子很有些沉手,她抱著費勁。
傅璟佑看見,生怕把兒子摔著了,上來就要接孩子。
陸淼偏了一下身,把酒遞給他:
“你抱著他怎么開車?”
傅璟佑還是上前把兒子接了過去:
“到車邊還得有段距離呢,我抱會兒怕什么?天這么熱,一會兒再累著你。”
車在生產隊那邊的西打谷場邊角,從家過去得十幾分鐘。
陸淼就也不跟他爭了。
說去接他手里的酒吧,他也不給。
就那么一手拎酒,一手抱孩子的走在前頭。
這還真是……
男女力量的懸殊啊!
陸淼晃晃腦袋,默默感慨一句便鎖了家里的大門,帶著三個孩子跟在后頭。
到生產隊那邊,傅璟佑把東西放上車。
去賀家打過招呼,才回來帶著妻眷,跟著前面縣里的小車先后出大河村。
縣里某一處單位分配小院,院里原本熱鬧非凡的嘮著。
外面傳來幾聲“蹭蹭”熄火停車聲,院里便也跟著熄了聲。
不多會兒,才又開始有人說話:
“想是來了,桌椅都擺開了沒?”
“擺開了擺開了,現在上菜吧?”
“上吧!可以上了!”
幾家干部家庭的嫂子齊力忙活。
等傅姓一家子進院子,桌上熱氣騰騰,正是落座的好時候。
“小傅哥,這邊!”
胡志遠揚手,率先喊了一嗓子。
沾了和傅璟佑相熟的光,胡志遠今天也參加了這次宴席。
看見傅璟佑進來,胡志遠欣喜熱絡的打招呼。
其他人反應過來,以縣長為首的男人們紛紛頷額招手。
等傅璟佑走近后,拍著傅璟佑肩膀,皆與其言笑寒暄。
女人們則肩負起招待陸淼和孩子們的工作。
其中縣長夫人摸摸陸淼身邊的幾個孩子。
目光看向陸淼懷里的小柏川時,順勢朝朝男人們那邊努努嘴,笑說:
“我聽你蔣大哥說,你姓陸?”
縣長夫人在陸淼手上親熱拍了拍:
“我們年紀都比你大,喊你一聲小陸,使得不使得?”
“自然是使得的,這么多人的飯可不好做,這次真的是叨擾了。”
陸淼微微頷額,揚起的嘴角笑容言語皆十分得體。
傅璟佑是新貴。
陸淼有后臺,又有家庭背景。
具體的家庭有多好,后臺有多硬?
端看前些年她生一胎的時候,縣里鬧出那些陣仗就知道了。
行事態度方面,縣長一家一直是其他的人標桿。
眾人觀風,也都跟陸淼親熱起來。
她這樣一說,別人正好有了話茬。
旁邊一個干部太太笑瞇瞇道:
“小傅同志是新貴,是從咱們縣里出去的人才,他回來我們理應招待,哪能說是叨擾?”
“是這個理兒。”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他有今天的造化,少不了縣里各位領導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