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嫂125 安定一方,正需要仲謀和大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我在三國當大嫂 >>我在三國當大嫂最新章節列表 >> 125 安定一方,正需要仲謀和大喬

125 安定一方,正需要仲謀和大喬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白馬洛神花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白馬洛神花 | 我在三國當大嫂 
第125章安定一方,正需要仲謀和大喬

:18恢復默認

作者:白馬洛神花

喬菁菁更懂孫策。

懂他既然是人中龍鳳,便不會選擇窩囊的過完后半生。

就像喬菁菁一直以來和孫策商議的那樣,這世道之中,弱肉強食。

天下紛亂已久,百姓渴望安寧和平,希望有人站出來,平息這些戰亂和紛爭。

希望這天下一統。

恢復漢室。

若是只想著偏安一隅,便是等著坐以待斃。

如果孫策領了這一窩的人留在江東,最后終究還是得面對那樣的路,當北方的獲勝者強勁來襲,或只有投降,或負隅頑抗。

如果還想自己有一席之地,必須主動出擊。

孫策臨出門前,喬菁菁還告訴孫策說:

“荊州南陽一帶有諸葛一家,兄弟幾個都是人才。”

不管打沒打勝仗,回來的時候都可以把人才請回來。

“荊州的水軍之中,必定有善于造船的人才,要細細尋訪。”

騎兵水軍,都要發展,以后才能跟曹操抗衡。

孫策前腳已經帶著人馬出門。

孫權這個代理的會稽太守也要下地干活。

孫權雖然打了很多仗,但因為人年輕,在他舅父吳景還有堂兄孫賁孫輔這些人面前,也就是個毛頭小子。

毛茸茸的,都長得碧眼紫髯了。

孫權跟他母親和大嫂商議。

“江東如今安寧富庶,除了繼續清剿山越賊匪,安撫百姓黎民,穩定世族豪強之外,必須要廣招賢才,遍求名士。

我們能不能修一座更大的太守府,或者說將軍府。

錢財衣帛糧食,我們都是足夠的。

能留得住人才!

我們把那些喜歡讀書的人,那些因為戰亂躲避到江東來的士族之家的年輕人都吸納起來。”

孫權的這個意見來自于他對北方戰局的情況掌握。

本來北方曹操和袁紹打,曹操并沒有太大的勝算。

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很多人不服他。

年初的時候就出了董承劉備的衣帶詔事件,以致于反對曹操的人此起彼伏,層出不窮。

而曹操愣是憑著兩三萬人的裝備與袁紹抗衡,袁紹拿他沒辦法。

因為曹操身邊,聚集了許攸,郭嘉,賈詡,荀彧,等等十分厲害的謀士。

這些都不是曹操的嫡系親屬。

其中,許攸是袁紹身邊的,賈詡是原來張繡身邊的。

孫權認為,不管是誰,只要有才能,只要愿意共同建造江東,都能來。

“大哥與天下爭橫只是第一步,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安頓江東,才是我們的立足長久之法。”

再加上出了孫匡和孫暠事件。

孫權更明白,不能僅僅依靠孫氏宗族。

大哥那時是沒辦法,要手足血緣的人,信得過的,才能一起上陣殺敵。

此一時,彼一時。

孫家宗室之中,多少人是讀書人,明理的人,多少人有大情懷,大智慧?

不能人人都是孫匡孫朗,還有孫暠這樣的。

這樣的人多了,孫家不長久!

孫權的做法完全出乎吳太夫人的所料。

當然,吳太夫人也能理解孫老二的苦心,諸如張昭張紘這樣的,包括周瑜,朱治,程普,黃蓋等等。

這些人跟孫家沒有血緣。

只是因為多年的情誼,多年一起共進退,彼此之間很信任。

說到建府,廣納賢才。

吳太夫人又想起吳郡的陸家,還有顧家。

陸家和孫策之間,廬江城開始的淵源就不用再說了。

陸家眼見著孫策做大做強,沒有因為近水樓臺,暗中派出刺客就已經不錯。

還有這顧家,他們與阜陵顧家那一支,也就是前顧氏和后顧氏的娘家,其實有些淵源。

這陸家和顧家兩個大族因為那些事情,與孫策和孫家不可能是說無縫銜接,毫無嫌隙的。

孫權說:“無妨!

