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嫂192 青山依舊在(大結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我在三國當大嫂 >>我在三國當大嫂最新章節列表 >> 192 青山依舊在(大結局)

192 青山依舊在(大結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白馬洛神花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白馬洛神花 | 我在三國當大嫂 
第192章青山依舊在(大結局)

:18恢復默認

作者:白馬洛神花

喬菁菁在陸遜,凌統等的護送下,回江東。

途中。

突然傳來曹操病逝的消息。

曹操死后,曹丕繼承了曹操的丞相之位。

曹操留下遺言,驚世駭俗,卻頗遭封建文人們鄙視。

喬菁菁個人縱不喜曹操,恨他這些年欺壓江東,卻評價他臨死之言觸及靈魂真諦,是真丈夫。

傳言,曹操臨死的時候,最放心不下自己身邊那一眾姬妾們。

曹操十分貼心地幫這些年輕姬妾們想好了后來的度日之法:她們可以做針線、做衣服、做鞋襪以養活自己。

當時的武將文人們,怎懂其中的道理!

曹丕,曹植兩兄弟,一直守在老父親曹操跟前,哭得像淚人。

曹操說:

“我曾手執橫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前面的話很豪氣,后面的很情長。

“我死之后,你們兄弟戴孝十五天就行了。

駐守邊關的大將們,不用趕回來給我奔喪。

我死之后,就葬在鄴城城西的小山上,不用給我陪葬金銀財寶!

我的那些姬妾們侍奉我都很辛苦,我死了以后,就讓她們繼續住在銅雀臺,不要虧待她們,不要驅趕虐待她們。她們平時有空,可以學著做針線、草鞋賣錢。你要養她們到老死。”

說到此處,曹操喘了一口氣。

“還有,我這輩子一直想著一個女人沒得到,一直遺憾,到了今日,又不遺憾了。

若是當年赤壁之戰,我曹操打贏了孫權和劉備,把二喬接回銅雀臺,此時我便要再擔心這大喬小喬置于何地,我死后她們如何度過余生!”

曹操看著兩個兒子,眼球已經渾濁。

神志尚且清醒。

“子桓,子建,子文,父親這時才想明白,有的東西得不到,就是得不到。得不到,或許就是最好的安排。那個大喬有她大喬的天地!她……仍然是為父這輩子心中最牽掛的女子。”

曹操又囑咐了兩個兒子一通,赫然長逝。

曹丕和曹植兄弟幾個守著父親嚎啕大哭,哀戚至極。

曹家的這些才子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父親曹操對于江東那個大喬為何如此垂涎掛念,這到了死都還要念叨大喬幾句,關鍵最后還釋懷了!

還給了他這自己一輩子最慘最痛的赤壁之戰的失敗,找了最圓滿的解說:沒有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安排。

曹操臨終之前對曹丕曹植兄弟們的交代,曹丕曹植竟是不懂其中真諦。

曹植早在競爭世子之位的角逐中敗下陣來。

曹操選擇了心機更甚,文武兼備的曹丕。

等到了此時的人生末班車,曹操才更像是一個父親,擔心兒子曹植以后的安危。

曹操拉著曹丕的手,讓他務必善待諸位弟弟。

曹丕含著眼淚答應,但心里并不是那么想。

白帝城。

諸葛亮帶著阿斗火急火燎的趕過來,劉備已經在病床上躺了多日了。

上一次諸葛亮見到劉備的時候,劉備正大舉十萬大軍,如日中天,滿腔怒火去進攻東吳。這才兩年不到的時間,劉備已經衰敗如斯,病入膏肓的模樣。

大出諸葛亮的意料。

大大超乎了諸葛亮的預判。

諸葛亮自詡神機妙算,然而終究算不過這世事無常之變化。

劉備拉著小阿斗,他回憶自己這一生,所謂創業,所謂博地盤,不過如此。劉備倒是打下了地盤,可是他的繼承人還如此年齡弱小。

阿斗才幾歲而已。

又沒有親娘照顧。

劉備當年好不容易去一趟江東,娶回了孫夫人,阿斗在孫夫人的照料之下長到如此年歲,母子之間有了感情,可那個孫夫人又是江東的女人,她又走了,又被大喬給接走了!

