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講聊齋,我嚇死全網粉絲第171章:中國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開局講聊齋,我嚇死全網粉絲 >>開局講聊齋,我嚇死全網粉絲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1章:中國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求訂閱)

第171章:中國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天下第一白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天下第一白 | 開局講聊齋 | 我嚇死全網粉絲 
第172章中國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求

第172章中國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求

天下第一白:、、、、、、、、、

第172章

中國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求訂閱)

“江寧老師,您是怎么預測出大西王張獻忠的財寶,就在江口?”

“江寧老師,江口沉銀出土文物共5萬多件,您都成為歷史名家了。”

“江寧老師……”

張獻忠江口考古并沒有完全結束。

不過。

當大部分文物出土之余,江寧也沒有再呆在考古工作組。

這會兒,他卻是重新回到雙慶大學。

無疑。

如果說之前江寧,只是一位非常有名氣,非常有學識的主播。

但現在。

在一眾人士眼里,江寧已然成為歷史名家。

這不。

這節課只是一開始,一眾學子都紛紛向江寧問道。

對于此。

江寧也一一作答。

十幾分鐘之后,江寧進入到了正題:“各位同學,大家有其他的問題,我們下了課再交流。這節課,我們繼續講明朝。不過,之前我講的一些歷史人物,都是一些比較知名的歷史人物。像大西王張獻忠,又如楊慎,還有王陽明。他們都是歷史名人,而且還有功名在身。可是,在明朝,還有許許多多未有功名,與我們一樣是為普通人的存在。雖然他們沒有功名,但他們的一生,同樣的精彩。”

“今天我要講的人物,就是一個大家沒有聽過,或者是很少聽過的一位,他叫做徐霞客。”

在黑板上,江寧寫出了徐霞客的名字。

其實呢。

不管是在前世,還是在這一世。

徐霞客都是一位普通人。

他沒有功名,看起來好像也沒有做出什么壯舉。

但哪怕就是這樣的一位普通人,同樣令人神往。

這不經讓江寧想起前世一部作品,《明朝那些事兒》。

在作者當年明月寫完這一部作品之后,他在最終卷寫了徐霞客。

徐霞客在明朝自然不是最為重要的人。

但是。

徐霞客那種人生觀,卻是激勵著當年明月。

對于當年明月來說。

或許帝王將相幾百年之后,也都是糞土。

可是。

徐霞客幾百年之后,卻不是。

此時的江寧也是一樣,他開口說道:“在講徐霞客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徐霞客的高祖。其實之前我在講唐伯虎的時候講過,當年與唐伯虎一同去考試的,有一位富二代叫徐經,他就是徐霞客的高祖。后來兩人因為科考案,最終被扁為了吏人。唐伯虎至此一蹶不振,但徐經卻并沒有頹廢,而是乖乖的領了圣旨,回到了家鄉當起了吏人。”

“與之同時,徐經雖然被取消了舉人的身份,但徐家是江南富商,徐家很善于經營,哪怕就是傳到徐霞客這一代,徐家仍是生活的非常不錯。大概是受祖父徐經的影響,徐家至徐經之后,幾代都沒有怎么進入到仕途。而到了徐霞客這一代,徐家已經可以允許參與科考。但可惜,徐霞客卻是喜歡游山玩水,并不在意功名。徐霞客雖然也參加了童子試,但沒有錄取。父親見兒子無意功名,也沒有勉強于他。”

“只是雖然徐霞客并不在意功名,但他卻很喜歡讀書。但他喜歡的書,并不是那些四書五經,而是一些增長見聞,能夠介紹江河地理的書籍。19歲的時候,徐霞客父親去世。徐霞客從小就很想游歷山川江河,也想探尋古代名山大川之秘,更想繪出一部介紹天下名山勝水的通志。但因為上有老母,徐霞客并不忍心遠行。”

雖然徐霞客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人。

他沒有什么功名。

也沒有做出什么大事業。

可江寧只是一開講這個人物,雙慶大學一眾學子,包括直播間無數的觀眾,這會兒卻是完全的被吸引住了。

“知子莫入母,徐霞客內心之意并沒有瞞得過徐母。徐母雖然是一介女流,但心胸豁達,與普通的女子并不一樣。見徐霞客很是糾結,徐母反倒是勸解徐霞客,并親自給徐霞客制作了遠游冠,勉勵兒子不要惦記于她,你應該去完成你自己的志向。徐霞客深受感動,21歲的時候,他挑起簡單的行李,開始瀏覽祖國大好河山。”

