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周公瑾,你家這媳婦兒,我愛了!
:18恢復默認
作者:白馬洛神花
喬菁菁開口三連問:“劉皇叔可安好?阿斗可安好?月英女俠可安好?”
一個是諸葛亮的主子,再一個是諸葛亮的主子的好兒子,還有一個是諸葛亮的小心肝寶貝。
與大美女忽然見面,被三連問,幾乎把舌戰群儒的諸葛亮給問的不會了。
但他畢竟是自比管仲樂毅,三分天下的策劃者。
豈能被這三句話就難倒?
諸葛帥哥對答自如:“劉皇叔意志堅韌,堅持對抗曹操,身體好著呢!阿斗襁褓之中,只是孩子剛剛死了親娘,有些可憐,勞煩大喬夫人掛念!”
另外就是諸葛亮那小心肝寶貝黃月英同志:
“賤內一介婦人,不足與大喬夫人掛齒。”
諸葛亮非說自己媳婦兒就是一個鄉野村婦,難登大雅之堂。
這個話也實在太謙虛了。
“孔明小哥初入職場,便擔當大任,來到東吳出公差。留那新婚燕爾的小嬌妻在家中可還放心呢,可還擔心?”
跟這位諸葛亮仔說話,喬菁菁的言語上可活潑了。
就比誰豁得開。
諸葛亮還真有些扛不住:
“這邊都督找我,還有要事,我先下去辦事了!如果大喬夫人沒有別的話的話……”
“孔明留步!”喬菁菁喊住這諸葛亮仔兄。
怎么可能沒有話?
就算是沒有話,也得把他喊到面前來洗涮一頓了。
不然他真以為江東無人,想說誰就說誰,想編派誰就編派誰。
“諸葛孔明,請留下喝杯熱茶。小郡主親自請你來,正是有事要與你相商!”喬菁菁說話忽然又那么正式。
諸葛亮只得留下。
這留下場面,又有些尷尬。諸葛亮他面對三大美女,兩個美麗俏寡婦,一個未出閣的小姑娘。
這場面不是一般男人能hold住的。
“夫人和小姐們有什么事,只要諸葛亮能辦到,一定盡力而為。”
面對諸葛亮的表態,喬菁菁就是那般笑著。
雍容大度,不與小人計較的模樣。
“也不是什么為難的事!就是,當時你在北固山上文淵閣里信口雌黃,說要將我和我妹妹小喬送到曹操那邊去!
我想你是一個讀書人,見識廣博。你與劉備初次見面,就為他排出了隆中對三分天下奪荊州,再西進得益州,這樣經天緯地之大才,你的話并不是隨便說說。
既然你找到了這么樣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好法子,我和我妹妹不過是兩個不足掛齒的女子罷了!跟著天下百姓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不如這樣,你即刻讓人準備下一艘快船,我即刻就去曹操那兒,當然還得你護送我去。”
喬菁菁笑意盈盈的說著反話。
那徐氏在旁邊瞪著眼睛。
孫尚香咬著牙齒,捏著拳頭。
諸葛亮才覺得后背發冷,只得陪著笑臉。
他與劉備在諸葛廬里說的隆中對細節,這大喬如何知道?
“那是諸葛亮無知!一切都是小見識。亮躬耕于南陽,全靠好友徐元植推薦,才認識了劉皇叔,到劉皇叔身邊謀事!幸得劉皇叔情義深重,拜我為軍師。
我第一次為劉皇叔謀事,自然必是要成的!
這曹操來勢洶洶,我必定要為劉皇叔聯絡住東吳這一處盟友,所以言語之間用了激將法,哪曾想惹惱了大喬夫人?
唉,這都是諸葛亮的不是!
諸葛亮這里向大喬夫人賠罪!大喬夫人大人不計小人過,不與我計較吧。”
諸葛亮小心極了。
喬菁菁還是那般的笑容:
“你看你,說的是什么話,你這樣的大才,運籌帷幄,能決勝于千里之外的須眉男兒,能得到你的肯定,是我大喬小喬的榮幸呢!這說明我們姊妹倆長得美,還不是一無是處呢!”