劉備想起來,眼里都是淚。

劉備這跌宕艱難的一生,對得起很多人,但獨獨對不起這個兒子。

而此時此刻,他還要這么對諸葛亮說:

“我這回可能不行了,沒有多少時日了!自從我三顧茅廬請出先生以來,先生兢兢業業輔佐劉備,我們共同的理想匡扶漢室,驅逐曹魏,抗拒東吳。我在半道上要先撤退了,對不住,留下這么巨大的重擔,讓先生你再去承擔!

還有就是我這孩子,先生你費心多加教導,阿斗從此拜先生為相父,先生為我蜀漢之丞相。

阿斗若是能輔佐,先生便輔佐吧,若他資質平庸,扶不上墻,先生便取而代之。”

然后劉備又對著阿斗囑咐了一句千古名言:

“老父親以后不能時時教導你了,你多聽相父的話!記住,凡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還有就是,娶老婆要娶賢良淑德的,不要被那利颯美麗的外表迷惑。”

劉備在人生的最后時刻,終于說出了最最修身養性的話。

這是一個父親的無奈吧。

再強大的人,到死的那一刻,也會擔心身后事。

但是孀妻弱子。

曹操如此,劉備也是如此。

他們在臨終時刻,不約而同都想起了他們當年的同齡人,孫堅。

都何其羨慕孫堅!

孫堅有勇猛冠世的大兒子孫策,有殺伐決斷獨擋三面的二兒子孫權。

孫家,父親雖死,家業有人繼承,有人發揚光大。

若是如此,做父親的死也瞑目啊。

而劉備和曹操這兩位梟雄,活躍于東漢末年幾十載,終究是帶著不舍,帶著遺憾,帶著不得已的釋然,離開了這個時代。

喬菁菁還在回東吳的船上。

曹魏和蜀漢,幾方的形勢變化之快,曹操劉備之死訊傳遍大江南北,有人哭,有人笑。

喬菁菁站在船頭。

兩岸青山飛逝。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喬菁菁只看著那長江滾滾東逝的水,哼起了一首旋律。

陸遜不知何時走到她身旁。

陸遜默默聽著喬菁菁口中的這首歌謠。

歌詞很有韻和味。

陸遜不得不承認,她喬菁菁看這世事,都比這世上的人看的明白。

怪不得她在東吳北固山上,手握大權,受眾人敬仰的時候,能夠拋下一切云游東南各地,她又能夠不顧個人安危,只身入川,只為救椰蓉出來。

陸遜眼中,喬菁菁是個最通透的人。

是最不受這世間名利束縛的人。

也是最堅強勇敢溫暖之人。

這些年他一直愛她,放不下她,忘不了她,絕不是因為她的貌美,也不是因為他們年少時曾由父輩議親。

陸遜心中想了許多。

但他仍然只是默默站在喬菁菁身邊。

孫權已經來信,讓大嫂喬菁菁回北固山上去,休息一段時間:

“時光如白駒過隙!大嫂出外游玩已經快三年了,母親日日想念大嫂和侄兒侄女們,二弟、眾弟妹也擔心大嫂的安危,還請大嫂切勿貪念世外風光,多多掛念北固山上的家人吧!從此一大家子團聚,共享世間美好樂事。”

喬菁菁的孩子們本不在她身邊。

她當時入西川去接椰蓉,定不能讓孩子們跟著去涉險,便讓劉基和阿香替她照管。

等到孫權知道了,又非要把孩子們接回北固山上去:

“阿香才有了身孕,怎么照顧得了侄兒侄女們,都回家來,我親自照管。”