“沒想到,這一游歷,徐霞客卻是游了7年。7年時間里,徐霞客瀏覽了泰山,太湖,洞庭山,探訪了靈威丈人遺址。不過這七年時間里,雖然徐霞客遠行,可一直心里掛念著母親,所以并沒人走太遠。基本上是去哪里一次,然后就早早的回來了,這是他的第一階段的出游。”

“第二階段,徐霞客用了20年的時間,游歷了嵩山,五臺山,華山,恒山,廬山,黃山,盤山,崆峒山,天臺山,雁蕩山,足跡橫跨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云南和BJ、天津、上海……等20多個省份。”

“第三個階段,也是徐霞客最為重要的階段,他歷時四年,寫下了九卷游記。”

黑板上。

江寧畫出了一張地圖。

地圖上江寧把徐霞客去過的地方,用連線的方式一點一點全部連起來。

開始的時候。

徐霞客只是在附近游歷,這只有幾條線。

而到后面。

隨著徐霞客游歷的地方越來越多,整個線幾乎畫滿了整個中國。

“我的天……”

“這足跡。”

看著地圖上的連線,一眾學子滿臉都是羨慕。

“當時應該沒有飛機吧。”

“還飛機,連高鐵,鐵路都沒有。”

“不只沒有這一些,也沒有汽車,只能靠走路。”

“對,就只能走路。但就憑著這一雙腳,卻幾乎逛完了祖國大地。”

眾人眼睛里散發著異樣的光彩。

他們跟著徐霞客的腳步,似乎也來到了全國各地。

甚至。

當江寧講著徐霞客的經歷,眾人似乎覺得自己變成了徐霞客。

“江寧老師,徐霞客游了這么多地方,難道沒有碰到比較危險的事情嗎?”

這時。

有學子舉手問道:“好像您說徐霞客所在的時代,是明末時期。”

江寧點了點頭:“是的,徐霞客是明末時期的人物。那個時候,全國氣候并不好,加之時不時有地方起義。徐霞客這么多年出游,他曾經三次碰到過強盜,四次絕糧。有一次他游歷湘江,碰到劫匪,他跳江這才脫了困。同時,身上的錢財,行李,也全都被洗劫一空。”

“我去……”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這位學子卻是繼續問道:“那徐霞客還繼續游歷嗎?”

“游。”

江寧堅定的回答:“曾經也有人對徐霞客說,外面太危險了,我還是送你回家吧。但徐霞客卻說,我出行的時候帶著一把鐵鍬來,為什么要回去,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啊。就這樣,徐霞客仍然一直前行。沒有糧食了,他就用身上帶的綢巾去換幾竹筒米;沒有旅費了,就用身上穿的夾衣、襪子、褲子去換幾個錢。重重的困難被踩在腳下,他也到達了他一個個計劃好想去的地方。”

直播間這會兒人潮涌動。

他們看到的可能是徐霞客。

但也許是未來的自己。

無數的留言,不斷的刷了出來。

他們羨慕徐霞客的人生。

同時,還佩服徐霞客的意志。

“還有一次,有一位叫做靜聞的僧人,他聽說徐霞客一生訪遍了名山大川,就想與徐霞客同去。并說,他禪誦經文20年,并刺破自己手指,用血寫出了《法華經》,他很想供奉到云南的雞足寺。于是兩人便一道前行,可不想中途兩人卻碰到強盜。徐霞客掉到了水里,而靜聞卻被盜賊砍傷。彌留之即,靜聞對徐霞客說。我可能到不了雞足山了,您能不能幫我,在我死之后,將我的遺骨與血書帶到雞足寺。徐霞客答應了靜聞,歷時兩年,徐霞客到達了雞足寺。”

“雞足寺眾僧看到徐霞客帶著靜聞的骨灰與經書而來,卻是將靜聞的骨灰安葬,然后為其建塔。塔上附有銘文,上書:

孰驅之來,遷此皮囊。孰負之去,歷此大荒。志在名山,此骨不死。

既葬既塔,乃終厥志。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霞客靜聞,山水為馨。”

