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嫂137 孫策不認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我在三國當大嫂 >>我在三國當大嫂最新章節列表 >> 137 孫策不認命

137 孫策不認命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白馬洛神花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白馬洛神花 | 我在三國當大嫂 
第137章孫策不認命

:18恢復默認

作者:白馬洛神花

喬菁菁想勸孫策,做個樣子就夠了。

視察一遍江東六郡就回去了。

孫策只是望著喬菁菁笑了笑,望著她身后婢女懷中抱著的雙胞胎女兒。

“多大的事!看把你急的?回去時慢點。等我回來……”

孫策就那么在喬菁菁的眼前走了。

喬菁菁望著孫策前行的隊伍。

呂蒙和凌統站在她身后。

她想了好久。

她忽然發現,她還是不懂孫策。

她掏心挖肺,為他謀劃,想留他在她身邊久一些。

他甚至對她言聽計從,真心佩服,可她還是沒有懂他。

喬菁菁眼里又泛起了淚花。

孫策此行,絕不肯能僅僅是想把曹丕給追了綁回來,讓曹丕和曹植兩兄弟一塊留在江東做人質。

孫策怎么會無緣無故,沒有陛下的詔書,就自己帶著人馬到老曹身邊去晃一趟?只是為了拉仇恨,把曹操嚇個屁滾尿流?

他們一直擬定的策略,都是默默發展江東,壯大江東。

但這不是孫策本來的個性。

他是小霸王。

他縱是隨著年歲逐增,改了以前莽撞彪悍的個性,多了成熟穩重,并不是說他就已經完全丟掉了他的血性和霸氣。

那些,是深深烙在一個人的骨子里的。

孫策就是那么樣,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他怎么可能完全改掉他的秉性?

孫策已經盡他最大的本事,在治理江東,在宗室這個問題上,比如他的堂兄等三叔家的這些人等,既要控制那些人的欲望和私心,又要嘉獎他們的功勞。

因為人的本性就很復雜,若你不壓制他,不震懾他,他翻過來便會吞噬你。如果只是一味的打壓,控制,狹制,禁錮,又阻礙了人才的發展。

別人就不敢跟著你打江山了。

有功之臣必須受到有功勞的對待。

這些方方面面,孫策本來就已經顧及到,再加上他身邊多了喬菁菁,他把這些做的更好。

喬菁菁猜測,是北方的曹操,讓孫策無法真真心心安安穩穩躲在江東。

孫策曾無數次望著那張自上而下的地圖,它出自喬菁菁之手,喬菁菁在深夜之中為孫策講解的那張地圖,看了無數次。

孫策怎么能夠承認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東六郡,竟是最低處,最難以反攻的一個地方。

孫策也是不想認命的。

他不僅僅滿足于做一個江東的小霸王。

是他的身體確實有舊傷,尤其是心口附近這一處。

孫策不愿就這么坐以待斃,等著曹操自上而下。

喬菁菁猜孫策只是想早做準備。

這是孫策的理想和志向。

喬菁菁既然明白了,她能做什么?

她不擅打仗,也不能在這個時候繼續攆著一匹快馬沖上去,鑒定地跟孫策一起去方N日游。

孫策一旦離開江東,喬菁菁必須自發為孫策守好大后方。

當然,外面那些拋頭露臉的事有孫權,張昭,朱治等。

用不著她出面,她至少要穩定孫家內宅。

喬菁菁回到吳郡。

大家都在傳一件事。

連喬家那位阿母,三日不病五日不舒服的,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出門吃瓜。

大家知道吳侯的親妹妹孫尚香到了試婚的年紀,可以談婚論嫁了,但就是不知道這高貴的小郡主花落誰家。

吳郡上上下下,各家的貴婦人們,孫家的這些妯娌親戚們,遠的近的堂的表的,都很關注這回事。

議論紛紛。

吳太夫人這好多年不管事情了。

把家里的大事小事都交給兩個兒媳婦管,大兒媳婦喬菁菁非常能干,二兒媳婦謝氏雖然比不得大喬伶俐,但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左膀右臂。

這些年,家里大事小事平平順順。

這忽然有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讓吳太夫人放心不下,就是這阿香的婚事了。

這當大哥大嫂的,不說一聲,都跑外頭去了。

把吳太夫人給急的。

好不容易盼到大兒媳婦回來。

說到阿香,她年歲也不大,十三四歲左右,亭亭玉立的豆蔻少女,成日里在家中母親寵愛哥哥嫂嫂們寶貝似的呵護,家里金山銀山花不完,上好的綾羅綢緞,寶馬寶劍,身邊一二十個帶刀的侍婢,那風姿氣派,可以說,比當今漢王朝的公主都還要尊貴。

