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根據海軍參謀部的奏報,2月初十,位于瓦胡島上的珍珠港遭到了不明身份武裝人員的突然襲擊……”
首先做匯報的正好是譚不明,這家伙肯定有點心虛,一邊拿著稿子念一邊偷瞄皇帝的神色,發現沒有異常之后才把心神收了回來。
按照總參謀部的意見,暫時不征調艦隊增援。理由有兩個,第一是兵源不足。皇帝西征帶走了三十多艘主力戰艦,還有至少十艘戰艦在塞舌爾基地停泊,時刻準備增援恩鳥港。
這么一來,如果再征調大量艦船去東征,守衛本土和海外領地以及相關航線安全的戰艦就明顯不夠用了。尤其是運輸船,一東一西無法兼顧,又都不能少,左右為難。
第二是后勤物資準備不足,本來也沒打算在今年東征美洲,各種作戰和占領所需的裝備全都沒來得及向購買,甚至工廠都沒有生產計劃。除非動用戰略儲備物資,否則真湊不齊。
是否該置之不理呢?總參謀部也沒這么打算。他們經過仔細核算,認為西班牙人短時間內征集不到太多作戰部隊和艦船,正常的入侵規模靠守島艦隊和文甲衛完全能夠應付。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趕緊派運輸船向珍珠港運送物資,不光是作戰物資還有建筑材料,最好能再多派些工匠,加快基地防御體系建設,這樣更有利于防御。
“陛下說過,海軍本就不是用來防守的。瓦胡島我去過,面積很大,地形也很復雜,僅靠一個衛兵力根本無法面面俱到。
而港區的住房、倉庫、修船廠、包括眾多艦船都以木料建造,一旦在作戰期間起火根本無法及時撲救。就算將來犯之敵擊退我們也是輸,一年多的日夜辛勞都將化為灰燼。
如果來的真是西班牙人,那他們完全可以每隔幾個月就再來一次,不求攻占只需破壞,珍珠港很快會變成無底洞,永遠也建不起來。
海軍參謀部認為不應該被動防御,而是要主動出擊,最低限度也要把美洲西海岸現有的西班牙海上力量消滅,讓他們無力跨海運送軍隊。”
雖然都是參謀部,但這次海軍參謀部和總參謀部的意見出現了完全對立。朱海鷗第二個發言,旗幟鮮明的反對總參謀部的意見,并提出了新建議。
“消滅西班牙在美洲西海岸的海上力量……說的輕巧,你算過需要多少戰艦、用多少時間才能奏效嗎?
根據近五年收集的資料,西班牙人在利馬、瓜亞基爾、巴拿馬、阿卡普爾科都駐有艦隊,還建有造船廠,戰艦數量不下三十艘,再加上武裝商船怕是要近百艘了。
如果是正面交戰,就算真有百艘也不可怕。問題是西班牙人不止一次吃過我們的虧,已經有了足夠的警惕和經驗,不見得會把主力全部壓上。
要是他們選擇避而不戰,利用地利人和的優勢繞圈子,我們面對的就不再是幾個重要港口了,而是從北到南近萬里海域,還有數不清的島嶼。
把幾大艦隊都拉過去,短時間內也難以如愿!可時間長了又難以確保后勤補給,現在海運都司四成運力都放在了霍爾木茲港,一東一西相隔四萬余里,該如何兼顧?”
不等皇帝做出評判,宇航員又站了起來,詳細講述了目前的態勢,著重強調了后勤補給方面的困難。聽上去不光言之有物,還頗具長遠眼光。
“陛下,夏威夷群島位于西班牙人家門口,卻距離帝國本土甚遠,如今已然無法隱藏,定會成為西班牙人的眼中釘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如果僅靠防御,一次兩次沒準能成,三次四次恐難保周全。與其將物資都消耗在被動防御中,不如主動出擊伺機殲滅其主力,為基地建成贏得時間。”
但朱海鷗并不認同這個說法,在他看來防御作戰仍舊會消耗物資,還要冒一定的風險,并影響施工進度。
與其這樣不如全力一擊,成功了就能贏得更多時間,失敗了還是能退回夏威夷群島堅守,除了多付出一些作戰物資之外,并不影響安全和建設速度。
“朕認為你們倆說的都有道理,可又都不能解決問題。一個太保守,一個有點激進,能不能往中間湊湊,把兩者的長處綜合起來?”
在泡澡時聽完宇航員的匯報之后,洪濤心里就有了大致對策,眼見兩個參謀部針尖對麥芒誰也說服不了誰,也就不打算兼聽則明群策群力了,起身指了指桌上的地圖示意大家全湊近點。
“傾巢出動全力一擊,想著確實很解氣,但缺點也很明顯。正如總參謀長所言,一旦西班牙人避而不戰,如此龐大的艦隊,相隔又那么遠,無法補給。
可龜縮防御又太被動了,海鷗說的不錯,海軍最大的優勢在進攻,以己之短克敵之長明顯不劃算,更會影響珍珠港基地的建造速度。有道是夜長夢多,一旦失誤前功盡棄,風險有點太大了。
朕是這么計劃的,從本土抽調2艘戰艦前往美洲西海岸對沿岸的港口、船只以及所有設施進行無差別騷擾。
原則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打了就走堅決不戀戰,走到哪兒就打到哪兒,在彈藥消耗光之前吃喝全靠搶奪補充。”
等在場的軍官們都把腦袋湊到桌面上,洪濤拿起筆在墨西哥以南、智利以北的廣闊海域上點了幾個小黑點,又沿著海岸線畫了兩個長的橢圓形區域。
“對啊,孫子兵法有云,出其所不趨,攻其所必救。這樣一來肯定會讓西班牙人寢食難安、自顧不暇、如芒在背,哪兒還有心思進攻珍珠港。陛下,學生愿率座艦請命前往!”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塞特爾,按照他的級別本沒資格參與這種最高級別的作戰會議,但皇帝帶人來了誰也不能將其轟出去,只好安排在外圍落座,與負責拿地圖和記錄的年輕參謀們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