孩子們都臨時住在袁夫人的院子里。

還有那個年輕貌美的阿姝。

阿姝今年已經長到了十六七歲,容貌美得攝人心魄。

阿姝幫著袁夫人照管著大喬夫人的三個孩子。

孫權又時時來探望關心侄兒侄女,多少次來來往往,阿姝更是喜歡上了孫權這位掌大權勢的大人物。

阿姝聽說大喬夫人此次會回來,心里高興的很。

她想要嫁給孫權,不怕袁夫人不容她,卻還得大喬夫人點頭應允。

她想,大喬夫人養她一料,最后會成全她。

就像大喬夫人最終成全阿羅和凌統,成全阿蒙和椰蓉一樣。

大喬夫人,事到如今總愿意成人之美。

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喬菁菁這時候了,實在還有些迷茫。

強大的曹操和奸險的劉備,這近二十年的對手,忽然死了。

別說是喬菁菁心里頭感到虛。

孫權也有那陣感嘆。

那兩大梟雄忽然沒有了,這世上就只剩下孫權這么樣一個大大的英雄。

蜀漢只剩下諸葛亮在苦苦支撐,曹魏還有曹丕和眾兄弟們之間的爭斗。

只有江東最強。

喬菁菁在那樣的局勢下,最先考慮到她的孩子們。

阿紹,和大熊小熊。

兩個女兒將來定是長得才貌俱佳,且因為家族關系,錢財頗豐,地位頗高,有孫權做主,定能找的如意郎君,安穩富貴一輩子。

喬菁菁只擔心阿紹。

縱然阿紹不是從她肚子里出來,她辛辛苦苦養了這十來年,早把阿紹當親兒子了。

喬菁菁無論如何,得為阿紹謀劃未來。

關鍵在孫權。

孫權年輕時,是很優秀,果決剛毅且三觀極正。但隨著曹操和劉備之死,孫權的心態不可避免會逐漸發生變化。

當一個人再沒有那么強大的對手日日盯著你,再沒有那么強大的對手讓你夜夜難以成眠,人不免松懈下來。

孫權也免不了在未來的慢慢長日之中,自大了,被蒙蔽了。

這世上,本就有小人。

亂世出英豪,安穩時代的華麗的長袍底下長滿了虱子。

為了免于小人算計,喬菁菁不光給阿紹做了打算,還親自回了一趟北固山。

那時,喬老爹和喬阿母的年紀已經很大。

喬菁菁這些年云游東南行蹤不知,喬蔓蔓又要照顧周瑜,周瑜一直在家中養傷。姊妹倆沒有誰能去照管這老父老母。

這老父老母便想了個法子,遷回吳郡去,讓兩個兒子喬二和喬三盡孝。

喬家父母也就再也過不上那種最頂級的貴族圈的生活,不過垂垂老矣,虛度時日罷。

人前看著顯貴,實際上空虛。

喬菁菁雖然回了北固山,還沒有去吳郡探望老父老母。

喬菁菁已對孫權說她要把家中錢財散去。

“這世上的人只怕錢財不夠多!到了我這里,如今卻不是這樣。我還是要再外出云游的,我身邊用不著多少錢。這些錢放在家里,不過是霉爛了!不如捐一半給國庫,再捐一些給江東窮苦百姓,讓他們買糧食,買衣服,給他們修學校修醫館。

阿紹和大熊小熊的吃穿用度都是有限,就算是等將來長大了,不過是嫁娶婚宴的用度,都還好辦。我隨手給他們抿一撮就夠了,你到時若嫌大嫂嫁女兒不夠氣派,你就再添些。”

