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宮之變
翊坤宮之變
其實表示了也是白搭,一個是日月銀行總理,一個是稅務部高官,手里掌握了太多機密,真不適合去不太友好的國家轉悠。
但此時此刻又另當別論了。奧雅妮之所以想回佛羅倫薩而不是西班牙,因為她是美第奇家族的旁支,有家族墓地。活著的時候在異國他鄉漂泊大半生,死后想與家人團聚無可厚非。
另外她此時的身份可不一般,多少應該也有點為家族著想的意思。畢竟美第奇家族在這次大戰中也沒少為西班牙出錢出力,萬一戰后清算起來,自己說不定能看在她的面子上稍稍抬下手。
這還真不是瞎操心,她是個非常聰明也非常善解人意的女人。這么多年合作下來,肯定深知自己的小心眼性格。凡是站在對立面上的人,早晚都是會被清算的,一個也跑不掉。
至于說會不會泄密,那么想有點多余。以她目前的狀況大概率堅持不到歐洲,即便回光返照了,到了那里也沒精力再為某些人提供太多情報。
“楊嗣昌,讓禮部派使節隨船同往,以太子少師之禮營造御制牌樓風光大葬。將其事跡廣為傳頌,不得有誤!”
而且去佛羅倫薩的不止是奧雅妮母女倆,還有禮部官員。這就不再是個人問題了,而是國葬。不光要葬,還得風光大葬,必須讓全歐洲高層都知道的規模。
當然了,洪濤也沒省略自己的惡趣味,他想在歐洲古老家族的墓地里豎起一座中式牌樓。這類墓地通常就在教堂附近,來個中西融匯,幾百年之后大概率會成為旅游景點。
“臣遵旨!”雖然皇帝這番旨意并不符合大明禮制,從來沒聽說過大明高官要葬到異國他鄉,還給那么高追封。
可這次他沒帶頭反對,甚至覺得有這樣的皇帝是三生有幸。人情味啊,哪怕在朝堂里也是有點溫度的,總比全都是冷冰冰的利益讓人舒服。
“臣感激涕零,吾皇萬歲……”當古蘭丹姆說出奧雅妮的愿望時,席爾瓦心里就是一抽抽。接下來即便達不到生死攸關,一頓數落應該是跑不掉了。
沒承想皇帝只是略作遲疑就答應了,而且把哀榮給到了頭。一想到自己死后也能不成為異國他鄉的孤魂野鬼,老黑胖子頓時熱淚盈眶,雙腿一軟就要下跪謝恩。
“呀……嗬……”但席爾瓦沒完成動作就被得到皇帝眼神暗示的魏三一個箭步沖過來給架住了。看樣子魏三也不好過,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全靠雙臂支撐,咬牙瞪眼的。
“你剛剛也說了,此乃御前會議,還是以國事為重。收拾收拾心情,繼續商討戰爭賠款。你剛剛建議的分期付款就很合朕意,這不光是一筆錢,還是套在沙皇俄國脖子上的繩索,令其長期受控。
但朕覺得光套上繩索還不太保險,有必要再準備一根鞭子,使其成為一條受控的獵犬,讓咬誰就得去咬誰,務必使歐洲北部和東部不得安寧。
具體說起來就是派駐軍事代表團常駐,不光要具備觀察職責還需參與其軍事指揮、訓練和作戰諸事,至少得有足夠分量的發言權。”
讓一個比自己年紀大的老男人跪拜哭泣,不管是同伴、朋友還是敵人,洪濤都覺得很別扭。索性就跳過這個環節,繼續開會。
借著席爾瓦的建議,在如何向沙皇俄國索要戰爭賠償的問題上基本已經有了大致輪廓。沒錢是吧?那好,有力氣沒?去給大明帝國當幾年狗吧。如果這么公平的條件還不接受,那就是不想要和平,結局只能是戰火再燃。
“分期付款倒是個好辦法,軍事代表團又該以何種借口提出還請陛下明示!”
楊嗣昌率先發表了看法,他認為賠錢理所應當,可是派軍官去參與沙皇俄國的軍事管理好像有點過份了,主要是找不到合適的借口。
總不能說你打敗了,以后軍隊就得讓我指揮,那不成附屬國了,但凡是有點血性的國王和貴族都不會答應。大不了就繼續打唄,反正最壞結果也差不太多。
“利息,戰爭賠款也算在帝國收入之中,分期付款等于把一部分賠款又借了回去,必須支付利息,這在歐洲是慣例!”
要不說最危險的敵人就是自己人呢,席爾瓦一句話就把借口給找好了,而且特別符合目前歐洲各國的習慣。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么一大筆賠款,不算利息都要分成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來償還。如果再加上利息,那沙皇俄國就真成楊白勞了,生八個喜兒也不夠用。
有道是人窮志短,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英雄漢都倒了,何況一個戰敗國乎!沙皇和俄羅斯貴族們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答應軍事代表團常駐并參與軍事管理的條件,無非是在時間跨度和參與程度上討價還價一番。
被逼翻臉不是不可能,而是概率比較小。畢竟你是欠債的,不還錢還要打債主,放到哪兒去都沒理。
開戰理由這東西吧,對強者來說可有可無,但對實力相當或者弱者就很重要了。站不住腳,盟友就會少,很多人想幫你也不好出手。本來就弱,盟友還少,這仗還打個什么勁兒啊。
“席大學士所言極是,談判時可做為重點。不過就算沙皇俄國真想當狗,朕也不能讓狗餓著。如果他們愿意答應這些條件,就可以得到更多援助,包括經濟和軍事兩方面。
比如克里米亞汗國和海軍建設!朕以為克里米亞半島應該算沙皇俄國的一部分,并愿意提供軍事支援,幫助沙皇徹底擺脫奧斯曼人的騷擾,實現國家統一!
另外沙皇俄國也有權在波羅的海沿岸獲得至少一個出海口,并擁有足夠保護自己國家商船通航的力量。歐洲是全體歐洲人的歐洲,沙皇俄國當然是一份子!”
但條件到這里并沒完,洪濤接下來的這番話如果讓米哈伊爾一世聽見,估計能熱淚盈眶。這時候的俄羅斯沙皇國在歐洲的處境就像個被全班同學排擠、縮在角落里獨自苦熬的受氣包,誰過來都能踹一腳。
終于有人肯搭理自己了,還能說句公道話為自己爭取權力,心情是何等愉快。至于說這個人也曾揍過自己,還把兜里的錢都搶走了,是不是更可恨呢?
真不是!人們往往并不恨憑本事把自己打敗的強者,而是恨那些明明不如自己卻抱著團欺負自己的人。更何況這頓打還是自找的,誰讓當初耳根子軟眼光短淺呢。否則現在不光不會挨揍,還可以趁機占點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