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級學霸第374章 年后的工作安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神級學霸 >>超神級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4章 年后的工作安排

第374章 年后的工作安排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1日  作者:一桶布丁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一桶布丁 | 超神級學霸 

二月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四這天,喬澤正式開始上班了。

當然不止是喬澤,愛德華·威特跟彼得·舒爾茨也選擇在同一天來數研所開始上班。

這也正和兩人心意。

說起來這次來西林給彼得·舒爾茨的印象又有不同。

初一、初二連續兩天,愛德華·威騰都帶著彼得·舒爾茨出門去逛了圈,然后便發現之前整齊的街道換了摸樣。

他們去的絕大多數地方都有大片的地方被各種圍擋圍起,雖然內部并沒有施工,但依然整座城市像極了一個碩大的工地,很是掃興。

彼得·舒爾茨還專門打聽過了,說是西林在搞什么智慧城市改造。

這讓這位德國數學教授感覺頗為痛心。之前看上去很不錯的城市,又要重新建設,多少是有些浪費了。

說起來德國之前也做過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改造計劃,但那個速度是真的慢到彼得·舒爾茨都覺得無法忍受。比如六年前,他便在網上看到了自己國家要推進5G移動通信網絡建設,上面還專門提到了勃蘭登堡州小鎮林德瑙。

因為這座小鎮尚未普及移動通信網絡,所以自然就成為了首批5G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的小鎮。

然而他去年在機緣巧合下,去了一趟這座小鎮游玩才發現,這座小鎮竟然大部分地方還是根本沒有移動信號。居民甚至的主要聯絡工具竟然還是有線電話跟有線網絡。

雖然彼得·舒爾茨也明白其實也不能完全怪德國電信。據說三年前,德國電信就承諾將在小鎮架設一個可以達到5G標準的基站,但因近百人簽字反對,項目就直接擱置了。

但這種工程建設的拖沓,還是讓彼得·舒爾茨覺得不太舒服。

畢竟習慣了使用智能手機的人,到了這種地方是真的不太習慣。

所以西林這種執行力,只讓彼得·舒爾茨覺得嘆為觀止。

據愛德華·威騰的說法,這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去年十一月才正式宣布,這才不過過去兩個來月,整座城市便被搞成了一個大工地,開始遍地開花的進行改造,這在他的故鄉簡直是不敢想象的。

當然,讓彼得·舒爾茨不敢想象的還有很多。

他已經知道了春節對于華夏人的重要性,但就是在這種節日,城市還是大工地的情況下,城市里竟然還有大大小小許多超市跟店面在開門營業,甚至還營業到晚上。

要知道這在他的故鄉也是不敢想象的。畢竟德國絕大部分超市跟商店,周日跟各類法定節假日,都是會關門歇業的。甚至部分商店在周六跟法定節假日前期也會提前歇業……

如果錯過了人家的上班時間,真的是有錢都買不到東西。

至于晚上就恐怖了,前天晚上愛德華·威騰帶著去了一趟西林不夜城,那里正在舉辦新春燈會,這也再次顛覆了彼得·舒爾茨的認知,他是真的第一次見識到了華夏的夜生活有多熱鬧。

但據說西林的夜生活還不是最熱鬧的。

華夏還有好幾座城市凌晨三點還是人山人海。

真的,彼得·舒爾茨覺得他都想象不出那種場景,那些人都不上班的嗎?

畢竟在故鄉,一般過了八點正經人大都呆在家里不會外出了。即便出門,也會去特定的聚會,而不會隨意在室外活動。中肯的說,前些年晚上德國的治安還是不錯的,但自從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政策施行之后,安全指數已經開始直線下滑。

當然這次深入了解西林,還是有些讓彼得·舒爾茨看不慣的地方。但綜合比較起來,彼得·舒爾茨還是覺得華夏這種模式更為科學。畢竟居民在讓渡一些權利之后,明顯出行更為自由了。

聽說智慧城市建設成功之后,整座西林的執行力跟安全程度還能更上一個臺階,成為華夏最安全最便捷的城市,沒有之一。

好吧,那會是什么樣子,彼得·舒爾茨是真無法想象。但讓他確定了,是真可以考慮把家里人都接來在這里長久定居。尤其是聽愛德華·威騰說,西林智慧城市建設成功之后,整座城市都將上馬多語言支持系統。