就這么樣,一個活寶貝滿江東的人都盯著。

都知道孫策,孫權,孫翊這些當哥哥的,是護妹狂魔。

好多人家不敢開口向他們提。

轉而走曲線,托大喬夫人的娘家人,托張昭啊,托虞番,這些文化人嘛,吳太夫人比較尊重,托他們來探吳太夫人和孫家的意思。

這回,吳太夫人雖然不知道大兒子究竟出門干哪樣的大事。

也不像年輕那幾年那么提心吊膽。

估計也是習慣了,在家麻木了。

還有就是這兒孫滿堂的安穩生活,麻痹了吳太夫人的神經。

吳太夫人早在這些年的風風雨雨之中感受到了大兒子的本事。

她大兒子是鋼鐵戰神,大兒媳婦是鋼鐵戰神心中那一朵最溫柔的玫瑰,也是鋼鐵戰神身后最堅韌的后盾。

有大兒媳婦在身邊,大兒子就算不在,吳太夫人心里也沒那么慌。

吳太夫人對喬菁菁說:

“我如今是眼花了,記性也不好,腦筋也不靈活了。”

吳太夫人又指了指自己那個俏皮可愛如青蔥般水嫩伶俐的乖女兒。

“你妹妹呀,好多人呢,托子布來,虞番來,還有你父親,他們都來說親!大喬,你是知道的,我這些年不問世,也不知道哪家的小子有本事能干。我有時與老大老二說起,這兩個哥哥總是一口把我回絕,說妹妹還小!”

吳太夫人又想起自己當年,年齡也不算小吧,她十五歲那會兒就已經被孫堅看上,直接一胳膊夾起來就搶回了孫家,從此以后,她就成了孫堅的老婆,為孫堅生兒育女了。

喬菁菁還是那句話。

她笑呵呵的。

“阿香的事是我們整個江東最大的,最重要的一樁婚事了。當然要慎重啦!別人家嫁女兒都舍不得,怎么到了婆婆這里又不一樣了?

本來阿香年歲也不大,我們都慢慢看著呢,只要有合適的一定請來,讓婆婆你親自過目,一定要婆婆你滿意,阿香滿意,哥哥們都滿意,然后我再給阿香準備最最豐厚的一份嫁妝,風風光光的嫁出去,讓阿香成為全天下最讓人羨慕的女兒。”

喬菁菁會說話,哄的她婆婆開開心心的。

吳太夫人說,這個事情好。

然后吳太夫人又問起來曹家那個三公子。

“我聽人說,這個三公子文采斐然,才高八斗。”

喬菁菁忽然聽她婆婆說起曹植。

她便猜測,她婆婆莫不是瞧上了這個曹家的富二代。

“因為為陛下修行宮的事,曹家三公子和一位名叫郭嘉的謀士這會兒都在江東住著。”

這吳太夫人張口就說:“行行行,讓他們住,反正我們江東吃穿不愁又安定,讓他們多住些時日!”

然后吳太夫人又悄悄拉著喬菁菁的手,貼著喬菁菁的耳朵,說她想親眼見一見這個曹植。

親婆婆都那么說了,喬菁菁不得好好給安排一下。

喬菁菁讓她婆婆先耐心等待三五天,她一定安排好。

回頭喬菁菁就找到孫權商議。

孫權知道他老母親打的算盤。

嘴上不好說什么,心里實在覺得他母親如今年歲老了,這思想也是頗有些與眾不同。

他們孫家和曹操眼看就要打起來了。

水火不容啊,老母親竟然瞧上了曹操的兒子。

就算這姓曹的兒子有錢又長的帥,打仗又好,還能寫文章,那也不能啊。

何況,這個槽值長的并沒有多帥,趕他們孫家這幾兄弟趕不過,打仗就別說了,不過就是酸溜溜的會做一些文章罷了。

確實,那個洛神賦白馬篇都寫的不錯。

那扇子一搖,喝了二兩酒,對著月亮開始吟詩作賦的才子模樣,還真吸引了不少江東的小媳婦兒大姑娘。

孫權就對他大嫂說:

“母親想見,不過安排一回吧,如果要讓我發表意見的話,這個曹植不行。大嫂,阿香如果要是跟了他,如果他們能長長久久住在江東還差不多!但若他還想著北方,還想要回去呢,不行啊!大嫂,我們家就只有阿香這一個妹妹,我們不能讓她走這么遠,舍不得,我們絕對舍不得。”

喬菁菁看著孫權那堅決的模樣。

這還哪跟哪兒啊?

