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異世封神第六百三十一章 巧合太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我在異世封神 >>我在異世封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一章 巧合太多

第六百三十一章 巧合太多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1日  作者:莞爾wr  分類: 言情 | 懸疑推理 | 推理偵探 | 莞爾wr | 我在異世封神 
→、、、、、、、、、、、、、、、、、、、、、、、、、

第六百三十一章

“入村后,所有人聚集在村內的庭壩內。”

令使道:

“四周掛了白布,庭壩搭了棚子,棚內坐的人披麻戴孝,見我們入村,有人上前來問我們身份。”

他手掌呈彎弓狀,勾著自己臉龐從額頭繞到兩只眼睛處抹了一把雨水:

“我們便撒了個謊,說是外地入武清郡的商隊,我們是商隊雇傭的鏢師,想要借峽道過路的。”

這令使幾句話顯示出他也不是無腦之人,且口齒清晰,不像是受鬼物蒙蔽。

苗有功緊繃的唇角微微放松,但眼神仍帶警惕。

“辦喪?”

趙福生目光閃了閃,輕輕問了一聲。

令使道:

“是,說是、說是村里有人去世。”

趙福生問道:

“什么人去世了,這大半夜的也辦喪?”

令使聽聞這話,有些惶恐:

“也沒來得及細問,我們怕時間耽擱,只詢問了村中人口,又讓他們找來了村長,只說了幾句,便退回來了。”

說完,又急忙道:

“不過我們說了所在位置,先行了一步,他們得知我們馬車陷入泥石里卡住了,說要找些青壯過來幫我們抬杠,只是說他們要換身衣裳,才好方便行事。”

百里祠的村長說稍后便至。

這令使剛一說完,巧事便發生了。

前方傳來嘈雜之聲,大雨聲里,像是有一大隊人踏水前來,同時還有人吆喝喊話,打斷了這令使說的話。

那令使本能的扭頭去看,只是今夜雨勢很大,水霧四濺,使得本來就黑暗的山中郊野越發昏沉,燈光都無法穿透這雨霧。

“大人,我聽著聲音有些耳熟,像是、像是百里祠的族長呢。”令使不知是興奮還是松了口氣,急忙道。

趙福生發話:

“你過去瞅瞅,如果是百里祠的族長,你將他喚過來我問問話。”

“是!”那令使歡天喜的‘嗒嗒’踩著雨水疾步離去了。

待他一走,苗有功十分害怕,還未說話,余靈珠就問:

“你覺得這荒村有問題?”

“不太確定,但是巧合太多。”趙福生道。

“這——”余靈珠臉上露出遲疑之色,她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隨即就聽到武少春問:

“大人是覺得這百里祠的族長姓氏不對頭?”

他這一提醒,余靈珠便露出啼笑皆非的神色:

“這族長姓什么來著?”

王之儀接話:

“武,武家兵。”

“哦對對對,姓武,你好像萬安縣也有個姓武的令使——”余靈珠目光從眾人身上掃過。

武少春無奈道:

“就是我,我姓郭——”他隨口答完,接著面對余靈珠怪異的神色,立即吃了一驚,忙改口:

“我姓武、姓武,我——”

他馭使的灶鬼姓郭。

武少春說完這話,臉色一下有些陰沉。

鬼的力量對他來說是極大助益,可鬼的影響也不弱,已經影響了他的認知與生活,竟會連自己的姓氏也記錯。

武少春正有些慌亂之際,抬頭看到趙福生的眼神,昏黃的燈光下,她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神冷沉,如古井不波,眉眼間帶著堅定的神情,仿佛意志剛毅,堅不可摧,不會因外界動容。

這樣一看,武少春心中隨即就想:大人馭鬼更多,卻并沒有受鬼的影響,且她馭使了二郎真神,同時還有門神、日夜游神、黃泉戲班及馬面陰差輔佐,這些鬼的存在都比灶鬼品階高,若他真受灶鬼反噬,大人總有辦法替他鎮壓的。

這念頭一涌入武少春心中,他立馬心中大定,當即便將剛生出的惶恐不安止住了。

“我姓武。”

不知是不是意志受到了鼓舞,他的心緒清醒了許多:

“我叫武少春。”

“雖說武姓不是什么大姓,遇到也不是罕有的事,興許是哪里來的同宗族分支,是有些巧合,但哪有詭異呢?”余靈珠疑惑不解。

趙福生沒有說話,劉義真卻接話道:

“還有一個地方怪異,就是辦喪事。”

范必死點頭:

“我們一路從文興縣進入金縣,途經五仙觀時,也正好遇到有人在辦喪事。”

陳多子也接話:

“當天也恰好下雨,只是雨勢沒這么大罷了。”

這樣一說,巧合便多了。

余靈珠、王之儀等人一開始不以為然,但隨著眾人七嘴八舌的一說,二女便面露凝重之色。

丁大同道:

“大人,是有一定巧合處,可僅憑這兩點,是否——”

他話沒說完,趙福生點了點頭:

“不止兩點,還有一處怪異。”

“什么怪異?”

