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政客都負責什么工作,制定政策、管理公共資源、解決社會矛盾、推動經濟發展等等,每一樣都關系到人類福祉,也都和政客本人沒太直接的關系。
這么矛盾的工作,勢必要求從業者也得具備相應的品質。如果下棋的人舍不得任何一顆棋子,那這盤棋必輸無疑。
舍得舍得,什么時候該舍、什么時候該得,是急需帝國年輕官員們學習的課程。但這個東西沒法開課教授,只能靠感悟,一點點學會肯舍、能舍、會舍,然后再聊怎么比別人舍得少,得的多。
丁順,包括很多帝國官員都存在一個特征,太依賴群體生活經歷。他們從小就孤苦伶仃,只在學校里獲得了友情和親情,于是就習慣以己度人,不由自主的把同僚、屬下、士兵和國民視為團體中的一員,恍如親人。
這個特征有好的一面,會讓他們更團結、更懂得底層的疾苦,并在制定政策和管理時把這一點充分體現出來。可也存在不足的一面,對有些東西難以割舍。
做為普通人或者中層官員這不算缺點,也無關痛癢。但想成為合格的掌舵人就容易忽略了重點,最終好心犯大錯。
“不用記錄,先記在腦子里,等遇到類似問題時拿出來想想再做決定。現在贏得這場攻城戰最重要,勇士營差不多完成了任務,接下來該由陸軍上場了。”
看著年近四十的丁順還像小時候那樣把自己的話一字不差的記在小本子上,洪濤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悲哀。好在這個話題可以暫時擱置,城北的兩輛烏龜車在貼近城墻好一會兒之后,突然發射了兩枚大竄天猴。
這是工兵部隊的警告信號,意味著爆破即將開始,提醒附近友軍盡快遠離或者做好準備。
短短不到半個小時,在沒有電動、氣動等現代化工具的輔助下,能在堅固的夯土墻上打出足夠大的洞,用來放置足量炸藥嗎?
僅憑鋼釬和錘子肯定是不行的,但這時的工兵部隊已經有了破解之法。他們平日里有項訓練課程,專門針對各種材質尋找快速破解之法。經過多年的嘗試,小有成效。
夯土建筑如果用心制造,質地會非常堅硬,短時間內很難用鋼釬造成大破壞。如果沒有合適深度的孔洞裝填炸藥,僅在表面爆破,需要的炸藥量會很高,不光增加了部隊行軍的負擔,也會讓戰場上的工兵們長時間處于危險之中。
該如何在夯土墻上快速鑿出孔洞來呢?答案是強酸!不用費勁敲打,只需把濃度合適的硫酸或者鹽酸敷在其表面幾秒鐘,就可以輕易刮下來一層。
重復這個動作幾十上百次,就能在堅硬的夯土建筑上腐蝕出一個洞。而且洞的大小與時間無關,只與所用酸液的多少有關。
烏龜車里就有兩罐提前配好的濃硫酸或者濃鹽酸,工兵們在把烏龜車貼上城墻,拿出特制的大號玻璃注射器和瓷片,一層層溶蝕夯土。
視夯土的成分與制作工藝,在十分鐘到半小時內,在其上掏出個大腿粗細、四十厘米深的小洞。
古人云,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當小洞里塞滿了由皇家學院研制,皇家火藥廠制造的鈍化硝化棉之后,隨著一聲巨響,七八米厚的墻體會被炸塌十幾米寬,左右兩邊幾十米遠的墻體上布滿裂縫,質量稍微差些的,再用炮彈轟擊幾下也會分崩離析。
如果趕上特別厚實且堅固的夯土城墻,一個洞裝藥量不夠,可以同時打兩到三個洞。或者在相距幾十米的城墻上用多輛烏龜車一起打洞,一起引爆。別說城墻,就算是堤壩也照樣會炸塌。
巴士拉城附近的土壤由于取自河床,鈣和鋁離子的含量比較高,更容易與強酸產生反應,溶蝕起來很快。只裝了一半藥量,就在一聲巨響后出現了大面積坍塌。
同時坍塌的還有守軍,他們最后一點勇氣隨著爆炸聲消失,當彌漫的塵埃被風吹散時,附近城墻上已經看不到殊死抵抗的軍人身影,只剩下一群身穿迷彩服的人在廢墟上努力攀爬。
小小的法奧港,2萬多奧斯曼近衛軍團和西帕希騎兵抵抗了一天一夜才有序撤離,相對城市規模更大的巴士拉城,在增加了4千多行省軍隊后卻只堅持不到半天時間就潰敗了。
塔巴爾帕夏在看到一隊明軍帆船順著阿拉伯河上溯之后,馬上撤銷了巷戰命令,帶著2000多近衛軍團出西城門落荒而去。西帕希騎兵也不甘于人后,尾隨緊跟,這次被拋棄的成了行省民兵。
這時候利斯博亞就成了最忙也最有成就感的人,他真認識巴士拉的城主,入城2個多小時就帶著近百名當地貴族到北門外的碼頭來了場歡迎大軍解救萬民于水火的戲碼。
也不能說顛倒黑白,非把侵略者謳歌成救世主。對于這些土生土長的阿拉伯人來講,明軍是侵略者,奧斯曼人同樣也是,侵略者和侵略者之間的戰爭雖然不正義,也總比自己挨揍強多了。
現在新的侵略者把舊的侵略者打跑了,只要不加稅、不多征徭役,日子和以前就沒什么不同,為什么要拼命抵抗呢?
當然了,必要的流程還是要走一遍的。比如選出幾戶與奧斯曼人走得太近的倒霉蛋,沒收其家產、剝奪其土地、流放其族人。有了這些人頂雷,剩下的人就能心安理得的向新侵略者效忠了。
“朕宣布,從現在開始,波斯灣地中海公司就可以正式掛牌營業了,總部設在巴士拉城,拉斐爾.利斯博亞先生將擔任第一任董事長!”
洪濤破天荒的在不能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出席了在碼頭上舉行的權力更迭見面會,與巴士拉城內的一眾巴依老爺們坐在厚厚的波斯地毯上,吃著椰棗喝著咖啡,親切交談。
談什么呢?表面上是以占領者的身份關心巴士拉城的未來發展,實則是在給利斯博亞以及新成立的公司背書。
利斯博亞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其價值,入城說服城主以及一眾貴族投誠是假,拉著他們入伙新公司一起發財才是真。
向新來的占領者投誠不用他說服,結局也差不多,每次有更強大的侵略者展現過武力值之后,這里的巴依老爺們都會選擇臣服。
但這種臣服只停留在表面,既沒有血緣關系也不存在情感因素,更談不上利益糾葛,完全就是被壓服的。
現在不一樣了,簡簡單單一個新公司的成立,就把在座的十幾位大部族長老全都卷了進去,成為了一根繩上的螞蚱。
從此之后他們不再是單純為占領者代收稅賦、提供勞役和兵源的代理人,而是成了一起打拼、一起分配、一起牟利的利益共同體。公司興,皆受益;公司亡,全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