大嫂喬菁菁此時的決定。

孫權既是意外又不能意外。

孫權已經越來越明白,他大嫂已經跳出這人世間的七情六欲之外了,把世事看的淡然了。

錢財權利,都能放得下。

孫權便說:“大嫂的好意,二弟一定辦到!大嫂捐給國庫之資,孫權絕不浪費一分錢,好好用來給百姓造福。大嫂捐給百姓之錢財,定要用在最貧苦,最困難的百姓身上,讓這些人家的孩子有衣穿有飯吃,能讀書能看病。”

喬菁菁散去家財,她主動遠離權利中心。

才能讓阿紹一輩子得孫權庇護,免受猜忌,免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這是她為阿紹謀劃的保身之法。

當然也有那些小人,專門跑到喬菁菁的兒子阿紹面前去說壞話:

“紹公子,大喬夫人把您的財產都快捐完了!你以后怎么辦?你以后可就成了這北固山上最窮的公子了!您可是已故吳侯唯一的兒子呀!大喬夫人怎么能那么做?根本不管你的死活。”

說怪話的人,被阿紹和大熊小熊兄妹三人給臭罵了一頓。

“淺薄小人!敢挑撥離間我母親?拖出去,打死。”

“我母親做什么,輪得到你們來說嘴?我母親的度量,豈是你們這起小人看的明白了?”

“我母親為了江東,為了江東百姓,肯散盡家財,是大心胸大智慧!我母親教導我們兄妹做人,有人竟敢卻跑我哥哥面前來說嘴!誰還敢來,把他渾身打得稀爛!”

阿紹和大熊小熊這些年,在母親喬菁菁的教育下,很通情理,也懂政治。

喬菁菁最怕多年之后,阿紹被有心人利用,被人揣掇起來,跟孫權的兒子們爭地位。

喬菁菁最怕阿紹自認是孫策唯一的兒子,而分不清輕重,分不清自己的能力。

被人利用,再與孫權相爭,阿紹的下場注定太慘。

喬菁菁當著孫權之面散盡家財。阿紹沒有了巨大家財,何談招兵買馬,何談積蓄勢力?

阿紹從此只做一個清清醒醒的讀書人,有文化本事,有口碑,有德行,不怕是非,絕不去招惹世事。

這些,阿紹都懂。

孫權也是狠狠琢磨了大幾日。

孫權才想明白他大嫂的意思。

孫權還是專門找到他大嫂。

都說明白吧!

他大嫂怕的,何嘗不是他怕的呢?

孫權這一輩子受大哥的恩惠,接管了大哥留下來的地盤和權利,他最想照顧好大哥的孩子,照顧好大嫂。

但世事詭譎,孫權怎么能不早做防備?

但凡一個掌權者,誰不怕身后家族廝殺血腥一片?

如曹操。

曹操一死,曹丕當時明明答應的好好的,會照顧好幾個弟弟。

可事實呢?曹丕翻臉便讓曹植做七步詩,曹彰隨后被曹丕毒死。

何其陰險狠毒啊!

這不過都是世人到達了權力頂峰罷后,親情算什么?

孫權對喬菁菁說:

“大嫂,我想追封大哥為長沙王,阿紹為長沙王世子。我會立孫登兒為太子,大嫂意下如何?”

喬菁菁說很好。

沒有不妥。

孫權要先把他的繼承人定好,先把孫策的名分定好,孫策這一支的后人才能名正言順。

那些別有用心者,才找不到破綻。

孫權不敢在大臣張昭等跟前說這些話,怕大臣們譴責他辜負了大哥孫策,沒給孫策追封最好的位份。

孫權若做了皇帝,孫策按理,應該追封帝位。

孫策最后只追封長沙王,竟那么輕易得到了大嫂喬菁菁的贊同。

孫權心里既明白又感動:

“大嫂這一輩子為了孫家,為了江東付出了太多,請受孫權一拜。”