就是不繞過他。
諸葛亮只得繼續裝孫子道歉。
沒法,形勢比人強。
“是諸葛亮無知!是諸葛亮信口雌黃,說了錯話。
這世間女子,如大喬夫人者,能有幾何?早就聽聞大喬夫人通農事,主理吳郡和江東的內事,家事國事一樣的操勞。江東民富力強,諸葛亮日日羨慕,今日終于得見真神,惶恐不已,感動不已。”
諸葛亮把馬屁給拍起來。
但是喬菁菁還是生氣。
雖然她也感慨后來幾十年的諸葛亮兢兢業業,勞模一般的辦事態度。
不過,彼一時此一時。
現在這會兒,諸葛亮得認清形勢,誰才是高高在上的,誰是無權無勢的。
諸葛亮在三大美女面前認了錯,賠了好話又賠了笑。
這可憐模樣,換個角度看倒挺滑稽。
他若早知道今日,便不會有當日在北固山文淵閣那舌戰群雄的高傲態度。
最后,還是孫尚香想了個損人的法子。
給了諸葛亮一個臺階:
“讓我大嫂原諒你?沒那么容易!不要以為說兩句話就能!
我可告訴你,因為你這口無遮攔的舌頭,我二哥氣的什么似的,不過是為了大局著想,還沒有向你發難!
若是依的我們孫家人的脾氣,早割了你的舌頭,還留你在這里耍嘴皮子呢!
當然!看你也是一個讀書人,有才能之人,只是咱們孫家咱們江東還是挺惜才的,你若是自罰三海,在三軍之前,向我大嫂賠罪,在軍前表明決心,寧愿與曹賊決一死戰,從此再不說出賣女子以投靠曹操,以求安穩的混話,我大嫂便饒過你!”
乖乖。
這就是小小年紀的孫尚香啊,鋒利的很。
這個想法挺好的。
又保了諸葛亮的命,關鍵是還在三軍陣前表明了決心。
震懾了軍隊的士氣。
說話間,徐氏已經讓小軍士去搬來三壇酒。
諸葛亮沒法呀。
那種感覺,無語問蒼天。
但為了天下大事。
男子漢能屈能伸。
不與小女子計較。
諸葛亮提著一壇酒就出了這帳門,來到三江口,軍士們跟前。
諸葛亮開口就灌了一壇子。
緊接著又咕咚咕咚灌了一壇子。
還沒完,還有一壇子,又悶悶當當的,灌下肚里去。
那些軍士們不知為何,都擠過來看熱。
孫尚香也攙著她大嫂和三嫂,來到人群中間。
諸葛亮這時候才說:
“大戰在即,我諸葛亮在此對天發誓,對漢室忠魂,發誓竭盡全力對抗曹賊,用我平生之智慧與能耐,絕不偷奸耍滑,也絕不利用大喬小喬以投曹操之所好,立誓與曹賊對抗到底!”
諸葛亮后面一句震天動地。
看起來他的酒量還很好。
士兵們剛剛看熱鬧,等后面聽明白這劉備的軍師諸葛亮發的是個什么誓。
絕對是個正義的誓言。
于是,大家都跟著山呼海喝起來:
“匡扶漢室!對抗曹賊!”
“對抗曹賊,興復漢室!”
“保境安民,驅逐曹賊。”
周瑜正因為如何破曹,想的焦頭爛額。
他也擔心軍隊里士氣不振,擔心人心惶惶。
這一回,倒像是開了個思想統一的誓師大會。
諸葛亮被逼無奈的情況之下,也算是幫周瑜解決了一個麻煩。
喬菁菁和孫尚香徐氏等回到帳中。
周瑜又讓人送來了小喬的信件、
原來,小喬一開始并不知道她阿姊喬菁菁,和小郡主孫尚香心血來潮就往三江口來對抗曹軍來了。
如果小喬一開始知道,或者能聽著點風聲,她絕對不會讓她阿姊涉身這么危險的事情之中。
如果非做不可。
那喬蔓蔓也一定會跟著喬菁菁的。
曹操舉大軍南下,江東面臨存亡之際,這是多么大的事情!
然后,小喬的兩個哥哥喬二和喬三也知道這件事了。
喬二和喬三兩兄弟在孫權把治所從吳郡遷到京口之后,本來是要跟著一起到京口來,但因為他們倆這么多年一直負責吳郡的城墻防御,面臨自己這么多年兢兢業業的工作崗位,兩兄弟又舍不得。
又不愿意和一家人分開。
兩下里思索,反復為難。
還是喬老爹發話:“你們兩兄弟一直想的,就是保家衛國,做男人做的事情!你們兄弟在吳郡好好的,守衛城墻就好!眼看著才提了郎將,你們別心慌慌的跟著走。你們兩兄弟留在吳郡互相有個照應,我和你們阿母、小喬,跟你們阿姊去京口,我們也有個照應!”