不通漢語的外國人也能跟這座城市無礙交流之后,彼得·舒爾茨是真動了這個念頭。

現在就等著過些年,西林的智慧城市正式建成之后的體驗了。如果體驗好的話,他是真的打算把家人也接到西林來長居一段時間,順便見見世面。

當然,這些都只是放假時的想法,來到辦公室正式進入工作狀態,這些亂七八糟的小心思便全部被放下了。

在西林數研所這棟大樓里,只有數學才是最重要的。

放假期間雖然大樓里冷清了許多,但顯然也不止他們三個人來上班。

事實上,許多沒有回家的助理研究員就只休息了初一天,初二就已經來所里開始了日常的研究生活。

畢竟在西林數研所這邊的壓力還是有蠻大的。尤其是助理研究員可還不算正式編制,必須得過了半年考驗期之后才能轉成正式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做了事情,是有貢獻度。但即便如此也比非升即走的壓力要小上不少。

雖然數研所沒有任何打卡裝置,但只要來了都會被豆豆自動記錄下來。

據說在一個周期內做出了被認可的成果,放假工作的時間,還能折換成三倍科研貢獻度獎勵。這就很香了。

畢竟科研貢獻度不但能直接兌換成獎金,還是各種所內各類評獎的硬性指標。甚至喬澤自然科學獎也會參考他們的貢獻度。

愿意放棄原本的崗位來西林數研所搏一把的年輕學者,肯定還是在學術方向有追求的。現在有了努力的機會,肯定要把握住。

這大概華夏跟西方國家諸多不同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了。

華夏絕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如此,如果奮斗真能改變生活環境,改變階級,大家都愿意去努力一把。除非在單位里完全看不到希望,否則不會甘愿躺平。

主打一個別人能行,憑啥我不能行?崇尚一個人生就應該先苦后甜!

現在豆豆的管理模式是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休假這種事情自然可以未來再說。當然也不排除那些是針對數學充滿了興趣,一心想要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癡人。

所以彼得·舒爾茨本以為他們會很孤單,但沒想到這棟大樓雖然不如他來的那天熱鬧,卻也絕對不冷清。

來到樓內就能看到旁邊只能到七樓的幾個電梯前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等著了。

這不由讓他發出靈魂質問:“春節真的是華夏人最重視的團圓節日嗎?”

旁邊的愛德華·威騰看了一眼對面的不遠處排隊的那些年輕學者,點了點頭道:“據我所知的確如此。但華夏人的想法其實跟我們不太一樣。雖然他們同樣重視家庭,但他們更希望在有所成就的時候再回去跟家人團聚。嗯,華夏有個成語叫,叫,叫……”

“衣錦還鄉?”

兩位大佬正隨口聊著天,一個清脆的童音強勢插入。

兩人回頭看了眼,一個豆豆不知道什么時候從電梯后面的儲物室里出來了,正在兩人身后,頭頂的屏幕上還有剛才那個詞的英語翻譯:ehomerichorfamous”。

“所以華夏的年輕人對自己的要求這么高?只有很有錢或者很出名了才愿意回家?”彼得·舒爾茨眨了眨眼,詫異的問了句。

“當然不是所有人,你可以把這個當成華夏年輕人一個美好的愿景。我的許多粉絲都有這樣的愿望。哦,對了,你才剛來華夏,可能還不知道我在網絡上的能量。不瞞你說,我全網粉絲昨天已經正式突破三億大關了!”

豆豆兩條機械臂呈弧狀插在它背斗上,很是驕傲的說道。

愛德華·威騰跟彼得·舒爾茨對視了一眼,這是機器人在他們面前炫耀嗎?

這玩意兒還需要情緒價值?