曹植和孫尚香,這是吳太夫人亂想出來的一根紅線,這頭還沒接到另一頭。

看孫權這個護妹狂魔已經上身。

“不過是安排一回宴席,沒什么。哄母親開心嘛!反正一年到頭,我們家這樣的席面要開不下百回,我們家不缺這口吃的,不缺這杯酒。再說,阿香也不一定看得上的。”

等到喬菁菁安排好了吳太夫人相看女婿的這場宴席。

吳太夫人還特別邀請了他的親家公喬玄,經學大才虞番,還有江東的張長史張昭等等一些又老又有資歷的叔叔輩兒,來撐場子。

孫權也不賴,他還把他三弟孫翊都給從烏程縣專程喊回來赴這個家宴。

這還不算。

孫權還把孫家的這些夫人們,喬菁菁,謝氏,袁十一,還有老三家的徐氏,統統都安排在宴席上。

孫權主打的,就是讓曹植眼前眼花繚亂。

把孫家這些漂亮的媳婦兒們,都給展示出來,這些稍帶點成熟的,已嫁做人妻的,這種風韻好的很的。

孫權就不相信,以這曹植這種性情中人,兩杯酒下肚之后,他能不露出馬腳?

曹植若是稍微表現出一點點,對孫家女眷有那么一點點的,多看一眼,多贊美一句話,孫權就能夠抓著他的把柄,說這個曹家三公子很輕浮,配不上他妹妹孫尚香。

吳太夫人不知道孫老二打了這個算盤。

只夸大兒媳婦喬菁菁把這個事情辦的好。

吳太夫人和親家公喬玄坐的最近。

張嘴就夸獎:“都是大喬懂事能干,看這么大的場合辦的很好,很符合我的心意。我就是想著人多的地方,大家都看看!咦,我的阿香呢?阿香去哪里了?”

孫尚香小美女覺得這種宴席無聊,就那個來自北方的客人,曹家三公子,年齡也雖然不算大,身穿華服,腰上掛著名貴的玉佩,也算是個翩翩佳公子了。

不過孫尚香對他,并沒有那種一看就怦然心動的感覺。

再加上她可是一個深宅大院里頭,常年聽著八卦長大的通透小姑娘。

孫尚香早就聽說她喬大嫂在當年還沒嫁給她大哥的時候,有一年曾經去過北方,大概也就是幾年前吧,與曹家的幾位公子大概是談過那么樣一回。

雖然只是淡淡的一回啊。

孫尚香想,既然她喬大嫂這么慧眼識英雄的聰明女子都沒瞧上的曹三公子,她怎么可能瞧得上?

孫尚香只看了兩眼,就走了。

絕對沒有在這個宴席里多多停留一絲絲。

喬菁菁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曹植的才子定位,與后來能當蜀漢皇帝的劉備,還是差些。

都看出來沒戲,也沒有誰給吳太夫人潑冷水。

孫權倒是開心極了。

相親儀式已經搞了,無奈妹妹沒瞧上,皆大歡喜。

不過這個曹三公子啊。

怎么說他呢?

他是缺根筋呢,還是真的隨遇而安?

他二哥曹丕都已經拋下他,自己麻溜麻溜的走了。

曹植本人還能帶著他身邊的謀臣楊修,在江東吃香的喝辣的,開開心心,就跟交朋友旅游來了似的,一點兒心理負擔都沒有。

宴席過后,孫權還專門問他大嫂。

“大嫂當年真的與曹家幾位公子議過婚事嗎?”

看看!

這種問題。

要是孫策在家,孫權敢這么問嗎?

喬菁菁尚且淡淡看著孫權。

這孫老二,想挖掘什么嘛?

孫權還就是要等他大嫂回答。

反正他們幾兄弟之間,最關心的還是大哥當年的少年心事,大哥與大嫂之間的那些陳年舊事,雖然這些年有情人終成眷屬,過著神仙眷侶一般的強強組合,在江東夫妻雙雙搞事業。

但若如果要有一點點機會探尋當年,大嫂這腦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也是很有意思的。

對當下的工作很有指導意義。

大哥當年年少勇猛,雖然地位那時不穩,但大哥畢竟長那么帥呀。

比廬江城里那些兩邊倒的墻頭草好多了嘛。

就是為什么大嫂有機會去北方曹操那邊,曹操這些偏偏兒子們,富二代嘛,大嫂真的就沒看上?

大嫂的心智那么堅定?

以孫權這種洞悉人心,善于權謀的人來說。

他絕對不會相信是他喬大嫂對大哥情根深種,以至于眼睛里根本看不下任何一個男子。

孫權有理由猜測,是他喬大嫂心中有謀劃。

是他喬大嫂主動放棄了曹家,沒瞧上曹家。

那么他喬大嫂為什么沒瞧上曹家這幾個公子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他喬大嫂都沒瞧上的陳年舊人,能給他寶貝妹妹做未來夫婿么?

不能。


上一章  |  我在三國當大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