就是這樣,兩兄弟留在了吳郡,小喬和大喬兩姊妹還有老爹老母都來到了京口。
這回,家里長姐喬菁菁那一般灑脫,說走就走,直奔三江口,這要跟曹操打仗的架勢。
不光小喬著急,喬二和喬三也急的沒法。
兩兄弟已經向吳郡太守朱治提了幾次,要求朱治允許他們倆帶著部隊支援三江口。
但都被駁回。
正當駁回。
朱治說:“正是因為曹操大軍南下,我們江東告急,所以我們各郡各縣才要嚴令防守,沒有孫將軍的正式命令,各處兵馬不得調動!”
于是,喬二和喬三眼巴巴的看著她阿姊去了三江口,鞭長莫及,無能為力,成日里擔心的很。
小時候,是阿姊為他們兄弟倆遮風擋雨。
又幫忙找工作,又擦屁股收拾爛攤子。
這長大了,兩兄弟倆工作穩定了,也干出點成績了,他們阿姊雖然更有權更有勢,但終究是個可憐巴巴沒有依靠的寡婦。
兩兄弟終于活明白了。
但既然兄弟倆沒法去,就給京口的妹妹小喬寫信:
“小喬,你別在家里守著孩子們了!你趕緊去,你趕緊到三江口去!你把阿姊給看好,她本來就是一個隨心所欲的人,再加上她身邊那個小郡主孫尚香也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兩個人湊到一堆,她們姑嫂能把這天給捅出窟窿來!
孫將軍那么穩重老成的人,都拿這倆沒辦法。
小喬,就看你的了!姊妹兄弟幾個當中,阿姊還聽你的勸一些。
你趕緊的,東西也別收拾了!輕裝簡從,快馬加鞭,飛奔去三江口,把阿姊給勸回。
你好好告訴她,對面那個是曹操,是曹操!
曹操是誰?曹操是蕩平了袁紹、袁術以及北方烏桓,把皇帝陛下夾在胳肢窩里揉搓的人。
那不是一只紙老虎,那是真老虎!
萬一阿姊被曹操給抓走了,你找誰哭去?”
喬二和喬三在信里把事情說的那么嚴重。
小喬本來就擔心的。
哎,這回也坐不住了,家里的孩子也暫時沒法管,留他們在家罷,讓孩子們堅持這幾日。
小喬也裝扮了一回,騎了快馬,有幾名家丁陪著,嗖嗖的就往三江口趕。
在上路之前,喬蔓蔓還給老公周瑜寫了一封信,說她即日就會來到三江口,規勸她阿姊。
周瑜接到嬌妻小喬這封信,腦袋都大了。
本來對抗曹操這件事,就已經夠讓人頭疼的,此戰關系巨大,關系整個江東的存亡,只能勝不能敗。
他那大姨子前頭已經來了,雖然至今為止沒出亂子,但也沒少給他添麻煩呢。
至少讓周瑜心里覺得麻煩的很。
勸也勸過了,只差五花大綁,把這大姨子給捆了,送回京口去。
可他這大姨子是大名鼎鼎的大喬夫人,是已故吳侯孫策的遺霜,整個江東都景仰的大嫂。
誰敢對她動粗?
大嫂親自來到三江口,擺明與曹操決一死戰的態度,大大振奮了人心。
周瑜還什么話都不敢說,還只能把大姨子給捧著。
這回好了,他那小嬌妻也要來了!
周瑜的心窩子呀,給急的。
曹操要是嗅到點氣息,他垂涎的大喬和小喬兩位美女都在三江口,那曹操不癲狂?
周瑜把小喬的信件交給大喬看。
就是想讓大喬自覺一點。
讓大喬自己明白,她這一個隨心所欲的舉動,給整個江東造成了多么大的影響,讓大家多擔心!
可大姨子看了之后沒說啥。
那小郡主孫尚香不嫌事兒大。
孫尚香竟還當著周瑜的面,拍著手贊揚:“真是有其姐必有其妹!大嫂,我以前成日里覺得你那個妹妹軟糯,跟你不像是一個娘肚子里出來!這回,她這事兒辦的,我喜歡。
說走就走,說來就來!親姐妹嘛,血濃于水嘛。別在信里吵吵嚷嚷,說擔心要擔心,直接來生死與共。對不對?
周公瑾,你家這媳婦兒,我愛了!”
孫尚香那一張笑臉。
周瑜心里氣的。
說實話,這諸葛孔明來了江東之后,總來作妖,總和他比,總要顯得劉備的軍師比孫權的都督要聰明萬分似的。
周瑜心里一點都不氣,他根本就不和這諸葛孔明一般見識。
但這個小郡主孫尚香啊,真不是一點兩點讓人頭疼啊。
若不是看小郡主接連死了大哥和三哥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