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第31章 不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衣冠不南渡 >>衣冠不南渡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章 不急

第31章 不急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6日  作者:歷史系之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歷史系之狼 | 衣冠不南渡 


洛陽。

曹髦一如既往的練劍。

長劍被他揮舞的虎虎生風,發出陣陣破空聲。

侍衛們站在不遠處,看著曹髦練劍,卻沒有人敢上前打擾他。

曹髦練了片刻,又拿出了一本書,翻閱了起來。

曹髦所拿出來的書籍,乃是曹丕所留下的關于劍法的書籍。

劍法在古代是一直都在發展之中的,當發展到魏晉時期的時候,劍法的演變出了更多的招式,甚至出現了一些神奇的技藝,例如空手接白刃。

跟曹丕比試的鄧展,就非常的擅長這絕技。

曹髦想要召一位劍法大師教導自己,可是,群臣給他舉薦了幾個人,都沒有得到曹髦的認可。

這些人空有名氣,劍法卻平平,說是劍法愛好者還差不多。

而張華則是認為應當從軍旅里找一人來為師。

曹髦深以為然。

文鴦倒是自告奮勇,表示愿意教導,但是曹髦也沒有答應。

文鴦這身板,這力氣,他的劍法不是尋常人能學的,學了也未必能有用,體質不同。

曹髦暫時就拿了曹丕留下的書籍,看著練,其余時候就是繼續鍛煉身體,讓自己盡可能的健康強壯。

當曹髦結束了今日的操練之時,渾身汗流浹背,汗水將衣服都給沾濕了,內臣們急忙前來擦拭。

曹髦收了劍,快步走到了張華的身邊。

張華笑著說道:“陛下,魯尚書正在東堂等候著。”

看到張華臉上的笑容,曹髦開起了玩笑,“就不能讓朕猜測一下嘛?非要表現的如此明顯?”

張華趕忙收起了笑容,露出了些嚴肅的模樣來,“陛下,魯尚書有要事上奏!”

曹髦大笑了起來。

“現在晚啦!”

魯芝前來太極殿,那自然是為了稟告今年的秋收成績。

張華方才的表情就已經出賣了魯芝,看來還是有提升的。

當曹髦換了衣裳,快步趕到了東堂的時候,魯芝正在等候著他,看到曹髦,他急忙站起身來,行禮拜見。

“陛下。”

若是沒有張華方才的笑容,曹髦還真不好從魯芝的臉上來分辨出什么。

魯芝看起來很是沉穩,從他的臉上根本就看不出今年的收成如何。

曹髦笑著坐在了上位,看向了一旁的魯芝。

“提升了多少?”

魯芝愣了一下,還是如實的說道:“提升極大,陛下請看。”

曹髦接過奏表,低著頭看了起來。

魯芝則是解釋道:“各地的提升都非常的穩定,而原先租出去的耕地,雖然比其余地方的稅賦要少了些,但也只是提升不明顯,依舊是在提升之中”

“今年的稅賦已經比上了太和五年時的數額。”

曹髦頓時笑了起來,這太和五年,乃是曹叡時期所創下的最高稅賦記錄,那一年,明皇帝非常的重視收成,下定決心要大搞農桑。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親自前往屬于自己的籍田中從事農耕,這頓時引起了極大的影響。

各地的官員們紛紛效仿,而皇帝又親自進行祭祀,希望那一年能風調雨順,而那一年的情況也非常的不錯,柯比能主動投降,蜀國退兵,皇子出生,好事似乎都集中在了那一年。

而那年的糧產,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創造了大魏開國以來的最高,這讓明皇帝非常的開心,當即下令,說自己很思念各地的諸侯王,允許他們帶上孩子來見自己。

可惜,這只是維持了一年,從太和六年開始,各地頻繁的出現災害,糧產開始逐步降低。

等到齊王的時期,司馬家瘋狂的暴兵,官員素質下滑嚴重,然后就沒有人再敢談起稅賦的變化了。

正元三年的稅賦達到了太和五年時的數據,這說明什么呢?

說明國力開始再次上漲,已經達到了跟明皇帝巔峰時一般的地步。

曹髦忍不住笑了起來。

對曹髦來說,正元三年也是個非常平和且順利的年。

就如明皇帝的太和五年一樣。

但是,曹髦希望,這不只是一個例外,他希望正元四年能比今年還要好。

他再次看向了魯芝,“魯公啊,那您覺得,這租種之事,能持續否?”

