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蘭蘭系余
朝堂上,君玄塵一身龍袍,居高臨下的看著堂下的大臣們。
今日,他就要登基為皇,讓這些人真正的匍匐在他的腳下,天天高呼他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下面的大臣們神色各異,這一天還是來到了。
君玄塵壓下心里的激動,目光凜冽道:“本皇子找尋了父皇十天的時間,依然無他們的消息,許是遭了毒手,而又剛剛經歷大旱,百姓們才返鄉,需要有人為他們做主。所以國一日無君,本皇子今日就繼位……”
“慢。”
君玄塵的話還沒說完,外面便響起一聲大喝聲。
君玄塵的話被打斷,他懊惱的看向朝堂外。
而朝堂里的大臣們也隨之轉身,望向來人。
只王閑王一身親王服,手里捧著一道卷軸,緩緩地走進朝堂里來。
君玄塵見到竟然是閑王,他眸光暗沉,眉頭深深蹙起,閑王和大長公主不是被他囚禁在宮里了嗎?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一股不詳的預感涌上心頭,今日他想登基怕比登天還難了。
就在他疑惑之際,閑王身后還跟著大長公主,和身穿鎧甲的戰王。
“嘶!”
當眾人見到身著鎧甲的戰王也進入朝堂的時,大家倒吸口涼氣,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戰王。
他們不可置信的看到那道偉岸的身影進入朝堂來。
還有令他們吃驚的是,在戰王身后依然穿著鎧甲的桓世子。
大家像見了鬼一樣見著他們父子,一個癱在床上多年的癱子,和一個活不過二十五羅病癆鬼,怎么都神氣活的出現在這里。
“皇叔,皇姑姑,戰王您們也是來助本皇子登基的嗎?”
君玄塵很快回過神來,他從臺上下來,迎向閑王幾人,還很是高興的樣子道。
閑王沒有說話,而是捧著圣旨直接穿過朝堂,來到大殿之上,站在君玄塵剛剛站的地方。
而大長公主和戰王則對君玄塵冷哼一聲,站在朝堂中中央。
左右便是呆若木雞的大臣們。
君玄塵臉一垮,厲聲問道:“皇叔,您這是什么意思?”
賢王淡淡的瞥他一眼,重重吐出兩個字:“聽著。”
他只輕輕吐出兩個字,但語氣令君玄塵不敢反駁。
在這一刻,君玄塵能在閑王身上感受到那股凜冽的氣勢,比明德帝身上的氣勢還要凜冽,是一股真正上位者的氣勢。
瞬間就將君玄塵那高漲的氣勢給打壓下去,他嘴巴蠕動了幾下,想說什么這會兒不敢吭聲了。
柳丞相本想站出來的,他見四皇子都閉了嘴,他也只得靜觀其變。
閑王這才看著朝中的大臣,沉聲道:“本王今日來此,是有事宣布。”
他話說到這里,忽然間喊道:“來人。”
忽然,又進來兩隊身穿鎧甲的士兵,走在前面的一人穿著將軍的鎧甲,腰間佩著長劍,氣勢凜然的走進來。
“末將拜見賢王,大長公主,戰王。”
朝中的大臣們立即看向此人,末將,哪來的年輕將軍?
待有人看清楚來人的樣子時,心里震驚,這不是六年年押送糧草已經失蹤了的楚云謹嗎?
他又怎么會出現在這朝堂之上?
而且還穿著將軍的服飾,這是怎么回事?
眾大臣心里都在猜測,今天君玄塵這繼位能繼位嗎?
閑王等人的架勢可不是來支持他的,這是來搞事情的啊。
瞬間,眾大臣都看向上面的閑王,等著看他要干什么。
閑王厲聲道:“將四皇子君玄塵抓起來。”
“什么?抓四皇子?”
眾大臣懵了,怎么抓他?
眾大臣頓時看向君玄塵,而君玄塵更懵。
“是,末將遵命!”
楚云謹拱手,隨后他手一揮。他身后上來四個士兵立即將君玄塵給抓住。
“皇叔,你這是要造反嗎?你憑什么抓本皇子。”
君玄塵被抓住后才反應過來,他立即大聲質問閑王。
“來人,來人……”
君玄塵嚇得沖外面大喊,可外面沒有動靜。
他不信再次大喊:“來人,人呢,快點進來將這些反賊抓了,來人……”
君玄塵喊破喉嚨,外面也沒有一個人進來。
“閑王,您這是為何?您怎地莫名其妙的闖入大殿。還把四皇子給抓起來,您這是要干什么,造反嗎?”
柳丞相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大臣,他見君玄塵沒有喊進來人,心里慌了,知道出了大事,閑王控制了他們的人,于是他站出來大聲質問閑王,同時向君玄塵的人使眼色。
“對啊閑王,如今皇上找不見,國又不可一日無君,眾皇子們又只有四皇子在,他理應繼位,閑王竟要將他抓起來,這是何道理?難不成閑王要謀權篡位?”
立即有大臣站出來質問。
有一就有二,今日君玄塵登基為帝天時地利人和,就這閑王出來搗亂,那他們還怎么做君玄塵的從龍大臣?
閑王冷哼,一群蠢貨,就這些人也能撐得起整個朝堂,他冷冷道:“本王想當皇帝需要謀權篡位嗎,都是一群蠢貨,就算皇兄母后失蹤,那還有眾皇子和那些大臣呢,難不成都回不來了?
就憑四皇子一派胡言你們就信了,擁護他當皇帝,他那皇帝做得名正言順嗎,他手里有玉璽嗎?”
眾大臣被說得啞口無言。
連君玄塵也百口莫辯,心里把閑王恨死了,就知道他會壞事,不想還是關不住他。
他咬牙切齒道:“本皇子有父皇的圣旨,他讓本皇子全權管理朝政,如今父皇生死不明,災民需要安置,難道本皇子不該挑起大梁嗎?
難道等他國見我們國弱民弱攻入的時候,我們還群龍無首,國無君主,等著挨打嗎?”
閑王鄙夷:“就憑你們這里的人就有能力挽狂瀾嗎,大旱的時候,城外災民成堆的時候,你們在場的人有幾個出了力去幫助他們,還是說你四皇子出了力?”
君玄塵和眾大臣被說得一噎。
他們在場的人還真沒有什么人去施粥,施物資的,大家都是守著自己的東西,生怕有人搶了去呢。
更是有人利用大旱,狠狠的發了一筆呢。
都是人家閑王和大長公主,四大家族和安國公府的人大力施粥,施藥,施物資,災民們才渡過這場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