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390 新對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390 新對應

1390 新對應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5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特羅普將軍,黑夜不是萬能的,明軍的炮手很有經驗,稍微有點火光就會成為標靶,讓射擊更準確!”對于改變登陸地點的方案,梅洛不是很反對,他也不想拿佛蘭德斯軍團士兵當炮灰。

可要是不能順利渡河,那登陸點該不該變就要重新商量了,不如直接選在西岸。哪怕更容易遭到火力覆蓋,也比堆在河邊任憑敵人炮擊強。

“將軍閣下,我說的辦法不是夜戰,是一種很聰明的浮橋。說起來這種浮橋還是明軍發明的,我在亞洲待過一段時間,多次見過明軍用浮橋訓練渡河。

回到歐洲之后試著建造了一些,并在海軍里做了幾次試驗,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像這樣寬度的河流,只要提前做好橋體和沉船,幾個小時之內就能搭建好一座浮橋。

我們不缺人手,船上也不缺工匠,完全可以幾座浮橋一起搭。選個風向合適的白天,用煙霧屏蔽敵人的瞭望手可以防止炮擊減少傷亡。”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特羅普就充分詮釋了這個道理。他雖然沒與大明軍隊正式對壘過,卻在亞洲有目的的觀察過好幾年,不光了解亞洲的文化習俗和人民性格,還學會了不少明軍的作戰方式和技術。

模塊化浮橋就是其中之一,這東西構造很簡單,就是造一些標準化的堅固木隔斷,互相以螺栓相連,找到了支點很快就能組裝成跨度很大的簡易橋梁。用完了還能快速拆除,并多次使用。

如果河流寬度超出浮橋跨度了也有辦法,現場制作木舟裝上大石塊駛到河中間坐底。只要河水不是太深太急,多弄幾艘木舟就能堆出一個支點來。

特羅普是海軍指揮官,指揮著幾百艘大帆船,連制造木舟的環節都可以省了,找兩艘能進入河道的小型帆船到合適位置自沉就是橋墩。

橋梁構件更容易,每艘帆船上都有木匠、鐵匠、繩匠,只要能找到木料分分鐘可以做出來。其實真急眼了沒木料也能做,帆船不就是木料做的嘛,拆唄!

“千算萬算還是把他們給漏算了,經此一役科薩人的好日子可能就要到頭了。”

歐洲聯軍在籌劃進攻恩鳥港的步驟,港區軍營里也有幾間屋子徹夜未眠。朱能捂著腮幫子,盯著中間的大沙盤,眼珠子里充滿了血絲,言語間透著殺氣。

蕭偲主動放棄恩鳥城的命令不用經過他批準,但及時通氣了,也詳細闡明了理由。站在同樣的位置上,朱能可以理解蕭偲的難處,也贊同丟軍保帥的選擇。但他又比蕭偲和張永齡想的多了點,比如戰后。

“怪就怪參謀部輕視了北面的威脅,與科薩人的關系不大吧?”蕭偲壓根兒也沒往這方面想,一時間有點不理解。

“怎能不大呢!萬歲爺從來也沒對科薩人放過心,之所以沒在南非總督區搞同化政策,一是怕給駐軍增加負擔,二是想通過鼓勵土著人參加生產,進一步降低補給成本。

然而前提不能免,必須要對大明忠誠。此戰就是考驗,如果能與我們同心同德,戰后萬歲爺說不定會任命科薩人為官,不進行大規模移民了。可惜啊,是他們自己沒抓住機會,對于沒有價值的人萬歲爺一向很嚴厲。”

給蕭偲做出解答的不是朱能,而是張永齡。做為南非總督,在政策方面肯定比軍隊理解的透徹,再加上在海戶司任職多年,對皇帝的脾氣秉性了解的更多。

“那這些跟著咱們走的科薩人咋辦?另外還有大幾千科薩人在本土服役,在皇家學院念書,他們又該怎么辦!”

蕭偲還是想不通,如果皇帝要對科薩人下狠手,總不能區別對待吧,那樣毫無作用。這些黑乎乎的家伙很重視族群,誰殺了他們的族人就和殺父仇人差不多,想方設法也得報仇。

“蕭指揮,虧你還出自將門。區區十幾萬人而已,歐洲人拿他們當牲口四處販賣不見如何,我大明為何做不得?

塞特爾去做什么了你該不會一點不知道吧?那地方遍地瘴氣,唯有黑人不受其害,全送過去為移民驅使,不光不會成為負擔還可以為海軍大賺一筆。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些去了本土服役上學的科薩人,如果愿意放棄好生活跟著族人去做奴隸,陛下應該也不會舍不得。

沒有了科薩人,北邊還有其他族群,再給些好處就是了。沙廉港、科倫坡都是現成的例子,只要有人順從了,過上了好生活,馬上就會有更多人追隨。

我記得在海戶司上課時陛下曾講過,天下本無明君昏君之分,也不存在非我族類之說。所有人都會用腳選擇生活,哪的日子好過就趨之若鶩,哪兒的日子難過就避之不及。只要把選擇的機會擺在面前,沒誰會犯傻。

我們海軍就是給天下人送機會的,以前他們沒得選只能忍著,我們來了就有的選了,那就讓他們選唄,沒什么可擔心的。

我現在真正擔心的倒不是那些在本土服役、上學的科薩人,而是跟著你們退到港區的這2000多人。該怎么安排他們呢?關起來,這么多人要耗費很多兵力看管。不關起來,又該放到什么地方才安全呢?”

在怎么安置科薩人的問題上,海軍內部早就有爭論,總體上分成了軟硬中三類。

有的認為應該堅決一視同仁,該移民移民、該同化同化,才能算大明子民。這屬于中間派,不軟不硬,以堅持大明律為準。

軟一些的則認為恩鳥港太遠,就算給了優惠政策也很難找到那么多移民。人口不夠就沒法開發,不如對當地土著以懷柔,教導他們知書懂禮,開荒辦廠修建水利,先發展起來再逐步吸引更多移民。

還有一些官兵覺得同化黑人太困難,與其費了半天力氣沒太多效果,不如像歐洲人學習,直接當奴隸算了。至于說本體人口不夠影響經濟發展的難題,其實也好解決。

日本島上土地少人口多,弄幾十萬人口強迫移民根本不算事。等把南非的農業和工業基礎建設起來,就會有大明本土移民愿意來冒險了。

原本朝廷對南非總督區土著采取了懷柔為主的政策導向,但這次恩鳥城被攻陷,事后肯定會引發朝廷和皇帝的重視,大概率可以預測到政策會收緊,從軟偏向硬轉變。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