眾人聽聞這話,倒是微微吃驚。

趙福生看向武少春:

“苗有功說,這百里祠共計有126戶人。”

“是、是。”

馬車外的苗有功聽到自己的名字,連忙應了一聲。

答完之后,他又有些遲疑:

“大人,恕我愚鈍,這個數字莫非也有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趙福生道:

“老張,我們當日一起去狗頭村——”

她下意識的喊了張傳世名字。

張傳世為人最是狗腿,慣會見風使舵,巴結上司。

早前辦鬼案,若遇到危險他喜歡躲在最后頭;但后來再辦鬼案,一有危險,他則最愛擠在趙福生身側。

此時趙福生說完這話,不由自主的扭頭往身側看去。

但萬安縣眾人俱在,卻沒有了那熟悉的猥瑣張傳世回應。

所有人一下怔住。

余靈珠、王之儀及苗有功等人不明就里,熟知內情的萬安縣眾人卻陷入沉默里。

一股巨大的震撼頃刻之間化為詭異的刺激,爬上眾人心靈。

仿佛有什么東西從眾人后背撫過,激起一層雞皮疙瘩,繼而令眾人汗毛倒立。

不久后,后知后覺的悲慟感才從眾人的內心傳到四肢百骸。

大家心中生出傷感之意。

“老張?”

余靈珠疑惑出聲。

趙福生在片刻的失神色,很快平靜下心神。

她搖了搖頭:

“說錯話了,我接任萬安縣不久,辦過一樁鬼頭村的案子,少春也出身這村莊,村里共計有126口人。”

武少春的表情從傷感到驚悚、駭然之間轉換,他瞪大了眼:

“大人,確實是——”

這樣一說,巧合便過于多了。

余靈珠雖說記不得這里具體叫什么名字,也不記得有沒有村莊,記憶變得混淆又似是而非,但她聽到幾樁巧合,也開始變得警惕。

“就像我剛剛說的,我們將村子屠得一干二凈,無論是人是鬼也一概不會放過。”

她話音一落,許馭仰頭看向趙福生:

“福生,不如我預算一下。”

“先不急。”

趙福生搖頭,卻看到小孩急切的樣子,知道這小孩急于想要在自己面前多加表現,便伸手摸了下她腦袋:

“鬼的力量雖好,可也只是助力。百里祠究竟是真是假,咱們面對的是人是鬼,總會遇到端倪,不到萬不得已,沒必要問鬼神。”

更何況這乾坤筆在趙福生看來更像是一種詭異的詛咒——在此時這樣情況未明的時候,如果再添一筆詛咒,就是來給眾人添亂子。

不過小孩立功心切,她換了比較溫和的說法,哄得小孩心下一松,臉上露出天真的神色:

“好,你要是想知道未來的結果,我馬上用乾坤筆寫。”

趙福生笑了一聲:

“好。”

她與許馭的互動看得余靈珠表情怪異:這都什么時候了,她怎么還笑得出來呢?

眾人正各懷心思之際,很快先前踏水離開的令使拉了個人一路小跑回來了。

那跟在他身后的是個身材壯碩的漢子。

這壯漢一現,眾人便相互對視了一眼,眼里露出警惕。

此時百姓生活艱難,許多人面黃肌瘦,經常以樹皮草根、雜菜湯充饑,瘦得只剩骨頭架子,這人卻身材壯碩,顯然生活條件不錯。

那人雙手抓了一張破舊的席子罩在頭頂,一路跟著令使小跑過來,直至快靠近馬車前時,兩人才緩緩停下了腳步。

二人俱都收斂了手腳,輕手輕腳走近,臉上露出懾懾之色。

“大人,這就是百里祠的宗族長,武、武家兵。”那令使回話。

眾人目光隨即落到了武家兵身上。

趙福生沖他招手:

“你上前來,我們仔細看看。”

武家兵滿臉掩飾不住的惶恐,聞言挪動著僵硬的腳步上前,走至馬車前時,便膝蓋一軟,‘撲通’一聲下跪:

“不知是哪家的大人?”