選賢任能嘛,只要讓太守朱治擬好條文,列出選拔的要求,他們愿意來,我們也愿意收。

主要是大嫂這里,大嫂接觸了許多農官都尉,這個事情是相當好的,不管是誰,他總要吃飯,總要養活自己的一大家人,沒有人會跟糧食財富過不去。”

那兩年,孫家三兄弟,孫策,孫權,孫翊,他們就是這么里外配合。

孫翊帶兵駐扎在吳郡周邊。

為吳郡外圍保駕護航。

孫權和朱治張昭等集中精力潛心治理吳郡,在喬菁菁的技術加持之下,發展壯大,為孫策積累了大量的糧食和財富。

孫策則帶著兵馬,做他最擅長的事情,進攻荊州,讓劉表坐立難安,讓黃祖沒睡過一個好覺。

那一年,喬菁菁順利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

孫策剛剛拿下了江夏郡,以及殺父仇人黃祖的頭顱。

孫策帶著仇人的頭顱回到吳郡,在富春縣老宅祭祀父親孫堅的亡靈。

親兄弟幾個都在父親的墓前燒紙禱告。

吳太夫人感動的抹著眼淚。

這回終于夠了。

老頭子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

兒子們一個個都有出息,有能耐幫,你報了仇,還在這世道之中立足。

長房長孫孫紹滿過四歲,吃五歲的飯了,已經由母親喬菁菁請了經學大才虞番啟蒙讀書,認了好些字。

孫紹在他爺爺墓前磕頭。

“爺爺,你就安息吧,我們一家人現在都過的很好,奶奶身體康健,胃口也好,我父親母親對奶奶極為孝順。

我父親母親特別恩愛,才生了一對妹妹,那對妹妹眼睛圓溜溜的,好漂亮啊。”

花團錦族,烈火烹油。

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回到府中,大家說別后的事。

孫策本來沒什么,他極擅長打仗,用兵神出鬼沒,荊州劉表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唯一一個能打的黃祖,這回都被翹翻了。

再來,如今孫策行事作風沉穩了很多,不像年輕時那幾年喜歡輕騎獨行,沖在最前頭。

孫策為著喬菁菁母子幾人,想著自己身上責任重大,仍然勇猛,卻多了幾分小心謹慎。

如此,吳太夫人心中甚是歡喜。

“好好好,就該這樣!”

又到了孫權,說起他代大哥治理江東的心得。

雖然選拔人才進行的很順利,也確實選出了很多有用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張昭朱治等,對這些年輕人才們冷眼觀察著,有目的的培養著。

但還是那個問題,宗室里不服氣。

一說到這個宗室問題。

孫翊就很來氣。

他先前不是已經帶兵去屯守烏程縣了嗎?孫暠讀書老沒讀出個名堂,大哥肯定不能再用他。

大哥就把孫暠送回富春老家,讓他在親爹孫靜的眼皮子底下再讀幾年書。

然后,烏程縣的守衛重任完全落到了孫翊頭上。

孫翊完全領了定武中郎將這個職位。

孫翊也是身經百戰的人了,憑什么他一領兵上陣,那堂兄孫賁孫府,包括還有舅父吳景,還有表兄徐琨……

這些人都各有各的氣派,高孫翊一等似的。

孫翊說起來好不開心。

這些親戚,懼怕的只是他大哥。

孫翊也沒毛病,就是年輕些。

舅父吳景比他大30歲,堂兄兩個比他大20多十來歲,論資歷孫翊還差的遠。

這些個親戚宗室,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孫權說:

“所以,我建議大哥繼續廣納人才,吸收外部力量,不計前嫌,不管是顧家的,陸家的,或是北方來的,我們孫家人通通接納他們。

用外來勢力沖淡本宗族的勢力,沖淡他們的影響力。

當然,我們必須冷眼選拔,考察他過硬的品性。

像虞番和華歆這樣的,放在哪里,人家都尊重他的品德。

也可以像大嫂培養劉基兄弟幾個一樣,從半大的孩子開始,把人才培養出我們需要的樣子。”

于是,孫策又一次對孫權刮目相看。

兄弟幾個之中,老三和他最像,有過而無不及的狂躁,又愛喝酒,不管母親徐氏以及張昭朱治等怎么勸諫,都不管用。

唯有老二仲謀,深謀遠慮,仁義果斷,有識人之能。

與喬菁菁某些方面極為相似。

安定一方,正需要仲謀和大喬這樣的人。

孫策思及自身的優勢,他不過是果敢勇猛,在治理方面確實不如他媳婦兒和他二弟。

那一天,孫策親自會見了孫權與朱治等選拔出來的賢能才子年輕人們。

的確,行動出風姿卓然,談吐上智慧明理。

孫策也很滿意。

想起當今世事風云詭譎,孫策一時心中觸動,告訴孫權:“這些人,以后都會是你的手下。”

