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第十個名字→
熱門小說
而且至今為止皇帝未有子嗣,還絲毫不著急,并對朝臣們的相關建議充耳不聞。誰敢無休止的勸諫肯定會挨罵,再不停嘴找個由頭就被罷免了。現在關于皇子的話題已經成了禁忌,誰敢提誰就要倒霉,愛誰誰真不慣著。
要說最符合皇帝做派的當屬錢財,用富可敵國來形容絲毫不為過。景陽皇帝到底有多少內帑眾說紛紜,卻沒一個是準確的。
因為屬于景陽皇帝的產業多且雜,有些是全資有些是入股,有的公開有的隱匿,別說外臣,當年皇后還在的時候,照樣不清楚細節。
難道景陽皇帝是個守財奴,啥都不喜歡就鐘意摟著銀子入睡?還真不是,這位皇帝撈錢的本事冠絕全國,大手大腳花錢的做派也獨樹一幟。
大部分銀子只是在內帑賬目上轉了一圈,很快就變成了各種投資,又以同樣快的速度花了出去。光是每年給皇家學院撥付的款項就令人咂舌不已,簡直是個吞金獸。若是換成戶部支付,孫元化立馬就得請辭,真掏不起。
不愛財、不喜色、不奢靡、不狂妄、甚至不顧傳承,活得像個苦行僧,天不亮就起,天黑透了還在批閱奏折,到底圖個啥呢?
也別說無所圖,用大學士席爾瓦的話講,景陽皇帝最高興的時刻就是給人講課。每當有人被迫不得不聽,還不得不認真聽時,皇帝就會發自內心的笑。
然而不管皇帝怎么怪異,怎么離經叛道、大權獨攬,在他登基的三十多年里大明帝國一步步名符其實了。朝野上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
唯獨沒有做到的就是四海升平。這位皇帝口口聲聲不喜刀兵,卻時時刻刻沒耽誤征戰,隔幾年保證來一次。好在每一次都在境外,且次次獲勝,對國力沒什么損失,對國民也沒什么傷害。
以至于把當兵逐漸搞成了民間比較流行的上升通道,不少沒有經商才能又不甘心窩在家鄉耕種的年輕人,紛紛把進入軍隊當做免費跳板,即便沒有成為軍官,退役之后也能留下一身本事,養家糊口不成問題。
不敢想象打敗了歐洲各國,強迫他們按照新規矩行事之后,大明帝國會變成什么樣子。那些只存在于文學作品當中的形容詞,能不能把日后的盛況完全描繪清楚呢?真是有點期待啊!
剛剛進入臘月,又一匹插了三支旗子的驛馬從朝陽門外狂奔進了通政使司,恩鳥港的戰報終于到了!
和之前預估的情況差不多,大明海軍獲得了勝利。但細節有所出入,歐洲聯合艦隊沒有遭受滅頂之災,僅僅損失了幾十艘戰艦和一萬多陸軍,不能算全身而退吧,也保存了部分實力。
“啟稟陛下,臣以為好望角戰區總指揮燕不死、副總指揮張永齡有畏縮不前、貽誤戰機、致敵逃脫之嫌,應交由憲兵衛和錦衣衛徹查!”
這個結果顯然不能讓朝臣們滿意,他們的胃口已經被兩個戰區的大勝撐大了,和上次山呼萬歲相比,御前會議的場面就比較冷清了,更有戶部、禮部、刑部等多位尚書當場提出了嚴重指控。
“臣無異議……”連副總參謀長譚不明都沒護短,點頭同意了這個建議。
“諸位同僚,且聽老朽一言。燕總指揮與張總督雖有瑕疵,卻情有可原。此戰結果不如西域和波斯灣輝煌,也并不算差,當屬有功,應予以嘉獎!”
但文官們的領頭人物內閣首輔袁應泰卻在此時站出來為好望角戰區的兩位指揮官鳴起了不平,不光反對調查降罪還認為是立功受獎。
“袁閣老,此言差矣!以好望角戰區兵力雖少,卻有恩鳥港經營多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本應固若金湯。
拋開恩鳥城失守不談,若是能趁西番艦隊倉皇撤離時窮追猛打,當有很大把握將其重創。如此一來,西番諸國至少在五到十年內再無力向東覬覦,我朝也能騰出手來全力經營北美洲一隅。
現如今西番艦隊主力未傷筋動骨,必心懷恨意伺機而動。我朝仍舊要東西兼顧雙線作戰,不僅浪費頗多,還很是被動,這難道不該徹查嗎?”
這番表態讓一眾朝臣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了,看看皇帝,再看看袁應泰,最終由戶部尚書孫元化發起了反擊。
“若是體恤張總督年歲已高,又為副將,暫且不予追究,也該令燕不死即刻返京道明原委,以示正聽。”大理寺卿真憲時馬上跟進,話里話外的意思比較耐人尋味。
張永齡在擔任南非總督之前一直在海戶司任職,必須算皇帝親信,可以法外開恩不予追責。但燕不死就別再放過了,總要給滿朝文武一個交代嘛。
“袁大學士,朕想聽聽你為何不同意對他們倆展開調查的理由。”
洪濤還是一貫不先發言定基調,可此時卻不得不站出來自證清白了。好嘛,再不說話屎盆子就該扣自己腦袋上了!但親口為燕不死和張永齡脫罪有點不合適,此時就該有明眼人站出來為主分憂了。
“回稟陛下,恩鳥港遠在萬里之外,孤軍鎮邊塞還能以少勝多,何罪之有?若是這樣也有罪,那將來誰又愿為大明遠赴邊疆!
恩鳥城有失也在情理之中。想那南非總督區治下多為本地科薩族人,他們茹毛飲血、刀耕火種多年,未經同化,少受教化,臨陣退縮一哄而散毫不稀奇。
總督張永齡先有治下不利之責,后以戰功彌補,也不該過于苛求。諸位誰能說率領3000科薩族人,在海灘上對抗萬余歐洲聯軍主力猛攻十數日,傷亡過半死戰不退?
另外此戰歐洲聯軍的主力皆在恩鳥港,西域和波斯灣戰區只是其偏師。然陛下有先見之明,略施小計,取田忌賽馬之精髓,舍小利獲大勝,用兵如神也!”
歷史上最能貶低皇帝的不是草莽英雄,而是文人墨客,尤其是高舉朝堂之上的,位置越高罵的越難聽。但最能吹捧皇帝的也是他們,旁征博引,一點小事就能說得天花亂墜。
袁應泰這番為主分憂的說辭就特別經典,乍聽上去是絞盡腦汁給燕不死和張永齡找借口脫罪,但仔細咂摸咂摸滋味,又有一股子濃重的奉承之意。
但你還不能反對,因為他把這一切安排都歸于皇帝了,誰要是非要把勝利說成損失,那就不是在找前線指揮官的毛病,而是故意針對皇帝,其心可誅!
都說士大夫殺人不用刀,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掌握了話語權的士大夫,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有可能就是殺招兒。誰的朝堂閱歷不夠,再趕上個不太聰明的皇帝,保不齊一天得中好幾次,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熱門小說
章節錯誤/欠更/內容違規/點此舉報賺取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