他哆哆嗦嗦:

“先前只說是商隊鏢行,沒說是大人啊——”

趙福生沒回他這話,只是道:

“你抬起頭來,讓我看看。”

武家兵聽聞這話,抬起了頭來。

他年約三十,還頗年輕,長了一張國字臉,可眉眼間卻透露出一種讓人不大舒服的奸滑之意——趙福生再一細看,覺得應該是跟他眼距過近,眼珠咕嚕轉動間間給人一種不真誠的感覺。

偏偏他表現出來的身體姿態較為老實,這就形成了一種反差,讓人不大舒適。

雖說不該以貌取人,但趙福生仍心生戒備。

“聽說此地名叫鷹嘴崖?”

她說完這話,一個久遠的記憶從她腦海的一角突然浮現了出來:鷹嘴崖這個地名好似在哪里聽過似的。

這又屬于另一種巧合,趙福生將這一點牢記在心里。

“是的,大人。”武家兵點頭。

他喊‘大人’時的表情也頗奇怪。

尋常人恐懼時,手抖、腳抖,舌頭也不大聽使喚,可他表現得怕歸怕,但語氣順暢,說話中帶著一種強作出來的顫音。

“你們村叫百里祠?”趙福生又問。

武家兵再度點頭:

“是。”

他仿佛已經猜到了趙福生接下來要說的問題,主動道:

“我們村共126戶人家,村里連帶著去年剛出生的嬰孩兒,如今共有719人。”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趙福生愣了一下,接著再次笑問:

“我聽說你們村在辦喪事?我們深夜借道,打算進武清郡,聽苗有功說,前方鷹嘴崖有泥石流,將我們進武清郡的路堵住了,無法前行?”

“對。”武家兵苦惱道:

“突下暴雨,真是麻煩,擋了大人們去路。”

他解釋:

“大人,那鷹嘴崖形似鷹嘴,下方僅有一條數尺來寬的羊腸小道,”他張開雙臂,比了個手勢:

“最窄的地方馬車堪堪能走。”

“鷹嘴崖后是深山,葬了不少老墳,平日興許是疏于加固,今夜這場大雨簡直十年一遇,一下、一沖,便將流石沖垮了。”

說到此處,他臉上露出苦惱的神情:

“我們村里有洞葬的習俗,這一場大雨導致的泥石流,怕是不知會沖出多少尸骸呢,明日一早,恐怕除了開路,還得檢驗祖宗們尸身,這還不知道分不分得清是哪家人,唉,真是作孽。”

他這樣一嘆,不用趙福生提醒,余靈珠等人也察覺出了不對勁兒。

這武家兵談吐之間不像是荒村山民,像是頗有些見識。

余靈珠試探著問:

“你不是本地人?”

“是。”武家兵立即收起硬擠出來的愁眉苦臉,回了一聲。

“那你平日不在村中居住?”劉義真也跟著問了一句。

武家兵就笑道:

“大人們這話是哪兒說的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們這樣的莊稼戶,不靠這一畝三分地,又能去哪里?”

他說道:

“更何總我武家長子向來擔任百里祠村長,除了這里,哪兒都不能去。”

說完,又肯定的說了一句:

“我這一生,從出生到現在,沒有離開過百里祠。”

這就怪哉!

武家兵看著可不像是一座封閉山村沒甚見識的村長,他甚至在面對趙福生等人時侃侃而談,仿佛比苗有功兩個鎮魔司的令使還要鎮定。

人的眼神可無法騙人。

“大人——”

武少春總覺得不對勁兒,他正欲說話,趙福生投給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百里祠今夜出了什么事?我們前去打頭陣探路的人說,好像在辦喪事?什么人死了?鬧這么大動靜?”趙福生提出數個疑問。

武家兵就道:

“大人,我們村里竇三嫂子去世了。”

不等趙福生發問,他又道:

“她情況特殊,村里人瞧著她可憐,便幫著她辦辦喪事,這不趕巧,沖撞了大人們。”

“這竇三嫂子是何人?”趙福生故意露出感興趣的神情,問了一聲。

她話音一落,余靈珠便有些詫異,眼神怪異的看了看她,但最終并沒有出聲。

武家兵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


上一章  |  我在異世封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