孫權沒往多的想。

他從小到大,跟著親親的大哥混慣了,兄弟感情極深,有大哥在前面扎起,他和老三跟在后頭,不過是撿各人最擅長的做,許多事情辦起來都容易。

“大哥,我辦事用不了這么多人,需要的有限。江東六個郡,如今還新增了江夏,南還有交州,東南有福州建州,都是用人之地……”

孫策只是笑而不語。

回到符園。

已經入夜。

喬菁菁剛聽了阿紹背書,乳母剛給雙胞胎女兒洗了澡。

孫策一踏進屋子,把腳步都放輕了。

那一雙軟萌可愛的女兒,襁褓之中,懵里懵懂的,稚嫩得很。

孫策先把老婆抱懷里,緊緊抱了一陣,又看兩個女兒,抱了這個剛剛放下,又抱起另一個。

兒子孫紹站在他腳邊,很渴求的模樣。

孫策卻沒看到。

喬菁菁把阿紹攬過來,抱了一抱,溫柔地哄他:“今天白天做了那么多事,你還不困吶?”

阿紹說他就想跟父親說說話。

說來這阿紹也可憐,他像雙胞胎妹妹這般大時,連他父親的面都沒見過,還別說那父親厚實穩重的懷抱了。

孫策就抱著一雙女兒不撒手。

笑得之很滿足。

孫策總說女兒這眼睛長得像喬菁菁,下巴也和喬菁菁一模一樣,就是眉骨長得像他。

弄的兒子阿紹委屈巴巴地拉著喬菁菁的衣袖:“阿母,是不是有了妹妹之后,父親不愛我了?”

好委屈。

可憐巴巴的。

就是沒有兩個妹妹的時候,他父親也沒怎么愛他呀。

幸虧有喬菁菁這個善良的母親及時出現,才治愈了阿紹年幼的心靈。

阿紹對喬菁菁的感情極深,很聽她的話,服她的管教。

一日里,總要叫她三五十遍“阿母”。

大事小事,總要得到喬菁菁的允許。

若是喬菁菁因為公務農事家事等繁忙,阿紹一日見不到她,總是想得很,找他奶奶太夫人和小姑孫尚香問許多遍:“我母親什么時候回來?奶奶,你派人去找啊,我擔心她有沒有遇著壞人。”

等到喬菁菁懷了雙胞胎,阿紹就更懂事了。

一日里的功課從不要喬菁菁擔心。

吃飯飲食和就寢也不要人多說一句,還時常來寬喬菁菁的心,勸她不要擔心父親:“阿母,父親吉人自有天相天象,且他用兵如神,一身膽氣,很快就能凱旋歸來。”

等到兩個妹妹一生下來,阿紹高興得滿府里頒布喜訊,讓人放炮仗,還給外頭的窮苦人家施粥舍錢。

“這是喬夫人賞大家的福氣!”

小大人一般,非常能干吸睛。

大家都夸贊喬菁菁教子有方。

連張昭張紘等都暗自佩服。

大家佩服喬菁菁沒有私心,能對前顧氏的兒子傾注心血,并培養其成才。孫策諾大一個家底,后繼有人了。

等到孫策真的凱旋歸來。

阿紹看到親爹抱著兩個妹妹,那么慈愛的模樣。

他一瞬間明白了,父親看孩子的眼神原來可以那么溫柔。

喬菁菁對兒子阿紹說:

“你父親愛你疼你,都放在心里。你父親希望你像他一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原來如此啊。

像父親一樣做一個男子漢,流汗流血不流淚。

阿紹雖然心里羨慕,還是乖乖回屋睡覺去了。

喬菁菁已經從孫策手中接過大女兒。

孫策就緊緊抱著小女兒。

兩個女兒還沒起名字。

本來是早就要起,只是因為喬菁菁對名字不滿意。

那孫仲謀,兩個女兒她們二叔,因為大哥不在家,他代管著江東大大小小的事務,非要幫他大哥大嫂給女兒們起名字。

孫權給起的名字,雙胞胎大侄女兒叫大熊,小侄女兒叫小熊。

喬菁菁被雷的,好心慌。

嫩玉一般的乖女兒兩個。

能叫這么莽的名字?

于是擱置了。

結果孫策這一回來,他得知兩個女兒還沒定名字,想了一想:

“我孫家的女兒,熊羆獅豺,如狼似虎,剛烈勇猛,個個都要繼承孫家之風氣!你是姐姐,叫大熊,妹妹叫小熊。”

孫策甜蜜蜜的抱著小熊,還伸著脖子逗喬菁菁懷里這個大熊。

喬菁菁忽然就覺得自己,來了吳郡賢良能干聰慧了那么幾年,成了個熊母親。

好剛啊!


上一章  |  我在三國當大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