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級學霸第369章 不同的煩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神級學霸 >>超神級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9章 不同的煩惱

第369章 不同的煩惱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3日  作者:一桶布丁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一桶布丁 | 超神級學霸 


第二天,京城大禮堂頒獎現場。

在主持人介紹完群智項目之后,喬澤作為團隊代表走上臺,從前天晚上見過的老人手中接過了獎項證書。

不過這個團隊明顯很特殊。

雖然喬澤代表團隊領獎,但最后發表獲獎感言卻交給了陳藝文。

只能說團隊里各有擅長做的事情。

跟沉默寡言和平時也不太喜歡表現的譚景榮比起來,陳藝文無疑更適合做這個,而且甘之若飴。

這家伙曾不止一次的說過,當年選擇理科就是因為文科高考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太多了。但昨天硬是用了一整天去背豆豆準備好的發言稿。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陳藝文在這種大場合,是真能豁得出去。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們、各位同事以及在座的所有來賓們,大家好。首先,我謹代表喬教授代表我們群智團隊,對科學進步獎評委會授予我們這份殊榮表示最深切的感謝……”

陳藝文一本正經的在臺上發表著感言,不過開頭那兩個代表還是讓許多人下意識的發出輕笑聲。

不過還真沒人一直笑的下去。

更多的情緒大概還是酸……

能到現場參加今天這場頒獎典禮的,大都是華夏學術圈的圈內人士。大家自然都很清楚華夏三大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既是華夏最高等級又是華夏影響力最大的科研獎項,而且一直都有著院士風向標之稱。

在基礎研究領域想要成為院士,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基本上是必要條件。這一點在科學院院士的數學方向尤為明顯。

在應用領域,特別是國家戰略需求的突破性進展,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基本是工程院院士的必要條件。

臺上代表群智發言的那個學生雖然本身能力不算強,但他口中那位喬教授今年同時拿到了科技進步一等獎,自然科學一等獎,跟技術發明一等獎……

明年恰好就是院士增補年。

也意味著華夏即將出現最年輕的院士。

但說實話其實也沒那么意外。

畢竟喬澤不但拿下了華夏最重要的三個科學類獎項,更是今年諾貝爾物理跟化學獎雙料獲獎者。明年除了是院士增補年之外,還是世界數學家大會年,四年一度的世界數學家大會將會公布當年的菲爾茲獎獲得者。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以喬澤這兩年數學上的成就,再拿一個菲爾茲獎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嗯,這件事情大概率不可能有任何意外,畢竟是有前車之鑒的。

上一次是克拉福德獎,想玩點騷操作,結果砸到腳了。付出的代價是,世界知名的諾獎迎來了最具實力的挑戰者,不止如此,這個獎項今年還很可能被玩壞。

自然科學領域內的物理學獎跟化學獎,總計三人都已經公開表態不會參加頒獎晚會。這對于一個百年獎項來說絕對是件頗為尷尬的事情。

什么時候諾獎這么沒有牌面過?

上百年了,自然科學領域拒絕領取諾獎的科學家真就是屈指可數,而且大都集中在地球onlines2賽季那個特殊年代,科學家也不是不想去領獎,大都是因為當時的情況實在沒法去領獎,只能放棄。

所以哪怕為了保持獎項的公信力,也不會鬧出什么幺蛾子。

更別提菲爾茲獎跟諾獎不一樣,評審委員會可不是某一個機構的學者構成的。

換句話說,明年之后喬澤不但是最年輕的諾獎獲得者,還是唯一同一年度拿到兩項諾獎的科學家,還會成為最年輕的菲爾茲獎獲得者,以及歷史上唯二同時拿到諾獎跟菲爾茲獎的科學家。

如果更仔細些,更是歷史上第一位拿到過兩項諾貝爾獎跟菲爾茲獎的獲得者。

跟這些榮譽比起來,華夏最年輕的院士這一稱號,也不算那么過分了。

羨慕跟嫉妒最終在臺上那個年輕而激昂的聲音中變成了惆悵的情緒。

不得不說,陳藝文這家伙雖然學術水平幾乎等于零,但賣相跟演講水平還是有的,不怯場,還挺上鏡。明明狗屁本事沒有,卻還能在鏡頭前表現出斗志昂揚其實也是一種大本事,還真是團隊干宣傳的一把好手。