喬菁菁卻揮揮手,讓孫權別這么禮節客氣。

“唉,罷了罷了,我比你悠閑!我能明白,我都能通泰。

我家阿紹和大熊小熊他們兄妹,更是明白。

倒是你,這肩上的擔子并不能松。雖然死了曹操,還有曹丕,曹丕文治武功,是曹操精心培養出來的接班人,曹魏之力量人不容小覷。

還有那諸葛亮,他倒是比劉備能屈能伸,他一輩子的苗頭都是對著曹魏的,經過夷陵之戰,他只會與咱們東吳好好合作。你憂心的事,雖然能少些,但是這大國若烹小鮮。

江東這幾十萬人還在你的管理之下,你但凡一個決定一個喜好,便牽動著千萬人的生死,我能偷的閑,你卻偷不了懶。

仲謀啊,做一個帝王,注定孤獨,帝王可以有權術,但不能失了人情味,也不能被人情所牽制。

這里頭太過于復雜,你慢慢體會。”

喬菁菁還是會繼續云游。

只是遠在吳郡,喬阿母沒等到喬菁菁游到吳郡去探望她,她便已經一口老痰迷了心竅,喘不上氣了。

一來因為喬阿母的身體確實衰老得太快,還有因為她實在太愛錢財。

喬阿母聽說她大女兒一眨眼的功夫,就將浮碧海那豪宅之中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給捐了。

氣得當時一口痰就卡住了,就再也沒順暢。

后來的日子,只徒留喘息。

老阿母想罵人,根本罵不出聲音:

“暴殄天物的東西,錢呢錢呢,你不要了!你不要,給你兩個弟弟了,你兩個弟弟,當了這快十年的守城官,家中還是那么窮!你倒好,把錢給捐了……”

罵不出來。

老母只能張著嘴巴,瞪著眼睛,憋了一頭的青筋。

最終,喬阿母這曾經艷絕洛陽,后來暴躁瘋逼半輩子,一輩子吸吮著兩個女兒的血液過上風光日子的偽貴婦人,也終于那么落幕了。

她一輩子最偏心的兩個兒子喬二和喬三,面對老母親的壽終正寢,象征性的流了一滴眼淚。

然后,兩兄弟中規中矩的給母親辦了一個簡便的葬禮,沒有大請特請,沒有鋪張浪費。

“阿姊來信都說了,你我兄弟低調做官,才能保喬家一生平安。”

還有就是,切不要以已故吳侯孫策唯一的兒子,阿紹的親舅舅,自居!

不要被人攛掇,上趕著拉幫結派。

喬菁菁教育那兩個弟弟這許多年,兩個弟弟終于長進多了。

老母親的葬禮上。

陸遜向孫權說借口,要去喬家為年老夫人奔喪,便陪著喬菁菁回吳郡。

陸遜甚至還幫喬二和喬三分擔了好些雜事。

喬家人當然都懂陸遜為什么如此。

葬禮完畢。

喬菁菁跟兩個弟弟說,她要從吳郡往東,去崇明島:

“你們好好照顧父親!蔓蔓遠在京口,你們倆是哥哥,也時時派人去照管她和侄兒侄女們,送些土特產,雞鴨魚肉什么的。”

喬二和喬三點頭。

陸遜對兄弟倆說:“菁菁以后去哪兒我都跟著她,你們兄弟倆盡管放心。”

喬家兩兄弟望著陸遜追隨者他阿姊遠去的背影。

一個說:“這一輩子,難道一開始,該他倆在一起嗎?”

另一個說:“什么一開始!沒有我姐夫孫策的出現,能有現在?”

沒有孫策以戰止戰,廬江城怕是早在四方梟雄的爭斗中,灰飛煙滅。沒有孫權鎮守江東抗衡曹操,某些個女子怕是只能在銅雀臺養老。

還能走悠悠,看八方風景?

喬老爹不知道兩兄弟的議論,拄著拐杖走出來:

“我一開始看中的這小子,大喬非看不上!這人生匆匆幾十年都過了一半,這小子都還在跟前,我大喬還是看不上?”


上一章  |  我在三國當大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