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煙火無霜
“從現在喂豬仔,再到明年夏季后,能長成半大的豬仔,也能收獲不少了。“向曦算了一筆賬,絕對是賺的,村里的后山冬日里沒有青草,干草還是有的,照樣可以喂豬。”
“剩下的問題就是買豬仔,我們就在門口掛著,問看看來往的客人,誰家村子里有,來跟我們說一聲。”
“相公你看這樣如何?”
高盛說,“那得先確定村里誰想養豬。”
“我們先去找高家的親戚問。”
向曦跟高盛說定后,一拍腦袋,興致勃勃地,“我想養點雞鴨,家里不是有一個竹林么,那邊最合適,冬日里寒冷就簡單搭個棚子,做好保暖,不擔心凍死雞仔。”
向曦當日下午就回村,跟村長和高家長輩說了。
高大伯母聽了有些意動,“小曦,你真能買來豬仔么?”
原來她們早就想養點牲畜了,家里孩子多,冬日里又閑著沒活干,有空出去打豬草,光喂一只豬還是沒問題的。
只是大多數時候都是開春買豬仔。
如今只怕不好買。
向曦把這件事攬過來,“我去打聽消息,有豬仔就跟大伯母你說。”
“那會不會太麻煩你了。”大伯母有些不好意思。
向曦笑著擺手,“沒事,正好我自家也想買。”
大伯母拉著她要留下來吃晚飯,向曦還要回去收拾后院的竹林,弄出來好養雞。
向曦說干就干。
一回到家就去了后院。
拿起掃帚收拾。
高母得知緣由,跟著一起過去幫忙收拾。
高母問她要養多少只。
向曦掰了掰手指頭,商量道,“我們養個一兩百只?”
“多……多少?”
“太少了?”向曦摸了摸下巴,煞有其事地說,“沒錯,確實太少了,鋪子里每日可以賣出去幾百顆雞蛋,養一兩百只怕還不夠。”
“就是這個竹林就太小了,得把旁邊的荒地一起買下來,到時候在兩邊一圍,也不擔心雞跑出去,還能自己在樹林里找小蟲子蚯蚓吃。”
“等等……小曦,兩百多只也太多了,我們養不了的,家禽一多就容易生病,若是有了雞瘟,整個村子里的牲畜都保不住。”高母嚇了一跳,連聲打斷她的話。
向曦瞪眼反問,“娘,我們家不是有醫書么?”
“上面就有寫怎么保持干凈整潔避免雞瘟。”
“有有嗎?”高母滿臉疑惑地回想,也沒回想起來。
向曦一臉無辜,“有啊,就在上面寫著呢,還是誰手寫的。”
向曦讓高母去把醫書找出來,在里面果然找到一些碎紙條,只不過有些字跡不清,還時不時缺少一個字,以往高老爹他們只以為是祖宗寫的草稿紙,在醫學上態度嚴謹,缺了內容,不敢隨意用,家里沒人學醫,也無人去研究上面到底寫的什么。
“還真有。”高母大吃一驚,忙說,“我們去找老大來看看。”
高盛在后山打柴,越接近冬日,就得多儲備一些木柴取暖用。
兩人找來時,聽到來意,高盛接過紙張去看,他有點印象,幼時看過。
向曦湊在旁邊指著有年頭的紙張上最右側的位置,好奇地問,“相公,你看,這里寫的是不是一個瘟字,上面缺了個字,看痕跡前面只有一個字,后頭用的幾種草藥普通,其中艾草最多,最后還說要打掃干凈……”
“這里還有一個雞字,我覺得應該就是解決雞瘟的。”
高盛按照向曦的引導去看,原本覺得模糊不清的念頭,漸漸地有了頭緒,“我一會兒晚上回去研究看看。”
“娘,你們怎么突然看這個了?”
高母就把向曦要喂兩百多只雞的事說了。
還有些哭笑不得,“小曦可真是藝人膽大,不說這么多雞要吃多少草料,那也得買來這么多雞仔才行啊,冬日里溫度低,根本孵不出來。”
高盛有些詫異,對上向曦自信的亮晶晶的眼神,他意志就堅定不起來了。
“娘,我算了一下,就算真喂這么多只雞,也吃不了多少粗糧,今年的粗糧不貴,比往年還便宜些,再加上有鋪子上除了需要雞蛋,還需要雞肉,雞肉不好買,很多吃食都不能做,干脆自己養好了,就是這么多雞,養起來也累。”
“我前幾日聽見大伯母家的二嫂問鋪子里收不收冬筍,如果要,她就去后山挖回來,送到鋪子里。”
“小曦說可以做酸筍,到時候不管是炒肉還是直接當咸菜開胃都很不錯,就是冬筍有點苦,到時候得處理一下。”
“你的意思是,想單獨請你二嫂來養?”高母想到高二嫂這個侄媳婦兒的情況,家中男人早就在十幾年前時征兵被帶走了,后來再也沒有回來。
她正巧當年懷上遺腹子,生下來就一直養著,也沒有改嫁,加上高大伯沒有分家,剩下的兄弟姐妹都很照顧老二家,可到底孩子多,高家都不富裕,日子就不好過。
高母答應了。
“那雞仔怎么解決?去四處買?”
“先買,買不到我們就自己孵,母雞能孵出小雞仔,那我也給雞蛋溫暖,應該也能孵出來。”反正就是控制溫度,以前她曾在雜書上看過,大致有點印象,就是沒有溫度計,溫度不好掌控,就只能靠手感了。
向曦跟高盛都是說做就做的性子。
高盛研究幾晚上把紙上的殘篇內容補齊,為了求證,他上去去鎮上鋪子里忙活開店,下午就去請教十里八鄉擅長養牲畜的人家,請教怎么防止雞瘟的。
他甚至還跑到縣里的醫館去問大夫。
至于為何不去鎮上醫館,自然是鎮上的醫館正是偷高家醫書的人家開的,有仇在,平時高家人就算生病也不去那。
向曦在村里也沒閑著,高全年紀不大,做事卻靈活,在鋪子里完全能頂替她忙碌。
向曦就在村里去家家戶戶收雞蛋,拿上棉襖,在屋子里搭了個孵蛋土箱,為了保暖,只能用炕的原理,在怕沒改變放炭塊,把高溫傳導過去就行。
向曦這么一折騰。
連高大伯母和村里聽說的婦人都過來看新奇。
“小曦,這能成么?”
“難道母雞能孵出小雞,就是因為溫暖夠?”有人發出誠摯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