起碼讓臺下眾人看著他那同樣的年輕臉龐,便會覺得與其看喬澤那張同樣年輕卻不茍言笑的臉,還不如聽聽這家伙隨便胡吹一通……

十分鐘轉瞬即逝。

雖然陳藝文還意猶未盡,但獲獎感言已經背完了。

不過這不意味著就能離開,因為喬澤還有其他獎狀要領……

只是之后的獎狀,找不出團隊來發表獲獎感言了,喬澤便在鏡頭前簡單的憋出了句:“謝謝大家”。

對比這就出現了。

對于負責這次現場直播工作人員來說,他們真的更喜歡陳藝文。

熱鬧的頒獎典禮結束之后,喬澤選擇了當天晚上便馬不停蹄的趕回西林。

倒不是京城的氣候已經讓喬澤難受到無法再多呆一天,主要是留在京城麻煩事太多了。光是昨天一天,喬澤就收到了不下十多份講座邀請。

有華清、燕北等高校的,有華科院數學與系統研究院的,還有一些物理研究所的……

有過開報告會經驗的喬澤對于這些邀請完全提不起興趣。

而且喬澤覺得那些高校給他發邀請函,其實也就是客氣客氣。

畢竟前不久西林數學研究所還在高校挖了一撥人,基本上把那些有能力的年輕學者一網打盡了,京城恰好屬于重災區。這個時間節點邀請他去做講座,八成是飽含怨念。

這種時候去做講座不但浪費時間,還是給自己找不自在,所以得走,還是快刀斬亂麻的速離。

反正該做的事情都已經做完了。

就在喬澤上高鐵的時候,人工智能憲章局的官網上悄悄的掛出了喬澤擬履任這個新機構第一任局長的信息。

回程同樣是李承澤出面直接包了兩節商務車廂。

不同的是陳藝文整個人明顯極為亢奮,顯然這是在京城大禮堂發言后的余韻。

尤其是當得知今晚七點的節目中他也有大概十秒鐘鏡頭的時候,更是早早的打了十多個電話,讓老家的家人們今晚一定要守在電視機前。

自己更是在車上都拿著手機看著當晚的直播。

終于真的在手機的電視直播軟件中看到了自己揮斥方遒的一幕,又在微信上興奮的聊了半天。還接了五、六個電話才漸漸消停下來。

對于這一幕,隨車的呂北跟李承澤其實都能理解。

換了他們在如此年輕的時候有機會出這樣的風頭,大概都會興奮成這樣。

但這個世界最怕對比。

雖然今天喬澤并沒有在頒獎典禮上高談闊論,就是幾個領獎的鏡頭,以及說了聲謝謝。但電視剪輯后播放的鏡頭,喬澤的出場時間其實比陳藝文要長的多。起碼得有一分鐘,更是提到了十多次他的名字。

沒辦法,畢竟拿的獎多,而且還有許多歷史性的突破。

但喬澤卻壓根沒表現出半點激動的情緒,更沒關注新聞上是怎么報道的,就坐在那里,一直很安靜。

只能讓人感慨,人跟人之間的差距的確是太大了。

這里說的甚至不是智商。

終于等到手機安靜了些,情緒依然沒能冷卻下來的陳藝文,還是把魔掌伸向了一直很安靜的喬澤。這讓坐在兩人后面的呂北跟李承澤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這是真仗著短暫做過喬澤的室友就為所欲為啊。

作為喬澤身邊安保工作的負責人,兩人可是很清楚,就是院士想要跟喬澤深入交流都是件很費勁的事情。陳藝文這家伙還真是什么屁事都敢打攪到喬教授。

不過兩人還是豎起了耳朵,主要是兩人聊的問題聽起來還挺有趣。

“喬哥,你在忙啥?”

“考慮豆豆未來介入智慧城市系統后的約束問題。”

“約束?為什么要那么約束豆豆?其實昨天跟豆豆聊過之后,我覺得它的構想挺好的啊。再說豆豆不是很懂法的嗎?有法律約束不就夠了?”

“正因為它很懂法,所以更要考慮大規模介入人類基層管理的約束算法問題。”喬澤隨口答了句。

“這……我不太明白啊,喬哥,你解釋解釋唄?”

