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蘭蘭系余
太后心里一沉,語氣卻有些驚訝道:“這樣啊,那就讓老七去吧,國事為重,哀家這里怎么樣都行。”
這樣就想阻斷閑王不與她見面,可能嗎,太后在心里冷哼。
明德帝心里卻一松:“那兒臣遵循母后的意思,今日就讓老七出去,母后先歇著,兒臣去宣太醫來給母后瞧瞧,母后身子還是最重要的。”
太后如往常那般溫聲道:“皇上也別累著,這些交給宮人去做就行。”
明德帝笑了笑:“兒臣無礙,兒臣正值壯年,身體好著呢,又有太醫天天為兒臣請脈,兒臣心里有數,那兒臣就先告退了。”
太后點點頭:“那你快去忙吧。”
“是,兒臣告退。”
明德帝向太后行了禮之后,便出了慈寧宮,讓隨行的太監去趟太醫院,叫了一個太醫來。
他下的毒,這些太醫頂多把出太后身體虛弱,只會給她開滋補的藥方,那些滋補的湯藥喝下去,只能讓太后虛不受補,加速她毒發的時間,這樣豈不更好。
明德帝心里喜滋滋的,以后他就可以真正的掌權了,不再受太的掣肘。
只是他在高興之余,忽略了太后為什么沒有宣鳳太醫父女進宮,若是他早一點想到這一點的話,或許,事情還有轉機,今日他忽略了,以后再也沒有轉圜的余地了。
慈寧宮里,皇帝剛走,閑王就從后面的屏風出來。
閑王早在鳳云傾之前就來了,一直躲在屏風后面的。
鳳云傾與明德帝來這里說的話,做的事他都全看在眼里聽在耳里。
“母后。”
太后看他一眼,朝旁邊的凳子指了指道:“坐著說吧,想必你心里有許多疑問,母后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太后打算廢了明德帝,扶持小兒子上位,有些事情得讓他知道。
閑王點頭坐在凳子上,等著太后為他解惑。
太后也不隱瞞,將鳳云傾有可能是北冥國的人和想廢了明德帝都與閑王說了,想扶持閑王上位。
閑王聽完蹙了蹙眉,他搖頭:“母后,兒臣這把年紀了,做慣了不理事的閑散王爺,您的打算,兒子恐怕要讓您失望了。”
閑王手里雖然捏著一張空白圣旨,那是用來保全閑王府的,沒有打算廢帝。
一旦廢帝,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太子也沒有立,到時皇子奪嫡,又是一場腥風血雨,那時朝廷動蕩不安,北冥國又會趁機攻打東辰國。
彼時內憂外患,東辰國還不分崩離析啊。
這事干不得。
何況他真的無心做皇帝,做個富貴的閑散王爺挺好的。
只是,一切事情都有變數,閑王無法預料,想安心時未必就能安心。
太后目光沉沉的看著閑王:“那你就眼看著你長姐與你閑王府被打壓?”
“那兒臣即便上位,皇兄那里不是一樣……”
不一樣會被全滅嗎,不一樣會血流成河嗎。
這話閑王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太后卻懂,但她是什么樣的人,她手上沾滿了鮮血,無論什么人的鮮血都有,包括她的親人。
所以太后一點都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手上的權利受到挑釁,自己的親生兒子的爪子伸向自己,要她的命,這是她容忍不了的。
而且這個兒子還是自己費盡心血扶持起來的。
“那你打算怎么辦,就這樣受著不反擊?”
閑王無奈道:“兒臣又能怎么樣呢,兒臣是臣,皇兄是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太后白他一眼,這個蠢貨,手上有空白圣旨不知道利用。
她嘆口氣,這個兒子的性子就是太軟弱了,心慈手軟有時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會成為軟肋。
“你手上不是有一紙空白圣旨么,你就不知道拿出來做點啥,白白的浪費了嗎?”
閑王深深的看了太后一眼,覺得如今的太后如此陌生,一點都不顧全大局,只看顧自己手中的權力。
利益熏心,權力也熏心。
以前的太后可不是這樣的,她說讓他們兄友弟恭,讓他們姐弟三人榮辱與共,相互扶持,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要反目成仇,那樣會讓親者痛仇者快,而今,她自己卻讓他廢了他的親哥。
目前的現狀,根還是在太后這里,只要她完全放權,不再過問朝堂上的事情,后宮的權力也全放給皇后,這樣,明德帝夫妻才不會盯著他們母子三人不放,也不會再針對他和大長公主。
太后一直不放權,明德帝心里肯定認為她還有什么想法,不把矛頭對準他們姐弟才怪。
一個手握重兵,一個手握一紙空白圣旨,這兩樣就如兩把劍懸在明德帝的頭上,加上太后如此這般,他能安心嗎。
換做是他,他也會將之除了。
而太后還看不穿,不,不是看不穿,是不甘,她不準她一手扶起來的兒子對她刀戈相向。
太后倘若不改變想法,換一個人做皇帝,情況也會依然如此,沒有哪個皇帝甘愿做個傀儡。
于是閑王站起來道:“父皇給兒臣的空白圣旨,意在給兒臣保全性命的,并不是讓兒童拿去做謀權篡位的。
還有母后沒有想想,一旦廢帝,東辰國會面臨怎樣的動蕩?
兒臣希望母后以大局為重,個人私欲對母后現在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好的頤陽天年,多找人說說話,多走動走動,能長命百歲。
還有那鳳氏不要棄,棄了是您的損失。”
閑王停頓下向太后一禮,又道:“兒臣該回去了,等一下皇兄找兒臣怕找不到,兒臣告退,請母后多保重身體。”
說完轉身便出了慈寧宮。
太后傻愣愣的愣在當場,腦子里全是閑王的一番話。
很久,她才深深吸了口氣,苦笑一下,想不到她最在意的東西在小兒子眼里只她的一已私欲。
太后感覺心里堵著一口氣,難受得很,她閉上眼睛,腦子里在想著,難道她真的做錯了嗎?
鳳云傾出宮之后并沒有直接回到安國公府,而是來到醫館。
由于她連續坐診了好些天,現在來看診的人不多了,疑難雜癥的病人也少了,就一般的大夫看診都可以,所以她便想著聘一個大夫來坐診,把自己抽身出來做其他的事情,以后只看那種疑難雜癥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