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嗵嗵嗵……嗵嗵嗵……”
可惜現實讓他們嚴重失望了,開始沖鋒不到幾十米,第二波炮擊又接踵而來。炮彈像長了眼睛,大半落入了隊伍中,并且發生了劇烈爆炸。
從煙霧的顏色上看是黑黑的,顯然有別于歐洲和奧斯曼人使用的黑火藥。殺傷力更是突出,即便鑄鐵彈頭無法炸出太多碎片,可里面卻裝著幾百枚只有黃豆粒大小的鋼砂。
在幾米距離之內,這些小東西比子彈頭的飛行速度還快,破甲能力更高,硬度還大,可以輕松穿透這個時代的任何甲胄,包括歐洲人厚達8毫米的半身甲正面。
“給指揮炮兵的千戶先記一功!”看完第二輪炮擊,洪濤戀戀不舍的放下望遠鏡爬下車頂,一邊準備自己的步槍,一邊吩咐王承恩記錄戰功。
這位炮兵指揮官把大部分炮彈都傾瀉到正西方向的槍騎兵隊伍里去了,他應該不清楚槍騎兵的名字和來歷,卻能根據瞭望手傳遞的信息快速做出判斷,優先打擊最具威脅性的目標,很有頭腦。
“砰……”王承恩還沒寫完,洪濤就瞄準400米左右的騎兵隊伍發射了第一槍。
他使用的是24式針刺線膛后裝步槍,有效射程超過500米,即便看不清目標,還無法精確瞄準,卻架不住目標多,只要掌握好上下角度,別把子彈打飛,命中率還是挺高的。
“恭喜萬歲爺,命中一個!”一槍打完,馬上有蹴鞠隊員接過發射完的步槍,又遞上裝好彈的步槍,旁邊還有舉著望遠鏡觀察報數的。
“我讓你跑的快!”命中讓洪濤精神大震,信心倍增,第二槍找了個比較明確的目標。
“……”但槍聲過后沒聽到悅耳的匯報,目標好像也沒中彈,仍舊在驅趕駱駝高速奔跑。
“嗨,我個暴脾氣,再來!”這臉打得啊,都出回聲了。饒是洪濤臉皮足夠厚,太監們也不敢恥笑,仍舊不好意思回頭看,背手接過步槍瞄準了再打。
“倒了、倒了,恭喜萬歲爺!”連續三槍,那名騎手仍舊完好無傷,但好運氣終于用光了,還是沒逃出鬼門關。
“再敢謊報軍情,朕就讓你去第一線作戰!都別閑著了,一起打,自己數著,誰殺敵最多誰先選戰利品。”
可惜這一槍并不是洪濤打的,此時槍騎兵前鋒已經沖到距離散兵坑一百米左右的距離了,地面上冒起了一片白煙,陸軍開火了。
散兵坑并沒有連成串,東一個西一個相距十幾米挖了好幾百個,均勻分布在第二道戰壕前面百米左右。
坑里的士兵不用阻擋敵人前進,只需盡可能多的射擊活動目標,為最后一道防線降低敵人的沖擊力,順便給落馬的騎手補槍。
洪濤給楊之易下達的命令是不留俘虜,能殺多少殺多少,務必要用這一戰立威,讓奧斯曼人、阿拉伯人,還有歐洲人知道惹惱了大明帝國會有什么下場。
對于這些篤信宗教的人,小恩小惠沒吊用,短時間內也很難用經濟利益捆綁,唯一能起到震懾作用就是殺,誰手段毒辣他們就依附誰。
至于說不會不會恨,那是必然的。問題是不殺一樣也恨,他們恨所有異教徒,這玩意沒法說服,那還是殺吧,殺一個少一個。
近萬騎兵一起沖鋒場面必須特別浩大,彷佛是好望角的洶涌海浪,一層推著一層,一眼望不到邊,力量無窮無盡,光是看著就讓人有種無力感。
反觀大明陸軍的陣地,平淡無奇甚至有些丑陋,正好與岸邊的礁石相似。再大的浪頭也要在此碰壁,只要時間別拖太長,屹立的永遠是礁石,氣勢洶洶的海浪卻一一粉身碎骨了。
當戰壕里的排槍響起時,奧斯曼聯軍的騎兵真像撞上了礁石的海浪,一部分粉碎了,一部分倒卷了回去,想離開這片被惡魔守護的土地。
但為時已晚,近百米縱深的散兵坑地帶就像是沼澤泥潭,不停吞噬著騎兵數量,很少有人能順順利利撤回去。
大部分騎兵全都倒在這片干涸的土地上,鮮血染紅了砂礫,又被浮塵很快蓋住,除了人和駱駝的哀鳴之外留不下太多痕跡。
只有排在最后面的少部分騎兵還沒來得及靠近明軍大營,發現前面的同伴紛紛倒地不起,見狀趕緊轉頭撤離。
但在跑出步槍射程之前,依舊要遭到至少幾百顆子彈的追殺。好不容易躲開了,還會有炮彈從天而降。
不用打得太準,只需在附近幾米處爆炸,人和駱駝總有一個會大概率受傷。而且炮彈的射程更遠,一公里之外仍舊追著炸,半點憐憫和武德都不講。
2500步兵,用多久才能擊潰上萬騎兵呢?洪濤記得在大同北面長城外的廢棄小城外,也是幾千陸軍,用了好幾天時間才擊潰蒙古騎兵,斃敵近萬。后來在錦州的塔山又阻擊了女真軍隊整整一天,也不過斃敵萬余。
轉眼二十年多年過去了,今日兩個陸軍步兵千戶、五百勇士營、外加幾十名護衛和百十名工兵,卻只用了40多分鐘就把過萬騎兵大部分殲滅,只有不到三成向西逃回了沼澤。
聽上去好像有點過于夸張,但只要仔細算一算,又很稀松平常。把500多炮兵拋開,2000多支火槍平均只需發射4次就能做到。
如果把命中率設定為50,每名士兵也只需要發射8發子彈。再退一步,命中率降為25,16發子彈而已。以24式步槍的射速,只需兩分多鐘。
其實真正的交火時間更短,可能只有10分鐘左右。可怕不?十分鐘,近萬訓練有素,被各國引以為傲的精銳騎兵就全變成冷冰冰的尸體了。
做為勝利者,這是科技的勝利。當火槍的射速、射程和精度都有大幅度提高時,殺人的效率也隨之提高,成正比。
如果把己方士兵的生命也計算進去,比紙殼彈造價貴十幾倍的銅殼彈好像就不算浪費了。而且只要作戰勝利,大部分銅殼還能回收再復裝,不是一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