“嗯?”喬澤想了想,解釋道“我上高中的時候看到過一個新聞,一個程序員因為不滿意公司裁員,離開后進行刪庫操作,最后以破壞計算機系統罪,被判入獄。”

“額……我好像也看到過。不過他這個的確違法了吧?”

“對,程序員離職刪庫是違法甚至犯罪。但對于開發者而言,代碼寫的敷衍是合法的,進行合并時刪掉一部分代碼是合法的,不考慮特殊情況是合法的,讓sql不防注入是合法的,域名解析源站ip是合法的,敲好的代碼中存在漏洞是合法;

調用提供方已經停止支持的庫是合法的;程序報錯自動退出是合法的;參數錯誤直接報錯是合法的;發現問題立刻報錯不輸出問題是合法的;沒有注釋更是合法的……

還有更多合法的隱蔽方法,只要技術夠強,能繞過程序上線前的冒煙測試,又或者在某次更新讓所有問題突然集體爆發出來,合法的給公司造成不可控的損失。

人工智能在這方面的能力很強。提前想好如何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比事后再去彌補總要好。”

聽了這番話,陳藝文倒沒感覺什么,旁聽的呂北跟李承澤互相看了眼,冷汗都從額頭上滲出來了。

是真沒想到喬教授竟然還是屬騾子的……

感情如果不是任命了那個局長,他壓根就懶得去思考這些?

好在喬澤又補充了句:“當然,也只是以防萬一。一般情況下,豆豆的核心程序本就是受到的多重規則約束,我只是在思考還有沒有不足的地方。”

“哦,這樣啊。”陳藝文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不過喬澤的話他幾乎一字不漏的記了下來。

未來他的人工智能心理學又有了極好的素材。

幾乎是同一時間,下午坐在辦公室里的彼得·舒爾茨剛剛看完論文的最后一頁。

合攏上整篇論文后,他靜靜坐在那里思考了良久,然后拿起手機撥出了一個電話。

不得不說在歐洲像他這樣的菲爾茲獎得主,還是很受優待的。雖然他想見的那位大佬需要預約,但半小時后,他還是坐到了對方的辦公室里。

“為什么呢?彼得,你應該知道,波恩大學在自然科學領域可是世界一流的存在。而你,我的朋友,你也是世界一流的數學家,更有著終生教職。所以給我一個理由!”

“因為大統一,奧貝斯坦先生。”

“好吧,該死的,你怎么就確定那個華夏人能解決大統一問題。”

“怎么說呢?我記得伱喜歡藝術,尤其喜歡去畫展對嗎?”

“是的,但這跟大統一有關系嗎?”

“只是一個比喻。假設我們有一幅抽象藝術作品,其中有幾種不同顏色的線條在畫布上交錯編織。每種顏色代表一種基本力,比如重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我們的目標是理解這些線條是如何交織在一起的,以揭示這幅作品的整體結構。”

彼得·舒爾茨一邊說,一邊抬起手比劃著,就好像在模擬著畫家作畫。

“抽象畫?我可以理解為就像格哈德·里希特的作品?”庫爾曼·奧貝斯坦隨口開了句玩笑,試圖讓兩人之間的溝通不那么嚴肅跟正式。

但顯然這番努力沒什么卵用,因為彼得·舒爾茨的語氣依然很嚴肅。

“當然,梵高,格哈德,或者隨便哪位你喜歡的抽象畫家都可以。但重點在于喬教授提出了一種數學上的交織性,目的是研究線條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相互交織影響彼此。

按照喬教授提供的方法,通過數學建模,就可以用方程式描述這些力的作用,并且研究它們如何相互影響,以及它們如何共同作用來創造畫布上的整體結構。

不止如此,他提出的互動性理論,給了我們一種方法去討論力如何在不同尺度上相互作用,并且如何在不同的物理情境中相互影響。這種是一種綱領性質的數學應用。關鍵在于我們可以通過數學窺視一個從未想象過的世界。

就好像我們擁有了一種方法,去窺視那些知名抽象畫家,在創造那些名作時的內心,去了解畫家當時的那種創作欲,而這些可能畫家本人都回想不起來。你能明白這個比喻嗎?”


上一章  |  超神級學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