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宮之變
翊坤宮之變
他們坐在一架用木頭、絲綢和棉布糊起來的大風箏里,被裝滿石頭的軌道車拽著沖下山坡。結果居然沒掉下去,而是忽忽悠悠的飛了起來!
不光能飛,還能自己控制向哪邊飛,甚至在天上翻筋斗!從登上大風箏第一次感受了在天空翱翔的滋味起,高三娃就暗暗下定了決心:自己要當最好的飛行員,然后做將軍!
皇帝說這不是風箏,應該叫滑翔機。駕駛滑翔機的叫飛行員,而飛行員又屬于一支新軍隊,叫空天軍。
四年多了,高三娃部分實現了理想,成為了空天軍雄鷹大隊里最出色的飛行員,并獲得了御賜新名字,米格!
還有個理想沒實現,成為空天軍的將軍。倒不是不夠努力,而是空天軍目前只停留在皇帝嘴上,能不能建軍要看西域戰區的作戰效果。
米格和60多名滑翔機飛行員秘密來到突厥斯坦城已經6個多月了,雖然有兩座降落場還沒完工,卻已經開始了飛行訓練。然而這番付出是否能有回報,都要看今天這短短幾十公里飛行。
而且錯過這次機會,下次什么時候還能正式起飛誰也不知道。這里的夏季大部分時間刮西南風,入秋之后以西北風為主。這兩種風向都不適合滑翔機起飛向西攀升,今天的東北風算是個機會,為數不多的機會!
恭喜俄羅斯、波立聯邦、扎波羅熱哥薩克和克里米亞汗國軍隊,并列成為全人類遭受空中轟炸的第一名!
米格率領的一中隊只有8架滑翔機,起飛之后還因為機械故障迫降了一架。但7架飛機在1639年出現在誰的頭上,誰都要頭大。
明明知道上面有人,甚至能在望遠鏡里看到對方的大致面孔,卻怎么也想不通人為何能飛上天,而那些和大蜻蜓般的物件又是個啥。
從古至今,人類只要遇到常識無法解釋卻又真真切切存在的景象時,百分百會歸結于神鬼。
俄羅斯人、波立聯邦人、克里米亞人和哥薩克們也沒跳出這個圈。當滑翔機抵達營地上空時,聞聽明軍出城已經做好戰斗準備的他們沒人用火槍射擊,也沒人想著躲避,全都懷著敬畏的神態在胸口劃十字,口中念念有詞。
“投彈倒計時……9、8、7……3、2、1……”
米格歪頭探出窗戶,迎著強風努力觀瞄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和帳篷,然后用手勢比劃給副駕駛,再由副駕駛用喊聲反饋給機艙里的投彈手。
“……”兩名投彈手早就蹲在機腹位置,身邊擺著兩箱二十顆大號手榴彈。聽到投彈命令,先把蓋板推開,再由一個人拔掉保險,一個人送出機腹。
“轟……轟……轟……”幾秒鐘之后一朵朵黑煙伴隨著灼熱的火苗在地面上綻放。爆炸的威力并不大,燃燒的效果很給力。
由汽油、橡膠、蔗糖混合的粘稠液體被沖擊波送到方圓二十多米范圍內馬上開始燃燒,除非用土掩埋,一般手段難以撲滅,燒完為止。
草地、戰馬、人體、帳篷……所有被波及的東西都在冒煙,上百顆大號手榴彈在俄羅斯、波立聯邦、克里米亞、哥薩克軍隊和營地里炸開,形成了上百個半徑二十米左右的圓圈,然后開始燃燒。
這時沒人再祈禱了,騎手們打馬就跑,沒馬匹的撒腿也是跑。到底要往哪兒跑、哪兒不會有上天降下的懲罰,誰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跑,好像只要動起來,災難降臨的可能性就小似的。
本來井井有序的大營和軍隊,在滑翔機飛過后瞬間亂成了一鍋粥。當兵的沒功夫去找軍官,軍官喊破嗓子也約束不住手下,實際上大部分軍官也跟著跑呢。當草料堆被引燃后,煙霧逐漸彌漫了大半個營區,又加劇了混亂。
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在兩位元帥的不懈努力下,秩序才得到重建,火勢也慢慢減弱。然后雄鷹大隊第2中隊的8架滑翔機又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
這下任誰喊破嗓子都沒用了,士兵們不由自主的要跑開。雖然在第一波轟炸中被炸死燒死的人并不多,但只要有一個就會成為所有人躲避的理由。
計劃好的3波轟炸實際上只完成了2波,第3波滑翔機起飛時風向變了,飛行員萬般努力也沒把航向調整好,最終只能找片空地把炸彈扔下,然后去最近的降落場降落。
但2波就足夠用了,當麻嵐和常江各率領2個千戶趕到時,已經找不到成建制的敵人了。克里米亞人和哥薩克騎兵跑的最快,后面跟著俄羅斯軍隊里的騎兵,再后面是輜重兵。他們把車上的東西全扔了,趕著馬車向西狂奔。
沒有了隊形,沒有了密集度,也就談不上防御了。明軍輕而易舉的突破了防線,然后分成若干個百戶齊頭并進。
騎在馬上,用騎槍、雙管步槍和轉輪手槍,沖著一眼望不到邊的潰兵后背射擊,比圍獵草原狼還容易。
麻嵐和常江也不著急追擊殘敵了,就不緊不慢的尾隨著,誰跑不動了、掉隊了,先消滅誰。
但就是這樣的速度最難對付,每當有軍官打算把潰兵組織起來重新集結時,明軍的大部隊就溜溜達達的趕上來了,然后還得繼續狂奔,周而復始永無寧日。
然而更令他們心悸的還不是如跗骨之蛆般緊跟的明軍,而是突然冒出來的哈薩克騎兵。
在兩軍對壘時這群沒有甲胄的輕騎兵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在追殺潰兵時一個能頂倆。不少部落把10多歲的孩子都派出來了,很顯然他們也清楚什么時候該占便宜什么時候該避風頭。
兵敗如山倒、一潰千里,這就是對在大平原上作戰失敗一方的真實寫照。由于沒有城市和險要地形可依仗,一旦發生了潰敗就很難止住頹勢,不分白天黑夜都要倉皇奔逃。
這場追逐戰總共持續了5天,最終在錫爾河下游停止了。失去了補給的俄羅斯和波立聯邦軍隊首先跑不動了,也沒地方可躲藏,更怕沒被發現,活活餓死、渴死、凍死在荒原上,紛紛選擇在路邊投降。
哥薩克和克里米亞人更習慣這種節奏,始終沒被追上過。但他們在咸海以東遭到了迎頭痛擊,4000多名裝備了卡賓槍的哈薩克騎兵和半個衛的大明陸軍騎兵用密集的彈丸和充沛的體力擊潰了最后的意志力。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