魯芝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可。”

“陛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租種之事會對稅賦有影響,但是整體依舊是在增長,如今大魏雖然沒能完成大一統的夙愿,但是吳國與蜀國都已經不再是威脅陛下也并非是急功近利的君王,若是能全面推行,或許會使稅賦增長變得緩慢,但是對往后的大事來說,是有利的。”

魯芝指出了更多的證據。

按著魯芝的說法,最先進行租種的地區,商業活動變得極為頻繁,在其他方面得到了增長,甚至治安也比其余地方更加穩定,盜賊變少,對各方面都造成了很多積極的影響。

新的辦法是將廟堂的收入降低,提升了農民的收入,而這樣的政策雖然會讓廟堂稅賦下降,但是使民間重新擁有購買力,市場也隨之繁榮,百姓們安居樂業,盜賊出現的概率自然也會降低

曹髦并非是自家那大父。

曹丕是一個很喜歡追求這些沒什么實際意義的目標的人。

有些時候,為了能達到目標,更是會做出拔苗助長的舉動來。

但是曹髦卻不是如此,他很有耐心,哪怕稅賦增長速度慢下來,只要能使市場復蘇,讓大魏各方面重新步入正軌,他還是愿意去做的。

稅賦超過明皇帝,那只是一個數據而已,等到戶口堆積起來,遲早都能超過去。

況且,還有半壁江山在等著自己去拿下來。

等到收了那兩國的人口和耕地,這稅賦還會迎來更大的增加。

曹髦壓根就不著急。

“魯公,既然這件事是可行的,那您就在各地進行推行吧,地方的情況都不相同,您還是要先多看看,勿要急躁”

魯芝沒想到,皇帝會反過來勸說自己不要急躁。

他當即領命,帶上了東西,匆匆離開。

張華此刻走上前來,“恭賀陛下!!”

曹髦搖了搖頭。

結束戰亂之后,廟堂的稅賦本來就該是不斷增加的,也就只有魏晉這樣的朝代,在建國不到三十年里就出現衰敗,自己只是將勢頭調整過來了而已。

他壓根就沒有將那些數據放在眼里,對曹髦來說,就這些數字所帶來的成就感,還沒有看到那個食肆的規模變大所帶來的成就感大。

“濟北那里的事情如何了?”

張華回答道:“宗正正領著濟北王前來洛陽聽聞殺王案的幾個罪人也被押上了馬車,要一并前來廟堂受審。”

曹髦開口說道:“要不是茂先,濟北王此刻怕是要入土了。”

曹髦之所以會派遣胡烈前往那邊,是因為張華的提議。

當初曹髦跟曹演遭遇之后,曹演將濟北王與人起了爭執,準備先前往刑部,讓刑部不要審理的事情告訴了曹髦。

曹髦當時只是吩咐曹演,讓他來負責這件事。

可當張華知道這件事情后,他問了一個問題。

曹演是如何比刑部更快速的知道這件事的?

曹髦當即詢問,方才得知,是曹志的一個家臣前來洛陽,找到了曹演,將他與大族起了爭執的事情告訴了曹演。

而張華聽完之后,當即勸諫曹髦,讓胡烈前往當地,找到胡遵,讓胡遵出兵,來保護濟北王的安全。

曹髦雖然很驚訝,但是卻沒有詢問,當即就派遣了胡烈前往。

在下達命令之后,曹髦方才詢問原因。

張華說道:濟北王剛剛到達封國,是不可能有這么能干的賓客的,能比大族來告狀的人來的更快。

就算有這樣的賓客,以當地大族的實力,也不可能不阻攔他。

如此看來,此人是被故意放出來,可能就是大族安排他前來告狀的。

張華猜測,曹志肯定是涉及到了更大的問題,不只是耕地變賣的問題,當地大族肯定因為他的什么事而陷入了內斗,故而要迅速派人前往,免得他被賊人所害。

而在青徐之中,有實力讓大族們閉上嘴巴的人,也就只有將軍胡遵了。

隨后所發生的事情,跟張華所猜測的一模一樣。

曹志的那賓客,果然是劉喈所派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防公沙鴻將自己給一同拉進禍事之中。

故意派人來告自己,就是想要撇清自己與公田案的關系。

若不是胡遵接到了命令,及時到達,曹志就真的要死在公沙鴻的手里了。

此刻被曹髦夸贊之后,張華卻不以為然,他繼續說道:“陛下,大魏各地,除卻公田,便是大族的耕地了而這些年里,公田越來越少,大族的耕地卻越來越多。”

“如此下去,天下百姓,皆要成為隸臣了。”

“這件事,不可不提防。”

說到這個,曹髦猛地反應過來,歷史上的安世在罷免了屯田制,將為廟堂耕作的百姓們變成了自耕農之后,似乎又下達了一個詔令嚴禁私募佃客。

結果遇到了極大的反撲,安世隨后開始了對耕地制度的諸多改革。

這些改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反撲,廟堂推行了七八年,然后安世就開始沉迷享樂,將這些事情全部荒廢。

而這些改革的提議者當時的度支尚書。

曹髦緩緩看向了張華。

是你???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衣冠不南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