是的。

江寧之前就說過,徐霞客是一位普通人。

最多就是家境稍稍比較好的人。

但這個比較好。

與之現代的我們相比,那就沒有什么可以比較的了。

但是這位徐霞客,卻是做到了我們現代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這個做不到。

不只是他游歷了大半個中國。

更為讓眾人感動的是。

為了一個諾言,他卻是背著朋友的尸骨,歷時兩年來到了雞足寺。

“當然,這一些只不過是徐霞客幾十年游歷當中的一部分。在他游歷的時候,他還將自己游歷的所見所聞,特別是對于江河山川,風俗地理,進行了記錄。有一次,徐霞客來到了廣西。廣西那里有許多的溶洞,并傳聞,里面有惡龍傷人,大家都不敢進洞。但徐霞客卻一個人持著火把,進入到了山洞里面。當他出來的時候,當地人都覺得徐霞客是神仙。”

“自然,徐霞客并不是神仙,他去探訪這一些溶洞一個是興趣,另一個也是想記載這一些溶洞的特點。比如里面的鐘乳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些鐘乳石是怎么形成的。徐霞客進入洞中,一翻研究與考察,卻是認為。這一些鐘乳石形成的原因是石灰巖溶于水,從石灰巖中滴下的水蒸發后,石灰巖凝聚而成鐘乳石,呈現出各種奇妙的形狀。雖然這樣的解釋未必就是最為科學的,但其實已經無比的接近現代科學。”

“此外,徐霞客對于長江的源頭也非常感興趣。很小的時候,他曾經就問父親,長江的源頭在哪?父親就告訴他,長江的源頭是岷江。這是古書上記載的,但徐霞客卻并不這么認為。或者,他持懷疑態度。他覺得,到底長江的源頭是不是岷江,自己一直走到長江的盡頭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嗎?”

“于是徐霞客帶著這樣的疑問,他北歷三秦,南極五嶺,西出石門金沙,查出金沙江發源于昆侖山南麓,比岷江長一千多里,于是斷定金沙江才是長江源頭。”

說到這里。

江寧看了看大家,說道:“對于大家來說,可能大家都知道,金沙江也不是長江的源頭。長江真正的源頭是在金沙江之上的唐古拉山沱沱河。可是,這也是70年代末,我們國家花了重金派出了科考團隊,以及利用衛星等工具最終探測得出來的。可是,在當時的明朝……別說是當時的明朝了,就是在70年代之前,有人問我們長江的源頭在哪,恐怕我們都不太清楚。”

掌聲,早已經響了起來。

也許剛開始。

大家只是佩服徐霞客幾十年游遍了祖國河山。

而到后來。

人們想都沒有想到。

徐霞客不只是游歷,他還有如此多的游歷心得。

江寧接著繼續說道:“可以說,徐霞客一生都在游行。哪怕就是去世的時候,他還在外地。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正月,這時的徐霞客已經53歲了,長年的遠行,他的雙腳早已經患有腿疾。而現在,他的腳都不能走路,云南的地方官便用車船送徐霞客回到老家。”

“老家江陰的官員來探望徐霞客說,伱看你游了一輩子,到頭來連走都走不動了,這是何苦來著。徐霞客就說,漢朝時有張騫,沒有他,我們就不知道西域有多大。唐朝時又有唐玄奘,元朝時有耶律楚材,他們也西游過。可是,他們都是奉了皇命,這才有機會出游。我只是一介老布衣,沒有功名,也沒有奉皇命,我用一根竹杖一雙鞋子,去過黃河,去過昆侖山,也去過西域,留名很遠的國家。與前面三人合而為四,就算是死了,也沒有什么可以遺憾的了。”

“次年,徐霞客就此逝世……”

說到這里。

臺下一眾學子無都是嘆了一口氣。

有學子問道:“江寧老師,徐霞客難道沒有其他留下來的嗎?”

“有的。”

江寧點頭:“徐霞客在一生游歷當中,記載的游記大概有200多萬字。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是遭受到強盜搶走,也有的是路途當中遺失,還有的是其他原因,最后,只留下了60多萬字。后來,他的好友將徐霞客的《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游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等整理一起,并命名為《徐霞客游記》。”

“江寧老師,那徐霞客游記這本書保留下來了嗎?”

想了想,江寧說道:“我偶爾得到了《徐霞客游記》的孤本,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過幾天我將聯系出版社。”

相關


上一章  |  開局講聊齋,我嚇死全網粉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