“三億粉絲?的確很厲害!”彼得·舒爾茨說道。

“是的,非常厲害。畢竟我的粉絲也才幾千……”愛德華·威騰點了點頭。

“哈哈,我當然很厲害。畢竟我是爸爸創造出來的獨一無二的智能生命體。其實我是來幫助舒爾茨教授獲得授權的。等會電梯到了,你來按八樓的按鈕,等我把你的信息錄入大樓的信息庫,你以后不需要人陪同也能使用這部電梯了。”

豆豆的話音落下,電梯也正好停在了一樓,豆豆跟著兩人一起進了電梯,看著彼得·舒爾茨按下了按鈕,頭頂的顯示器刷了幾行指令,授權便算完成了。

電梯直達八樓停下,豆豆率先出了電梯:“爸爸在3號小會議室里等伱們,我帶你們過去。”

好吧,彼得·舒爾茨本以為他們來的算早的,還真沒想到喬澤竟然比他們更早。

倒是愛德華·威騰毫不意外。

事實上,喬澤每天的生活很規律,很早都會到辦公室。

不過一大早就到會議室等人的情況并不多見。

很快,兩人跟著豆豆來到了三號會議室前。

雖然是小型會議室,但也有六十多個平方,一張長桌有十二個位置。

兩人走進會議室時,喬澤正坐在長桌的最左邊的位置上,看著電腦。

聽到會議室的門被推開,喬澤抬頭看了一眼,然后說了句:“請坐。”

“所以這是一次正式會議嗎?”愛德華·威騰坐下時,隨口問了句。

“嗯,下階段的工作安排。”喬澤一臉正色的說道。

來了西林數研所總得做些貢獻的。不然他也沒必要費盡心思把這些數學大拿都找來。

“額……”彼得·舒爾茨微微感覺有些不習慣,畢竟在波恩大學的時候,他很自由。沒什么工作安排,完全靠興趣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好在這幾天在華夏的所見所聞,讓他明白這里跟德國終究是不一樣的,一些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有問題?”喬澤看向彼得·舒爾茨問了句。

“沒有。”彼得·舒爾茨搖了搖頭道。

“好。”

喬澤點了點頭,然后自顧自的說道:“關于交織性跟互動性的基本原理我們都已經理解了,所以我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將在開發有效的算法跟計算方法來處理交織性跟互動性問題。

尤其是在計算機模擬合數值方法驗證理論模型跟假設這一塊,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因為我們不能等著其他人去跟上我們的步驟,要給他們提供更容易理解并驗證這套理論的方法。”

愛德華·威騰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么,卻又忍住了。

他算是明白了為什么喬澤每次發論文都對物理學家那么友好了。不止是通過數學進行推導,甚至還給出了可以驗證的方法。現在看來,這是喬澤一貫的作風,他其實對數學家也很友好。

深怕大家搞不懂他的交織性跟互動性理論,所以還打算盡快設計出相應算法,來讓這套方法能夠在數學應用這塊發揮作用。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愛德華·威騰并不想做這些研究,他更希望深入從哲學跟方法論的角度去重新審視數學的交織性跟互動性,通過理論去探討這一系列構思對數學知識跟實踐的影響。

又或者去研究這類新數學工具誕生后在交叉領域出現的新數學問題跟現象。

不過作為一位物理學家,他又覺得其實這樣也挺好。

起碼交織性已經證明了可以直接在物理學中找到應用,特別是能夠極大的簡化針對波動方程和量子力學波函數的處理。

如果他們能夠開發出行之有效的算法,也意味著未來理論物理在處理這一類問題時,有了更簡單的方法。更能進一步推動人類對于微觀世界的認知。

“所以我的想法是,我們在近期各自針對數學交織性跟互動性的理解,設計一套算法跟理論模型。然后分別使用計算機在這各自模型下進行統一性驗證。

通過反饋來確保必要的數學概念跟結構都能在這個框架內得到解釋,并保證沒有潛在的矛盾。相信兩位都能理解,這是確保我們通過這一方法解決大統一問題最重要的環節。

最重要的目的是通過不同思想路徑下的算法開發,找到最合適的能描述跟解釋交織性跟互動性的數學工具跟方法。你們有問題嗎?”

兩人對視了一眼,然后同時點了點頭。

來都來了,自然是不會有什么問題的。甚至彼得·舒爾茨心頭還鮮有的生出了一絲勝負心。

也許他能把算法設計的更合理呢?


上一章  |  超神級學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