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165 實力空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165 實力空虛

1165 實力空虛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0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投降的近衛軍團將領名叫德爾維什,是特蘭西瓦尼亞,后世羅馬尼亞人。他出生于基督教家庭,7歲按照血稅規則被選中送往皇宮接受教育,17歲正式改信伊斯蘭教,成為近衛軍團一員。

之后的25年里,他和軍團參與了蘇丹發起的每一次戰爭,依靠軍功一步步成為軍官。現在的軍職叫庫魯巴什,屬于高級軍官,可以指揮十個奧爾塔,也就是連隊。

顧問處、陸海軍統計司都從各種渠道收集過奧斯曼帝國以及波斯薩法維王朝的軍事部署和編制,但由于層面、語言翻譯和理解不同,出入有點大。

這次有了近衛軍團的高級軍官當面講解,洪濤才大致搞明白了奧斯曼帝國的軍制,據此也就能算出來對方可以爆多少兵、有多少戰爭潛力了。

奧斯曼近衛軍團稱作卡皮庫魯,但這只是統稱,具體又分成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耶里切尼步兵團,是直屬蘇丹統領的最精銳部隊,由34個大隊和101個團組成。

每個大隊有士兵5070不等,稱作賽格邦,意為訓犬獵人,是蘇丹的私人衛隊,也是近衛軍團各級軍官的搖籃。

團由100名左右的士兵組成,長官稱作奧爾塔,大致相當于后世的連隊。在奧爾塔下面還有貝尤克和奧達,類似于后世的排和班。奧爾塔的指揮官叫做喬爾巴什,奧達的指揮官叫做巴什卡拉科爾。

近衛軍團的最高指揮官稱作阿加,直接聽命于蘇丹本人。第二級指揮官就是德爾維什擔任的庫魯巴什了,可以指揮多個奧爾塔的兵力。

近衛軍團的第二部分是炮兵,由炮團、武器制造修理團、工兵團組成。像挖戰壕、炸城墻這樣的活兒都是由工兵團指揮實施的。其成員很專業,也很受重視。

原本洪濤以為近衛軍團是純粹的步兵,陸軍和海軍參謀部收集來的材料也是這么顯示的。但經過德爾維什一番講解,之前的認知顯然錯了,錯的離譜兒。

近衛軍團除了耶里切尼步兵團和炮兵團之外,還有專門的騎兵團,稱為卡皮庫魯蘇瓦里勒里。由六個騎兵隊組成,均為重裝騎兵,專打硬仗。

有意思的是在近衛軍團里還有個特殊部門叫做貝克它什,成員都是宗教人士,教導士兵們宗教知識和規矩,有點類似后世的隨軍牧師和政委角色。

近衛軍團屬于職業軍人,理論上講要隨時保持備戰狀態,因此不能結婚,常年都得在軍營里訓練。但待遇是奧斯曼軍隊里最高的,每個季度準時發放軍餉,還享受免稅和養老金。

也別說顧問處和陸海軍統計司打探來的情報不準,在數量方面就比較精確。近衛軍團的數量,包括了步兵、炮兵和重騎兵,總共在3萬出頭。

不過在行省軍隊體系,也就是西帕希騎兵的數量上,帝國各情報部門提供的數據就偏差太大了。顧問處給出的結論是4萬人左右,海陸軍統計司則說有10萬人,到底誰對誰錯暫時搞不清。

這次終于搞明白了,顧問處和海陸軍統計司都沒搞錯,也都沒完全對。西帕希騎兵的來源是各行省的小地主,稱為提馬爾,有點類似歐洲的騎士。

在穆拉德四世治下奧斯曼帝國共有4萬多名提馬爾,每戶出一名西帕希騎兵正好4萬左右,也就是顧問處的情報來源。

但歐洲騎士上戰場都有邑從跟隨,奧斯曼提馬爾們同樣也有,數量從1個到5、6個不等。這樣一平均,4萬多西帕希騎兵加上仆人,差不多就是10萬出頭了。

近衛軍團西帕希騎兵,約等于15萬,但這還不是奧斯曼帝國的所有常備軍。很多行省、部族和被征服地區還有各自的私兵,或者叫民兵。總數量不太好統計,非戰時約有10萬左右。

常備軍30萬,照理說以奧斯曼帝國2000多萬的人口數量真不多,可是對歐洲一堆小國來講那就太龐大了。這還只是常備軍,如果趕上戰事吃緊緊急征召,數量估計能翻倍。

德爾維什提供的數字要比總參謀部的預估值大很多,按說應該對之前的作戰計劃進行微調甚至大改動,以對付新局面。

但洪濤決定暫不改動,因為德爾維什不光提供了奧斯曼帝國的總兵力,還大致上講了講兵力部署。

兵力最多的地方當然是伊斯坦布爾了,近衛軍團如果沒有作戰任務,除了少部分部署在邊境戰略要地,剩余的都在首都附近駐扎。

兵力第二多的是巴爾干地區,別看穆拉德四世正在把戰略重心向安納托利亞和阿拉伯半島傾斜,但他從骨子里對歐洲人不放心,還是把重兵集結在歐洲一側,半點不敢放松。

兵力第三多的是安納托利亞,也就是小亞細亞半島。這里是奧斯曼帝國的農業主產區,也是人口最集中的行省,必須看緊點。

和橫跨三大洲、幅員遼闊的版圖比起來,奧斯曼帝國的30萬常備兵力有點捉襟見肘,這也是大國都有的通病,無法面面俱到,只能重點防御。

大明帝國也有一樣的問題,洪濤的選擇是外實內虛,把主力都放在邊境和不安定地區,用重兵予以震懾,內陸省份和京畿重地反倒比較空虛。

奧斯曼帝國的做法剛好相反,它把重兵都放在了核心地區,像北非、埃及和阿拉伯半島,只派駐了少量正規軍和總督,其余的都靠地方民兵武裝維持。

也就是說在兩河流域、阿拉伯半島和埃及地區,除了大維齊爾塔巴爾率領的2萬多近衛軍團西帕希騎兵之外,再沒有第二支奧斯曼正規軍存在。

地方武裝是什么戰斗力洪濤沒見過,可近衛軍團和西帕希騎兵親眼所見,有特點,需要針對性對待,僅此而已。按照德爾維什的介紹,地方武裝的戰斗力要差很多。

如果這么計算的話,只要把塔巴爾的正規軍打敗,明軍就可以在兩河流域以南橫著走了。地方民兵武裝不足為慮,要是手腕再高明點,說不定還能暫時化敵為友。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